116116

116116

人多還是有好處的,起碼幹起活來就要比人手不夠的時候快上許多,就像張雲他們家這次蓋房子一樣,按着原本的計劃,這套院子是要在六月中旬竣工的,總的施工期加起來是要有一個多月的。

但是在工頭鍾大伯的爆發和衆多工人的努力之下,原本預計要一個半月的工期被硬生生的縮短了三分之一,在六月初便宣告結束了。

爲了蓋好這間院子,張雲和關璟在建築材料上可謂是精挑細選,採買來的青石板全部都是長兩尺,寬一尺,厚三寸的上好的石料,屋頂要用到的青灰色琉璃瓦片,全部都是定製的,是特意請人按着樣式燒製出來的,樣式是鍾大伯和齊大叔一起畫質出來的,既美觀又實用。

蓋房子用到的房樑全部都是特製過的老樟木,防火、防潮、又防蟲蛀,送木材過來的老闆拍着胸脯的保證過,他們的樟木房樑,用上個百八十年的都沒有問題。

這樣的精才實料,蓋出的房子自然是與衆不同,在新房封頂的那天,有好奇的左鄰右舍過來看熱鬧,這些人雖然不懂什麼什麼是建築學,什麼是藝術,但是東西是好是壞還是可以評價的出來的,於是新建成的張家大院便有了類似大氣、新奇這樣特別的評語。

新房建成之後,挑了一個黃道吉日,張雲便開始廣發請柬,準備要大宴賓客,但是在這之前,張雲他們還有一件事情要辦,就是趕緊的給家裡添置一些人手,要不然等過幾日要慶賀的時候,人手就又不夠用了。

對這件事情關璟還是比較上心的,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個人選,於是這一天,他把馬嬸叫了過來,對着馬嬸說到:“嬸子,這些日子真是麻煩你了,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的事情,要不是有你幫襯了一下,我還真的是忙不過來的。”

馬嬸聞言趕忙回到:“可不敢當太太的這句話呀,那些都是老婆子該做的事情,還是太太帶人和氣,從來不嫌棄老婆子的粗手粗腳,才能讓老婆子有這樣的機會呀。”

關璟聞言笑了笑接着說到:“嬸子既然都這樣說了,那我也就爽快一些,不知道嬸子有沒有意願到我家裡來做長工那?”

關璟說完,見馬嬸一臉詫異的看着自己,怕她誤會便趕快接道:“嬸子,你別誤會,我不是要你籤賣、身契,我是想要跟嬸子籤一份長期的用工文書,顧你過來替我打理家務,月錢好說,肯定不會比別人家給的少,嬸子你也知道,我們家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你若是願意,你們家的馬叔,還有大哥和嫂子都可以過來,我不僅給月錢,還包吃包住,每年還給做兩身的衣服。嬸子,你來我們家也這麼長的時間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家你也心裡是清楚的,肯定是不會虧待了你們的,嬸子若是有心便回去和家裡商量商量吧,我等你們的消息。”

請馬嬸他們一家過來做長工,是關璟早就想好了的事情,他們家根基太淺,要用的人手都得從外面買進來,旁的地方倒是好說,但是向廚房和寶妮身邊這樣的要害位置,關璟是實在不放心用外面買進來的人,那些人不知根不知底的,看着倒是老實安分的,可誰知道都藏着些什麼樣的心思那,萬一招進來一個心存歹念的,讓他找到機會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那關璟可是哭都沒地方去的。

所以不用上一段的時間,關璟是真的不敢信任那些買進來的僕人。

所以他纔會把主意打到馬嬸一家人的頭上,他們一家都住在鎮子上,鄰里鄰居的,是什麼樣的人品打聽一下就能知道。

馬嬸就不用說了,用了這麼長的時間了,是什麼樣的秉性關璟早就知道了,馬叔也一樣,這些日子家裡人多事亂,馬叔見他們忙不過來的時候還常常會主動的過來幫忙,是真的幫忙,不要一分工錢的,搞的關璟都有些過意不去了,正打算着找個日子好好的謝謝他那。

把自己的想法和馬嬸說了,本以爲她還要回去和家裡人商量一下,誰知道馬嬸一聽他說完,就連連的點頭答應了,那架勢好似怕關璟反悔似的。

第二日,馬嬸便帶着馬叔和自己的兒媳婦過來跟關璟請安來了,她的兒子在外面跑一些小買賣,短時間之內是回不來了,這讓馬嬸覺得很是可惜,張家僱的是長工,工錢給的又高,家主人帶人也是極爲和氣,這樣好的活可是不好碰的,過了這一村,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碰上下一店了。

關璟給他們分配了新的工作,馬嬸因爲有一手好的竈上功夫,被派去了廚房,那裡已經有兩個剛買回來的粗使丫頭了,關璟把她們交給馬嬸管。他還把廚房採買的事情都交給了馬嬸,每天的飯菜錢,只要是在預算裡的,任她是怎麼花都成,只要晚上來關璟這裡報一下帳就好,由此可見關璟對她的信任了。

馬叔早年在縣裡的大戶人家侍弄過花草,會一些園藝,關璟便把家裡的花草樹木並那一池塘的蓮花都交給了他,馬嬸的兒媳婦許氏有一手還算不錯的繡活,關璟見過她的繡工之後便把她打發到了寶妮的屋子裡。

關家老太爺那裡聽說他們家要填人手,便使人送了一位五十出頭的老嬤嬤過來,說是給他們家寶妮用的。

老太爺家裡這時候送過來的人,想必是不會太簡單了的,關璟可不敢怠慢,把主屋旁邊的西廂房收拾了出來,請這位老嬤嬤住了進去,還打算着添人手的時候給這位嬤嬤的身邊也加上一位,算是照顧了。

他這麼做還真的是作對了,這位嬤嬤姓鄧,是濟州府裡出了名的教養嬤嬤,是京城裡的官貴人家出來的,關老太爺花了大力氣纔將她請進了家裡,他們家裡的兩個個孫女都是由她調,教出來的。

鄧嬤嬤沒兒沒女,關老太爺愛其才華也憐其清苦,答應爲她養老送終,這纔將她徹底的留在了家裡。

等到關老太爺的兩個孫女都出了門子之後,家裡的第四代卻是遲遲不見女孩,而且不僅是第四代,連已經開始添丁進口的第五代也是沒有一丁點要出女孩的意思。

鄧嬤嬤覺得自己是留在關老太爺家裡吃閒飯的,這讓她感覺很是沒臉,便告辭要走,關老太爺百般的挽留也沒有讓她改變主意,正好這時候張雲家裡傳來了要添人手的消息,關老太爺便與鄧嬤嬤商量了一下,打算把她送過來先教育寶妮,關老太爺考慮的很好,先用寶妮把鄧嬤嬤留下來,反正她是要做西席的,等到他們家裡有了女孩的時候,孩子們可以湊帶一起一塊的上課。

這麼做既有了人情又留住了人,可謂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兒,而且鄧嬤嬤長時間在內宅行走,又熟知各種禮節,把她送過來對關璟來說也是一個幫助。

關璟知道了鄧嬤嬤的身份之後,對關老爺子的先見之明佩服的是五體投地,而鄧嬤嬤也十分的清楚自己是過來幹什麼的,雖然新主家的小姐還小,不能上課,但是沒關係,還有新主人家的太太可以調,教,這位太太可是青石鎮上的新貴,這規矩和禮儀可都是要學好了的。

等到關璟想要找的人都來的差不多的時候,關璟又把人牙子找來,挑了兩個七八歲的小丫頭放進了寶妮的房裡,叫許氏先管起來,留下了三個十一二歲的,兩個留在了自己身邊,一個送到了鄧嬤嬤的屋裡侍候。

然後他又留下了齊家四口,讓齊家的婆子和大女兒打理院裡院外的衛生,齊家的男人則管着院子裡的馬廄、羊圈和那些個大小牲口。至於他們家的那個半大小子,則叫關璟打發到張雲的身邊去做小廝了。

一大圈子的忙下來,家裡添了十幾口的人,還沒等關璟想要緩一口氣的時候,張雲他們下帖子要請客的時間便快要到了,這一次要請的人多,裡外的家起來不會少於40桌,要過來做飯的廚師是提前都請好了的,聽了他們的預算之後,師傅們給列出了一條長長的單子,等到關璟他們按着上面的要求把東西都備齊了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了,離請客的日子只差一天了。

到了請客的那一天,張雲他們的新家的三扇大門全部打開,張雲站在正門口,關璟站在東門口,各自的接待者前來祝賀他新居落成的客人們。

從正門走進來的都是張雲的各位戰友,有上司也有下屬,但是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是身上有官階有品級的人,理縣的縣令今天有公務在身所以沒有過來,但是縣丞和主簿還有那些主管錄事們倒是都過來了,走的也是正門。

李將軍他們倒是沒有來,不過卻是派人送來了賀禮,算是一份心意,那份禮物很是貴重,當它大大方方的從張家的正門擡了進去的時候,看到的人無不驚歎,暗道這位小張親衛,果然是及受上司器重的。

從東門進來的大都是一些是一些親朋好友和一些聽了消息趕過來湊個熱鬧的人們,這裡的氣氛可要比正門熱鬧的多了,過來的大多數都是熟悉的或是認識的,便是有不認識的也是由熟人帶過來的,唱名、添禮、道喜、關璟忙的是不亦樂乎。

至於西門那裡便是要冷清一些了,來這裡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跟着自家老爺過來的奴僕,他們把馬車趕到西門外等着,那裡有張家預備好的飼料和吃食酒菜,他們會在那裡邊吃邊等着自家的老爺出來。

張雲一面客氣的與前來道喜的客人們含蓄着,一面注意着三扇大門周圍的情況,今天這樣的狀況,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是真的沒有把客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意思,會在西門那裡備下草料和酒菜也是因爲自家的牲口棚是那邊的,想着把帶過來的馬車都集中在那邊好方便照顧,根本沒有意料會結果會是這樣子的。

至於正門和東門的那些客人,都沒用他們招呼,自動自發的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幅樣子了。

至於想了想如今供在自己家大堂裡的的那道聖旨,在看看從他身邊走過的那些人身上帶着的朝珠和胸標,深嘆了一口氣,這封建的社會,你還能說什麼那,改變不了便只能接受了

作者有話要說:本以爲提前一些時間複習可以有好一些的結果,但是還是考的一塌糊塗,哎,老天保佑我吧。

另,朋友看了這一章說我寫的有一些誇張了,但是俺不這麼認爲,不僅是張雲家的大門,就連那些規矩一些的富貴人家的大門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走的,這就是封建統治時期,階級的體現,還在糾結張雲不回家種田的同志們請看一下吧,這真的不是我在誇大其詞,在封建社會,沒有身份,你連走人家大門的資格都沒有。

正文 116116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張雲的古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