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

越王無疆的劍廳位於琅琊臺最東側,極其隱秘。

張儀與無疆隨司劍吏七彎八拐,走下數十級臺階,方纔來到一處石巷。張儀一看,是一個死巷,並無門戶。正自驚異,司劍吏轉動一隻樞紐,一聲悶響過後,現出一扇石門,門後是一走廊。張儀幾人又走一程,司劍吏再次按動樞紐,面前再現一個石門。

無疆指着石門,抱拳道:“劍廳到了,張子請!”

張儀走進石門,看到一個巨大的廳堂。廳堂三丈見方,全部由巨石構造,靠東側是兩層窗子,各高半尺、寬三尺,全部由精銅構成,既可透光,又可觀海,縱使孩子也爬不進來。

廳堂四周的石壁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寶劍。司劍吏引領無疆、張儀觀看一週,向張儀逐個介紹寶劍的名稱和來歷。

轉有一圈,無疆長嘆一聲:“不瞞張子,寡人收藏天下名劍二百六十有五柄,今日看來,皆是凡品。好在天下十大名劍,寡人獨得其四,也算有所寬慰!”

“乖乖,”張儀心中一驚,忖道,“天下十大名劍,此人獨佔其四,當真了得!”面上卻作漫不經心狀,微微一笑,淡淡問道:“敢問大王都是何劍?”

無疆應道:“純鈞張子已見過了,另外三劍,是干將、莫邪和泰阿。”

張儀心中又是一驚,口中卻是撲哧一笑:“中原盛傳三劍失傳,不想卻在大王這裡!”

聽張儀說出此言,無疆甚是自豪:“不瞞張子,干將、莫邪爲先祖所傳,泰阿卻是寡人歷時三載,親自訪得!”

“哦!”張儀掃視劍廳一圈,怔道,“好像它們不在此廳。”

“張子所言甚是。”無疆點頭,“四劍之中,寡人只將先王佩劍帶在身邊,以此勵志,另外三劍,皆藏於會稽山深處,秘不示人。不瞞張子,縱使倫愛卿、賁愛卿,也不知此事。今見張子是絕世高手,寡人這才言及它們!”

張儀揖道:“謝大王厚愛!”

無疆還禮道:“寡人聊備薄酒,欲與張子同席歡飲,還望張子賞光。”

“能與大王共席而飲,張儀不勝榮幸。”

二人走出劍廳,來到膳廳,早有僕從擺滿一席,皆是越地珍饈,海中奇鮮。無疆與張儀並肩而坐,斟滿一爵,端起來道:“寡人敬張子一爵。”

“謝大王隆恩!”張儀接過,端起一爵遞給無疆,“張儀亦敬大王一爵!”

二人舉爵,相視一笑,各自飲下。

無疆又斟一爵,雙手呈給張儀:“請張子再飲一爵。”

張儀沉思有頃,一飲而下,放下酒爵,望向無疆。

無疆笑道:“張子果是痛快!好,寡人亦飲一爵,聊陪張子!”

無疆自斟一爵,飲下,將空爵擺在張儀的空爵旁邊,再次斟滿,二人對飲。飲畢,無疆放下酒爵,拱手揖道:“張子,無疆一向爽直,不喜繞彎。今已酒過三爵,無疆有一不當之求,還望張子成全!”

聽到無疆不說寡人,改口無疆,張儀已知端底,抱拳揖道:“成全不敢,張儀謹聽大王吩咐!”

“聽聞張子言及軒轅、湛瀘二劍,無疆心甚慕之。軒轅劍當是令師鬼谷先生的鎮宅之物,無疆不敢妄念。無疆願以干將、莫邪、泰阿三劍,換取湛瀘一劍!”言訖,無疆轉坐爲跪,連拜三拜,“無疆懇請張子言於令師,轉達無疆求劍癡情!”

張儀一怔,亦跪下對拜三拜:“這這這……大王真是一代劍癡啊!”

無疆起身:“愛劍而已!張子請坐!”

二人重新落座,又飲幾爵,無疆眼巴巴地望着張儀:“無疆所求,還望張子轉達!”

張儀搖頭。

“張子,”無疆眼珠兒一轉,“你可轉呈鬼谷先生,就說無疆額外奉送劍廳裡所藏的所有寶劍!”

張儀再次搖頭。

無疆急了,扔掉手中酒爵,再次跪下,對張儀又是三拜:“無疆豁出去了,先王這把純鈞,也送予他,可否?”

張儀長嘆一聲,再次轉坐爲跪,對拜幾拜,又一次搖頭。

無疆臉上掛不住了,眉頭擰起,聲音冷顫:“請問張子,你家先生要什麼才肯交換?”

“大王有所不知,”張儀望着無疆,依舊平心靜氣,“莫說是大王所藏之劍,縱使大王將天下寶劍全部拿來,只怕也難換來湛瀘。”

無疆大驚:“這——”

張儀微微一笑:“大王莫驚,且聽張儀一言。”

無疆急道:“張子請講!”

張儀略頓一頓,沉聲問道:“大王欲得湛瀘,可知湛瀘?”

無疆一怔,搖頭:“請張子教我!”

“欲知湛瀘,須通劍道。大王如此愛劍,劍術了得,敢問大王可知劍道?”

“劍道?”無疆又是一怔,“請張子教我!”

“天有天道,劍有劍道。天下之劍,何止千萬?就劍道而論,卻是隻有三劍。”

無疆大驚:“張子是說,天下只有三劍?”

“是的!”張儀心沉氣定,“第一劍名叫聖劍,第二劍名叫賢劍,第三劍,名叫俗劍!”

無疆大惑不解:“何爲聖劍?”

張儀以手指天:“聖劍就是天下第一劍,又名天劍,也稱天道之劍,以道爲背,以德爲鋒,以陰陽爲氣,以五行爲柄,上可斷天光,下可絕地維。此劍爲軒轅帝得之,人稱軒轅劍,傳至堯、舜、禹,歷時三帝,不翼而逝。”

無疆沉思有頃,若有所悟,微微點頭道:“嗯,無疆明白了。請問張子,何爲賢劍?”

張儀以手指地:“賢劍就是天下第二劍,又叫地劍,也叫天子之劍,以萬民爲背,以賢臣爲鋒,上應天道,下順地理,中和民意。此劍爲周武王得之,世稱湛瀘劍,傳遞十二世,至幽王時不翼而飛。”

無疆恍然大悟,急急說道:“無疆明白了!張子是說,軒轅、湛瀘均是無形之劍。有形之劍,皆是俗劍。”

“大王聖明!”張儀拱手賀道,“俗劍又叫人劍,以精鋼爲鋒,以合金爲背,以冷森爲氣,上可斬頭顱,下可剁雙足,中可破腑臟。”

無疆連連點頭:“是是是,張子所言極是。”

張儀接道:“天道有常,劍道亦然。自三代以來,聖劍失,方出賢劍。賢劍失,方出俗劍。聖劍唯有道者得之,賢劍唯有德者得之,至於俗劍,凡有力者,皆可得。”

無疆不無歎服,拱手道:“聽張子之言,無疆茅塞頓開。無疆所藏,皆是俗劍。若要得到湛瀘,無疆唯有德行天下,威服四海。”

張儀起身叩拜:“大王若有此志,張儀也就不虛此行了。”

聽聞此言,無疆雄心勃起,將張儀拉起,不無感慨:“不瞞張子,威服天下,正是無疆所欲!張子想必也看到了,無疆徵調舟、陸三軍二十一萬,本爲稱霸中原。今日看來,此志小了,無疆當效法武王,掌握湛瀘,一統天下!”

“好!”張儀拱手道,“大王欲得湛瀘,張儀願效微勞!”

無疆揖道:“有張子在側,無疆大業可成矣!”

“說起此事,”張儀轉入正題,“張儀敢問大王,大軍結集於此,可爲征伐齊地?”

“正是!”無疆不無自豪,“無疆欲分舟、陸兩路伐齊,張子意下如何?”

張儀沉思良久,重重搖頭:“避虛而擊實,捨本而求末,張儀竊以爲不可。”

“哦?”無疆驚道,“張子教我!”

“如果不出草民所料,”張儀目視無疆,振振有辭,“大王必以三路攻齊,一路佯攻長城,一路繞至長城背後,截斷田忌退路,更有舟師由海路避實搗虛,直入臨淄。草民臆猜,敢問大王是否?”

無疆目瞪口呆,好半天,方纔回過神來,抱拳問道:“如此絕密,張子何以知之?”

張儀微微一笑,亦拱手道:“在儀這裡,天下沒有絕密。”

無疆歎服:“是是是,無疆忘了,張子是鬼谷先生高徒。”

“高徒不敢稱。”張儀應道,“儀竊以爲,大王之策,不足以破齊。”

“請張子詳解。”

“大王請看,”張儀挪動盤碟,隨手擺出形勢圖,“此爲長城,易守難攻,齊人更有強弓火弩守候。此爲魯境,大王第二路奇兵必由此插入,但據儀所知,齊人早有防備,齊公已經密晤魯公,兩國合力,在此佈下巨形口袋,專候大王兵馬。至於大王舟師,齊人早在沿海各地佈下警戒,尤其是臨淄一線,更是森嚴壁壘。舟師擅水戰,不習陸戰,齊人不下水,只在陸上等候,大王水師之優勢即告不存。”

張儀的分析入情入理,無疆聽得毛骨悚然,半晌講不出話。

“這且不說,”張儀不依不饒,繼續陳辭,“大王伐齊,另有三不利。”

“是何三不利?”無疆急問。

“大王伐齊,出師無名,而齊人保家衛國,是爲義戰,此其一也;齊地富饒,兵精糧足,又在家門口作戰,後顧無憂,而大王粟米卻要不遠千里以舟船運送,更有楚人在後,時刻擔心其乘虛而入,此其二也;大王兵士多自江南水鄉而來,習水戰,不習陸戰,久居北方,必不服水土,戰力自失,此其三也。”

無疆長吸一氣,良久無語。

“大王,”張儀接道,“有此三弊,儀是以認爲,大王伐齊爲不智之舉。”

“唉,”無疆長嘆一聲,“是倫奇誤我!以張子之見,無疆該當如何?”

“欲得湛瀘,大王可掉頭伐楚。”

無疆眼睛大睜:“伐楚?”

“是的!”張儀加強語氣,“楚地廣袤,楚民衆多,大王只要得楚,即得天下大半。楚、越之民何止千萬,大王揮手之間,即可徵調大軍百萬。大王若以百萬雄師北伐中原,中原還不望風披靡?”

“這……”無疆不無憂慮,“張子所言雖有道理,但楚地廣袤,楚民衆多,無疆伐楚,實無勝算吶!”

張儀爆出一笑:“大王何以如此懼楚呢?”

無疆多少有些尷尬:“不是懼他,是事發陡然,無疆愚鈍,一時未想明白,還望張子指點。”

“在儀看來,”張儀笑道,“不是越人懼楚,而是楚懼越人。”

“哦?”無疆大是驚異,“此話何解?”

“大王記得吳王闔閭嗎?闔閭僅以吳國之力,數萬之衆,一舉擊敗楚國數十萬大軍,取其郢都,掘其陵墓。吳軍如此了得,卻爲越人所破,越人豈不勝過吳人?大王今有吳越之衆,更有雄師二十一萬,遠非昔日闔閭所比,楚人何能不懼?”

經張儀這麼一比較,無疆不得不服,點頭道:“嗯,張子所言,句句真實。請問張子,如果伐楚,無疆可有幾成勝算?”

“不是幾成,而是完勝!”

“完勝?”無疆似是不信,目視張儀,“請張子詳解!”

“大王請聽!”張儀雙眉飛揚,“兩國相爭,得天時、地利、人和者勝。楚有景、昭、屈、鬥、黃、項等八大世族,長期內爭,如一盤散沙。反觀越人,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如一隻拳頭。以拳頭對散沙,大王首奪人和。楚地多水鄉,越人習水戰。楚地多平原,越人多山地。楚人若是攻越,山地易守難攻;越人若是伐楚,平原易攻難守。兩相比照,大王次佔地利。時下楚國重兵盡在西北,東北與中原對壘,楚軍精銳正與魏、宋死戰。據儀所知,魏將龐涓已奪陘山十數城池,斬首楚將景合以下將士六萬,逼攻項城;昭陽已從宋國撤軍,與魏短兵相接;依昭陽之才,遠非龐涓對手。若是不出張儀所料,此戰昭陽必敗。楚、魏交兵,昭陽兵敗,楚國元氣必喪,大王可得天時。大王盡佔天時、地利、人和,卻渾然不覺,仍在此處避虛搗實,坐失良機,張儀竊爲大王惜之!”

無疆沉思良久,拍案而起:“張子之言如雷貫耳,寡人再無疑慮,改道伐楚!”轉對廳外,“來人!”

侍臣叩道:“臣在!”

“召國師、賁將軍、阮將軍、呂大夫即刻上殿議事!”

“臣領旨!”

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