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四節 白暉回洛邑

白暉回洛邑了。

這個消息對於整個天下來說,都是讓人心驚肉跳的。

沒有一絲徵兆,也沒有派人打前站,白暉就這麼突然的出現在了洛邑。

沒有儀仗,沒有龐大的車隊,就是一隻騎兵護衛,就這麼突然的出現在洛邑的東門。

趙國的細作們感覺呼吸都要停止了,他們發瘋似的把白暉回到洛邑的情報往回送。

洛邑秦宮之中,魏冉、白起都在。

白起已經拿到了咸陽那邊四份文書,贏驪、荀況、李曇以及他自己在咸陽書寫,並且用印的文書,總之,白起已經作好的開戰的準備。

最後一封司馬錯的文書,也已經從黔南派人送到了洛邑。

眼下,差的就是白暉、魏冉兩票,以及宣太后的一票否決權投票。

秦王、魏冉、白起正在屋中商量着,怎麼樣給趙國一點難堪,卻聽到有人來報告。

“報,大河君已經到了洛邑東門。”

“他,回來了?”秦王很是意外。

依白暉最初離開時所說,至少也在一年時間纔會回來,誰想到這還沒有入秋,人就回來了。

秦王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小跑着就往外走。

魏冉與白起愣了一下。

就兩個愣神的功夫,秦王已經騎上馬出了秦宮。

秦王心中焦急,在他想來肯定是出事了,否則白暉不會這麼急急的趕回來。最讓秦王擔心的,莫過於宣太后的安危。

白暉剛剛入城,就見到騎馬迎上來的秦王。

白暉下馬施禮,秦王跳下馬來一把握住了白暉的手臂:“出了什麼要緊的事情。”

“王兄安心,都是好事。”

秦王問:“你爲何這麼急的趕回來,而且連車仗都沒有?”

這時,魏冉與白起也趕到了,白暉貼近秦王說了一句:“太后讓人我們去打仗。”

“當真?”

“恩。”

“回去說。”秦王伸手一握白暉的手臂,拉着白暉就往秦宮走。

四人坐在一起之後,白暉先拿出一封宣太后的信:“這信原本是準備派信使送回來的,不過太后讓我回來。”

秦王接過信翻看了一遍。

信中的內容是,宣太后認爲時機到了,秦國可以向趙國施壓,逼趙國主動求戰。具體的作法讓秦王自己去想,總之宣太后的意思就是,壓迫趙國。

然後白暉拿出了兩隻兵符。

“這是何物?”

“兩座城。”白暉沒解釋,只是將韓咎與魏遫的詔令拿出來放在了桌上。

詔令不同於其他的東西,僅看這絲帛的裝飾秦王就知道這是詔令,但少了紫色的絲帶,那麼應該是韓王與魏王的。

韓、魏成爲了秦的屬國,所以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上王。

秦王沒動那兩份詔令,示意魏冉看看。

魏冉看完之後,一言不發的遞給了白起,秦王看的清楚,白起的雙眼之中一種喜悅。

秦王這才說道:“白暉,有件事情已經派人送信給你,可你卻這會回來了。怕是信使與你錯過了。爲兄準備開戰,原本的計劃是在上黨郡挑起邊境摩擦,現在看來,似乎不用了。”

確實是不用了。

韓國與魏國把防禦趙國的兩座重鎮交給了秦國。

魏冉問道:“韓、魏爲什麼要把兩座重鎮交給咱們。”

白暉反問:“這纔是我心中不解的,咱們修靈渠,並沒有對外有任何的態度,可項汕卻猜出來秦國要南下,然後楚國的熊子蘭把這事告訴了那兩個傢伙,他們很擔心咱們秦國南下,把北邊對趙國的壓力留給他們。就是說,咱們去搶地盤,讓他們去來扛住趙國。”

“他們,怕了?”

“怕的要死。所以他們把城讓了出來,不過他們讓城也是有目的,倭島眼下已經半數歸了咱們,他們想調兵把另外一半也拿下來,所以需要這兩城的兵馬,不過這次並不全調,只調三分之一。”

白起聽完之後說道:“才調三分之一。”

“他們留人爲咱們助戰。”

白起一擺手:“不需要,你想辦法把人調走八成,只挑兩成精銳。然後留下一萬民夫足夠,其餘的不要,這次對趙國之戰,要的是精兵。當不需要精兵的時候,民夫組成的大軍也可以趁勝而戰。”

白起很清楚,打順風仗,民夫的攻擊力就已經非常驚人了。

“我來辦。”白暉心說,魏王與韓王巴不得多調人馬去倭島呢。

“還有一件事情。”

白暉這次沒急着說,而是出去讓自己的親衛將一隻藤箱給送了進來。

這隻藤箱內裝的就是宣太后提出了的,被白暉命名爲書同文的一些初步的計劃書來。

書同文,白暉只是提到了一個詞,真正的計劃卻是宣太后所立。

魏冉只翻了兩頁,便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穰侯,不好嗎?”白暉不理解,魏冉爲何嘆氣。

魏冉再嘆一口氣:“不是不好,而是非常好,但這計劃一但實施,便等於向天下人挑明,我大秦準備一統天下。”

白暉問:“如果是,秦代天子讓天下歸一呢?”

“有意思嗎?”魏冉笑着搖了搖頭:“莫把天下人當傻子。”

白起卻說道:“這或許是一件好事。我不懂政務,這件事情依我看來,便是讓天下人表一個態度,是不是認可我大秦一統天下。不服者,殺!”

好簡單,好直接,好粗暴。

“那就辦,看看誰與我大秦爲敵。”秦王也認爲,試探一下沒壞處。

魏冉將那隻箱子拉到自己身邊後說道:“這事我帶到咸陽去商量下,你們兄弟二人去接管城池,我的意見是高調一些。”

魏冉又問秦王:“王上以爲如何?”

“挺好。這事很好。”

此時,距離秦國十年不攻還有四年,秦、趙、楚的兩年天下息兵的盟約也纔過去不到九個月的時間。

秦國宜陽大營、汾城大營,開營發兵。

秦國的汾城大營,是秦國老牌主力部隊的精銳之師,這些士兵已經不再從事農耕,他們已經變成了職業兵。

這些秦軍的職業兵不用擔心家中的田地,他們的田地都是軍田,有着傷殘的秦軍士兵管理,有着大量的倭奴、辰國奴隸來耕種田地。

第四九二節 腦補的一夢千年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三六六節 竟然嫌棄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二二一節 追賊第十一節 會哭的孩子第四六一節 田文的籌碼第一一三節 用還是殺第二九六節 千年的狐狸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二二零節 大河衛在行動第一三五節 秦軍的另類行動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五六八節 完全的蔑視第五四七節 左右爲難的秦王第二二六節 邯鄲城內一條狗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四四五節 轉足一百圈第五五七節 一定要打第二七四節 秦國的禮樂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第四二九節 想買鄢邑第一五九節 親愛的子蘭兄(三更)第五七一節 興奮的老廉第三九二節 秦王很糾結第五九二節 原始部落第二五七節 櫟陽密庫第一四八節 發點小財第六四二節 軟禁廉頗第三三四節 一力破十會第一九九節 攻打義渠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三七二節 要還是不要第三六一節 兇殘的白暉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三零七節 反將一軍第八十三節 你想不想當王第四一六節 韓王哭泣第五四零節 尖叫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五二九節 什麼都敢說第一九一節 荀況大才(加三)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第一五八節 倉鼠暉的伊川(二更)第五八八節 莊周公之問第四五六節 準備帶韓魏兩王出海第三一一節 要不要打戎王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二六六節 花樹能禦敵否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四二五節 割地求和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一一零節 虛心受教第五九六節 出門都是一家人第三八六節 玩泥巴第二二一節 心中悲痛?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五一零節 銀子,銀子第二四六節 魏國版驅虎吞狼第三七三節 肥邑的價值第一八五節 老軍之怒(加更一)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九十三節 牌桌上的談判第四一三節 巴豆一萬斤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四九六節 燕國商隊第三六二節 想成爲燕王的不少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一八五節 老軍之怒(加更一)第四七五節 不問政、不巡營?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五零七節 淮河出海口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一三八節 六國談好第六六六節 全劇終第四九零節 誰敢污衊我大秦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五零五節 直線北上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六三零節 要好處第六四九節 拐人第二六一節 楚國的來意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五六一節 白二忽悠第二六六節 花樹能禦敵否第二節 戰場的恐懼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三三五節 這故事講歪了第三三四節 一力破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