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節 項汕回楚

獨臂壯漢又說道:“其實,合則兩利。我秦民只有千戶移了過來,不可能各地都是三村相持,我給大夥說說我在學堂上識字的時候,聽過我秦國大河君講的道理,雖然不是大河君親自講的,但道理是大河君的。”

“講講,你們秦國大河君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無論是齊民,還是中山遺民,白暉這塊招牌還是管用的。

“這道理很簡單,獵一隻山貨兩人各分一半,還是獵十隻山貨五人各分兩成,這五成與兩成,那個多。”

“莫不是傻了,也知道五個人可以每人分兩隻,自然是高於兩人分一隻的。”

“可再說這五成,還是兩成!”

衆村民相互討論一翻之後,也是懂了這層道理。

獨臂壯漢這才繼續說道:“我們不是來打架的,也不是來勸架的,只是來爭這水源,但若是將水渠修的寬一些,溝挖的深一些,再多引幾條水渠,水自然是會更多的。”

“若是農閒了,各村挑些人手出來練練,活動幾下也是挺好的。這水渠卻真不值得爭,以前我秦地也曾經爲爭水打架,打死人是常有的事。可若是合力修好的更多的水渠,何苦打架。”

“聽起來有道理。”

“那成,都把傢伙收了,咱們商量一下這水渠如何挖,趁着天氣還行,再種一季晚高粱還來得及。”

“聽你的。”

兩邊的人收了傢伙,領頭的則帶人四處勘察,然後商量這挖渠的事。

都是些無家可歸,好不容易找到一塊生存之地的人。

相互協作之下,自然也慢慢變成了一家人。

中山人在打獵上的技術上絕對高於秦民與齊民,可種田的本事上,齊民高於兩家,但說到工匠,秦國的工匠因爲白暉的原因吸收了天下各國的技術,自然是更高一層。

秦人的獵弓、農具、水車。中山人爲首的捕獵隊、齊民則帶着其他人一起種田。

眼下中山只是第一批小規模的移民過來,齊民全部過來也至少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但先到的秦民早早就接受了培訓,他們就是多民族的融合劑。

接下來就是對付東胡了。

白起一點打的東胡主力膽寒,投降的人數極多。

戰俘營內,所有的傷者都得到了治療。

對東胡,是收服,還是鎮壓。秦國朝堂上依舊還在吵,並沒有拿出一個合適的結論來。眼下最初步的意見是,恩威並濟。

先把恩施下,總不能先變成死敵。

白起坐在肥邑城主府內看着戰報。

“往北三百里,已經不見東胡村落,東胡逃的挺快。”

“武安君,區區燕國都讓東胡北逃千里,我秦軍精銳出戰,又由武安君領兵,只是三百里不見東胡,末將請戰,再往北探二百里。”

“末將請戰……”

白起沒擡頭,很平靜的說了一句:“去歇着,留着力氣打箕氏侯國,本將送去的招降令,他們可有迴應?”

“回武安君,並無迴音。”

“很好,吾弟總勸本將,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將也很在意我秦軍將士之血,但箕氏卻不爲萬民着想,想箕氏想戰,便戰!”

白起的話說完,下首的一衆武官們滿臉都是興奮。

“備戰!”白起很平靜的說完這兩個字後,便揮手示意所有人退下。

民政之事,白起從來不管,他只管戰場上的事情。

幾天後,大同港。

從辰國、肥邑民間,收集了許多普通情報的項汕找到了白平。

“白將軍!”

“項將軍。”

兩人相互施禮,雖然白平年輕,但級別卻不低,而且不但是員勇將,更是白氏兄弟的親信,項汕給予了足夠的尊敬。

同樣,項汕作爲楚軍一名宿將,白平也表現出自己的敬意。

項汕將楚軍駐辰國軍營的最高兵符交給了白平。

“項將軍,這是何意?”

“不瞞白將軍,在這次進攻辰國之後,項某從秦軍身上學到了許多,項某欲回洛邑並且赴伊川拜訪大河君,希望可以再借秦軍兩萬人以助楚國攻打東南沿海之地。當然,辰國這裡的利益也想回去建議我王,和秦國交換一些其他的利益。”

白平也聽不出這是真話還是假話,抱拳說道:“我不懂政務,只知道聽令作戰,這裡也只是防務歸我管,其餘之事有文官負責管理。項將軍所言我不太懂,不過我可以保證楚軍在辰國這裡的部隊,將與秦軍同等對待。”

“有勞。”項汕長身一禮。

項汕離開之後,白平感覺有些摸不清頭腦,立即命文吏寫了一封詳細的書信派人往回去。白平相信白暉見到這信之後,肯定能猜出點什麼來。

項汕將兵符交給白平的當天,就坐運送海鹽與鹹魚乾的船隻回去。

伊川。

終於,白起之妻甘如生下了一個兒子,很巧的是白暉之妻宰羽也在數日後也生下了一個兒子。

對於伊川白府而言,這是大喜事。

百日宴已經上了日程,肯定是要大搞的。

白暉也廣發請柬,準備好好的慶祝一番。

接下來的日子,燕國被白暉稱爲呆王的新君、燕王戴即位爲君。而後前去道賀的各王各回家各家。

但姜氏齊地,也就是莒城。

依舊是北有趙軍、南有楚軍、西有魏軍。

雖然這趙、楚、魏派出的兵力都不算多,而且也都沒有越過姜氏齊地原有的邊境,但是天下人都認定了,在這塊地方必有一爭,是戰爭,還是文爭,絕對是少不了一爭的。

楚國新都。

項汕回來了,不但是秘密的面見了楚王,而且還與楚王一起去探望了病危的昭陽公。

昭陽公確實是年齡大了,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活不過這個冬天的,時日無多。

楚王親自探望也不止這一次,但這次卻帶着項汕。

項汕在昭陽面前說道:“昭陽公,末將有一計。效仿秦軍白氏兄弟的作戰方式,可爲楚國得到巨大利益。”

“慢慢說說。”昭陽公已經很虛弱,說話都有些有氣無力。

項汕說道:“伐魏!”

“魏,不好伐。”昭陽聽到這個提案,並沒有感覺到好。

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第五二九節 什麼都敢說第三七三節 肥邑的價值第一八七節 衝動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五五七節 一定要打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一七七節 來一碗油潑面(五更)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第四五一節 白起回來了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三四五節 投降留全屍第五五九節 緩戰第三七七節 野心還是有的第三三八節 人言可畏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九十七節 修條河?第二二二節 口才不夠加點辣椒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四五一節 白起回來了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四二二節 逃,立即逃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四四三節 吃火鍋嗎?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一一七節 開戰前打打牌第一七一節 破局之狠(十五更)第五八三節 南下的目標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二七三節 秦王助力第三八一節 騙一輩子不叫騙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四九四節 紅山城第四二九節 想買鄢邑第六六零節 瘋狂的建設第四四六節 給個臺階下第四七三節 惡搞一把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六六三節 佈局匈奴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四六四節 趙章必死之因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一七五節 示威(三更)第四六一節 田文的籌碼第二四七節 秦國這隻籠中虎第一七三節 送贏惲爲質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四十三節 秘約第四七四節 耽羅小停第五四四節 老成之策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五一三節 都想看火山第四八九節 燕民大逃離第二一一節 雙間之計第四二三節 佔足便宜就停戰第五三三節 瘋了第四五三節 秦先王的八卦第二一九節 趙國的軍需第六五八節 咱家的海第一二七節 奔襲臨淄第六二一節 血戰之字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三二四節 開掛的最精銳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一九七節 論情(加一)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五一六節 燕人到了第四九七節 狼羣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九十八節 白暉的寶庫第七十六節 攻城第一四五節 楚王的恐慌第一零一節 吃不吃?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六四零節 心死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五一一節 家園計劃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七十二節 苦練的精銳第四二七節 泉州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五二五節 不怕玩過火第一五二節 鐵鷹衛的演武第四四八節 趙國想要面子第三九六節 倉鼠暉的朋友第十八節 白暉獻寶第六一八節 崖山鹽灘第五三零節 諸夏永不爲奴第四六三節 二辭趙相第六零九節 砸,砸,往臉上砸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二三二節 一條密令(第五更)第四四五節 轉足一百圈第三零一節 好白第五四六節 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