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

韓王最積極,親自給白暉倒上茶水:“有何良策。”

“先說,選誰當燕王對你們有沒有意義?”

“有!”三王同時點頭。

白暉很直接的說道:“我準備扶持易王后操控朝政,至於誰當燕王與我無關,你們可以大打出手,各扶持一個燕國公子。想來趙國也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這水自然就混了。”

“這個,似乎挺有趣,但與好處有什麼關係?”

白暉再問:“燕國若與趙國死戰,有沒有好處?”

魏王、韓王同時搖了搖頭:“扶持燕國與趙國死戰,還不如我們與趙國死戰呢。”

“別急。”

白暉沒急着解釋,而是問楚王:“楚王可記得鄢邑,那裡有秦楚合辦的一個大型的造船坊。”

“有這事,不過我沒在意,聽說有新船造好了不少,但船有點怪。”

“不管船怪不怪,千里土地、五十萬奴隸,值不值你們和我一起下手。”白暉繼續誘惑着三王。

魏王開始警惕起來:“爲什麼有好處要分給我們?”

“問的好。”

白暉笑呵呵將面前的牌推倒:“自摸大四喜,先數錢給我再聊。”

三王各自拉開自己的小盒開始數錢幣,錢他們不乎,但在乎輸贏,所以數錢的時候很認真。

白暉收了錢這才繼續說道:“三位去燕國,帶多少護衛呢?”

“怎麼也要五千兵馬。”楚王的話沒錯,身爲國君出行,帶上五千兵馬加上宮妃、婢女、後勤的民夫浩浩蕩蕩一兩萬人很正常,特別是眼下非常時期,誰都怕被人弄死在外面。

白暉指了指自己:“那我,只帶三千人行不行。”

三王明白了。

白暉別說帶三千人,就是一千親衛就讓人不怎麼放心。

白暉三千精銳殺魏國兩萬士兵零戰損,白暉這三千人馬要是發起瘋來,尋常的中等城邑都有可能被攻陷,所以趙國肯定不會同意白暉帶三千親衛從趙國借道。

就算是與白暉合作的三王,也怕白暉帶足三千人馬出行。

白暉伸出兩根手指:“兩千?”

三王再次同時搖頭。

“一千?”

魏王說道:“六百親衛是上限,民夫最多四百人,婢女等一百人。再多了我們受不了,趙國也不會同意的。”

白暉點點頭:“行,六百就六百。那麼三位王上告訴我,我憑六百人怎麼把五十萬奴隸運回來呢。一個人負責抓一千人?”

“好吧,信你了。”

三王確實是相信了,但同時緊張的看着白暉,眼下到了白暉要好處的時間。

“我作人最公道了,我只要三百里,但這三百里要由我來挑,我想了想一共是三塊地方,各一百里,一共三百里。然後我會向燕國討一百里,這一百里也要由我挑地方。再說那些奴隸,我要四成你們一家兩成。”

“可以。”

白暉佔了大頭,可誰讓白暉是白暉呢。

能分兩成給他們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所有金礦的收益,咱們依投資比例來算,我憑空得一成。寶石、水晶等也一樣這麼算。”

韓王好奇的問道:“那裡有千里之後,那裡有五十萬奴隸?”

“辰國,聽過沒有。還有一處,我派出去人查看過,燕國還沒有攻佔,咱們先把那時佔下。”白暉說完,將牌推散:“這一把我賠了,咱們去我書房談。”

談到正事的時候,打牌便不重要了。

白暉外書房,白暉挑出一張織麻的地圖鋪在大桌上。

“辰國,聽說過。”韓王也是讀書不少,當下指着地圖說道:“他們說是一個國,其內部還不如樓煩,樓煩至少還有各部落派出的長老們,對族內事物商議,他們差得遠。”

魏王卻反問:“白暉,爲何不把箕氏侯國也一併滅了。”

白暉說道:“箕氏是商民,他們是同族。”

聽白暉這麼說,三王同時搖頭。

“我說錯了?”

“錯了,這一段有典籍記載過。可靠的說法是,商末三賢最剛烈的是比干,紂王的叔叔,無數次勸諫後被挖心致死。而微子則在商亡了之後,肉袒面縛跪在武王面前懇求,希望武王不要滅絕殷商的祭祀和保存殷商的百姓。”

白暉大概在後世的歷史書上看過這段。

韓王咎繼續說道:“最後一位,就是箕子。他見勸諫無用,心灰意冷。在牧野之戰的時候,他逃了。然後帶着一批貴族與民衆往北逃,建立了箕氏侯國。可以說,侯國之中九成半以上都不是商民。”

白暉爭論了一句:“但受商禮教化。”

“恩!”

三王也不知道如何接話了。

這冷場了好一會,楚王說道:“那咱們這樣,懂商禮的皆爲商民,不通教化的就是蠻夷打爲奴隸。這亂世征戰,滅個國算什麼,你又不是沒幹過,齊國你能滅,箕氏侯國就不行,這講不通。”

“這個……”白暉只是猶豫了片刻,就聽魏王說道:“要不,找秦王評理。”

“行,打,打,打!”白暉連說了三個打,三王這才笑了。

要知道箕氏侯國可比那辰國油水大多了,而且人口也多了許多。

“我的計劃是這樣的,三位王上各帶一萬兵馬北上,然後再說到鄢邑那些大船,這就要說楚國答應給我秦國的三百里,我要大江出海口那裡,建一個城邑,安排一部分秦兵秦民,然後魯國的人運一部分過去……”

“不行!”三王同時跳了起來。

白暉也急了:“憑什麼不行,答應的三百里。”

“不行就是不行,我們聽懂了。那些船就是海上用的,辰國與箕氏侯國的好處全部要用船來回運輸,你卡住了大江出海口算什麼事,要建城可以,四國共建,四國共管。這事你若不答應,這好處我魏國不要了。”

韓王立即跟上:“我韓國也要四國共建,否則這好處不要也罷。”

楚王直接就站在韓、魏兩王身旁,這態度非常的明顯,白暉若不答應這個條件他們就選擇不合作。

開玩笑,既然知道了出海的利益,那麼大河出海口絕對不能讓白暉卡住。

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二二零節 大河衛在行動第五十三節 向壽第六三四節 忠妃第六一七節 鎮靈號第五七五節 挖、挖第四五二節 女子能頂半邊天第五七六節 一根筋的直人第五六四節 禁忌之語第九十七節 修條河?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四零五節 河邊擼串論天下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二一八節 必須死第五三九節 趙宮的血第一零五節 七碟八碗第一九六節 秦宮決鬥第五七三節 魏冉的勸告第五三三節 瘋了第八十六節 白暉的反間計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四五九節 臨機決斷第五八二節 燕國太后的選擇第一八一節 說服宣太后(九更)第二七七節 竟然是位文武雙全第二六四節 陰謀套着陰謀第五一三節 都想看火山第一六三節 范雎之忠(七更)第一九四節 用間分化第一三零節 白暉在那?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六十四節 這是累的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四六三節 二辭趙相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三十一節 汾城談判 下第五九五節 忽悠屈原第六十五節 緊急軍情第五四九節 看火山的回來了第六六五節 白暉的父母第三零三節 殺就是了第六十一節 推演第四九二節 腦補的一夢千年第一五八節 倉鼠暉的伊川(二更)第七十九節 戰神初顯威第四三五節 論理第三九二節 秦王很糾結第六三八節 暗子在趙國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四三零節 白暉眼中的雞肋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六零一節 諸王打架事件第七十八節 爲什麼打我?第五五七節 一定要打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六十五節 緊急軍情第二九二節 九濮三將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四二九節 想買鄢邑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四十九節 陰謀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二九七節 這罪名要多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第三五六節 誰也不見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三三三節 作人要講道理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四三五節 論理第五二三節 燕人大逃離計劃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四一六節 韓王哭泣第三一一節 要不要打戎王第四五零節 秦國轉守勢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二五三節 珍貴的樣品第二九零節 保證不坑你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第六三零節 要好處第四七三節 惡搞一把第一九五節 叫板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七十八節 爲什麼打我?第六一五節 抵不住的重賞第一六八節 大計劃(十二更)第十七節 任性的白二將軍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七十五節 中計第五六二節 英雄相惜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