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節 范雎之忠(七更)

白暉問范雎是否有仇人。

白暉這樣問不是沒道理的,歷史上的范雎大仇就是須賈、魏齊等人。可眼下這幾位虐待范雎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所以范雎理論上應該沒有生死大仇。

可誰想,范雎卻說道:“對主上不敢隱瞞,門下在列國遊說,希望得到重用。但在趙國,原本有機會見到趙王,在等候的時候,別人都有飯,宦官令可卻給我一碗狗食,我爭辯,卻被他門人將狗食倒在身上,污了衣服,也沒機會見到趙王。”

司馬錯的眉頭微微的皺了起來,這種小事也值當算是仇人。

這個范雎看來心眼很小。

白暉卻很輕鬆,笑着問道:“那麼,你希望如何報仇?”

“請主上作主!”范雎雖然小心眼,卻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范雎妒忌心不小,他與公孫龍、崔壹葉在暗中爭功,爭地位。但卻不敢對白暉有什麼想法,忠主,倒也算是范雎的一項美德。

白暉問道:“我把那個繆賢,應該是叫這個名字騙到秦國來,然後……”白暉作了一個殺頭的動作,范雎趕緊行大禮:“謝主人。”

白暉卻臉色大變,冷聲罵道:“愚蠢!”

范雎愣住了。

司馬錯笑着:“少良造罵你,是罵你眼光短淺,滅趙之時,你與那位宦官令會再相見。你認爲那時會如何?”

范雎眼睛一亮,趕緊施大禮:“謝主上教誨,謝太尉指點。”

白暉從懷中摸出自己的令牌扔給了范雎:“秘密入蜀,找到櫟陽君。就蜀侯贏惲謀逆之事打好前站,此事會計你一功,這等小事我信得過你。還有就是,伐齊之戰後你爲何沒有領賞賜?”

“主上正宅沒建好,作門下的卻先有宅。主上還在爲秦國忙碌,作門下卻享受錦衣玉食,嬌妻美妾。這樣是不對的。”

白暉點點頭:“你有心了。還有一事,你調任了曾經對你有恩情的人作官,我的意見是,他們的學識和能力還差點,調他們去咸陽學律法、農政一年時間,再重新出來作官。他們若是無能,影響的是你的聲望。”

范雎一躬到底:“謝主上。”

白暉其實內心挺擔心這個范雎的,范雎有優點,但缺點也不少。

如果不趁着他還年輕好好教育,估計有一天白暉會忍不住殺掉范雎而讓自己安心。

范雎拿着白暉的令牌先一步離去。

司馬錯對白暉說道:“你對他很看重?”

“他是塊璞玉,但若走偏了,爲我大秦之基業,我會親手除掉他。若走的正,他會千古留名。這樣的話我給王上也講過,還說過,萬一我有什麼不測,殺了他。”

司馬錯默默的點了點頭。

當然若是魏王聽老公叔的話,不用則殺,那麼秦國也沒有商鞅變法,魏國也不會丟了河西,再丟了河東,天下列國也不會有強秦這個敵人。

“這個范雎,心眼太小。若無人降得住他,殺之!”司馬錯認可白暉的話。

同時也認爲,眼下只有白暉能管得住范雎。

這時,文蘿來報。

“少良造,門下以爲當調集人力,整修水務。南鄭(漢中,這裡原屬於蜀國,被秦國佔領還不到十五年,此時還沒有立郡)上庸,良田遠優於咸陽、定陽。初測算,一家田百畝,上田產量三百石,下田僅七十石,而上田與下田,差的就是一條淺水渠,或是一架水車。”

文蘿彙報了詳細的資料。

此時的一百畝,相當於後世的三十三市畝。此時的一石,差不多就是二十四斤七兩。三百石也就是現代的八千多斤,用現代的畝來計算,就是畝產二百四十七斤。

豆子,差不多是一百四十斤上下。

“那就修!”白暉說的很輕鬆。

文蘿說道:“南鄭的公務雖然在這裡一併處理,但南鄭不歸少良造管。”

“我寫信給王上,接管南鄭就是了。”

“諾!”文蘿立即施禮。

白暉又說道:“還有,杜仲的事情怎麼樣?”

“還在統計中,正在考慮是否在一些山林,人工種植一些。眼下計劃是先種一萬畝,由林匠負責照看,總結種植之法。取膠之法依然沒有進展,此事門下以爲急不得。”

文蘿的回答沒錯誤,有些事情確實急不得。

“吩咐下去,南鄭必須成爲我大秦的糧倉,不要毀林,上田的數量必然是全部耕地的七成以上,糧田數不得低於五百萬畝。”

(注:再提一次,秦時的五百萬畝,也就是後世的一百五十萬畝)

“諾!”

“還有,引種蜀地的茶樹,不得毀林,三年內達到三十萬畝。軍用藥材不得低於三十萬畝,果林不得低於十萬畝,種菜不得低於百萬畝。然後漁業,年五萬屯的產量。上庸等同。”

此時的上庸,可不是安康這一個市,而是一直到十堰,面積遠遠大於漢中這一帶。所以等同的要求,是合理的。

“諾!”文蘿在白暉說的時候,就用竹板記下。

白暉提的要求沒有容易的,但卻不是不能完成的,只是各級官員會很辛苦。

還好,南鄭與上庸水資源豐富,只需要極少的大渠,大量的小渠在農閒的時候,各村、縣就可以自行解決,所需的錢幣也是極少的。

文蘿準備出去的時候,白暉又喊住了他:“還有兩個要求,養鵝總量至少人均兩隻,豚十人一隻,驢、牛的數量,你斟酌吧。”

“諾!”

文蘿施禮後暗暗的叫了一聲苦,當然,這兩地的官員更苦。

不過想比起伊川、宛城來說,南鄭、上庸這些官員的苦還差些。

“來人。”白暉輕呼一聲,有人進來後白暉說道:“去問問我兄長,什麼時候可以動身。”

“諾!”

上庸的軍務非常多,各地城的駐防、邊境的塞、營、戎、哨等設置,白起事必躬親,每一項關係到防禦的問題他都會過問。

反倒是對付匪類,白起問的不多。

因爲在白起眼中,清剿匪類根本算不是真正的戰鬥,甚至於平叛也不是,只有對外的大規模擴張戰役,纔算是戰爭。

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六四九節 拐人第六一一節 五千金的震驚第一三二節 攻入齊王宮第五六三節 軍備競賽第六五五節 勝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三零零節 人生如戲第五五五節 兩大營出兵第六十三節 定策第五十節 短劍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一三四節 贏氏四老第四八八節 挖斷燕國的牆根第五二四節 燕人的思親決心第一二四節 良心發現第二五八節 打衛國?第一零九節 借兵符第三八一節 騙一輩子不叫騙第一零七節 秦王都沒吃過的關中名菜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五三七節 假趙王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六零二節 有人助戰第七十節 白暉的賬冊第二六零節 躲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一五七節 大聚將(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八九節 燕民大逃離第三九八節 田文變左尚第三五六節 誰也不見第一三二節 攻入齊王宮第一三三節 一杯毒酒第六四八節 前後夾擊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五零九節 嚇的直哆嗦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二十七節 鐵血秦軍第一零八節 當真是百萬大軍攻齊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四七二節 弱國有沒有縱橫第四九一節 兵臨倭島第三七六節 燕國已無力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四六九節 三請趙相第三八三節 宣太后對秦王的愛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三五零節 去燕國轉轉?第七十節 白暉的賬冊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一零三節 王之霸道第一二零節 宣太后到洛邑第二六四節 陰謀套着陰謀第四九二節 腦補的一夢千年第三零三節 殺就是了第一三零節 白暉在那?第三九四節 強行爲秦王洗地第二四三節 大勝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十四節 探親第四九四節 紅山城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二三零節 偉大的趙主父(第三更)第五一一節 家園計劃第三一七節 一地紅第一八零節 屈原到秦(八更)第四七三節 惡搞一把第一八八節 宣太后代筆第二四四節 勸降林胡殘兵第三二四節 開掛的最精銳第三五八節 利益誘人心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十三節 秦王想東出第一八三節 白起之妻第二一四節 千里奔襲第三二五節 不安第七十五節 中計第四四七節 弱點很多呢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第五一八節 大比武計劃第一零七節 秦王都沒吃過的關中名菜第二九四節 雞鳴狗盜第五十五節 順便製作一把剪刀第六五七節 大吃貨人生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八十七節 炸營第二十六節 重騎兵揚威第二十九節 白氏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