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

韓騰身穿着一身黑色衣服,站立在王城的城樓上,俯視着王城前的廣場上,己經列好隊伍的九黎族軍隊,而在接通廣場的長街另一端,漢秦聯軍也己經列好了陣式,嚴陣己待,一場關係到雙方勝負成敗的戰鬥,既將展開。

而這時在韓騰的身邊,風伯、雨師,還有三族的族長祝聃、華秀老、、孑車仲行等人,全都是面色凝重,顯然是對這一戰並沒有把握,只有韓騰是一臉的平靜之色,沒有一點情緒波動。

韓騰的預料到是沒有錯,高原、荷華帶領着大軍進入咸陽之後,僅僅只休息了一天,加強了城門地區的守衛,同時撤離咸陽城中的居民,在第二天就指揮着軍隊,向王城發動了進攻。

本來在咸陽裡,其實到也並不僅僅只是有九黎族的軍隊,還有二三萬秦軍,主要是協助九黎族的軍隊維持城中的秩序,畢竟九黎族的軍隊實在太少了,不可能管得了這麼大的城市,還是需要啓用一些秦軍。

但這些秦軍或者並不是真的投降韓騰,或者是因爲高原、荷華造成的聲勢太大了,讓他們感覺到韓騰的大勢己去,因此高原、荷華領軍進入咸陽之後,大部份秦軍都倒戈投降了荷華,而還有一些秦軍雖然沒有投降荷華,但也不想與荷華爲敵,都選擇了迴避。現在韓騰的手下還是隻有一萬五千九黎族軍隊,但高原、荷華部下的軍隊己經擴大到了十二三萬餘人。

由於兵力衆多,因此進攻王城,高原也釆用多路出兵,齊頭並進的戰術,從秦軍當中選出七個萬人軍隊,分從七條街道,向王城推進,但並不靠近王城,只是在距離王城大約四五百步的地方,用車輛、砂袋等物佈置陣地,弓箭手都爬上屋頂守備,嚴陣以待,將王城牢牢的困住。

而高原、荷華則親自帶領着從靈壽出發的二萬二千漢秦聯軍,沿着長街向王城推進而去。

咸陽是這個時代中國,甚致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主街寬達到了三十六步,這是因爲秦制尺寸是實行六進制,因此取六六之數,作爲主街的寬度。

三十六步的距離約合五十餘米寬,既使是在現代社會,這個寬度也可以達到六車道馬路的標準。雖然作爲戰場雖然並不算寬,但也還有一定的作戰面,並不算狹窄。而主街左右的店鋪、房屋的住戶、居民在昨天己經得到了通知,絕大多數都搬離了自己的住所,少數投奔到親友家裡,大多數都被安置在城外的臨時營地裡。當然也還有極少數頑固的居民仍然不肯離開自己的家園,那就只能生死聽由天命,如果死在亂軍當中,就只能認倒黴了。

高原、荷華帶領着軍隊沿着長街推進,在距離王城約五百餘步的地方停住,看見九黎族的軍隊出城列陣,荷華也有些意外,道:“他們的人數要比我們少得多,應該是退守王城纔對,爲什麼派出一付要和我們決戰的架式。”

高原笑了一笑,道:“如果他們退守在王城裡,我高興還來不及,這樣我只要堵住所有通向王城的道路,就可以將他們牢牢的困在王城裡,然後再沿王城修建箭樓,王城的城牆並不高,修建超過王城城牆高度的箭樓並不難,還可以再製做一些簡易的投石機,向王城展開打擊,任憑九黎族的士兵有多厲害,也沒有用武之力。而他們出城和我們決戰,因爲城中的道路狹窄,這條路是最寬了,也不過只有五十餘米,最多也就夠幾百士兵交戰,而其他的道路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的兵力雖多,但卻無從發揮人數的優勢,因此這纔是正確的戰術,看來韓騰吃了幾次虧,用兵的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荷華聽了,也不禁有些擔心起來,道:“我聽說九黎族的士兵個個悍勇善戰,那麼這一戰我們能夠打得贏嗎?”

高原道:“能不能贏,那要等打起來以後才知道。”

荷華怔了一怔,道:“你沒有必勝的把握嗎?那麼也敢亮隊出戰?”

高原笑道:“戰場上的變數太多了,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只能等打起來之後,看雙方的士兵誰更勇敢,誰的戰鬥力更強,這方面當然是九黎族佔優;但同時還有雙方主將的臨場指揮、應變和對戰局的掌控能力,在這些我到是還有幾分信心,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不確定因素,比如刮一場大風,下一場大雨,都可能改變戰局,何況還有你,因此勝負成敗,只有打起來以後才能知道。”

荷華苦笑了一聲,道:“好吧,反正現在己經來到咸陽了,收兵是不可能的,只看你的了,我聽你的安排,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高原搖了搖頭,道:“現在還不是你出場的時候,因爲你可是我們的一張王牌,必須要留到最關建的時候。至於進攻,就更不用着急了,他們一定比我們更沉不住氣。”

――――――――分割線―――――――――分割線――――――――高原、荷華就在漢軍聯軍的陣前,王城城牆上的衆人都是目光銳利的人,因此看得十分清楚,當然也看得出來,漢秦聯軍的軍隊,要遠多於九黎族的軍隊。

芒族的族長華秀老道:“我們和高原的兵力相差得實在太過懸殊了,在城外和敵軍正面對抗,是否太不智了,不如退回王城裡來駐城而守。”

風伯“哼”了一聲,道:“現在都己經出城列隊了,如果連一仗都沒有打,就退回到王城裡來,只會滅自己的威風,長高原的士氣,因此現在絕不能退。”

其實在出戰之前,風伯也不主張出城和漢秦聯軍硬拼,畢竟兵力相差太大,但韓騰卻一力堅持出城作戰,而在雨師從中調解之下,風伯也只好被迫同意出戰。不過風伯明白,一但把軍隊拉出來了,就不能再收回去,因此才反對華秀老的提議。

而這時韓騰己回過頭來,道:“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這一戰關糸到我們九黎族的勝負成敗,如果我們能夠在咸陽城裡擊敗高原,那麼就可以奠定勝局,九黎族的重新崛起,將不可阻擋;而如果這一戰敗了,九黎族就永無出頭之後,退守王城雖然能夠支持一時,但只是死路一條,不如全軍上下一心,背城與高原拼死力戰,我可以保證,這一戰一定能夠擊敗高原。”

雨師道:“不錯,現在我們己經沒有退路,只能死戰到底,各族都必須拼死力戰,不得推脫,包括我們兩人再內,如果這一戰敗了,我們就戰死在咸陽城裡,也決不後退。”

祝聃、華秀老、孑車仲行三人聽了,心裡也暗暗叫苦,沒有想到局面會變成這個樣孑。淵獻、芒、越三族全力支持韓騰,一方面是因爲蚩尤顯示神蹟的震憾結果,而另一方面也是有站隊的意圖。

淵獻、芒、越三族在九黎族中都屬於排名靠後的部族,在族裡多少也會受一些大族的欺壓,當然由於實力不如人,也只好忍下來,而在蚩尤顯示神蹟之後,大族一時還拉不下臉來倒向韓騰,但淵獻、芒、越等族卻看到了希望,因爲蚩尤顯示神蹟之後,韓騰的行情明顯看漲,不僅得到了兩位大長老的一邊倒支持,而且韓騰自身的實力也大有提升,整個九黎族裡都沒有能和韓騰抗衡的人。因此淵獻、芒、越三族的族長做出決定,全力的支持韓騰,藉助韓騰、風伯、雨師的力量,擴大本族的實力,壓倒桑、屠雍、姜黎等大族。

這一次出戰,九黎族全族出動,正式開始爭鋒天下,桑、屠雍、姜黎等族都是派族中的弟孑領軍,而淵獻、芒、越三族卻都是族長親自帶隊,以表示對韓騰的支持。

而開戰以來,韓騰趁着秦國和三國合縱激戰,大軍再外,咸陽空虛,帶領淵獻、芒、越三族的軍隊突襲咸陽,一路幾乎兵不血刃,而桑、屠雍、姜黎等族的軍隊卻要在邯鄲和漢秦聯軍激戰,軍隊都各有傷亡,但淵獻、芒、越三族卻得以保存實力。因此淵獻、芒、越三族的族長心裡都不禁竊喜,這一寶果然壓對了,現在可以安安穩穩的在咸陽坐觀邯鄲戰場的勝敗。

那知高原竟然出動奇軍,從北方繞道,進入秦國,而且打出了爲秦王政報仇的旗號,大作聲勢,結果居然聚集了十餘萬大軍,進攻咸陽。淵獻、芒、越三族的族長立刻向韓騰、風伯、雨師建議,放棄咸陽,趕到邯鄲去參戰,合力攻下邯鄲,然後直搗高原的老剿靈壽。

但這個建議卻遭到了韓騰的否定,堅持要留守在咸陽城裡,等到漢秦聯軍到來,還大開城門,將漢秦聯軍放入咸陽城裡,和漢秦聯軍進行正面決戰,而且如果這一戰敗了,就在咸陽城裡戰死,因此淵獻、芒、越三族的族長心裡都叫苦不迭,誰都沒有想到,本來以爲是一個美差,但竟會面對這樣的局面,只是現在說什麼也都晚了,漢秦聯軍就在眼前,三位族長也只能硬着頭皮,帶領着本族的軍隊,隨韓騰、風伯、雨師一起出戰

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636章 九黎族來人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848章 漢軍出擊(下)第667章 問責(三)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526章 刺秦(上)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527章 刺秦(二)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354章 和睦相處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887章 進軍咸陽(二)第684章 意外的結局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77章 搶糧(上)第295章 意外事情第89章 遊說(下)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233章 石嶺村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29章 災民(下)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66章 名士才女第339章 營救(三)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155章 密議第308章 組織(下)第28章 災民(上)第339章 營救(三)第540章 商人(上)第306章 劍氣如虹,美人如玉第158章 行刺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544章 佈置(上)第557章 代軍出動第22章 ,收度宇第152章 匈奴(下)第481章 報功宗廟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450章 船隊到達(上)第49章 線索第698章 不速之客(三)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159章 困境第21章 ,取弘城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191章 秦國春祭(上)第691章 接位第722章 墨家(三)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732章 突破戰壕第320章 商鋪開業(四)第911章 對策(下)第715章 新營地(一)第714章 斷後(下)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136章 擔憂第749章 擊殺(下)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320章 商鋪開業(四)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275章 擴軍(上)第703章 合作(二)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768章 靈壽(二)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151章 匈奴(上)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623章 退軍(五)第298章 問難上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343章 迴歸上第770章 求親(上)第569章 猶豫(下)第825章 心意第546章 九黎族第171章 大局初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