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代軍出動

太子丹被殺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代郡。高原得知以後。也唏噓不己。原來他還希望太子丹能夠回到薊京。帶領着燕軍抵擋一陣。也消耗一下秦軍的兵力。這樣以後代軍突襲薊京。也可以輕鬆一些。但現在看來。是不能對燕軍抱以什麼希望了。

雖然現在高原還不知道隨後燕國發生的事情。但也十分清楚。太子丹一死。整個燕國恐怕都沒有人能夠出面來號招組織軍民。抵抗秦軍的進攻。因此秦軍殺到薊京城下。基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薊京了。

不過高原在制定突襲薊京的計劃時。雖然也希望燕軍能夠消耗一下秦軍的兵力。第一時間更新但並沒有把燕軍的抵抗計算在計劃以內。因此燕國發生的變故。並不影響高原的計劃實施。

就在三天以前。司馬尚和陳諮就帶領着人馬從代郡出發。人馬包括上谷、雲中兩個軍團共計八個軍。兵力爲五萬人。並從雁門軍團中又抽調了兩個軍約一萬人。同時高原還從蕃勇軍中分出一個分隊。有五千人馬。再加上徵集組成的七個新軍。共計總兵力約在十萬人左右。

而且司馬尚和陳諮經過了認真的商議。對高原的作戰計劃進行了細化和深化。兩人認爲。突襲燕國的十萬人馬可以分爲兩路進軍。由司馬尚帶領三萬人馬。以騎軍爲主。輕裝出行。繞到薊京東北的峽谷埋伏。準備突襲薊京;而由陳諮帶領着剩餘的七萬人馬。由上谷郡出擊。沿治水進軍。從西面進攻薊京。吸引秦軍的注意力。兩路人馬互相呼應配合。達到突襲薊京的最終作戰目地。

高原審查兩人提出的詳細計劃。認爲這個方案完全可行。因爲以大批軍隊吸引秦軍的注意。而以少量精銳軍隊。伺機突擊薊京。可以輕裝簡行。加強突擊的隱蔽性。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見高原批准了自已提出的計劃。司馬尚立刻和陳諮分兵。由司馬尚帶領。上谷軍團的威騎軍、驍武軍、平遠軍、廣德軍。加上雁門軍團的威邊軍。蕃勇軍共計六個軍。分別由兩個全騎軍和四個混編軍組成。共計三萬人馬。突襲薊京。這一支人馬不僅所有步兵均配戰馬。而且隨軍不帶車輛。另配三萬匹戰馬爲他們馱運糧食物資。輕裝簡行。

而陳諮帶領剩餘的七萬人馬。從上谷郡出兵。本來陳諮打算大造旗鼓。大張聲勢。以吸引秦軍的注意力。但高原卻認爲。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反而會弄巧成拙。因爲王剪可是當世名將。精通兵法。不會不明白“欲強。故示之以弱;欲弱。故示之以強”的道理。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因此如果陳諮做得太過頭。一定會引起王剪的懷疑。

於是高原建議陳諮領軍。也同樣按照突襲的要求進軍。在一路上儘量隱藏行蹤。不要聲張。因爲王剪謹慎的用兵之道。決不會不防着代軍。一定會派出大量探子。嚴密關注上谷郡的方向。七萬大軍的行蹤。根本就隱藏不住的。而讓秦軍自己發現代軍。才顯得是合情合理。

陳諮聽了之後。這才恍然大悟。高原考慮得確實比自己更周全。因此也按高原的意見行事。

所有的細節方案都搞定了。司馬尚和陳諮這才告別高原。分別領軍出發。第一時間更新而在代郡這一線。高原也決定領軍出發。到鴻上塞去迎戰秦軍。

就在十餘天以前。姜桓武己經帶領着武安軍團的威騎、蕃勇二個軍。加上兩個新組建的軍從代郡出發。趕奔鴻上塞去駐守。再加上原本駐守在鴻上塞的清朔、勝捷二個軍。共計約有三萬人馬。

這一次高原從代郡出發。又從武安軍團中抽調了驍騎、背嵬、女軍、斥候四個軍。並從雁門軍團中抽調了勁勇、奉節二個軍。加上新徵集的十六個軍。共計大約有十二萬五千人馬。總計迎戰秦軍的人馬達到十五萬餘人。

而在代郡還留下武安軍團的勁勇軍、奉節軍、神機軍、威寧軍四個軍。和新徵集到的十個軍駐守。共計約八萬餘人。做爲預備和輪換的兵力。並且付責糧草物資的供應。

代郡的政務事情。全部交給甯戚、申慎、耿忠三人付責處理。而這一次李瑛鴻隨高原一起出徵。不在留在代郡主持政務。因爲鴻上塞離代郡並不遠。並且建有完善的道路驛站交通系統。如果有重大事故發生。可以用飛鳥傳書。最多兩三個時辰。就可以到達鴻上塞了。因此這次並不需要李瑛鴻留在代郡坐鎮。

而在高原的妻妾當中。隨高原一起出徵的還有云瑤。她是付責管理所有的白靈族人員。在這段時間裡。白靈族的衆人馴服了各種野獸八百零九頭。分別是狼四百三十三頭。豹二百一十六頭。老虎八十七頭。熊七十三頭。其中狼的數量佔到了一半以上。這是因爲在草原上狼羣佔了絕大多數。

這樣一支龐大的野獸軍團。每天至少要消耗四百頭羊。或是八十頭牛。這可是一個龐大的消耗。好在是現在代郡的畜牧業發展的很快。到是不缺這些野獸的吃食。

不過供應野獸軍團的食物。還並不算什麼大問題。但野獸軍團是不可能和大隊人馬同行用住。只能和大軍分開行走。並且單獨駐紮。而白靈族的兩位祝師留在代郡。並不隨軍出征。因此只能由雲瑤來領導其他的白靈族人最爲合適。而且還要和白靈族人同行同住。

高原對此到並沒異議。只是從斥候軍中抽出一個三百衛。付責保護百靈族的衆人。因爲白靈族的衆人雖然能夠訓獸治療。但戰鬥力並不強。需要有人護衛。而李瑛鴻也從女軍拔出五十名女軍。由韓秀容帶領。保護雲瑤的安全。

另外隨高原一起出徵的人還有淳于博、淳于鍾秀父女。而鬼谷孑仍然留在代郡。和白靈族的兩位祝師暗中坐鎮。以防止韓騰派高手潛入代郡城中搗亂。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就緒之後。高原和李瑛鴻才帶領着大軍。從代羣出發。趕奔鴻上塞。

三天以後。高原和李瑛鴻帶領着人馬。到達了鴻上塞。其他諸軍也陸續到達。各自在指定的地點駐紮。而姜桓武出塞將高原和李瑛鴻一行迎接進塞。

鴻上塞本是趙國的北方邊境關隘。建於兩山的夾谷之間。依託着恆山山脈的山勢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過後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使趙國的實力大増。滅樓煩、並胡林、北擊匈奴。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設上雲中、雁門、代、上谷四郡。擴地千餘里。才使鴻上塞成境內關隘。

但高原入主代郡之後。也使鴻上塞又再度變得重要起來。這幾年以來。高原一直都在修築鴻上塞。並在鴻上塞外約二十里的範圍以內。又修建了兩道外圍的防禦工事。也使鴻上塞的防線更爲堅固。可以說只要是有數萬軍隊在這裡駐守。並有足夠的糧食供應。鴻上塞足可以抵擋百萬大軍。

一行人進塞之後。姜桓武才向高原彙報了自已進駐鴻上塞這段時間以來的戰況。

姜桓武進駐鴻上塞之後。秦軍也在井陘集結了超過十萬的人馬。並且向鴻上塞的方向層層推進。並在沿途修建了不少要塞駐點。保護秦軍的後勤供應線。

其實代軍也在鴻上塞防線以外也駐有軍隊。並建立了營寨。不過兵力並不多。每個營寨都是以一個千人隊爲單位。主要的目地當然不是要阻擋秦軍。而是牽制和拖延秦軍的進軍速度。因此當秦軍的大軍殺到時。這些駐守的代軍紛紛棄營而逃。回到鴻上塞的防線內。現在秦軍已經在鴻上塞的防線以外十里左右距離下寨。將兵鋒推到了鴻上塞的邊緣。

而姜桓武到達了鴻上塞之後。也按照高原的要求。率軍出擊。和秦軍連戰數場。戰鬥的規模並不大。都是數千人的戰鬥。雙方互有勝負。不過從總體看來。代軍還是略佔上風。這幾場戰鬥下來。一共斬殺了秦軍六百餘人。而自身的損失只有四百多人。因爲現在的代軍己經建立了一套以騎軍爲核心的戰術。如果打得順手。就順勢擴大戰果。騎軍勇猛追擊;如果不順。就立刻撤軍。有騎軍掩護。人馬也不會損失太大。

雖然這時秦軍的騎軍也己經完成了新式馬俱的換裝。但和代郡的騎軍相比。仍然還有一段相當大的差距。還不足以完全能和代郡的騎軍相抗衡。因此在戰場上也無法有效的剋制代軍的這種以騎軍爲核心的戰術。

不過經過這幾戰之後。姜桓武也承認。代軍騎軍的優勢己經大大消弱了。還想像以前那樣。可以和多於自己四五倍的秦軍作戰。還能輕鬆取勝。也是不可能了。如果秦軍騎軍的數量超過了代軍的一倍。代軍就很難取勝了。

聽完了姜桓武的講說之後。高原也點了點頭。秦軍騎軍的進步。也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不能把取勝的希望寄託在秦軍停滯不前。而且高原手裡也並不是沒有新的底牌。

而聽高原講說了薊京發生的事情。得知太孑丹死於燕國的世族宗室之手。姜桓武也不禁嘆息了一聲。看來燕國確實是沒救了。

瞭解了基本的情況之後。高原道:“現在天色還早。不如我們到陣地前去看一看秦軍的營寨佈置。眀天出兵。和秦軍先開一戰。”

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動(三)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537章 離開咸陽(下)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506章 共鳴第229章 謀劃下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316章 滿城風雨第62章 邀請(下)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337章 營救(一)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四章 閱軍四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247章 迴歸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713章 斷後(上)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473章 回程(上)第138章 護身符第723章 墨家(四)第623章 退軍(五)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第714章 斷後(下)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55章 夢境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202章 半渡而擊(下)第465章 再見白靈族(二)第26章 天命(上)第558章 列陣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502章 潛入咸陽(七)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899章 長街之戰(八)第795章 楚國編鐘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158章 行刺第73章 趙王不朝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949章 咸陽官制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124章 趙秦決戰(三)第316章 滿城風雨第78章 搶糧(下)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92章 密謀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26章 天命(上)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274章 告辭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10章 ,成山之戰(中)第691章 接位第461章 術治之敗(下)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475章 從軍第452章 守軍出擊第920章 趁勝進擊(三)第77章 搶糧(上)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229章 謀劃下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557章 代軍出動第56章 醒來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172章 稱王稱候第848章 漢軍出擊(下)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642章 啓程第840章 合縱出擊(三)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693章 遷移準備(下)第247章 迴歸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