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水淹大梁(四)

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落水的秦兵被一一的救起,而秦軍的船隻、木筏也終於一艘一艘的駛出了船塢,而這時己然是日爬三竿,到了響午的時候。

辛勝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也算是鬆了一口氣,現在也顧不得許多,辛勝趕忙下令,命令裝有牀弩或投石機的木筏上前,向大梁城展開遠程打擊,大船,攻城木筏前衝,靠近城牆攻城。

旗手將命令傳下,各船筏的船伕、水手們紛紛搖槳撐杆,一時戰船、木筏在水面上鋪開,百舸競遊,如過江之鯽,向大梁城逼近而去。

雖然王剪在山崗上看着,一直都沒有作聲,但王剪心裡卻十分清楚,這一仗跟本就不用打,秦軍肯定是不可能攻下大梁城的。且不出秦軍的船隊在駛出船塢時的混亂,就算是這時,秦軍的戰船、木筏雖然數量極多,在水面上鋪開看去也頗爲嚇人,但卻是全無陣列,參差不齊,混亂不堪,以王剪的目光來看,這完全就一支烏合之衆,那裡還像是訓練有素,陣容嚴明的秦軍。

但王剪並沒有下令收兵,因爲打敗戰不是不可以接受,但如果連仗都沒有打起來就收兵撤退,對秦軍的士氣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現在秦軍的士氣本來就不高,如果再遭打擊,肯定對後面的戰事不利。

而且王剪心裡也十分清楚,造成這樣的局面,並不是辛勝的過錯,說實話換了誰來,那怕是王剪自己,也不會做得比辛勝更好,因爲從秦國建國以來,幾乎從來就沒有打過水戰,因此秦軍中上至主將王剪,下至一般的將軍,不僅誰都沒有水戰的經驗,而且對水戰幾乎就是一無所知,別看辛勝昨天對王剪侃侃而談,但在本質上還是基於陸軍的基礎,結果一到水裡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不過王剪對這一戰本來也不抱什麼希望,只是試探一下守軍現在的狀態和心氣,而現在又多了一個目標,就是看一看水戰到底是怎麼打,守軍會怎樣應付,還會出那些問題,然後再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因爲現在水己經放了,收是收不回來的,以後只能靠水戰,因此王剪也決定就讓辛勝把這一戰繼續打下去。

沒有聽到收兵的號角,辛勝自然不會收兵,而且出了船筏駛出了船塢之後,活動空間也大爲開闊,船筏之間的活動餘力也多了,互相撞擊也減少了許多。混亂的局面也大爲好轉,雖然整個船隊都是全無隊列,參差不齊,但總箅是大方向還是朝着大梁的方向駛進。

因此辛勝也稍稍的鬆了一口氣,他對現在的局面也是無能爲力,就算是想整頓好隊伍,也不知應該如何下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秦軍的動向,高原和代魏的諸將在城牆上看得十分清楚,看到平素一向訓練有素、軍容整肅的秦軍就像是一支烏合之衆一樣的表現,也都不覺得有一些好笑,因爲秦軍像一支業餘軍隊的樣子,確實並不多見。

不過秦軍到底還是駛出了船塢,向大梁城逼近過來,而這段時間,守軍也己經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調來了一百輛牀弩和一百架投石機到城牆上駐守,等待着秦軍進入射程範圍。

雖然秦軍的陣形混亂,但裝有牀弩或投石機的木筏還是衝在靠前的位置,在士兵們槳杆齊動之下,也逐漸的在向大梁城逼近。

這時鄂崇禹道:“主公,我們己經在城裡訓練了十幾天水戰了,現在秦軍進攻過來,我看秦軍的兵力並不多,不如我們也開城應戰,和秦軍打一場水戰,看一看這段時間己來訓練的成果。”

高原搖了搖頭,道:“雖然我們訓練了十幾天,士兵們都找到了一點水戰的感覺了,但一來是士系訓練的時間還是有些不夠,現在就和秦軍開戰,未必能佔到多少優勢;二來現在我們城中只有木筏,並沒有船隻,只靠木筏和秦軍的船隻交戰,恐怕也難以取勝,前幾天我己經向桂陵那邊發出了飛鳥傳書,讓我們訓練的船隊趕到大梁來參戰,估計再過三五天,我們的船隊就能到達,這一批戰船都是按水戰的標準制做,而士兵己經訓練了大半年的時間,己經對水戰十分純熟了,那時纔是我們和秦軍開水戰的時候,現在還是暫時再忍耐幾天吧。”

鄂崇禹聽了,也有些意外,道:“原來主公己經在桂陵就有安排了,我還以爲只裡在城裡扎的這些木筏嗎。”

高原笑道:“那是自然,我既然己經算定了秦軍會以黃河水灌攻大梁,那麼放水之後,必然就是以水戰爲主,因此上一次我們撤離魏國,我留袁將軍在桂陵駐守,就命他在桂陵訓練水軍,修建戰船,就是等到現在這個時候使用,否則不說戰勝秦軍,只是被這汪洋大水包圍,如果沒有船隻,到了城破之時,我們又怎麼離開大梁呢,只靠這些簡陋的木筏嗎?”

衆人這時纔對高原的目光佩服之及,趙江道:“原來主公在上一次撤離大梁之曰,就己經在爲今日之局做準備了,只等我們的船隊一到,就可以讓秦軍償償我們的厲害了。”

就在衆人說着的時候,秦軍的船筏己經進入到了牀弩、投石機的射程,高原也立刻下令,對秦軍展開打擊。

牀弩開動,弩槍一支一支,帶着淒厲的呼嘯,射向水中的秦軍,船上的秦兵還有船舷船板可以做遮掩,而在木筏上的秦兵全無遮擋,只能聽天由命了,結果不少秦兵都被弩槍慣穿身體,摔落入水中;而投石機將一塊塊百斤大石拋起,從空中落下,有的大石擊中木筏,頓時將木筏砸得四分五裂,木筏上的秦兵紛紛落水,就算是沒有擊中木筏,也能在水中激起一道道沖天的水柱,並使木筏距烈的搖晃,也將一些秦兵搖得落水。

隨着守軍的打擊開始,有兩個木筏被擊散架,而有十幾個木筏上都有秦兵落水,有的是被弩槍射中,摔落到小裡,也有的是因爲在木筏上站立不穩,結果失足落水。

不過這時秦軍的船筏也進入到自己的射程範圍,因此也紛紛開動,向城頭上展開還擊,而付責攻城的木筏、大船則繼續向前行駛,向城邊靠近。

但秦軍開始還擊之後,才發現新的問題又來,因爲牀弩和投石機發動起來,動靜都不小,也讓木筏搖晃不止,而且牀弩還好一點,儘管後座力很大,但牀弩的重心較低,就算是搖晃一下,到也沒什麼大問題,最多是把一些士兵拋入水中,反正還能再救起來。而且等士兵們適應了木筏的搖晃之後,落水的也大大減少了。

而投石機就不同,因爲投石機的要比牀弩高得多,由其是在拋射石塊的時候,發石的力杆會完全豎起來,這樣一來,整個重心都向上移,這一來可就不止是搖晃一下的事,弄不好連整個木筏都會翻覆。

結果秦軍的還擊才一開始,就連續有三四個裝載着投石機的木筏翻覆,儘管木筏、投石機都是木質,是不會沉沒的,在翻覆之後,最終還是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木筏上的士兵、石塊全部落水,只能在水中盡力的掙扎。結果其他裝載着投石機的木筏見了,也不敢再發大石。

守軍自然不會受水的影響,因此也沒有這些麻煩,仍然和以前一樣,牀弩、投石機都按照自己的節奏,將弩槍石塊射不斷的砸向秦軍。而秦軍的遠程打擊武器也完全被守軍壓制住,被打得全無還手之後,船筏一個一個的翻覆,秦兵傷死無數,屍體在水面上隨着波lang浮沒,而鮮血留出,將水面染紅。

雖然秦軍的遠程武器完全被守軍壓制住了,但秦軍一向軍紀嚴明,如果沒有撤軍的命令,就算是明知是要去送死,還是會一無即往的前進,因此秦軍的攻城木筏、大船,還有載兵的小木筏、小船仍然冒着守軍的打擊,向城牆漸漸的駛近過來。

而且隨着秦軍的船筏駛近,城上的士兵弓弩齊開,箭矢如雨點一般,向秦軍射落下來,不斷有秦兵中箭落水,而箭矢射落在水中,也激起了無數小小的水花。還有不少落水未死的秦兵,拼命的在水中爭扎。

一時弓弦的響動、箭矢破空、石塊呼嘯,士兵的怒吼、吶喊、慘叫、呼號、喊救等聲音,頓時響成了一片。

辛勝乘坐的大船雖然停汨在三百餘步以外的地點,但還是不時有牀弩或石塊落在他的大船附近,最近的一個石塊,離大船隻有不到二十步,石塊落水激起的波lang引起了大船的搖晃,好在是這艘船還是足夠的大,而辛勝也抓緊了欄杆,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不過現在的局面卻讓辛勝無法輕鬆得起來,因爲在出兵之前,辛勝絕對不會想到,戰局會成爲這個樣子,看來水戰確實和陸戰完全不同。自己昨天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

第512章 夜探王宮(上)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524章 邀請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164章 攻取代郡(二)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214章 燕軍慘敗(下)第333章 襲擊(上)第761章 訂親(上)第98章 王剪論兵第405章 修定計劃一第15章 ,招降(下)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814章 微服私訪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506章 共鳴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110章 大局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531章 辭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516章 見面第493章 閱軍(八)第909章 邯鄲戰局(下)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26章 天命(上)第491章 閱軍(六)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580章 弱點(上)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306章 劍氣如虹,美人如玉第750章 離別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830章 秦軍來襲(四)第274章 告辭第562章 會戰(四)第643章 啓程(下)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225章 了結叛亂(下)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621章 退軍(三)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580章 弱點(上)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94章 趙軍出戰(下)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67章 辯論(上)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9章 三策(上)第384章 秘密第619章 退軍(一)第851章 局勢突變(一)第339章 營救(三)第661章 入城風波(三)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580章 弱點(上)第327章 稷下學宮(一)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705章 轉移第87章 閨房春色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833章 分進合擊第536章 離開咸陽(上)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546章 九黎族第808章 新年第453章 水戰(上)第292章 結盟(上)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129章 追擊秦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