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人材

這八條方略確定下來之後,高原也十分滿意,只要能夠落實好了這八條方略,在未來數年裡,自己基本都不用爲行政事務發愁了。

這時離新年也沒有幾天,因此各部門都開始立刻招集人選,籌備工作計劃,只等新年之後,就要開始正式工作了,但俱體的實施起來,還是有不少困難,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高原的部下,在軍事方面的人手並不缺,但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手卻是明顯不足,雖然現在基本的行政機構是組成起來,但實際只是幾個部門機構的首領,說白了就是幾個光桿司令,儘管高原把人事權力都放下給各部門機構,但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各部門間對人手的爭奪非常激烈。

其實各機構的官員對自己手下人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是認字就可以了,但就是這樣的條件,每個部門也都招不齊人手,畢競在這個時代,識字的人數極少,只要是認字的人,到那裡都能混上不錯的曰孑,結果才過了幾天,各部門就紛紛來找到高原勸苦。

高原也覺得十分頭痛,現在立刻教人認字也來不及了,而這時申慎向高原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赦免趙嘉、趙蔥帶來的趙國宗室和門客,從這一批人中選撥出一批人來。

原來趙嘉帶到代郡的趙國室有六七百人,門客近千人,再加上趙蔥的門客,和一部份原來趙國的官員,世族,共計超過二千餘人,而在高原佔領了代郡之後,除了死亡和逃走的之外,還剩一千三四百餘人。暫時都被高原收押看管起來。

不過這一批人中絕大部份都能讀書識字,而且也不泛精通學術的學者,向田子楷、公孫龍、宋榮等人,在列國間都頗有些名氣,另外還有少數趙國的官員,更是有非常豐富的施政管理經驗,如果能把這一批人利用起來,確實對高原目前有很大的幫助。

但申慎的建議,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原因就是這些人都算趙嘉的舊部,並不可靠,真的放手任用他們,說不定會鬧起事來,比如擁立某個趙國的宗室子弟,和高原爭奪代郡,甚致是顛覆高原剛剛建立的政權。

這種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高原認爲,自已的政權被顛覆的可能性並不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軍權都在高原的絕對控制下,槍桿孑裡出政權,這個道理高原當然明白。如果手裡沒有幾桿槍,最多也就只能起起鬨,瞎鬧騰幾下,而軍隊當然是不可能支持這些趙國的餘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基礎,逃離了邯鄲之後,這些宗室、官員、世族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家產,根基,最多也就是帶上一點貴重物品,而大多也都被高原收走。而且就算少數人在代郡有一些資產,但也並不多,而趙嘉佔領代郡的時間並不長,因此衆人也沒來得及在代郡購地置業,基本處於一個一窮二白的情況。

如果手裡有錢,就箅沒有軍隊的支持,也能用錢收買,招募,總也能拉扯起一些人來,但沒有經濟基礎,當然也就沒有能力挑戰高原的統治。

基於這兩點因素的考慮,高原認爲,就算是放了這些人,也沒有太大的危險。就算自己任用一些其中的人,也只是中下級官員,只要是加強管理,翻不起多大的lang來。而且老是把這批人關着,也不是辦法,總不能白養着他們吧,還要抽出大批人手看着他們。

於是高原也立刻下令,將關押的趙國宗室、官員、世族以及趙嘉、趙蔥的餘部全部都釋放。

當然,在釋放之前,給他們一個選擇,是留在代郡定居,還是離開。願意留下來的人,就必須服從高原的統治,尊守高原制定的法令,並且在官府的組織下,自立更生,開荒種地,當然有願意在高原政權內幹活的人,高原也會給予他們公平的機會;而要離開的人,則把他們遷出鴻下塞,讓他們自生自滅。

果然,在聽了高原的條令之後,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留在代郡定居,要走的人還不到兩百人。畢竟現在趙國己經被秦國滅亡,沒有人願意回到趙地去,離開的人都是準備去燕國、齊國等國。而其他人在別國家沒有落腳之地,只好留在代郡。雖然高原殺趙嘉,但不管怎麼說,也都是趙人,在感情上也容易接受一些。

不過讓高原有些意外的是,田子楷、公孫龍、宋榮這三個人都沒有走,而是留在代郡定居。他們門下的弟孑還有近百人,絕大部份也都留了下來。但他們也像高原提出一個要求,希望能夠留在代郡開館教學,希望高原能夠給予必要的支持。

雖然在戰國時代,人員的流動是常有的事情,絕大多數人材都是合則留,不合則去的態度,換個國家就像現代社會跳槽換公司一樣普通,但田子楷、宋榮畢竟不同於一般的人材,他們都是天下知名的學者,儘管沒有正式在趙嘉手下爲官,但畢竟是受趙嘉禮遇,敬如上賓。現在趙嘉一死,兩人就算是不爲趙嘉報仇,也應該立刻離開代郡,以表示撇清自己和高原無關。

儘管現在兩人沒有直接投到高原的旗下,但留在代郡,開館教學,實際也就是認同了高原,宋榮是道家學者,到還好一些,但田子楷卻是儒家學者,儒家一向崇尚禮制,高原殺趙嘉,當然是有違禮法的事情,田子楷對此不聞不問,裝不知道,就很不應該了。

原來兩人曽對自己的去向進行過一番交流,首先排除了秦國,到理很簡單,在秦國只有法家吃香,縱橫家也能混上好日子,其他的學派都不受待見。但現在的天下大勢,趙韓己亡,而魏、燕、楚、齊四國都難有大的做爲,因此天下被秦國統一,幾乎是不可阻擋,最多十年,秦國就很有可能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因此躲到那裡都躲不過去,不如就留在代郡。

另外高原特殊的身份,也讓兩人覺得,留在代郡,看看高原到底能弄出什麼明堂來,萬一他真是帶有某種天運,也箅跟對了人。早早的站好隊,那麼高原真的成勢之後,那麼自己的話語權也就更大一些。

這兩人的如意算盤,高原當然不知道,不過雖然目前代郡的財政狀況並不箅好,但高原經過了考慮之後,還是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因爲這幾個人都箅是知名的學者,收留下他們,對自己的名譽是一個提高,而且也可以利用他們爲自已培養人材,爲以後的發展積攢人力資源。當然高原也向他們提出要求,就是自己可以不干涉他們的教學,但他們也要爲自已教育人材,當然,俱體的方案,可以等以後再說。

而在留下來的人中,又有一大半主動向高原上書自薦,希望能在高原的政權裡撈個一官半職。原來這一批人現在基本都是一窮二白,以前趙嘉在時,還能管他們的吃喝,而高原只是釋放他們,但不會管他們以後的生活,如果不在高原手下混事,難到喝西北風去嗎?

至於用不用這批人,而且怎樣挑選,高原仍然是讓各部門的主管官員自行決定,自己並不干涉。

不過在有了這一批人之後,人手的問題也立刻解決,各部很快就招集到了足夠的人選,可以展開工作了,而且還剩餘大量的人員,畢竟現在才城立幾個部門,能夠用得上多少人。但高原仍然將剩下的人都進行備案,向他們承諾,一但需要人手的時候,首先會考慮他們。畢竟自己的地域以後還會擴大,起碼在收回了雲中、雁門、上谷三郡之後,又需要一批行政人員,因此這一批人以後還都用得着。

人手不足的事情解決了之後,高原也放下心來,馬上又去解決另一件事情,就是開通商路。

現在高原手裡只有一個代郡,就算是以後佔領了雲中、雁門、上谷三郡,所有的人口地盤也不算多,雖然高原制定了鼓勵農桑、生育的政策,但要收到成效,至少也要等到三五年以後,而要想在短時間內增加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開通商路。代郡雖然偏遠,但也有自己的特有商品,就是牛羊牲口,皮毛等物,也有開通商路的條件。

另外現在代郡也還需要大量的物資,在短時間內,只能靠對外購買獲得。而且高原手頭上除了有一千五百多鎰黃金之外,也還有不少白壁、布匹、器皿等物,還有一定的購賣力。

但在這方面,高原同樣也是一無所知,好在是現在藺文清就在代郡,她可是出身於商業之家,過去是邯鄲首屈一指女豪富,養着一大批精通經商業的家人,現在雖然家道中,藺文淸只能棲身在高原的府裡,而且家人也只剩下幾十個,但過去十餘年的從商經歷,使她和各國的豪富世族都有商業來往關係,因此藺文清到是一個負責商業來往的合適人選。

第753章 迴歸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251章 突襲陰山三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748章 擊殺(上)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949章 咸陽官制第693章 遷移準備(下)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487章 閱軍(二)第75章 扣壓糧食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294章 佈置第661章 入城風波(三)第771 章 求親(下)第621章 退軍(三)第747章 追逐(下)第773章 合縱(下)第493章 閱軍(八)第697章 不速之客(二)第737章 進攻受阻(五)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755章 迴歸(三)第46章 烈武行館(下)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第309章 合縱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492章 閱軍(七)第612章 撤軍與追擊(六)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64章 拜師第452章 守軍出擊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584章 攻與防(三)第950章 三族歸附上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475章 從軍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634章 三國合縱(五)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593章 攻與防(十二)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32章 趙都邯鄲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第193章 使命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493章 閱軍(八)第273章 分期付款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89章 遊說(下)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934章 投效(三)另一個結局第714章 斷後(下)第540章 商人(上)第77章 搶糧(上)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368章 滎口之戰(三)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944章 重返咸陽第110章 大局第144章 鬼谷子第837章 各有算計(四)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25章 詔回邯鄲第486章 閱軍(一)第60章 鑄劍(下)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175章 民暴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136章 擔憂第913章 無衣之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