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

“轟,轟,轟!”

接連不斷的爆炸聲伴隨着煙霧在葭萌關之中響起,整個大地都開始震動了起來。

尉繚臉色十分難看的注視着面前的一切。

高大的關牆在轟鳴聲之中顫抖着,無數的沙石煙塵在尉繚的面前簇簇而落,讓尉繚恍然間有一種地震的錯覺。

“將軍,此地危險,不可久留!”尉繚的親衛隊長朝着尉繚高聲示警,然後生拉硬拽着他離開了葭萌關。

葭萌關後側有一條道路直通牛頭山,所以在片刻之後,尉繚就站在了牛頭山的半山腰上。

從這個角度看上去,整個葭萌關煙塵瀰漫,在沖天的爆炸聲之中時不時可以聽到秦軍將士們的慘叫聲。

尉繚心如刀割,忍不住一拳重重的拍在了身邊的一顆樹上:“震天雷,這該死的震天雷!”

震天雷這種東西,尉繚其實事先也不是沒有想過對策,但是問題在於尉繚想來想去才發現——自己好像還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除非——派一支精兵殺出去,將趙軍的投石機給毀了!”尉繚雙眼之中精光閃爍,

只要投石機毀掉,那麼趙軍就必須要回到正常的攻擊形態上來,必須要用人命填出一條通向關隘的道路。

尉繚思考半晌,決定賭一把。

於是很快的,一支混雜着二十名秦銳士的五百精銳開始悄悄下山,朝着關隘面前的趙軍投石機陣地發動了衝擊。

秦軍工匠們的努力並沒有完全白費,這些秦銳士之中有人攜帶着秦國版本的火藥,只要能夠靠近並且引爆,那麼炸塌一架投石機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事實證明尉繚想多了。

就在尉繚的突擊小隊出現的瞬間,十倍於他們的趙軍伏兵也隨之出現了。

一場十分激烈的廝殺隨之展開。

尉繚死死的咬着嘴脣,付出了極大的意志力才讓自己不下達繼續派兵下山救援的命令。

畢竟尉繚也很清楚,既然趙軍已經有了準備,那麼派更多的部隊其實也只不過是繼續送命罷了。

“很好。”尉繚咬牙切齒的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那麼吾倒要看看,這趙軍的震天雷究竟是否能夠如此的有效,連吾的葭萌關都能夠突破!”

……

金牛道這邊的葭萌關戰事激烈,而在另外一邊的米倉道,一切都還是風平浪靜。

米倉山亦稱大巴山、小巴山,故路又有大巴路、小巴路之名,但通常來說,這裡的人們更願意稱呼這條道路爲米倉道。

《讀史方輿紀要》記:“自南鄭而南,循山嶺達於四川保寧府之巴州,爲米倉道。”

《太平廣記》引《玉堂閒話》記:“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於巴州。其路則深豁峭巖,捫蘿摸石,一上三日而達于山頂。行人止宿,則以絚蔓繫腰,縈樹而寢。不然,則墜於深澗,若沉黃泉也。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雲:孤雲、兩角,去天一握。”

又記:“秦民以商賈爲業……曰大巴路,曰小巴路。危峰峻壑,猿徑鳥道,路眠野宿,杜絕人煙。鷙鳥成羣,食啖行旅。才登細徑,爲猛虎逐之,乃露宿於道左,虎忽自人衆中攜行言而去。”

對於一支五千人的隊伍來說,老虎這種東西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但是米倉道的險峻依舊讓剛剛經歷了子午道的趙括吃了個大苦頭。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夏日的悶熱季節,於無數毒蟲猛獸的窺視之中在狹窄無比的山間小路之中前行,那可絕對不是一個什麼讓人愉快的體驗。

單單是這幾天以來,趙括的部下有失足掉落山崖而死的,有被毒蛇毒蟲咬到中毒而死的,有因爲氣候不適應上吐下瀉虛脫而死的……種種死法不一而足。

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是,在這些天裡,趙括已經損失了超過五百的人手了,這完全是趙括始料未及的。

今天的趙括和往日沒有任何區別,低着頭在陡峭的山間小路之中穿行着。

突然間,一陣絲絲的聲音從趙括的頭頂傳來,趙括心中警覺猛地擡起頭來,卻正好發現一隻毒蛇張着牙齒,閃電般的從趙括頭頂的樹枝上撲了下來。

趙括不閃不避,右手猛的一伸,準確無誤的抓住了蛇的七寸,隨後信手將這毒蛇扔進了幾步之外的山澗之中。

“究竟還有多久才能夠抵達?”趙括轉過身來,惡狠狠的盯着身後的這名關中嚮導。

他眼中的殺氣可不是騙人的。

這名嚮導的身體一激靈,忙賠笑道:“將軍暫且忍耐一二,最多再有幾個時辰就能夠走出去了。”

“幾個時辰!”趙括十分不爽的重複了一次,然後狠狠的說道:“今天早上的時候汝就和本將軍說過這樣的話,現在都已經午時了!如果黃昏之前吾還不能夠看到這條小路的終點,哼哼……”

“嗖!”就在此時,一聲急促的破空聲突然響起。

趙括幾乎不假思索,整個人瞬間魚躍撲進了身邊的灌木叢之中。

只見一聲慘叫響起,站在趙括背後的那名嚮導胸口中箭,整個人好像醉酒一般斜斜的朝着旁邊走了幾步,然後一個倒栽掉入了深不見底的山澗之中。

趙括一陣後怕,立刻喊叫了起來:“有敵情!”

事實上不用趙括喊叫,走在趙括更前方的幾名趙軍斥候已經揮舞着刀劍,衝入了一旁的密林之中。

一陣短促而又激烈的交戰之後,幾具秦軍斥候的屍體擺在了趙括的面前,同時還有一個被五花大綁的秦軍俘虜。

趙括看着面前的這名秦軍俘虜,雙眼之中閃過一道極其危險的光芒,從腰間拔出了一把鋒利的短匕,微笑着蹲了下來。

片刻之後,趙括若無其事的在面前秦軍俘虜的屍體上擦淨了匕首鋒刃上的血液,砸了砸嘴巴,隨後露出了一絲頗爲渴望的笑容。

“李冰?兩萬秦軍?有點意思……二三子,前有大量軍功,且隨吾同去,共取之!”

8)

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五章 外交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