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

匈奴南下了!

這個消息對於趙丹和在場的其他趙國大臣們來說,都十分的意想不到。

遊牧民族,一直以來就是華夏諸國的邊防大患,否則的話秦、趙、燕三國也不會不約而同的在北方邊境修築了一道道長城。

這個年代的匈奴,還並不是後世那個在冒頓單于的率領下東征西討吊打一切的強大帝國,但卻已經是一個在和宿敵月氏的對抗中漸漸成長的強大遊牧部族了。

趙丹深吸了一口氣,從繆賢的手中接過了這封急報。

這封急報乃是來自趙國北方五郡之中的雲中郡。

“日前匈奴大量南下,騎兵逾萬,原陽告急,請王速發兵救援!”

在急報的右下角,清楚無比的蓋着雲中郡郡守和郡尉的印章。

趙丹重重的哼了一聲,將手中的急報揚了一揚:”衆卿且都傳閱一下!”

衆位趙國大臣看完這封情報,臉色都是相當凝重。

上萬騎兵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通常來說在這上萬騎兵的背後,還會有好幾倍的婦孺老人,已經算得上是匈奴的一個大部族了。

要知道在往年,匈奴的入侵通常都是小規模的、幾百上千的,這一次突然上萬騎兵入侵,可以說是聲勢浩大了。

趙丹看了繆賢一眼,道:“速召大行人鄭朱!”

小半個時辰之後,鄭朱急匆匆的來到了趙丹等人的面前:“參見大王!”

趙丹語氣聽起來非常不爽:“鄭朱,寡人問你,林胡王今年可曾進貢?”

鄭朱楞了一下,答道:“回大王,今年林胡王之進貢一如往常,並無變化。”

“是嗎?”趙丹冷笑了一聲,道:“可是匈奴一支萬人騎兵卻已經出現在了寡人的雲中郡!”

“什麼?”鄭朱大驚。

自從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以來,趙國國力大增,連續向北開疆拓土,將林胡、樓煩兩部連連擊敗。

其中樓煩王率部歸順,成爲趙國北方五郡的軍民,而林胡部一部分成爲趙國臣民,另外一部分則在林胡王的率領下向西逃竄,在狼山以西、陰山以北一代定居,並迫於趙國的威勢而稱臣進貢。

不僅如此,林胡部還經常會爲趙國通風報信,而且大量的林胡部騎兵還曾經以僱傭兵的身份加入過趙國邊騎軍團之中作戰。

照理來說,匈奴這種大規模的入侵是不應該瞞得過同在草原上的林胡部,但是在此之前趙國卻完全沒有收到林胡部的警告,不得不說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

作爲負責趙國外交的大行人,鄭朱和林胡部打交道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時期了。

鄭朱想了想,十分肯定的說道:“臣以性命擔保,林胡王並無消息傳來。”

頓了一頓之後,鄭朱突然想起了什麼,又說道:“臣在年初接見林胡部使者之時,其人曾言林胡王身體有恙,神色中似頗有擔憂,莫非···”

鄭朱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鄭朱這句話的意思。

老林胡王很有可能已經死了!

根據趙丹的記憶,這位老林胡王在位已經三十多年,現在應該有五十多六十歲的樣子。

這樣的一個年紀,什麼時候死都不值得意外。

老王一死,那麼林胡部必定內亂,在這種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就算知道單于出兵,恐怕也是懶得報信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猜想,但是卻很有可能便是事情的真相。

就在衆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的時候,又是一陣急促的梆梆聲響起。

“什麼?”趙丹和殿中衆臣的臉色又是一變,均想:“難道還有警報?”

通常來說,像這種關於壞事的預感,那都會特別的準。

這一次也不例外。

繆賢又一次的急匆匆出去,然後再捧着一封新的急報急匆匆的進來:“大王,九原郡急報!”

ωωω• ttκa n• ¢ ○

這句話一說出來,整個大殿之中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凝重了。

趙丹拿過密報看去,發現上面的內容同樣是所差無幾。

另外一支人數超過兩萬的匈奴騎兵沿着雁門郡南下,直撲雁門郡兩大重鎮平陰、平邑。

“混賬!”趙丹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面色非常的難看:“匈奴人他孃的是瘋了嗎,竟然出動如此大軍!”

比起歷史上幾十年後出現的那個號稱“百萬控弦之士”,白登山一戰中出動了四十萬大軍圍困了劉邦七天七夜的匈奴帝國來說,三萬兵馬似乎有些不值一提。

但要知道的是,此時此刻的匈奴其實只不過是趙國北方諸多遊牧民族之中的一員,草原上的許多部落都還沒有被匈奴所收服,遠遠不能夠和那個一度吊打漢朝的匈奴帝國相提並論。

作爲穿越者,趙丹當然不可能對匈奴一無所知,事實上趙丹對於匈奴極爲關注,並多次下令繆賢想辦法收集關於匈奴方面的情報。

根據趙國多年來的情報判斷,如今的匈奴本部大約人口在二十萬人左右,以簡單推算來看的話,男性大約有十萬人,青壯男子的數量大約在五萬人。

而如今出現在趙國境內的這兩支匈奴騎兵,就已經超過三萬、甚至有可能達到四萬人!

這樣的規模,以傾巢而出形容也不爲過。

如果趙丹融合的記憶沒有差錯的話,上一次有如此規模的匈奴本部騎兵入侵,那已經是至少十年前的事情了。

來得還真不是時候!

趙丹深吸了一口氣,發出了一連串的命令。

“傳寡人命,令五原、九原兩郡郡尉抽調精兵,支援雲中郡!”

“令代郡、中山兩郡郡尉抽調精兵,支援雁門郡!”

“命龐媛即刻率虎賁、羽林兩部騎兵北上,支援雁門、雲中兩郡!”

“再傳令雲中、雁門兩郡郡守郡尉,務必堅守待援!”

一旁的廉頗一聽這話就有些不滿了,立刻開口道:“大王,老臣請出戰匈奴!”

趙丹擺了擺手,對着廉頗道:“大將軍,匈奴不過三萬兵馬,雖具威脅,但尚不足以爲大患。寡人想請大將軍即刻趕往上黨郡坐鎮,以免秦軍突襲上黨!”

廉頗猶豫了一下,還是應了下來:“唯。”

諸事安排完畢,趙國諸大臣紛紛起身離席,快步朝着殿外走去。

趙丹看着大臣們離開的身影,一股莫名的情緒在心中悄然浮起。

匈奴,這個大名鼎鼎的部族,終於要和寡人開始交手了!

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推書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十三章 鄭朱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十六章 兒子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例行推書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