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計(第一更)

秦國,成都。

秦國征服這裡的歷史並不久,只有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

在二十九年前,秦國先後兼併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

當年,秦大臣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成都已經是一座人口超過十萬的西南大都會了。

成都是按照咸陽的模版修建的,各項宮室在修建成都的時候都是直接用的咸陽宮室圖紙,甚至十分追求細節的秦國人把各項擺設器具都儘可能的和咸陽宮內一般無二,所以當秦國坐在這座宮殿之中的時候,他甚至還有了一些自己似乎已經回到了咸陽的錯覺。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對於一個老秦人來說,巴蜀再好,那關中才是真正的命根啊,更何況這個時代的巴蜀完全各方面的條件都無法和關中相提並論。

初冬時節,雪雖然還不是很大,但空氣之中的寒冷氣息已經十分刺骨,大殿之中的爐火十分旺盛,卻完全無法驅趕走那發自內心的寒意。

秦王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那裡,宛如一座冰雕。

大殿之外,幾名秦國大臣剛剛走下馬車,正冒着漫天的風雪拾級而上,爲首的是秦國相邦魏冉以及新城君羋戎。

羋戎是個幸運的傢伙,和倒黴的宣太后贏芾母子不同,羋戎在得知了函谷關被攻破的消息之後就十分果斷的放棄了原本還在和楚國人討價還價的武關,帶着自己的親隨直奔關中。

到了關中之後,羋戎也不敢走大路,就沿着南邊的秦嶺一路抄小路前進想要繞到咸陽去,結果剛走到子午道口打算北上的時候,秦王放棄咸陽南巡的消息又來了。

於是在這陰差陽錯之下,羋戎反倒是比秦王一行大軍先進入了子午道並且趕到了漢中,也成功的避免了成爲趙國俘虜的命運。

只不過這命雖然是保下來了,但其他的東西卻都丟得乾乾淨淨,說起來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看着面前酷似咸陽宮的宮殿,羋戎的心中多少也有幾分感慨。

就在幾年前,巴蜀還是秦國的流放地呢,而且巴蜀這邊的叛亂又多,除了成都之外都是鄉下,誰來巴蜀當官那都是倒了大黴被排擠得不行纔來的,想不到現在居然已經成爲了秦國僅剩下的根據地了。

這命運啊,有時候還真是夠捉弄人的。

很快,衆人就進入了大殿之中。

君臣各自見禮完畢。

秦王看了一眼魏冉,又環視了一圈衆臣,這才緩緩說道:“寡人剛剛收到的消息,趙王在邯鄲盟會之中……可是搞出了不小的動靜啊。來人!”

秦王一聲令下,自有人上前來,將幾份材料分發給了在場的秦國大臣們。

這些秦國大臣們看着這份材料,臉色也是慢慢的變得凝重起來。

所有人手中的材料都是一樣的,寫的都是趙國在邯鄲會盟之中的所作所爲。

等到衆人看完之後,秦王才道:“二三子對此有什麼看法?”

魏冉沉吟片刻,第一個開口道:“大王,看來趙國很快就要對其他三國下手了。”

秦王不置可否,而是反問了一句:“穰侯爲何這麼說?”

魏冉道:“趙王此人野心勃勃,從來都不做沒有目的之事。既然在盟會之上刻意的壓制楚國和魏國並且對韓國示好,那就是極爲明顯的分化之策。所以臣斷定,趙國在明年應該就要對魏國或者楚國之中的某個國家下手了。”

秦王又問道:“那麼穰侯覺得,是魏國還是楚國呢?”

魏冉道:“應當是魏國,因爲魏國距離邯鄲更近。”

秦王微微點頭,過了好一會之後才道:“那麼,大秦現在有什麼辦法嗎?”

話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安靜。

秦王想要反攻關中,這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僅是秦王,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想要反攻關中。

巴蜀和關中由於相隔着一個秦嶺還有漢中,風土人情之間的差距極大,即便是像魏冉羋戎這些出身於楚國但早就已經習慣了關中生活的人也都住不慣。

好一會之後,羋戎開口道:“大王,趙國不是要弄那個什麼調查團嗎?臣覺得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秦王臉色微微一動,道:“什麼樣的機會?”

羋戎道:“若是大秦能夠在調查的過程之中想辦法制造出一些對於趙國不利的點,將事情栽贓到趙國身上,或許就會讓趙國引起衆怒。到那個時候,大秦就可以接觸中原諸國,四國聯手共抗趙國了。”

秦王的嘴角不自然的抽動了一下,道:“這倒也是一個辦法,穰侯,你怎麼看?”

魏冉道:“新城君的這個辦法完全可以一試,即便是失敗了對於大秦也沒有多少損失。另外,臣以爲不應該完全將目光聚集在大梁城之中,還要另外派出使者前往新鄭和陳郢去勸說韓王和楚王。這樣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四國捏合成爲一個聯盟,共同迎擊趙國。”

秦王默然片刻,點頭道:“可以。讓那些使者們告訴韓王楚王,寡人不和他們爭什麼河東南陽,寡人只要在擊敗趙國之後能夠拿回關中就行了!”

計劃定下,再走出宮殿的時候,幾名秦國大臣的臉上就少了不少頹然,多了幾分鬥志。

魏冉昂首四顧,沉聲道:“諸位,過去你我之間或許有些鬥爭,但如今……一切爲了大秦!”

一名年老的秦國大臣點了點頭,語氣十分鄭重:“一切爲了大秦!”

在宮殿之中,秦王看着面前的候,同樣也說出了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話。

“去大梁吧。這一次,大秦……就拜託你了。”

楚國都城,陳郢。

昭府。

“什麼,大王他是不是瘋了,既然敢答應這樣的條件?”昭齊愕然無比的聲音在大堂之中響起,顯得極爲響亮。

並不僅僅只有昭齊,包括現任家主昭雎以及十幾名昭氏一族的核心人物們悉數在列,而且一個個的臉色都是難看無比。

因爲他們剛剛收到的消息,楚王竟然已經在邯鄲盟會上答應了趙王那個極其匪夷所思的要求,即將誅殺昭氏一族的家主、楚國上柱國昭雎!

這對於昭氏一族而言,絕對是一個十分難以接受的消息。

好在由於楚國使團之中有昭氏的人提前得到了消息並且及時趕回來通知,否則一旦楚國迴歸陳郢的話,那昭氏必然會被這個突然而來的消息弄得無比的手忙腳亂了。

事情的當事人昭雎臉色同樣極爲難看而凝重,但他畢竟也是昭氏多年的掌舵人,當下瞪了一眼昭齊,沉聲道:“穩重一點,這麼多叔伯都在呢!”

昭齊並沒有聽從自己父親的話,反而還太高了音調:“父親,我們昭氏一族怎麼說也是公族旁支,也幫了他們熊氏這麼多年,鄢郢之戰的敗北也不能全部怪在我們的身上,連秦伐趙更是他熊橫自己的主意,怎麼能怪到我們昭氏的頭上,用我們昭氏來做這個替罪羊!”

“夠了!”昭雎一拍面前桌案,喝道:“你說的這些難道爲父不知道,在座的叔伯們不知道嗎?閉嘴坐下,讓爲父好好想想怎麼去應對!”

面對着昭雎幾乎是要吃人的目光,昭齊這纔不情不願的坐了下來。

昭雎長出了一口氣,環視了一圈在場昭氏衆人,沉聲道:“都來說說吧,現在應該怎麼辦?”

一時間無人應答。

昭氏作爲三大家族輔政,多年來能夠一直力壓景氏屈氏,那當然也是有自己一套本事,族中也是有諸多人才的。

但問題在於,現在可是要直接和身爲國君的楚王作對!

如果單單是一個楚王那倒也沒什麼,畢竟昭氏這麼幾百年的路走下來,違逆大王、和大王作對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了。

真正的關鍵在於,楚王答應的這個要求乃是趙王提出的!

趙王趙何,雖然年紀輕輕,卻是如今整個華夏諸侯之中被公認爲最可怕的一名國君。

趙國在這位年輕大王的率領下,以一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快速的崛起,吞齊滅燕,奪得關中,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讓天下人心服口服的大事。

就是這麼一個恐怖的大王,現在他想要昭氏家主的命!

昭氏可以擋得住楚王,但是能擋得住趙王嗎?

這纔是在場的衆多昭氏核心層無法開口的最關鍵緣由。

除此之外,昭雎這個家主也當了好些年了,在座的人之中對於家主之位有想法、而且有實力挑戰昭雎的人也有那麼一兩個,這些人未必就不想見到昭雎受死。

看着一片死寂的大廳,昭齊的心中越發的心煩意亂。

昭雎可是自己的親爹!現在,楚王和趙王要自己親爹的人口,但是這些平日裡靠着自家親爹作威作福的叔伯一個個卻在這邊裝聾作啞!

昭齊冷冷的說道:“難道衆位叔伯覺得,等到我父死後,大王、景氏還有那個叛徒屈原會放過昭氏的其他人嗎?到那個時候,恐怕昭氏就要成爲三大家族之中第一個滅亡的家族了。”

所謂當局者迷,昭齊的這一番話說出來,在座之人中不少人的臉色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終於有人開口了。

一名兩鬢斑白的昭氏老者道:“爲今之計,只有先想辦法在大王這邊拖延一二,然後派人去邯鄲向趙王說情。如果趙王不鬆口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昭雎微微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邯鄲那邊我昭氏可有什麼門路?”

昭雎並沒有去問怎麼從楚王這邊拖延時間,因爲這件事情對於勢力遍佈整個楚國朝堂的昭氏來說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另外一名老者道:“趙國大行人蘇代當年也曾出使大楚,老夫當時是負責接待他的,還贈送過他幾名侍女,聽說其中一人還給蘇代生了個兒子,如今已經是蘇代的侍妾之一。老夫可以去邯鄲,從蘇代那邊想一想辦法。”

昭雎問道:“還有其他人有門路嗎?”

又有一名中年男子道:“我負責打理的是咱們昭氏的產業,和趙國少府那邊也算是有一些關係,少府是趙王的私人產業,若是那少府令願意幫忙的話,或許也能見上趙王一面。”

昭雎又問了幾句,見沒有人再開口,於是便對着方纔的兩人道:“那麼,就拜託兩位了。這一次的行動至關重要,你二人立刻去族中庫房,所有金錢珠寶任意取用,務必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到邯鄲,想辦法見到趙王!”

說完之後,昭雎又看了其他人一圈,沉聲道:“諸位,如今的這一次危機並不是我昭雎一人的危機,更是整個昭氏一族的危機。若是我死了,那麼無論景氏還是屈氏甚至是大王都不會讓昭氏繼續存活下去。我知道平日裡諸位可能有一些人對我昭雎頗爲不滿,但眼下乃是昭氏一族生死存亡的時刻,還請諸位與我勠力同心,渡過此難!”

昭雎話音落下,大廳之中的其他昭氏核心層們也是紛紛應是,臉色鄭重。

坐在一旁的昭齊看着這一幕,自己也是慢慢的放下心來。

昭氏在楚國之中經營幾百年,明裡暗裡的力量很多時候甚至連身爲家主的昭雎都無法完全掌控,一旦全力發動起來,那力量絕對是極其驚人的。

雖然說昭齊已經被認定爲是昭氏一族的下一代家主,但昭齊對於自己有多少斤兩還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昭雎現在就被殺死的話,昭齊就根本無法完整的繼承整個昭氏一族的力量,到那個時候昭氏一族就只能夠任人宰割了。

只要再過幾年,等到昭氏一族的權利基本上都移交到昭齊手中的時候,纔是昭齊真正大展宏圖之時!

就在昭齊的臉色漸漸的放鬆下來的時候,砰的一聲大廳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一股凜冽的寒風帶着雪花撲面而來,直接澆了座位十分靠近大門的昭齊一臉,冷風灌入昭齊空中,讓猝不及防的他十分猛烈的咳嗽起來。

昭齊心中大怒,擡起頭來正好看到了自家的老管家,正想要開口出言斥責,但此刻面無人色的老管家卻搶先一步說話了。

“家主,不好了,那屈原突然帶兵圍了咱們昭府,點名要您出去和他見面!”

這句話落下,在場的所有昭氏中人都是臉色大變。

屈原,居然這麼快就來了!

第353章 盟會尾聲,主父教孫(第一更)第61章 見蘇秦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29章 李兌見趙成第29章 李兌見趙成第94章 破秦軍第310章 宜陽見韓王(第二更)第248章 秦王定計,白起論戰(第二更)第309章 白起獻計,趙王見鼎(第一更)第291章 宜陽破,武遂陷(第二更)第27章 及時雨樓昌第164章 四王聚澠池(第二更)第52章 正統和叛逆,兩代人的交接第378章 大王又要親征?(第一更)第87章 戰!第531章 平月氏(第二更)第60章 主父出兵,蘇秦到訪第183章 蘇秦,我看你也是個間諜!(第一更)第349章 三王各懷心思(第一更)第59章 主父被震天雷給驚到了第181章 趙國出兵(第三更)第100章 會盟之問第97章 齊王:趙國,今非昔比了第120章 可惡的趙國人第179章 趙何的一番佈置(第一更)第51章 以王兒總領趙國一切政事第261章 啓封城的夜晚靜悄悄(第一更)第305章 說服韓王(第二更)第517章 滅屠耆(第二更)第450章 韓王求援(第三更)第200章 白起攻,秦開守(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527章 平定漠北(第二更)第164章 四王聚澠池(第二更)第514章 追上去,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住他們(第一更)第474章 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上一個時辰(第四更)第512章 大軍出征,收復遼西(第一章)第508章 邯鄲暗潮,絕望季節(第一更)第532章 班師凱旋(第一更)第334章 寡人給你看一個好東西(第二更)第298章 水淹鄢都(第一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105章 蘇代說穰侯第334章 寡人給你看一個好東西(第二更)第453章 賭上大秦國運的冒險(第三更)第346章 趙王入咸陽(第一更)第248章 秦王定計,白起論戰(第二更)第55章 齊國當真會內訌?第111章 秦王,咱們聊聊?第263章 魏冉竭盡全力,趙何未雨綢繆(第一更)第269章 戰白起(第一更)第526章 馬踏龍城(第一更)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478章 率先打開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533章 日新月異的趙國(第二更)第411章 白起動怒(第三更)第352章 趙何的判決(第二更)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128章 秦王門下一忠僕第124章 烏氏倮的秘密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49章 哪個年輕人不犯錯?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534章 禪讓大典(第一更)第428章 謀算楚國(第一更)第358章 蘇代見韓文,蘇秦說昭齊(第一更)第435章 荀況簡直胡作非爲!(竟然還有四更)第179章 趙何的一番佈置(第一更)第197章 白起議戰(第二更)第428章 謀算楚國(第一更)第316章 宜陽破(第二更)第287章 燕國牆頭草,楚國大爭吵(第二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531章 平月氏(第二更)第399章 初攻城(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146章 神藥見效第273章 魏冉怒於前(今天就一更了)第108章 韓魏各有憂愁第143章 繆賢的現場監督第138章 藺相如,寡人終於等到你了第249章 大戰將起第341章 咸陽危情(第二更)第133章 主父罵信期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359章 趙氏祖孫同出遊(第二更)第422 封賞功臣,蘇秦辭官(第二更)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288章 藺相如的以退爲進之計(第一更)第435章 荀況簡直胡作非爲!(竟然還有四更)第430章 幸福的一天(第一更)第102章 大王,必須要打敗趙國,收復失地!第343章 廉頗至(第一更)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4.5K章節,第二更)第103章 激戰陽周,廉頗發威第162章 完璧歸趙第66章 趙國人究竟用了什麼邪物!第106章 會盟事成第103章 激戰陽周,廉頗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