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軍

";二哥!你是我公孫家唯一進入韓閥兵家將門之人,我公孫家再續輝煌,就全靠你了,你不能死!";那靠人扶着的青年,公孫章低聲勸慰道。

";三弟,四弟,我……";

";大人,秦軍衝來了!";一個潰兵邊跑邊喊道。

";公孫二哥,我去!";韓閥兵家戰門的聶佰,帶着幾個韓閥兵家戰門弟子應道,轉身衝向了側面的緩坡。

一干人的身影,很快和衝上來的秦軍裹在了一起,重重血浪,從人堆裡濺出來,染得天地之間,一片殷紅。分不清哪一片是秦人的血,哪一片屬於韓人之血。

www▪ tt kan▪ Сo

";啊!";人羣中響起一聲慘呼,是公孫立那特有的娘娘腔。這個曾經被尚武的公孫家,家族子弟恥笑的斷背小子,連呼痛的聲音,都是這般綿軟無力。公孫路關心的偏過頭,看到率軍廝殺的庶弟公孫立,被兩個秦軍猛漢按在了地上。一個奴隸輔兵掏出繩索,準備捆綁他,卻被他撿起地上的石頭,敲破了腦袋。趁着兩個秦軍一楞神的空隙,公孫立又一石頭,砸向秦軍士兵的腦門。

";砰!";那個秦軍士兵的腦漿濺了出來,濺了公孫立滿頭滿臉。另一個秦軍士兵惱羞成怒,揮劍斬下,在瘦弱的公孫立背上,留下一道兩尺來長的傷口。

";小弟!";公孫路頭一次喊公孫立爲弟,他眼眶幾乎瞪裂,提劍向前,欲給公孫立報仇,卻被幾個公孫家的侍衛死死抱住。朦朧淚光裡,看見公孫立在地上翻滾,掙扎,面孔因痛苦而變形,雙手卻掙扎着,整頓着自己的衣冠,然後向着‘公孫‘兩字的旗幟處,深深一揖。

一揖,即爲告別,從此公孫立,再不能爲公孫家效力。

";立兄!";樂正氏之儒陽邑學館,與公孫立交好的馬泉,見公孫立戰死沙場,悲憤的叫了一聲,他不忍見到昔日好友的頭顱,再落入秦人手中受辱。

公孫路沒攔住衝下坡的馬泉,眼睜睜看着他的身影,衝進亂軍之中,轉瞬就被秦人踐踏入泥土。

";丟石頭!";公孫雨從地上拔起一塊巨石,順着山勢向下推去。

擋在石塊前的秦軍士兵相繼閃避,巨石越滾越快,到了半山腰,協裹着塵砂已經帶出風雷之聲。反應慢的秦軍士兵閃避不及,被石塊砸到,筋斷骨折。

公孫路放下劍,躬身與士兵們一起推動巨石,一塊塊磨盤大的石頭丟下,帶起一片鬼哭狼嚎。

洶涌而來的秦軍,翻卷着退下了山坡,丟下十幾具屍體。

在他們的屍體旁,韓地的數十豪傑也橫屍在側,永遠的長眠進了千秋家國夢中,再不復醒。

兩軍之間,被亂石和屍體隔出了幾十丈的距離。秦軍的攻勢稍阻,幾個簪嫋(秦三等軍功爵)在戰旗的指引下,整頓部屬和隊形,爲下一次攻擊做準備。

這支秦軍的統帥官大夫(秦六等軍功爵)戴恢,見久攻對面的山頭不下,已經決定換一種應對策略。

遭遇頑敵,攻心爲上!戴恢對自己先前的部署,很是洋洋自得的歡喜起來,先見之明啊!那些別人眼裡的累贅,將來此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他知道是誰在凝聚着,對面山坡上那股韓軍殘兵,公孫路的名字,他也聽說過,是韓國有名的老將,公孫喜寄予厚望的二孫,但戴恢卻從來沒有與之見過面。

看到秦軍停止了攻擊,激戰了數天的韓軍將士,終於鬆了口氣。沒等他們一口氣喘完,所有人都楞在了原地。

層層的秦軍退開,在主陣中退出一個數丈寬的空位。一堆被繩索捆綁着的老弱婦孺都被推了出來,跪在被鮮血浸透的土地上。

劊子手舉起雪亮的巨斧,官大夫戴恢微笑着,將一面大旗擲於馬前。

那是陽邑城的城旗,援救閼於的這支公孫路帶領的韓軍,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在陽邑城中,如今盡數落在了秦人手中,他們現在就跪在眼前,跪在雪亮的斧鉞之下。

跪在隊伍最前邊,被幾個奴隸輔兵,死死按住的十幾個人,中間的那個婦人滿身泥濘,卻難以掩飾其華貴雍容的氣度。兩旁的幾個孩子,受到她的影響,都倔強地仰着頭,在斧鉞威逼下默然無語,一聲不出。

";公孫路,一柱香之內,速速束手就擒。你若心狠,就別怪本官大夫手辣!";官大夫戴恢的聲音,順着秋風吹來,在山谷間四處迴盪。

那打頭的十幾個人,都是公孫路的妻子兒女。爲了活捉公孫家的這家主,戴恢特意派遣了一隊秦軍,夜襲陽邑城公孫家府邸。

陽邑青壯都已被約束成軍,增援閼於,城中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根本抵擋不住兇悍秦軍,公孫家上下人等都被劫了來。

戴恢的目的很簡單,他想讓韓國之中,向來以忠心聞名的公孫家,成爲叛韓的降者!公孫家一旦投降,對韓國的打擊,將是比十萬秦軍入侵,還要可怕!

";家主莫管我等,他日興我大韓之兵,來給我等報仇!殺光這些秦人夷民。";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在俘虜的隊伍中間高喊道。

沒等他一句喊完,身邊秦兵的銅斧,已是砍到了他的頭上。老人花白的頭顱,滾落到了泥地之中,圓睜着的大眼,不甘心的望着前方閼於的城牆。

";四叔公!";幾個少年哭了起來,老人是公孫連,負責公孫家子弟的啓蒙教育,公孫路兄弟幾人,也都是這四叔教授的讀書識字。

";公孫路,你再不投降,我就令人把你族中女子盡數姦淫,男子全部閹割!";官大夫戴恢高喝道。見對面山崗子上沒有響應,對身後的士兵吩咐道,";把這些女子全部扒光衣服,都給我淫死!男子的子孫袋都割掉,祭旗!";

公孫家被捆綁之人聽了,無不小聲哭泣起來。哭聲不止,卻沒有人大聲求饒。

";兒啊!";渾身浴血,鬍子拉茬,坐在肩輿上的公孫章痛喊一聲,拉滿手中之弓,一箭射去,一個六、七歲的小童,連慘叫都來不急發出,就死在了箭下。

公孫路雙目赤紅,";全部射殺!";

嗖!嗖!嗖——

坐在肩輿上的公孫章,眼神空洞的不斷拉弓,一支支箭矢,不斷掠奪着公孫家人的性命。公孫路手中的劍顫抖着,舉不起來,也放不下去。

";三爺,不能再殺了,再殺公孫家就滅種了!";幾十個公孫家的私兵,拎起手中的長矛,就衝下了山坡,向着公孫族的家眷衝去,企圖救過幾個人來。無數秦軍從兩翼迎了上來,和他們廝殺在一起。

";四弟,你快逃!公孫家不能滅了種!";公孫路說完,提起長劍,跟在私兵身後衝向了秦軍。一切都該結束了,今日一敗,公孫家面臨着滅頂之災。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這個家主,擅自驅兵救援閼於之過。自己無路可退,公孫家亦沒路可退。

身邊公孫家的護衛,一個接一個倒了下去,門客一個接一個死於亂軍之中,公孫路滿臉是血,面目猙獰,瘋狂的揮動長劍,已經分不清楚敵我。

突然公孫章翻轉弓背,用力打在了他的腦後。公孫路被打得晃了晃,跟蹌幾步,軟軟地趴在了山坡上。那一刻,他突然覺得格外輕鬆。

公孫雨驚訝的望着三哥公孫章,卻見公孫章跳下肩輿,趔趄着,抓起公孫路的披風和頭盔,穿在自己身上。

兩個公孫家的兄弟彼此互視,";四弟,帶着二哥走,來日給我公孫家報仇血恨!";

公孫雨眼裡淚水噼啪掉下,一揮手,幾名公孫家的私兵擡起公孫路,沿着山路,向東北方向的閼於城跑去。

秦軍士兵吶喊着,衝向山崗子。公孫雨含着淚,帶着三名私兵,擡着公孫雨向閼於城奔去。

亂軍中,公孫章揮舞長鉞,如瘋虎般,將試圖追趕公孫雨的秦軍士兵,死死擋住。

一杆長矛刺入了他的肩膀,公孫章揮羽斷矛,復一鉞劈去,將來犯之敵,剁翻於地。另一杆長矛從後襲來,眼看要刺入公孫章腰間。

電光石火間,公孫章大喝轉身,避開矛鋒,長鉞貼着白蠟杆上滑,切下數根手指。迎面有戈芒襲來,公孫章舉左手,拔出腰上銅劍相迎,右手長鉞揮向前,砍入敵腹。

眼見着,屍體圍着公孫章橫了一地,卻沒一個秦軍士兵,能踏過他身邊半步。

官大夫戴恢嘆了口氣,舉起手中馬鞭,身側的弓箭手,紛紛搭箭張弓,戴恢手中馬鞭一落,數十隻箭矢向公孫章射去。

公孫章身子晃了晃,身上插了二十餘箭。用鉞拄地,嘲弄地對着戴恢發出一聲冷哼,跟蹌着橫行幾步,縱身躍下了側面的山崖。

";公孫路死了!公孫路死了!";秦軍士兵響起了歡呼聲。

歡呼聲裡,被熱血濺溼的‘公孫‘戰旗,猛的在秋風中飄揚起來,卻被衝過的秦軍士兵一戈砍倒。

";官大夫,這些公孫族的家眷……";

戴恢因爲沒有生擒公孫路,心裡很是沮喪,這可是統兵大帥,中更胡陽親下的命令,左庶長王進再三強調的任務,自己卻……

";按照先前說的去做!把公孫路的夫人帶過來,本官大夫享用後,你們人人有份!";

慘叫聲從公孫族家眷口中,不斷髮出。

等秦軍撤離時,留下了遍地的身體,其中數十名,年紀從五十幾歲到七、八歲的女子屍體,皆是赤裸着體子,一絲不掛,下體鮮血依然不斷涌出。公孫路的夫人,更是被蹂躪得體無完膚,渾身上下的孔洞處,都流出涓涓血水,死狀慘不忍睹

山崗之上,秋風呼嘯,急雨傾盆而至,妄圖洗刷盡,地上已經凝結的血液……

……

叢臺演兵後,轉眼半個多月就過去了。秋風一天天的涼了起來,地裡金燦燦的莊稼,也完全都已熟透,耷拉着碩大的麥穗,等待着被歸倉。

趙括天一亮,就來到呂不韋的府邸中,焦急的問道:";呂師,大王已經讓您建新軍了,但您的掩日軍怎麼還不招兵呢?";

呂不韋笑了笑,";誰說我沒有招募士兵了,我的兵可是都已經招滿,而且還多有富裕,我這就要去挑選精銳成軍,你也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兩人說話間,郭縱正好行來,笑嘻嘻的道:";不韋,按照你的條件,一共挑選了五千多人,你快去再行篩選吧。";

趙括聽了這個好消息,心下歡喜,接着卻又疑惑起來。自己並未見呂不韋下令在邯鄲周圍,招募新軍士兵的消息,那這五千多人,卻是從何而來呢?想到這裡,趙括馬上動容的問道:";這人在哪裡?呂師竟然能不聲不響招募到五千多的士兵,這也太過神奇,我要去看看。";

郭縱猶豫着望向呂不韋,見呂不韋略點了點頭,纔對趙括說道:";都在邯鄲城外小說家的宗地,我們這就去吧。";

三人說着,出了呂不韋府邸,跨驢上馬,在數十郭傢俬軍門客的簇擁下,向着小說家宗地進發而去。

隨意的讓跨下坐騎,在繁鬧的邯鄲大街上徜徉着,坐騎的蹄下一片輕盈。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邯鄲民衆,對於一個好年景的自得其樂。

";郭兄,你說都是按照呂師定下的標準,招募的士兵,不知是什麼標準啊?";對於軍事上的事情,趙括對呂不韋是絕對的佩服。他很明白士兵的素質,是一個軍隊戰鬥力的保證和前提,對於呂不韋對士兵的標準,他心裡很是好奇。

";都是年紀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年,身高要求在六尺以上,舉得起百斤的石鎖,翻得過八尺高的木牆,跑過二百步的距離,用的時間不到十息(十五秒左右)。";郭縱坐在馬背上說道。

趙括一聽,驚得差點沒從馬背上跌下來,連聲高叫,";這標準也太奇怪了,而且年紀都那麼小,就算是訓練上一兩年,也都還不足成年,怎麼能參加作戰呢。";轉對呂不韋道:";呂師,您這是……";

呂不韋笑了笑,指着郊外正在收割麥子的農民,對趙括道:";你看這莊稼,一年一茬的種下,年年都可以收割。但軍隊卻不一樣,可不是一年就能成爲精銳之軍。雖然我大趙現在隨時可成兵百萬,但卻都是粗加訓練的百姓平民而已,真正有戰鬥力的,還要數那些常規的軍隊。雖然現在我大趙常規軍隊,人數可達二十萬,但士兵年齡都普遍在二十歲到三十歲間,十年之後尚可作戰,但二十年後呢?";

趙括聽懂了呂不韋的意思,想了想卻笑道:";呂師可能不知道,我大趙常規之軍,每年都會淘汰老兵,招募輕壯進入軍隊,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

呂不韋卻反問道:";這我知道,但就算招募了輕壯,他們能服役幾年呢?多則十幾年,短則七、八年。現在不只是我大趙,其他各國也是一樣,雖然都擁有常規軍,卻都不是職業軍人。我之所以招募的都是少年,爲的卻是建立一支,完全由職業軍人組成的軍隊。";

趙括聽得有些明白,卻又有很多不解之處,疑惑的問道:";這職業軍人,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望呂師指教!";

";職業軍人,就是以軍人爲職業,獨立於士農工商之外的存在。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平時不斷的進行軍事訓練,使軍事素質,一直保持在顛峰狀態,一旦發生戰事,他們必須勇往直前,衝鋒陷陣,直到退役的一天爲止。";

呂不韋說到這裡,掣驢揚鞭,在邯鄲郊外的大地上奔馳起來,小說家宗地外的村莊輪廓,已是隱約可見,裡面的喧鬧聲,也已略微可聞。

呂不韋對自己的第一支軍隊,充滿了期待,雖然比惠文王規定的三千之數,多了近倍,但呂不韋卻不會把他們放走一人。其實呂不韋完全可以,把他們全部作爲私軍來供養,但能拿着惠文王的號令,並由趙國來供養自己的軍隊,何樂而不爲呢。只要把這些人培養出來,那麼恐怕不到十年的時間之內,自己就會克隆出一支十萬人以上,戰鬥力驚人,紀律嚴謹的跨時代的戰國軍團,到了那個時候,古今中外舍我其誰?

此時小說家宗地之外的村莊中,招募來的所謂士兵,全都肅立當場,個個精神飽滿,靜靜等待着呂不韋都尉的到來。

一匹神俊異常的驢子,打了個響鼻了,腦袋撲愣愣地搖了搖,驢背上紈絝子弟般的少年拍了拍驢首,安慰着愛騎,然後微微歪了歪身子,從村莊大門開處,向村內站滿了人的空地行去。

兩個穿戴華貴地十三、四歲少年,見呂不韋和郭縱等人來了,那膚色白淨,相貌英俊的少年,長噓口氣,";郭師兄,你們可算來了!我和韓非幫你整頓這些奴隸,可都要把嗓子喊破了。";

呂不韋聽到‘韓非‘窒了窒,笑嘻嘻地對兩個少年拱了拱手,";多謝兩位小兄弟了,雖然不韋和你們二人,也見過幾面,但卻還未請教二位是……";

郭縱聽呂不韋問起二人,笑道:";這是我孫氏之儒的兩個小師弟,韓非與李斯。不韋你可別看他們年紀小,他們可都是荀師非常看中的弟子,小小年紀,就已與我和古言同爲荀門八傑呢。";

韓非、李斯?這可絕對是戰國牛人中的極品啊!呂不韋馬上起了招攬之意,跳下青螺驢,對兩人客氣地道:";多謝二位兄弟了!這份情意,我呂不韋銘記於心。";

第101章 紙上談兵的括少第268章 接戰第342章 謀略與實力第80章 殺戮第239章 弟子第128章 刺趙第182章 謀與綢繆第15章 道家威德第347章 再踏邯鄲地第5章 益壽陰陽法第304章 趙軍襲第137章 發兵第278章 萬刃斬第109章 聽笑傲江湖的李牧第107章 哥只是個傳說第145章 堅守第227章 持癡叱遲第27章 破齊三策第275章 騎襲第61章 招賢之賢第148章 鏖戰第10章 呂氏不韋第124章 詩詞歌賦第206章 匈奴的全部兵力第67章 上兵伐謀第232章 逆行者第340章 夙願-第68章 熔鐵之術第219章 背嵬陌刀陣(0)第141章 止第156章 突破第176章 水湄有喜第119章 匯聚一堂的宗家學派第346章 意外第216章 軍備第21章 半途狙殺第330章 困獸之想第331章 久別之慾第169章 天境高手第149章 白起第135章 構想第195章 母女雙飛的誘惑第336章 醋意春意第248章 侯嬴朱亥第139章 內宮第222章 離情第331章 久別之慾第366章 戰火燃欲第262章 儘管來戰!第208章 奪帥第119章 匯聚一堂的宗家學派第281章 回光陣第322章 春帳欲第177章 小別重逢第126章 六合八荒第294章 鏖戰引第339章 趙宮爭第359章 始皇身事的真相第57章 送女爲妾第131章 新軍第158章 靜候佳音第262章 儘管來戰!第371章 二十萬敵六十萬第2章 皇陵內墓第28章 身邊之患第291章第163章 墨靜兒第66章 妖騎青螺第112章 青樓第153章 棋子第213章 匈奴北歸第218章 礪器第230章 齊相與趙將第285章 勝凱旋第261章 士、寇、故人第329章 破敵虜第307章 圍之禍第381章 堅冰破城第194章 小呂的小綠命運第250章 滅影第251章 野店、豔婦、丹士第193章 公子丹的心事第45章 野外引弓第126章 六合八荒第242章 好人壞人第150章 趙軍至第241章 戰國雜家第167章 亞神器?第130章 叢臺第192章 齊國伐燕第89章 長平之城第95章 改良馬具第357章 纏綿第221章 樓煩賊寇第112章 青樓第213章 匈奴北歸第276章 伏兵起第375章 勤王之師第193章 公子丹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