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奪城(一)

張唐正坐席間,垂頭想了想,道:“先生看得起我,方纔想入我門下。然而我只是一介罪將,謫守新城,想來此生都難以出頭,怕耽誤了先生。”

“將軍這是在考校在下麼?”我笑道,“古人曾說,君人者有善擇將者,必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此乃進退觀人之道。如今大將軍以小過而大罰將軍,正是對將軍有所期許也!”

這話是張唐做夢都想聽到的,但是他身邊沒人會這麼說,所以他才沉淪焦躁。被我一下子撓到了心裡的癢癢肉,張唐也不顧矜持,連忙下座,跪在我面前,長拜道:“唐粗鄙不文,多有冒犯先生,還請先生恕罪。”

“不敢。”我回禮道。

“以先生所言,大將軍真有複用我的一日?”張唐激動道。

“將軍以爲,洛水之扼與新城之守,孰重?”我問道。

“洛水爲重。”張唐道。

“以洛水之重,大將軍只設了一名萬夫長,而以新城之輕,大將軍卻放了將軍你在這裡。豈非輕重倒置的道理?”

“對啊!我雖然受罰,卻沒有被革去將信!”張唐眼中燃起了希望。

我手指在筵几上輕輕點了幾點,將白起不日進軍的推測告訴了張唐。張唐與胡陽交好,胡陽一定早就透露過了風聲,所以張唐並不驚訝。我已經成功塑造了自己的智者形象,此時再用此來印證,張唐對我的信任也明顯更進。

只是在結論部分,我道:“而大將軍要攻打伊闕,還有後顧之憂。”

“哦?請教先生。”

“綸氏。”

綸氏城在白起大營西南,只是一座不足萬人的小城。白起並沒有派兵去打,因爲實在不值得爲此分兵。由此也可以反證我的推論,白起根本沒想過打伊闕,一開始就做好了攻擊高唐的準備。

在我嘴裡,綸氏卻成了白起送給張唐的功績。

“前線羣狼環視只有一羊,所以大將軍讓將軍居新城,待大軍出動,將軍取了綸氏,爲大軍側後衛,不失一份穩穩的戰功。”我笑道,“這是大將軍對你的期許啊。”

張唐大概在回憶往日白起與他過往的點點滴滴,猛地一拍大腿,道:“先生這麼一說,唐方纔恍然大悟。難怪胡陽敢來新城見我,原來也是大將軍授意!”他不知道聯想到了什麼,把過去的一些平常話當作了暗示,一臉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模樣。

我微笑不語。

張唐拜倒在地,道:“唐日後定以師禮見先生,還請先生不棄以助力。”

“謹諾。”我款款拜道。

連瑞對我的跳槽當然十分不捨,但人往高處走,他只能很幽怨地怪我如此狠心舍他而去。我是個很溫和的人,不忍心見他那麼傷心,便用諸侯通好時會命人兼任兩國相邦的例子來告訴連瑞,我雖然也拜入了張唐門下,但依舊也是他的人,一人身入兩門,正是爲了鞏固連瑞與張唐的關係。

“主公已經與白起有了間隙,此番回咸陽也未必有功,若是沒人爲主公說項如何能得正新城郡守之職?故而外聯張唐,內悅丞相,這纔是自保之理啊。”我一臉苦口婆心說道。

“嗯,你說的有理!”連瑞的眉頭紓解開了。

兩天,我用了兩天,將新城軍政之權握在了手裡。

我還從未做過地方長官的工作,一應事項都聚集在了我書桌上。我安排村長里正乃至三老,從最基層掌握了新城的政權,方便廉頗藏匿形跡,獲得補給。爲了讓白起安心北上,我授意廉頗最近減少活動,好彰顯出新城郡守在治安方面的功績。一邊將周圍城砦裡的存糧調往新城,不惜開闢多個臨時存糧點,一邊盤算着白起答應的存糧吃得還剩多少。

這樣的日子終於在十天之後結束。白起大營裡旌旗飛揚,但是天璇堂的彙報早就在昨晚就送到了我牀邊,白起連夜起兵度過了伊水,輕兵北上。留守大營的是副將司馬靳,他在天明時分向伊闕防線發起總攻,幾乎衝上了東山山腰,被最後一層營壘擋住,敗退而去。即便如此,韓軍受到的損傷也讓公孫喜頭痛,因爲韓軍只要有兩成的傷亡,部隊就會崩潰。

我不知道魏無忌是不是送個消息給公孫喜,不過據探馬回報,公孫喜並沒有調動河東的魏國武卒。這應該不是白起希望看到的,如果高都武卒調派伊闕,秦軍就能更爲輕鬆地奪下高都。

不過反過來,公孫喜也沒有往河西派出援兵,聯軍以十分奇特的兩不想幫姿態各自爲戰。我將天璇堂的人盡數派出,收集白起的進攻情報,另外一邊,我去見了張唐。

“是時候了!”我對張唐道,“副將司馬靳今天攻打伊闕未果,大軍已經壓上了。”我沒有騙人,的確如此。

張唐早已經穿好了披掛,犀牛皮的胸甲穿在他身上顯得十分威武。秦軍等級森嚴,從甲到盔都有嚴格的區分,即便以張唐裨將之尊也沒有資格戴鐵質帽盔。那是秦王親衛才能戴的。

“那我們先去奪取綸氏?”張唐激動地扶住我的雙臂叫道。

“不錯,將軍先去綸氏,然後北上,在下留守新城等你早傳捷報!”我也握住張唐的雙臂,深情道,“將軍小心。”

“先生放心,某將去也!”張唐命令短兵傳鼓號,集結兵力往綸氏去了。

綸氏距離新城一天半的路程,只需簡單宿營的輜重,連糧草都不用帶。我和連瑞登上城樓,眼看着長長的人馬從城門出去,在城外的曠野上按部就班排列整齊,一騎騎秦兵伯長奔走點數,彙報張唐。張唐吼聲如雷,訓了兩句話,大軍便開拔綸氏。

一直目送張唐大軍消失在地平線,我對連瑞道:“主公,聽說宋國將陶邑送給了穰侯,不知是真是假。”

連瑞皺眉道:“我並不曾聽說這則消息,你哪裡聽來的?”

我目視遠方,看到地平線上又起了囂塵,緩緩嘆了口氣:“秦國動作這麼慢,真不是好事啊。”

“嗯?什麼意思?”連瑞好奇道。

我搖了搖頭,沒說什麼。廉頗大軍馬上就要入城了,我可不想站在城頭,萬一被流矢誤傷就不好了。四周城砦雖然多有我們的策應,不過要想一口氣吃掉也不太現實,所以我選擇了燒燬。城砦裡的儲備自然都運進了新城,咱們可是苦孩子出身,要物盡其用。

趙牧許多天沒見到我,此時見了我倍感親熱。我叫上他回了書房,命人傳月姬來見我。

月姬一進門就放肆地笑道:“青天白日之下,有人才剛出徵,你就迫不及待了麼?呦,還有個小童子。”

趙牧不動聲色,端坐我身側,目光淡漠。我很滿意他的表現,這是心定的反應,看來這些天我沒空督促他功課,他也沒有懈怠。月姬被我們兩人的反應弄得有些懵懂,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請坐,”我微笑道,“張唐此去,性命已在我手,無足慮也。倒是你的去留,還當合計。”

月姬聞言眼神中多了少了一絲疑惑,多了一層鄭重。她緩緩坐在我筵几對面的座席上,道:“妾年紀也大了,想取了這一筆就回鄉下購置田產,招個女婿,聊此餘生。”

“哦?這倒是奇了。”我笑道,“一朝身入女閭,最終多是寂寞孤老,或者賣入朱門大戶,最好的歸宿不過是入小康之家爲妾。你倒是還有餘財買地成家?”

月姬苦笑道:“妾頗懂積蓄,而且沒有贖身之費牽連,倒是夠了。”

我從竹奩中取出兩片聯簡,放在桌上,道:“這就是你的身契。”

月姬正要伸手去拿,我按住一頭,笑道:“你固然可以拿了回去買地成家,然而還有一條路。”

“願聞其詳。”月姬的手卻沒有離開竹簡,這或許是她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離自己的命運這麼近。

“我家主公很欣賞你的頭腦,”我緩緩收回身子,撤了手,“想留你在門下。”

月姬保持着那個拿竹簡的姿勢,嫣然笑道:“妾已經年老色衰,哄哄張唐這等久在軍中不見女色的癡漢也就罷了,哪裡還能服侍主公。”

“頭腦。”我重複了這兩個字。

月姬縮回手,留下了那份身契:“不知要妾做些什麼。”

“主公在邯鄲有些產業,少個主事人。你若是願意去邯鄲,調教一批聰明伶俐的侍女出來,主公肯定不會虧待你。”我道。

“那些侍女是……”月姬的聲音漸漸放輕,“我懂了。”

我微微笑道:“這就是主公欣賞你的地方。”說罷,我將筵几上的竹簡扔給月姬。

“這?”

“我們不需要這些東西。”我冷冷道,“你只要不背叛主公,想走就走,說一聲的事而已,但如果敢投入別家懷抱,天涯海角都難逃一死。”我微微擡頭,朝她身後看了一眼。

龐煖不動聲色地站在月姬身後,一身黑衣,戴着鬼臉面具。月姬無意識地回頭,嚇了一跳,慌忙之中幾乎躺倒,用手捂着心口,發出一聲輕呼。

很好很配合!

我輕咳一聲,吸引了月姬的注意力。當月姬再次轉頭身後的時候,龐煖已經躍上了房樑,果然是悄無聲息。

“你懂了。”我笑道。

“真的只要說一聲就可以退出麼?”月姬心有餘悸,可憐巴巴地說道。

“當然,主公還會給你一塊地。”我笑道。

“我怎麼去邯鄲?”月姬看我的眼神都變了,好像充滿了畏懼。

“你不問問誰是你的主公麼?”

“知道越少越安全。”月姬斬釘截鐵道,“我只要幹活拿錢,其他事不想參與。”

你這孩子,一定沒聽說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很多人都是這麼一步步陷下去的。

“收拾好東西,馬上就走。”我道。

第161章 司徒(二)第28章 審案(三)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88章 報仇(四)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135章 開戰(一)第196章 九尾(二)第146章 奪城(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151章 故里(三)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84章 客居(一)第190章 處士(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50章 出奔(二)第30章 間諜(二)第206章 新年(三)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63章 大司馬第62章 劍士第84章 客居(一)第112章 墨社(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101章 陶朱(二)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45章 大司寇(三)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223章 回國(二)第96章 共濟會(二)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138章 陣中(二)第203章 年尾(三)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32章 間諜(四)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79章 狐影(三)第90章 墨徒(二)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44章 大司寇(二)第182章 隱術(三)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46章 問鬼神(一)第209章 新年(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32章 間諜(四)第151章 故里(三)第23章 士師(三)第155章 站隊(一)第179章 狐影(三)第226章 迴歸(二)第38章 眼線(二)第189章 處士(一)第141章 陣中(五)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95章 共濟會(一)第195章 九尾(一)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168章 兼收(二)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203章 年尾(三)第182章 隱術(三)第10章 諍臣第170章 兼收(四)第128章 連環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90章 墨徒(二)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192章 崩塌(一)第202章 年尾(二)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58章 相邦肥義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29章 新城(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72章 牽引(一)第144章 小吏(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83章 隱術(四)第159章 站隊(五)第145章 奪城(一)第155章 站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