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玉女心經

三清殿內燈影憧憧,人人都將目光投向卓凌風。

只要是習武之人,無不以見到高手對決,爲人生幸事。

卓凌風武功之高,在場中人無不欽服。而這黃衫女露了內功、暗器、輕功三門功夫俱臻上乘,她看起來年紀還比卓凌風大了很多歲,功力自然更深。

況且場上很多見多識廣之人,更知楊過一生奇遇非凡,武學涵蓋中神通、東邪、西毒、北丐等等名聞於世的高手,而後卓然而成大家,那他的後人與卓凌風的這番比鬥,絕對稱得上龍爭虎鬥,也絕對能讓所有人大飽眼福。

各個都屏息凝神,拭目以待。

就連張三丰身具不世修爲,也未能免俗,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黃衫女的眼神清清冷冷,帶了點威懾力,似笑非笑的看着卓凌風。

卓凌風緩緩起身,嘴角則掛着一絲略顯無奈的笑容,眸光顯得專注而若有所思,偶爾閃過一縷微妙的幽光,令人難以察覺,但神色逐漸凝重起來。

他面對任何高手,都能坦然面對,可唯獨這個黃衫女讓他大費躊躇,尤其她還要領教全真武學。

這也非什麼武功高低問題,而是他深知古墓派石室中有王重陽早年所創的所有武功,那自己所習的全真武功不脫其藩籬。

他在笑傲世界進活死人墓,只是在最隱秘的地下一層石室,學到了武功。雖有楊過的傳承,卻跟王重陽、林朝英的武學沒太大關係。

因爲古墓中的其他石室,本就有王重陽與林朝英的武功秘刻。可卓凌風當時武功未成,那裡也只有出墓路線,對自己探究墓室,沒有絲毫作用,生怕誤中機關,便沒有登上古墓,自然未能知曉王、林武學。

他更清楚當年林朝英鑽研剋制全真武功之法,創出玉女心經,每招每式都是絲絲入扣,

可自己又修習了“重陽遺刻”,這又是專門對付玉女心經的法門,也是嚴絲合縫。

是以一旦動手,自己全真武學被克,絕對會下意識施展出“重陽遺刻”,反來剋制對方古墓武學,而這絕非自己所能控制得了。

因爲古墓派武學以出手快捷而著稱,黃衫女年齡比自己大的多,功力自然也深,而武學之道全憑臨機而斷,剋制敵招,追求靈珠在握,縱橫自在。

實力相近的兩人相博,一定會隨心施展出自己最精熟,最有效的招數。哪有餘隙去思考,我不該用這門武功。

可“重陽遺刻”是王重陽將《九陰真經》融匯貫通後,又結合自身所悟,在石墓頂上刻了九陰真經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是出於對林朝英的一念好勝,卻非有意要將玉女心經破解之法泄漏於世。

自己一旦施展出來,絕對會引發大波折。

黃衫女絕對有理由相信,自己偷進過古墓。否則《九陰真經》包羅萬有,結果你學的功夫,卻偏偏是剋制我古墓武學的?

那是從何處學來的?

莫非王重陽還能在別處,留有破解玉女心經的遺蹟?

那這問題可就大了。

究竟是王重陽混蛋透頂,還是你滿口謊言?

黃衫女眼見卓凌風若有所思,遲遲不迴應,眉頭微蹙,說道:“怎麼?你怕輸?

我們就比比劍法吧!”

轉頭朝旁邊的小環,說道:“小虹,小玲!”右手一招,刷刷兩聲,兩名黑衣少女手中的長簫落在了她的手中。

衆人見她以簫做劍,說明只是切磋武功,又都看着卓凌風。

卓凌風心中情緒翻騰,眼睛微微一閉,內功運轉,腦中陷入空徹,心想:“不比肯定不行!

好在劍法乃是我的最強手段,縱然全真劍法真的勝不過她,我可以用師父教的‘天罡劍法’,未必就輸了給她,但我得時刻牢記,絕不能施展‘重陽遺刻’中的武學去破解玉女心經。’

他心念電閃,等再睜開眼睛,眸子裡一片平靜,古井不波,朗然說道:“世姐既然有此雅興,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只見他足不點地,飄向大廳中間,矯矯如龍蛇遊走,到了黃衫女丈餘處立定。

全真內功之要義,一神守內,一神遊外,卓凌風動手之前,想到了一切,自忖比劍,應該能夠剋制的住。

黃衫女將手中一長簫扔給卓凌風,說道:“我年紀比伱大,你先出手!”。

手中長簫當胸平舉,遙指對方周身大穴,兩隻眼睛如流星一般,眼波隨着手中招式流轉不定。

黃衫女以鐵簫做劍,這是遵照林朝英遺訓,乃因林朝英只求剋制全真劍,無意當真與王重陽性命相拼,旨在較藝而非搏鬥,一勝即可,決不追求傷人。

因之楊過小龍女昔日練功時,都依照經中所囑,折去長劍劍尖,又將劍刃兩邊劍鋒以錘子打鈍,這劍既不能刺人,又不能傷人。變成了徒有劍招、劍意,而不能傷人的“無鋒劍”。

古墓派的“玉女無鋒劍”劍招奇幻,變化莫測,似乎平平無奇,突然間幻招忽生,看去極像要拋劍認輸,卻怪事陡起,劍招忽從萬萬不可能之處生出,實令人眼花繚亂,手足無措。

昔日“赤練仙子”李莫愁所以使拂塵而不使劍,便因古墓派劍法雖精,卻不易傷敵。於是以拂塵使劍招,劍法精妙,人所難測,往往一戰便即取勝。

黃衫女以鐵簫施展劍法,自合古墓派武學法意。

卓凌風當然也無意用劍,接住了長簫,右手持蕭,簫頭斜下,左手背垂,如臨大敵。

兩人相互對峙,俱沒在第一時間出手,黃衫女也知道卓凌風乃是生平僅見的高手,自家武學縱然天然上剋制全真武學。

可她卻明白全真教號稱天下武學正宗,其實大有道理。自己縱然盡知其法門秘要,也習得了祖師婆婆的剋制之法,但真要面對任何人都能得心應手,那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此時武當弟子眼見兩大高手過招,又將大殿內的燈火多點了些,燈光映射到了黃衫女子手中長簫後,轉向她的眼睛。

突見卓凌風手中長簫微轉,喝道:“有僭了!”說着左足踏出,斜簫刺出。

這招“浪跡天涯”是全真劍法的厲害劍招,當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但見烏光一閃,長簫已劃到黃衫女子肩頭。

在場的都是武學行家,見卓凌風相機而動,一出手又是如此凌厲迅速的劍招,心下暗暗奇怪:“面對女子怎麼也不講究點風範!”

只見黃衫女子面若寒霜,腳就像大樹一樣紮在地上,身體卻像一陣風一樣旋轉起來,鐵簫化光,點向對方脈門。

這一點不但出手迅捷,時機更爲巧妙,卓凌風就像是主動把手送到對方長簫下面。

衆人在旁邊看得目眩神搖,咂舌不已。

當年林朝英石墓苦修,創下玉女心經的武功,此後不再出墓,只傳了她的貼身丫鬟,經小龍女再傳而至楊過。那丫鬟從不涉足武林。

李莫愁雖是小龍女的師姊,卻未得師傳高深劍法,只以拂塵與掌法、暗器揚威江湖。

楊過與小龍女雖然名動江湖,可二人所學甚博,又很快退隱江湖,不像全真教武學流傳甚廣。

是以古墓派的劍術雖妙絕無倫,卻罕有人知。

卓凌風更是暗吃一驚,這古墓派劍法果然克我。當即變爲一招“白虹經天”,長簫旋轉搭向對方長簫,這一招合的是武學中“四兩撥千斤”的道理,好試試她的真力。

不料黃衫女對他的招式、節奏了然於心,長簫尖頭一顫,倏地彎過,已點向卓凌風臂彎穴道,跟着左掌橫劈,直擊他左頰。這一劈來勢怪極,乃是從最不可能處出招。

按道理,卓凌風若要長簫就得受了她這一劈,若要避招,兵刃非撒手不可。

但卓凌風擡足一踏,出手如風,長簫上揚,刷的便指向了黃衫女的咽喉。同時左掌拍出,向她來掌拍去。

這一掌也是快捷無倫,只盼兩人手掌相向,互擊一掌,真力一撞,兩人各自退開。

否則這招也是兇險之極,黃衫女若閃避不開長簫,便有穿喉之禍。

不料黃衫女竟不理會這險招,長簫一挑卓凌風左掌勞宮穴,左手手腕旋轉,掌影變幻,恍若無數蓮花從靜水深處一涌而出,手指往他右肘“天井穴”上輕輕彈來。

速度飛快,迅雷不及掩耳!

這一下異變突起,卓凌風始料未及,別說刺人咽喉能不能行,這架勢自己倒先要受制於人。

可就在這俄傾之間,卓凌風顯出了非凡本領,腳下不動,竟然向左平平滑出三尺,避開了黃衫女這一招。

然而衣衫的一角卻隨風擺起,卻是被對方凌厲內勁所波及。卓凌風瞬間肯定此女內力之深厚,除了張三丰、自己與張無忌,再無人可及,心下暗暗吃驚:“這下估計要遭!”

兩人這幾下變招,當真快若電火之間,直讓衆人駭然相顧。

一方面驚於二人身手,另一方面驚於卓凌風竟然相形見拙。

殊不知卓凌風如此對敵,一方面得想着不能用“重陽遺刻”,一方面還得保證自己不敗,無形中就讓自己大受束縛,這難度比正常對敵難了數倍,自然在幾招之下就落了下風。

但饒是如此,林朝英在創制玉女心經早已料敵機先,對全真高手可能使用的諸般巧妙厲害變着,早有所料。

黃衫女見卓凌風避的妙極,纖腰微擺,飄忽而至,手中長簫也是輕盈巧妙,自左而右,忽地卻在中途一轉,劍勢陡然迭轉,在這瞬息之間,已使出了五種不同的招數。

招數去勢固然凌厲快捷,抑且風姿綽約,飄逸無比。

衆人看得心曠神怡,同聲叫道:“好!”

黃衫女這一下身法之快,出手之絕,異乎尋常,正是在古墓斗室中捉麻雀練出來的最上乘輕功“天羅地網式”。

古墓門人在窄室之中,要將放開的八十一隻麻雀,任它們飛出之時,能夠盡數逐一擋落,圍成一團,不會飛散。

故而這“天羅地網勢”輕功一旦學全,內力再臻上流,飛身進退若神、出手快如閃電,世上沒有哪家門派能與之媲美。

卓凌風只覺面前烏光閃動,像是一朵烏雲籠罩而來,不知哪個是實哪個是虛,她以簫作劍,卻招招都刺向自己前胸數大要穴。

卓凌風下意識長簫收回,猛然橫掃,右掌提起,想要劍掌齊施,打亂她這簫幕。可這正是“重陽遺刻”上用來破解玉女心經的武功,心中充滿驚駭,手上頓了一頓,黃衫女左掌又乘機再出。

高手過招,只在毫釐!

更何況面對以快捷著稱的古墓傳人,卓凌風一瞬間又想出別的招數,正要出手抵擋,可左腕驀覺一涼。

原來黃衫女五指已搭了上來,扣住了他的要穴,手腕當即一麻,他心中一驚,渾厚內力沛然涌動,頓時掙出了對方手底。

爲了避免對方後招,身子向後一仰,雙腳交替點地,整個人車輪一樣向前滾動。

這身法不但奇異,而且飄逸,有如龍騰蛇舞,矯矯不可測度,飄退兩丈開外。

卓凌風這才得空瞧了一眼手腕,上面多了幾抹紅痕指印,心下慚愧,吁了口長氣,緩緩道:“這就是玉女心經上的功夫?”

黃衫女一扣住他的手腕要穴,像是摸到了滑魚,雖沒能閉住他的穴道,但覺察出他的內力柔和渾厚,未脫道門流派,心中更無疑惑,微一頷首:“不錯!”

衆人更是吃了一驚,他們原本也沒輕視了黃衫女,但也沒想到卓凌風數招不到,就被逼到如此地步。

古墓派武學修習內功之法與一般武功大異,內功漸高,學者隻身輕足健,出手快捷,於常人發出一招的時刻中可連發三四招,但招力卻並不相應而增。

蓋輕捷與厚重相對,既求輕捷即不能厚重,厚重若得,輕捷便須相應舍離,這是武學大道。

可衆人均不知,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創此武學,只旨在勝過其心中愛侶王重陽,但求於對手出乎不意之時,在其後頸或背心輕輕拍上一掌,或戳中一指,既不欲其真感痛楚,更不願對方受傷,只須雙方哈哈一笑,王重陽束手認輸,便心願已償。

是以身法越快越好,越輕越佳,招式中不須帶有絲毫勁力,但求出招方位匪夷所思,便即大功告成。

這不免與武學成法截然相反,所傳下來的,盡是這些在王重陽身上,曾經試之有效的招式。

王重陽乃武學大師,當時天下無敵,華山論劍居五絕之魁,要在他身上輕輕一掌,令他束手認輸,當真難乎其難。林朝英挖空心思、朝思暮研,走的便是一條武學怪徑。

想那李莫愁以區區一個弱女子,竟能憑着人所難測之掌法,以及從劍法中變化出來的奇妙拂塵招數,威震江湖,羣豪聞名喪膽。

而黃衫女所學勝過李莫愁不知凡幾,卓凌風還不敢施展自己在古墓所學武功,動手之時瞻前顧後,從而數招對攻便處於下風,捱了一計,雖然未能造成傷害,可終究輸了一招。

黃衫女繼而眉頭微皺,凝眸笑問道:“你爲何束手束腳的,難道還怕傷了我不成?”

卓凌風心中定了定神,說道:“哪裡!是在下知道玉女心經是本派武功的剋星,心裡存了怯意!”

他心裡的確存了怯意,但原因不是這個,黃衫女卻認爲必是如此。

想當年先祖母在重陽宮施展玉女心經,讓全真諸道大敗虧輸,又有哪個不懼?

作爲全真門人,心生忌憚,倒也是人之常情。微一頷首,說道:“嗯,難怪了,你不要去想這些。

昔日重陽真人的武功何等精奧,說到剋制,談何容易。你心中越怕,反而越容易輸。”

卓凌風心裡暗暗叫苦,暗道:“早知會遇上你,我就不去偷學武功了,若是不知重陽遺刻的武功。我哪裡不知這番道理了。”

他這時突然體會到了周伯通當年的無奈。

他無意中學會《九陰真經》,違背師兄遺訓,爲了不在打鬥中施展出來,只好綁住一隻手,不敢施展全力對敵,明明武力猶在黃藥師之上了,卻很快被對方打的受傷吐血。

這與今日的自己,何其像也!

一念至此,突然靈機一動。

對啊,反正比的是劍法。

那我就當左手斷了,那麼好多招式就不會用出來了。心念一定,躬身說道:“世姐,我師父還有一路劍法,與世間武學有些不同,這已脫出全真劍法之藩籬,你小心了!”

說着將左臂插入了腰帶,讓被縛住。

黃衫女聽了這話,也不認爲對方是小看自己,還以爲他也有什麼特殊手段,況且自家先祖右臂都沒了,或許這就是爲發什麼怪招,而做準備,點頭道:“領教了!”

卓凌風眼中精華迸出,喝道:“接招!”

說着手起簫出,挽個劍花,登時捲起了一片烏光,劍花錯落,恍如黑夜繁星,千點萬點,灑落下來,嗡嗡直響,簫上已注滿內力,正是全真教上乘劍法“一劍化三清”。

他終究有些不甘,便想再試試,自己苦練八載的全真劍法,莫非真就沒用?

這一招均可化爲三式,每一式又有諸多變化,是全真教最上乘的劍法,一般全真弟子能化出“二清”已是不容易了。

而卓凌風這招神完氣足,勁、功、式、力,無不恰到好處,看來平平無奇,但要練到這般沒半點瑕疵,天資稍差之人積一世之功也未必能夠。

黃衫女也學過全真劍法,自然識得其中妙處,不過她是女子,這招“一氣化三清”就無論如何,也使不到如此端凝厚重。

黃衫女見卓凌風一簫刺來,身前全是烏光閃幻,使動“玉女劍法”,迎了上去。

卓凌風既然綁住了左臂,就是將所有功力集中在了右手上,破解玉女心經的法門,多數都是雙手齊動的,也就等於人爲控制了。

再也不去想着施展“重陽遺刻”,他對黃衫女更是如接大敵,攻時敬,守時嚴。

這樣一來,黃衫女玉女劍法雖妙,可全真劍法變化精微,穩重端嚴,卓凌風一心看顧手上這根鐵簫,黃衫女一時也難找出破綻,當即將天下無雙的古墓派輕功施展出來,滿廳遊走,尋機破敵。

但見黃影閃動,鐵簫或左或右、化做烏光,四面八方的掠將過來,一招未畢,二招已生,劍招初出時人尚在左,劍招抵敵時身已轉右,竟似簫是簫,人是人,兩者殊不相干。

古墓派好多人都是女子,出手自帶嫋娜風姿,黃衫女子又絕美出塵,這一套劍法只使得十餘招,衆人既覺得賞心悅目,又駭然欽服。

周顛失聲說道:“韋幅王,你若能跟她一樣就好了!”

衆人都知道,這是說韋一笑若是也能擁有黃衫女的出手速度,就是天下絕頂高手了。

可人人都知道這不可能。

韋一笑是天賦異稟,在輕功上得天獨厚,才能練成此等絕技,但功法比之楊過後人終究是差遠了,又焉能做到二者兼得。

韋一笑何嘗不知這個道理,只冷哼了一聲,凝目觀瞧二人相鬥。

第197章 拿捏第180章 面目全非第73章 請君入甕第164章 恩仇難了第168章 出師無名第65章 誓言(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62章 結盟(感謝終於有時間了)第72章 孤山梅莊第218章 大義當先第245章 了斷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196章 何出此言第85章 神功驚世第23章 不戒和尚第194章 秘密第141章 敘舊情 顯神通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141章 敘舊情 顯神通第112章 邋遢窮漢第146章 變起一伸手第46章 丁勉之死第19章 揭秘第242章 無冕之王第75章 任我行第75章 任我行第267章 心關難過第16章 參研辟邪劍譜?第19章 揭秘第54章 七連殺第141章 敘舊情 顯神通第139章 武林第一美人第197章 拿捏第11章 半劍之威(求追讀)第23章 不戒和尚第134章 戰起第14章 毀劍明志第97章 虛領高招說明第108章 臉給多了第267章 心關難過第252章 一波又起第102章 言標大義 一觸即發第136章 鋼牢訴衷鬧方寸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164章 恩仇難了第35章 煉心 首座(大章)第77章 交心第81章 人心鬼蜮 世事無常第67章 劍氣之爭第72章 孤山梅莊第36章 五嶽令旗第218章 大義當先第110章 四令齊下,煙消雲散第121章 兩儀劍法第67章 劍氣之爭第85章 神功驚世第16章 參研辟邪劍譜?第178章 由愛生恨第94章 纖針披靡 天罡顯威第48章 事了拂衣去第29章 意氣之爭(感謝書友打賞)第260章 因情而恨第115章 童言無忌 諷心刺骨第258章 能定就能破第255章 破陣擒人第67章 劍氣之爭第242章 無冕之王第103章 冤怨何休 天下誰尊第104章 封禪臺上 以武踐約第127章 與我爲敵,欺師滅祖第4章 終南山 卓凌風第245章 了斷第244章 兄仇第196章 何出此言第70章 聖姑(求訂閱)第172章 玉女心經第88章 情思難斷一坦然第67章 劍氣之爭第246章 無恩無義第110章 四令齊下,煙消雲散第102章 言標大義 一觸即發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231章 臉上動刀的男人第11章 半劍之威(求追讀)第152章 你當我是什麼人第155章 前嫌難釋 情令智昏第118章 蛇蠍惡犬第194章 秘密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40章 圖窮匕見掀桌子第18章 困惑第224章 這一陣,我接了第259章 公平第133章 不出所料第25章 大伏魔拳第203章 敗敵奪刀第215章 不過爾爾第104章 封禪臺上 以武踐約第261章 情仇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