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漢之州牧,唐之節度!

第336章 漢之州牧,唐之節度!

“臣等參見陛下!”

見李修牽着小天子而來,原本端坐的幾位閣老,亦是立馬起身,跪倒在地,

“愛卿平身!”

小天子站定,有模有樣的緩緩出聲。

“謝陛下!”

幾位閣老高呼,才緩緩起身。

這時,小天子纔看向李修,李修擡手指向堂中首座,嘴角噙笑:“陛下請。”

聽到這話,小天子亦是緩緩走向堂中首座,隨即站定,李修亦是一把將其抱起,放在了堂中首座。

待小天子坐穩之後,李修才緩緩轉身,當看到堂中依舊站着的幾位閣老,李修亦是眉頭一挑,隨即,亦是低頭看向小天子,剛準備說什麼,小天子便已出聲:“諸位愛卿坐吧!”

話到嘴邊,亦是沒能說出口,李修望着已經看向自己,一副我做得不錯吧,李叔快誇我模樣的小天子,亦是隨之一笑,

隨即,李修看向高呼領命而坐的幾位閣老,嘴角的笑意,亦是愈發濃郁。

“秦公,吏治整理已有數年之久,按秦公你之前的規劃,由六年一察,改爲三年一察,今歲已正是京察之年!”

很快,左督御史來宗道,便站了出來,率先打破了平靜,只不過,話說一半,來宗道卻是戛然而止,沒再言語。

其原因,在座者,除了小天子外,顯然都很清楚來宗道爲何話說一半。

其原因很是簡單。

京察,本身目的在於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

但凡涉及官員獎懲,就離不開吏部的存在,更何況京察這種涉及官員前途的大策,更是離不開吏部的主持。

可如今朝廷吏部,自先帝在位時,便罷免了前任吏部尚書,還未來得及重新選拔,便駕崩離去。

而李修輔國理政,見吏部尚書空虛,自然不會選個吏部尚書來給自己找麻煩。

故而,一直到現如今,在李修的刻意安排下,吏部都未有尚書存在,就連左右兩侍郎,都被捲入他的數次清洗之中。

朝廷吏部之權,亦是在一次次清洗中,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李修手中。

如今,天下官員晉升,縱使只是最底層的知縣晉升賞罰,最終決策之權,亦是在李修手中的這支硃筆之上,再加之輔國理政大權。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李修想,這天下統治階級的任何一人,他都具備了生殺大權!

收攏到手中的權利,李修自然不會放出去,朝臣雖有異議,但最終,也只能深藏心底。

正如這幾位閣老,也只口不提吏部職權之事,只是,但凡涉及吏部之事,便會毫不猶豫的推到他秦國公身上。

就好比,朱元璋在位時不顧天下官員反對,廢除宰相,於是天下官員便無論大小事盡皆請示,意圖讓朱元璋無力承擔天下政務一般。

自收攏吏部權利之後,如今的大明天下官員,便頗有這般感覺。

眼前幾位閣老,雖未曾明着表達不滿,但暗地裡,亦是多次提及,只不過,李修要麼無視,要麼,顧左右而言他,這幾位閣老也都是聰明人,明知無法改變,且,當初形勢緊急,也未過多糾結。

只不過如今形勢稍緩,便故事重提……

李修目光稍稍閃爍,環視一眼在場的幾位閣老,才緩緩出聲:

“歷來京察,長官往往博寬大之名,每屆京察,只黜退數人,虛應故事,餘概優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如今改革大勢席捲天下,朝廷京察,外察,亦當革舊唯新!”

“京察,外察,三年定期一次察覈,絕不可再流於形式!”

一言定下基調之後,李修再次環視一眼在場閣老:“軍改有多徹底,京察外察,就得有多嚴格!”

“此次京察外察,具體章程,由內閣擬定執行。”

言至於此,李修停頓一會,才道:“幾位閣老忠君體國之心,本督一向欽佩,此次京察外察,關乎大明國運,望,諸位閣老,莫讓陛下失望!”

此言出,孫傳庭幾人亦是明顯有些詫異,京察外察,涉及天下官員升遷獎懲,這等權利,按照以往之慣例,不應該被秦公牢牢握在手中嘛?怎麼會這般輕易的就交給了他們內閣?

詫異歸詫異,到手的權利,自然沒有送出去的道理。

孫傳庭幾人,亦是接連站起身,朝端坐首位的天子領命應聲!

只不過,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收下這送過來的滔天權利,再提那武院民科之事,顯然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只不過,李邦華,顯然不會在意這些,就在孫傳庭幾人還在躊躇之時,李邦華再次站了出來,朝小天子深深一鞠躬,隨即,纔看向李修,拱手道:“李某曾聞秦公有言,國恆以弱滅,唯漢以強亡!”

“李某愚鈍,苦思不得其意,不知秦公,可否爲李某講解一二?”

此言出,李修嘴角的那一抹笑意,驟然定格,眼中寒光閃爍,壓抑的氣息,亦是瞬間籠罩了這座大堂。

在幾位閣老的注視之下,李修卻是輕笑一聲,目光流轉,定格在李邦華身上,緩緩出聲:

“漢之州牧,唐之節度,我朝之總督巡撫,李大人以爲,這三者,有何區別?”

此言出,孫傳庭幾人亦是神色微變,以史爲鑑,可知興衰!

但凡稍有見識者,誰不知道,地方集權的危害。

古人會不知道?本朝以往天子大臣,會不知道?

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本朝費盡心思設立的制度,無非就是爲了不讓本朝再現漢之州牧,唐之節度,重演地方坐大,內輕外重的歷史教訓。

可,爲何最終還是出現了總督,巡撫,這類官職,乃至如今,這類官職,已然固化形成制度?

答案很是清晰。

天下,不可能一直承平,地方,也不可能一直安寧,羣龍,也不可能一直無首。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非人力所可強改。

而如今之大明,無疑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地方,來維持局勢。

“總督巡撫,乃是歷史大勢,難以違逆,但……自古以來,文官牧民治國,武將統兵戍邊,亦是亙古不變之定律,亦是天下穩定的前提。”

“可如今,文武混亂,武院本爲軍策之地,卻設民政一科,傳授牧民之事,本末倒置……”

“地方府縣武將牧民治軍,軍政盡掌,朝廷職能如同虛設……”

說到這,李邦華朝李修深深一鞠躬:

“如此,實非善政,還望秦公三思!”

話音剛落,李修的回答聲,便已響起:

“兩權相害取其輕!”

“李大人以爲,是坐視糜爛演變,國勢將傾爲好。”

“還是暫且集權貫徹政策,掃平糜爛爲好?”

見幾人沉默,李修再道:“若諸位閣老,能將朝廷大策,徹底貫徹落實,本督絕不二話,立馬裁撤武院民科。”

“若不能,那請諸位閣老好好想想,這個選擇,該怎麼選,怎樣,纔是最有利於大明!”

此言出,這份沉默,亦是再加深了幾分。

此刻,幾人對視一眼,皆是難掩無奈。

隱隱之間,更是有後悔之意閃過。

若當初,在官員拒絕上任之時,他們沒有坐視旁觀,抱着想讓秦公低頭的想法,想來,也不至於演變到這個地步。

而此刻,李修卻沒理會幾位閣老的想法,轉身,抱起皺着小眉頭的小天子,便朝後院而去。

獨留下幾位閣臣面面相覷,無奈嘆息……

(本章完)

第730章 風暴第409章 不折騰了!第184章 犯者……斬之!第328章 岷州衛第577章 農與商第477章 兩頭不是人第373章 祭天第52章 大戰將臨第127章 議李修第164章 捷報抵京第610章 子嗣第265章 拉開帷幕第617章 權利的任性第169章 奇景第504章 前夕第692章 堵胤錫第486章 他們以爲!3000第676章 人才第682章 出行第304章 蒙古叩邊第733章 利弊第517章 顯而易見第129章 心靈的蛻變第534章 南攻北守!第242章 功成圓滿第139章 安塞第606章 宗藩朝貢與條約殖民 3000+第261章 攤牌第459章 道路之爭!(3400)第689章 時間不夠第540章 皇子教育第653章 紙鈔之利!第435章 烏雲過後,便是晴天第253章 政治童話及遼東第563章 漁翁?第89章 影響第163章 勢!第646章 一切皆在京城東城區。第33章 大網第346章 發酵的局勢第612章 漢文化第51章 襲來第248章 天下將門出武院第485章 一家六口,一年的口糧第737章 文武反應第211章 遼鎮與山西第392章 再臨大同第559章 身死!第522章 賦稅與天災第92章 未來謀算第36章 魯密銃第538章 爲臣者,忠君也……第234章 抵京第602章 教訓第709章 不可擅動第415章 如夢如幻第403章 大明山河,必將重複!第485章 一家六口,一年的口糧第204章 他又豈能拒絕天子?第320章 大同第299章 攻守轉換第351章 棋手與棋子第50章 輸不起!第209章 權臣之路第367章 成王敗寇 (下)第265章 拉開帷幕第291章 大局已定第94章 內宮變化第706章 巡撫被撤第163章 勢!第167章 兵臨京城第120章 一戰功成第279章 誅李修,清君側!第176章 封賞之後第172章 自刎第708章 禁忌第30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1章 襲來第608章 無形的道德標準 3000第651章 大恆紙幣第673章 錢不夠用第505章 殿試第160章 見面第670章 大棒甜棗第670章 大棒甜棗第195章 量身打造的劇本第598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743章 可悲,莫過於此第75章 選擇第374章 軍事貴族第619章 北疆第162章 大明!萬勝!第30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94章 社學第532章 沒有報仇的機會!第223章 態勢的變化第322章 大明威武!第702章 事難了第259章 透風交底第103章 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