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刺客

半個月亮再一次升起來。鄭安平眯瞪了幾次,又醒過幾次後,終於被冬夜的寒冷徹底清醒過來。地面也漸漸冷起來,帶得肚皮也是涼的,好難受。他想稍稍挪動一下姿勢,卻聽到一陣響動。

聲音不大,但在略帶寒氣的冬夜裡顯得十分清晰。那是幾個人在路上行走。他四下望了望,沒費勁就在小河邊發現了五個人正朝這邊走來。

“是誰?”鄭安平剛想發聲詢問,一陣沒來由的恐懼襲上全身。他幾乎是下意識地握住了戟。

“不好,是秦人!”他馬上意識到,這股恐懼救了他的性命。

他調細了呼吸,悄悄地把弩和戟都調整到最順手的地方。

人影漸漸清楚,是五名武士,武器沒握在手中,在腰中插着。

在先秦,能插在腰間的武器只有劍;刀在那時還只是工具,不是武器,做得很短。當然也有人用刀殺人,那意義彷彿今天用剪刀殺人一樣,上不了陣的。

劍全部由青銅鑄成,所費的銅料可以鑄多個矛頭和戈頭,是昂貴的武器。能擁有劍的人都是有地位的貴族。而現在這五人,竟然一水地佩劍,好像上朝一樣。啊,不,不是一支,是兩支,一支長劍,一支短劍。

隨着五人越走越近,鄭安平看得越來越清楚。

沒錯,就是秦軍。像這樣配備兩支劍的,只有秦軍銳士纔有可能。

要說秦人鑄劍,也真是下了血本了。那時鑄劍,多是短短薄薄的,只有秦人,劍鑄得長長厚厚的,分量足,耐磕碰。這種劍,一把大約得用三(秦)斤銅,當時稱爲三金;而一名萬戶侯,一年所得不過千金。鄭安平這支戟,連矛帶戈不過一金,但也讓他積攢了幾年。配一把秦劍?想都沒想過。

五名秦軍帶劍銳士!鄭安平心裡十分不安。自己在暗中,悄悄發弩,可以射中一名;猛然躍起突擊可以再殺一名。剩下三人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快速刺倒一個,然後仗着戟的長度,橫向猛掃……這樣的話,突刺就不能太猛,要留在餘地,以便接下一個橫掃。

鄭安平在心中盤算着如何對付眼前的五名對手。

當然,最好是不要動手,藏過去……。萬一動手,第一箭很重要,一定要射那個領頭的。

於是鄭安平開始尋找,哪個是領頭的呢?在前面帶隊的?在後面壓陣的?居中調停的?

五個人步子很快,沒成什麼陣形,也沒有什麼隱蔽動作,邁腿、擺臂,動作也差不多,身上裝束、配備的武器更是完全一樣。

這裡誰是領頭的呀!鄭安平在心裡絕望地叫着。他決定,不去管什麼領頭不領頭,誰撲得猛射誰!

鄭安平一手握着弩,一手握着戟,一但發現情況不對,立即向最近的一人射箭;等他們驚愕的一瞬間,跳起來,向最近的那個發起突刺。

但最好還是別……他在心中期盼着,暗暗地又調了下呼吸。

突然,鄭安平又聽到一陣腳步聲傳來,這是皮靴用力踏在地上的聲音。聽到這一聲音,鄭安平立即平靜下來,這正是魏武卒跑步的聲音,而且人數不少。他知道,自己安全了。

那幾個黑影顯然也聽到了遠遠傳來的跑步聲,並得出與鄭安平相同的判斷。他們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全都迅速下到河道里。這樣一來,鄭安平就完全看不到他們了。

不多久,一條火龍從城的那邊伸展過來。果然都是披甲掛弩持戟的武卒,看樣子竟有一百人之多。當這羣人跑到橋頭時,鄭安平突然大聲叫道:“有刺客!有橋下!”

平靜的夜裡,突然傳來淒厲的叫聲,立即引起所有人的注意。武卒們立即單膝跪倒,將火氣伸向河道里。然後聽到有人尖叫:“在那兒!”

幾個黑影從河道飛躍而起。鄭安平猛然單膝跪起,平端起弩,射出一箭。隨即聽到一聲悶哼,應該是有人中箭了。幾人又躍回岸下。

鄭安平見有空當,立即又扣弦搭上箭。而武卒的卒長也發令道:“搭箭!”武卒們將火把插在地上,解下弩,拉弦搭箭。

卒長又發令道:“射!”大約大家已經全都看見了那幾名秦軍,弩箭成排射出。這次只聽到箭破空而出的聲音,再也沒有其他聲音傳來。

卒長取出一個牛角,嗚嗚地吹了幾聲,一會兒,遠處又傳來幾聲號聲,表明大軍已經知道,這股武卒遭遇了小股秦軍。

卒長指向一名什長:“你帶人沿河往下追。”

什長帶着人走了。

卒長這才向着鄭安平走來。鄭安平將弩指向他:“站住,不許過來!有節符嗎?”

卒長從懷裡掏出一枚銅節,鄭安平依舊沒有放下弩。卒長又掏出一枚玉佩,兩手舉着走過來。

鄭安平放下弩,查驗了節和佩,的確是芒申給他們看過的。

卒長對鄭安平說:“兄弟,去吧,把人帶來。我們在這裡等着。”

“帶人?帶什麼人?”

“這你就不要管了,只管向下傳令‘把人帶來’就是!”

鄭安平有些遲疑地說:“秦軍斥侯就在附近,能不能請兩個兄弟相伴?”

卒長說:“對不住兄弟,我沒有接到這個符,調不了這個兵!”

鄭安平心頭火起。這五個人不知逃到哪裡,也不知還有沒有其他股斥侯(那幾乎是一定會有的),自己一個人,豈不是狼入虎口!但卒長的表情已經明顯地表露出,他沒有任何要幫忙的意思。

他咬咬牙,對卒長說:“是,上官,是這個說法!”將自己的束帶緊了緊,掛好弩,拾起戟,轉身向黑暗中跑去。

卒長說:“哎,兄弟,舉個火!”一邊要把自己的火把遞過來。

鄭安平道:“謝了!有月光,看得見!”頭也不回地跑開了。

舉着火跑?明告訴別人我的目標?他在心中悻悻地想。

跑,又是跑。自從開戰以來,鄭安平就和這個跑認了親,才兩天,跑了多少路?走都不算。鄭安平想,現在只有儘快跑到下一站,或許還能搶在斥侯的前頭,也才能安全點。

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14章 定計第143章 夜行第21章 籌謀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53章 私授第297章 會魏齊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40章 糶於啓封125章 洛陽白氏第295章 示警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30章 司勝第88章 武卒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96章 張祿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71章 吹臺第87章 武將第26章 謀定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93章 韓援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64章 布衣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234章 旦夕評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97章 月下清談第96章 隻言片語第365章 執帚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74章 兵興滎陽第292章 書名第145章 曾季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58章 女閭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54章 賣王第49章 庭議第294章 陰謀第68章 城北驛第213章 贈劍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36章 宴前第235章 貴公子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38章 列陣(一)第71章 吹臺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44章 入城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5章 仲嶽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68章 夜襲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9章 列陣(二)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94章 陰謀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31章 麻太公第50章 防民第344章 神蹟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32章 晉見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54章 賣王第230章 司勝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33章 呂太公第32章 陷城(三)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67章 協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