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訪圃田

和粟米相比,稻米的口感更好,營養更加密集,屬於比較“高檔”的食品。圃田萬頃水田,全部用來插秧種稻;每年收穫的稻米,不僅是各級官員俸祿的主要部分,也是“進口”其他商品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着重要的戰略地位,甚至關係到魏國的生死存亡。故而圃田的防禦和大梁一樣,是國防體系的重心所在。

倉城極爲神秘,一般不與外界交往,平時也不開城門,閒人免入。圃田管理的有耕種水稻的農戶十餘萬戶,人口之繁庶,爲魏國境內所僅有。然而這裡並沒有發展起繁榮的經濟,因爲是王室專屬水稻田的緣故,和囿中一樣,一切私營經濟都沒有發展的空間。十餘萬戶民衆近百萬人口,只得依附於水田,最多到附近的河溝裡打點魚;能到圃田政府官員家裡當差,那就是最好的出路。那些土地不足的農戶,只有讓兒孫們走出去,自謀生路。

犬兄一邊走,一邊向大家介紹圃田的情況。鄭安平道:“田即不足,何復一二子,以爲出路。”

犬兄道:“不可!圃田而王田,圃田民乃王民,焉得復?如吾等,皆報亡,不書社,乃得出也。”

曹包問道:“如此,少時歸家,當何以見?”

犬兄道:“鄉里盡知,無妨。但遇生人,必得講究。”

鄭安平道:“圃田民衆,管邑人乏。若以圃田入管邑,得無兩全?”

犬兄道:“焉得如此?圃田乃王民,板籍乃存少府。少一人,必三推六問,乃得消也。”

轉眼到了圃田城門。五人驗過節符,戍卒迎到門衛處。門衛迎出來,請到衛所內安歇,自己往圃田守、尉處報告。少時,門衛領着一人回來道:“守、尉皆致意諸公。惟其公務,難相見矣。乃命圃田丞代爲效力!”五人皆跪起相迎。

圃田丞敘過禮,和門衛在主座坐下,道:“管邑初歸王化,實乃草莽,諸公之勞,諒必多矣。”

鄭安平道:“臣等初至,於民風俗一無所知。大夫久鄰,必有所教,謹當奉之!”

圃田丞道:“管邑雖與圃田相鄰,性乃徑庭。一者,輕農而重商;二者,輕別離;三者,無孝俤忠信,父子相棄,兄弟相爭,夫婦失德,視如平常;四者,淫祀,民不歸化,自通其神而祀之;五者,不習陣戰,難勝兵也;六者,男女離多聚少,生生不蕃;七者,盜賊蜂起,財貨難存;八者,民見利而忘義;九者,性奸猾,無向善之志;十者,多歸旁道,不務正業。有此十者,化之甚難!”顯然,圃田丞有備而來,有條有理,侃侃而談。

鄭安平道:“治管邑之難,臣等謹領。必欲治之,奈何?”

圃田丞道:“以臣等之愚,領之甚難。然君上總攬英雄,復得諸公相助,必有其策!”

曹包道:“臣等初至,彷徨無計,正要大夫教之。”

圃田丞道:“凡民之頑劣者,與其正之,不若順之爲便。必順其俗,以商賈、逆旅、酒肆、賣笑爲業,或得富且庶也。漸漸施教,移風易俗,勸農力田,乃見其功。”

鄭安平道:“管邑,四戰之地,其富且庶矣,強鄰來侵,奈何?”

圃田丞道:“吳子曰,君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陳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諸公其行之!”

鄭安平道:“謹奉教!”

圃田丞道:“臣奉命報諸公,若管邑有事,可於圃田徵工百人,人日粟一斗半;士十人,人日粟三鬥,鹽半升。粟入圃田,工即出矣。人夫早出而晚歸,食宿盡在圃田,不必貴邑勞神。”

五人皆伏拜道:“大夫之恩,無以爲報!”

圃田丞道:“言盡於此,願辭!”衆人皆伏拜稱送。一起站起,送出衛所門外,相辭而行。五人也不入衛所,直接離開圃田。

出了城,大家相約共往犬兄的家中拜訪。沿着方方正正的田間道路,犬兄介紹着這裡的日常勞作,以及農戶的區劃。這裡按百戶一聚的規格,在百塊水田的中央建起鄉里。鄉里以十字形四條大道與周圍相連,每塊水田間以小道間隔,每塊水田皆以百畝爲率,爲一戶所管。由於四周景緻基本一致,如果不是在這裡行走的人,很容易迷路,一不小心就走到別人鄉里去了。但如果熟了,就會發現其實每塊田都不一樣,彷彿有自己的靈魂一樣,與自己的主人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親近。

果然,走出十里,犬兄指着一塊水田道:“此乃吾家之地也。”引着衆人拐入一個聚裡中。在裡口戲耍的小兒見有人過來,都停下游戲,警惕地看着。犬兄主動向他們揮手。有幾個比較大些的孩子認出了犬兄,紛紛上來道:“犬父,犬父!”其他孩子也都跑過來。犬兄很耐心地低下身子,從懷中掏出一個布袋,撮出一撮烤菽,放在每個孩子的手中,一時間,裡口歡笑聲一片。

孩子的歡笑聲驚動了近處的成人,就有人出來觀望。見一羣身着士子服裝的人,在裡頭站着,被一羣孩子圍繞,也就走出來。見是犬兄,也過來打招呼。犬兄給每個孩子分完菽,直起身來,對衆人行禮道:“謹見仲父!羊兄!”

這裡的人都沒有姓氏,相互之間都呼小名,什麼馬牛羊雞犬豕,粟稻麥黍菽稷……這些農家熟悉的物件,再加上黑白黃赤等顏色、一二三四等編號,就構成了人的名字。

雖編制上只有百戶,其實壯丁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二三百人。誰和誰有親緣關係,親緣關係如何,大家都記得清楚明白。如果有一戶絕了兒子,其他人一定會貼心地幫女兒找到贅婿,從而頂門立戶;如果連女兒也沒有,大家也一定能從親緣關係最近的一戶找出人來頂替,絕對沒有人敢冒領。

最初入住這一里的,有五個家族,犬兄所在的家族當時並不繁茂,住在裡中靠外的地方。但百年來,女人能生,男人能養,在舊宅周圍後起的家宅不少,雖然沒人統計,但隱隱有裡中人口第一大族的地位。

犬兄回來的消息迅速傳到家中,犬兄的兄長首先迎出來。見過三位兄長,犬兄引見了幾位同僚。兄長別的聽不懂,但令啊、尉啊、丞啊,這些是懂的,知道是大官,立時慌了手腳,不知道犬兄把這些官員帶回家是什麼意思。鄭安平趕緊解釋道:“吾等與犬兄,皆兄弟也。今途經貴裡,隨道拜訪,叨擾一餐,其可得耶?”

老大聽明白了,這些人是官員,但自稱是自己弟弟的兄弟,要往家裡吃飯。他急忙命老三回去報告,有貴人來訪,請諸父相迎,並讓諸婦準備晚餐。老三也聽明白了,趕緊就跑了。老大、老二作揖打躬,請五人往家走。

在路上,犬兄已經說明,自己是以早喪上報的,家中並沒有自己這個人,所以鄭安平也就沒提“高大門楣”之類的事,只說因爲犬兄在年底進行的戰鬥中,作戰英勇,身負重傷,已連升三爵,並被委以重任,現往任途中,拜見圃田守、尉,順道過來探望。

犬兄是武卒,家裡是知道的。但他連升三爵,並被任職的事,則聞所未聞。老大不禁抱怨道:“四弟,此等好事奈何不央人相告!”

犬兄見四周沒有旁人,道:“告之便又如何?吾不在籍,汝等能慶乎?能光大門楣乎?徒招禍耳!今者至,亦不可爲外人道,恐招其禍。但言上官訪問風俗可也!”

老大、老二暗自神傷,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喏喏而已。

到了家門口,父母雙親都迎了出來,全家族的人都跟在後面。犬兄向父母伏拜請安,鄭安平等四人也隨着伏拜於地。犬父連忙命諸兒將鄭安平等扶起,自己迴避一旁,道:“禮不下庶人,貴人之禮,庶民怎當!”

犬兄也埋怨道:“吾拜父母,禮也。汝等皆上官,焉得下禮!”

鄭安平道:“吾等貧賤之交,汝父母即吾父母也,合當拜之!”

犬兄只引薦了家族中的幾名長老,其餘諸人皆一禮而盡。長老在前,父母在後,後面跟着五人,一齊回到犬兄家中。父母只留了幾名長老進家,其餘人道聲打擾,都讓他們散去。

母親退到廚下,和諸媳婦一齊打理晚餐。男人們依序坐定,寒喧幾句,犬父黯然道:“今者復有明叔之子報亡矣。粗粗算來,吾族中汝輩報亡者,不下十人。”

長老道:“地少人衆,不得不爾,亦勿庸傷感!犬兒豈非有爲?餘子亦然。或得建功立業,雖不能光大門楣,亦足快心也。”

犬父忍住自己的傷感,對犬兄道:“汝以何立功,且告知。雖不能榮,亦可喜也。”

犬兄道:“十月秦人來犯,吾驛卒皆爲所徵出陣。戰畢,凡與戰者,皆等二爵,吾因救主有功,復加一爵。因得三爵。”

第105章 夜談第285章 見陳公第86章 尉府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05章 夜談第45章 回朝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58章 藍田玉第129章 草舍第138章 席次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35章 貴公子第80章 司馬堂第262章 傷營第320章 封賞第19章 邂逅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147章 尉氏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129章 草舍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74章 將相和第366章 寧治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42章 失機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59章 拜將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45章 入韓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366章 寧治第263章 密議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26章 謀定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282章 疑雲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30章 司勝第366章 寧治第122章 豕三第61章 席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47章 魏使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64章 戒備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243章 伐兵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22章 善後第240章 蓋聶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22章 豕三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13章 計糧第150章 陳筮第113章 計糧第168章 夜襲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155章 共其利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6章 謀定第243章 伐兵第243章 伐兵第27章 降服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8章 降服(二)第244章 慰功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295章 示警第72章 節鉞第242章 撲空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55章 段子幹第142章 刺探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82章 疑雲第166章 變起肘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