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

經車右先生一番解釋,衆人大致瞭解了問題的來龍去脈,明白秦抓住了韓、魏不服氣、賭一把的心態,巧妙設伏,一擊而中,既破韓軍,復陷魏地,完全掌握了局面主動。現在任何掙扎都沒有意思,滿足秦人所求,儘快送神出境,自己修補籬笆,纔是當務之急。

魏齊對須賈和段子幹說,明日可照車右先生所定之計行事,兩人相互謙讓,都讓以對方爲首,自己爲輔。魏齊道:“二卿勿爭。段子雖客卿,大夫乃魏中大夫,以須賈大夫爲首,乃其禮也!惟與秦和議,段子與焉,不可更也。願段子勉力而爲,大夫執其柄可也!”魏齊定了調,其他人也就不說什麼了,各自回家。

信陵君對魏齊道:“已獻八城,復得獻城,當以何?”

魏齊搖頭嘆息道:“吾魏於南陽之城十餘,必也從此所出也。南陽之地薄,人民少,各國之地交錯,棄之可也!臣當復入宮中,謀之於王,以得其實。”

信陵君道:“陰將秦城許韓城,何者?……此地別無六耳,願聞其實!”

魏齊道:“公子有此問,乃明其狀!誠如公子所意,宮中議曰,以秦地予韓,秦勝則無損,韓勝則有得;兩國相爭,魏得其利。焉知秦竟盡墨韓軍,而入於魏!所失多矣!悔之何及!”

信陵君道:“吾則深恨國不強,民不富,每割地以請和!”

魏齊道:“自吾魏遷大梁,晉地盡失。河西,吳子所以拒秦也;安邑,魏之故國,盡失於秦。何言其他!”

信陵君以手指天,誓言道:“孤必盡復舊物,重振河山!”

魏齊道:“臣等亦所願也!臣請入宮見王,以定其城!”信陵君拜道:“甚勞齊卿!”

送走魏齊不久,芒卯回來了,對信陵君道:“車先生孤傲,言甚不屈,願公子勿怪!”

信陵君道:“得賢人所教,幸也,何怪也!”

芒卯道:“公子之量,非尋常所及也!”

信陵君道:“昔者,文侯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臣吳起、李悝、西門豹、樂羊,國因以強,民因以富,拓地中山,河西以固。奈何今之地以廣,民以衆,國不強而民不附,屢戰屢挫。非獨不能開疆擴土,祖先之地亦盡棄之!”

芒卯道:“此時也,勢也。文侯之起也,野有荒蕪,民有野處。拓荒集民,國因之強,民因之富。故李子有盡地力之教,吳子有武卒之設。百年而來,諸侯征伐,千乘之國不存。所餘者,皆萬乘之國也。地盡其用,野無遺賢。東得則西失,南用而北亡。昔者燕王重郭隗而引天下之才,旬日而滅齊,而今何狀?治大國如烹小鮮,不急不躁,諸味調和,非可一端也。”

信陵君道:“公之言,誠金玉也!然吾所惑者,何秦虎狼之姿,而獨得縱橫天下?取魏之河西、安邑,拔楚之郢,拓地於蜀,開地於西,而魏獨無耶?”

芒卯道:“盛矣,公子之問也!秦自商君以來,專意耕戰,暗合李子盡地力之教,而舉國皆吳子精練之兵。以之戰則勝,以之守則固,良有以也!”

信陵君道:“李子之教,吳子之兵,吾魏首倡,奈何反不及秦之後起者也?”

芒卯道:“公子勿憂。魏非不及也,猶有未盡也。李子教以盡地力,今囿中猶備獵狩,民不力田而盡力於財貨者,比是;吳子教以練卒,今只得武卒五萬,猶多老病。何者?時勢不同也。力田者,終年不得一飽,而商賈天下者衣錦緞,地力何能盡也!老病不能汰之,何練卒之有歟?公子能棄財貨、汰老弱,而效秦乎?”

信陵君道:“未能也!然則何以強吾魏而富吾國耶?”

芒卯道:“公子其聞縱橫家之說魏乎?”

信陵君道:“未聞也!”

芒卯道:“其說魏之合縱也,則曰地方千里。地名雖小,然而廬田廡舍,曾無所芻牧牛馬之地。人民之衆,車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無以異於三軍之衆,不下於楚也。奈何西面而事秦,稱東藩乎?其說魏之連衡也,則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諸侯四通,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樑,不過百里;從陳至樑,二百餘里。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莫如事秦。公子以爲如何?”

信陵君道:“所言皆無虛也,而所計大背,何者?”

芒卯道:“此寡固不能敵衆,弱固不可敵強也。魏得強援,則有楚之強;魏失強援,乃四分五裂。勢所必然也!”

信陵君道:“公之所言,其在連衡乎?”

芒卯道:“秦固虎狼,無信義也,然兵精而糧足,累戰而不疲。此山野愚夫,不可以禮待之,惟可以使之。”

信陵君道:“虎狼在側,惟將軍能使之,他人則無能爲也!”

芒卯見自己沒能說服信陵君,有些失望,道:“虎狼在側,若不能捕殺,必也遠逐。願公子察之!”

兩人話不投機,又閒言數句,芒卯道:“公子遠來勞頓,可暫回府稍歇。萬一有事,臣即來報。”

信陵君見芒卯催促自己離開,也不好拒絕。他昨天從啓封回來後,就幾乎沒有睡覺,也的確睏倦得很,就和張輒等三人一起禮辭而歸。

衆先生在府中空坐一日,並無他事。見信陵君回來,起來迎接。信陵君便請仲嶽先生把今天的情況向大家通報一下。仲嶽先生非常中立地敘述了今天發生的事,特別是關於秦人趁機要挾的情節。衆先生聽了都忿忿不平,但又找不出什麼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罵了一通“秦人最無含義”,就不了了之。信陵君十分失望,但又不能露在臉上。向衆先生道了辛勞,請他們各自回家休息。然後向郭先生打聽今天前線的動態。

郭先生介紹說,前線並無動靜,雙方軍隊都沒有調動,只在自己的營地周圍設壘挖溝,以爲防禦。圃田城和圃田倉城沒有遭到進攻,但有人眼見秦人在搭建攻城器械,可能作攻城的準備,也可能只是一種恐嚇。

秦人沒有馬,運輜重的船被秦人集結在圃田城內外。秦人營壘層層相疊,不知有多少人。

信陵君沒有得到什麼值得關注的情報,向郭先生道了辛勞,郭先生也走了。

信陵君走入後宅,往旁邊拐進一間廂房內,小奴和蓋聶住在這裡。

兩人回到大梁後,被護衛進魏公子府。信陵君事先交待了,要家老好生安置,自己有用。家老十分奇怪,因爲信陵君在家時,從來沒有親近過女人,怎麼到了外面倒拈花惹草起來?看了看這女人,絕對不比府內的姬妾優秀,還帶着一個孩子,難道是這孩子有什麼蹊蹺?家老撓了頭。信陵君親自分派下來的,自然不能把這母子倆打發到下人的住處;顯然不是明媒正娶,也不能安置在正房,就把後宅的廂房打掃出一間出來,讓兩人暫住。信陵君見了,未提出異議,算是默認了。但讓家老感到意外的是,信陵君在家的兩天,並未留在廂房,也未召小奴侍寢,這到底是個什麼身份呢?

隨後,家老覺得自己理解了信陵君的心意:那個小孩子蓋聶絕非凡品,每日按時在院中練功,甚至還有一柄鐵劍。雖然那柄劍只不過是韓國軍隊的制式兵器,並無什麼奇特,但在一個小孩手裡能有一柄劍,那絕對驚世駭俗!家老認爲,信陵君一定是慧眼識真金,又找到了異人,把他們母子倆一起養起來,日後這小孩必有大用。想通這一節,家老自然放任蓋聶在院中練劍,對母子倆也照顧有加。

信陵君進來後,兩人都吃了一驚。信陵君詢問了別來這幾天的飲食起居,小奴一一作答,表示十分滿意。蓋聶道:“惟無人教練,恐於武道有虧!”

信陵君道:“必也請人傅汝武道!待戰事畢,孤即操辦!”

小奴道:“戰事復起耶?寧勿與秦盟乎?”

信陵君道:“雖與秦盟,奈其背盟何!”

小奴道:“復與秦戰耶?”

信陵君道:“然也!秦人斬韓軍四萬級,直入樑郊,屯於圃田。”

蓋聶道:“圃田吾知之也。有大片稻米,其粥甚香甘,與粟不同。”

信陵君道:“汝言是也。秦人入圃田,毀吾稻米,是必亟驅之!”蓋聶點頭稱是。

再閒言幾句,信陵君出來,回到正室,酣然入眠。

沒有了戰鼓驚動,信陵君一覺直睡到日出三竿,醒來覺得神清氣爽。早有姬妾侍候梳洗,出來吃了早餐。衆先生又至府下聽事。信陵君一一道勞,然後還是和張輒、仲嶽先生和陳四一齊,往大梁門而來。

芒卯、魏齊和須賈大夫都在房內,正議論什麼。見信陵君等進來,俱起迎接。芒卯道:“段子已出,午後當歸,便有音訊。”

須賈大夫道:“臣等共議和議之策,必能訪得其實。”

魏齊道:“臣等與請於王,王諭,南陽之城,失之不妨。圃田之事,乃國之本,不可稍忽也。”

第49章 庭議第128章 階父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70章 遠迎第20章 行刺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321章 管令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356章 訪圃田第32章 陷城(三)第43章 等待第87章 武將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93章 將相和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40章 蓋聶第275章 和議第333章 積竹柲第275章 和議第85章 軍市第165章 破臉第23章 大梁門衛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64章 布衣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297章 會魏齊第62章 兵符第32章 陷城(三)第142章 刺探第193章 將相和第64章 布衣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68章 城北驛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56章 訪圃田第240章 蓋聶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65章 破臉第173章 夜議第321章 管令第282章 疑雲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169章 誘供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78章 帳議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77章 點軍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294章 陰謀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88章 武卒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43章 伐兵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73章 夜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40章 勵士第157章 交糧第147章 尉氏第202章 倉城第194章 追蹤第104章 夜訪第16章 巡哨第213章 贈劍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6章 謀定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63章 密議第21章 籌謀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24章 華陽城第9章 有刺客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42章 失機第85章 軍市第5章 夜行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