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人爲本

“多謝幾位師兄了!”

報完名之後,張進、方誌遠和蔣倫對視一眼,就一齊道謝。

那謝師兄、柳師兄和鄒師兄幾個搖頭笑了笑,倒也不怎麼在意,柳師兄就笑道:“招人用人都是書院決定的,以後給你們開工錢的也是書院了,我們也只是依齊先生的吩咐做事,幾位師弟不必謝我們了,要謝就謝書院吧!”

聞言,張進笑着點頭應道:“是!確實是最該感謝書院的照顧了!”

那鄒師兄則又緊接着囑咐道:“唔,今日你們只是來報名的,沒什麼事了,明日下午下了課用過晚飯之後,可要記得準時來藏書樓報到了,到時候齊先生也在,他會安排你們的工作了!”

“明白了!多謝師兄囑咐了,我們明日下午一定準時來了!”方誌遠笑着應承道。

謝師兄他們聞言,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好此時,又有一人拿着幾本書走過來登記借閱,他們也顧不得和張進幾個多說什麼了,於是謝師兄笑道:“行了!我們也要忙我們的了,幾位師弟,你們這還是第一次來藏書樓吧?今日就上上下下儘快熟悉熟悉吧,明日做起事情來也能輕鬆一些!”

“是,那就不打擾幾位師兄做事了!”

張進他們答應了一聲,也沒再在這櫃檯前多停留,三人對視一眼,就是笑着一起離開了這裡,往那一樓的一層層書架走去。

蔣倫就高興的笑道:“真是要多謝張兄和方兄了,要不是張兄和方兄及時告知,再慢一會兒,恐怕我還真沒這個機會來藏書樓做事了!”

張進搖頭失笑道:“蔣兄可別這麼說,今日和蔣兄結識,我心裡就是歡喜的很,能夠成爲同窗同學,更是有緣,互相有個照顧,自也是應當的,就是蔣兄不覺得我們剛纔有些唐突冒昧了纔好!”

張進這話也不是無的放矢了,畢竟不是每個貧寒子弟都會坦然承認自己家境的貧窮,接受自己的貧窮了,有些寒門子弟也有打腫臉充胖子的,要是別人和他說起勤工儉學的話,雖然是好意,但反而可能刺激到人家的自尊心,如此反而不曾結緣反倒結仇結怨了!

但顯然,蔣倫不是這樣的人了,他擺手笑嘆道:“張兄這是哪裡的話?我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嗎?唉!張兄,方兄,我覺得這填飽肚子可比那點微不足道的面子要重要多了,要是隻我自己捱餓還就罷了,我家裡弟妹跟着一起捱餓,那也就顧不得面子裡子了,還是能掙到銀錢,弄到飯食填飽肚子纔是真的!”

“蔣兄說的極是!”方誌遠點頭附和,神情深以爲然,他小時候,還沒跟着張秀才讀書的時候,家裡欠着朱家銀子,他給朱家放牛的時候,他也是餓過肚子的,所以對於蔣倫這話,也是深有感受的。

他感慨道:“一個人活在世上,不管如何,填飽肚子總是最重要的了!”

張進聽了,也不由笑着附和道:“這話有理,說句比較放肆的話,我認爲一個人要是一直餓着肚子,那麼做出什麼事情來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是違背聖賢道理,那也不是不可的,畢竟人都活不下去了,那些聖賢道理對於餓着肚子的人來說又有什麼用?終究那些聖賢道理還是說給活人聽的,如果你都成了死人了,那些聖賢道理和你又有什麼相干呢?”

他這話哪裡是比較放肆啊,而是非常放肆了,當即那方誌遠聽了都是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了,張了張嘴,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要知道,在這個儒家盛行的時代,儒家書上的聖賢道理,那就是不可侵犯的,甚至於這些道理上升到了一種比人性命都重要的地步,幾乎沒人敢說這些道理不對了,尤其是讀書人了!

可是張進此時卻說,人的性命大於這些所謂的聖賢道理了,這卻是非常離經叛道了,甚至可以說是對聖賢道理內心裡就是毫無敬畏感,這卻不是時下讀書人該有的心態!

那方誌遠張了張口,想說什麼,但神情變了變,最終也只是搖了搖頭苦笑道:“師兄,難怪先生以前總說你離經叛道了,這話你也敢說?書上的聖賢道理還是好的,還是該當遵守的了!”

張進則不以爲然,輕笑道:“志遠,我也沒說書上的聖賢道理不好,不該遵守啊,我只是說對於人命來說,那些聖賢道理就該退讓一步了!其實,我覺得把那些聖賢道理看的比人命還重要,實在大可不必,說到底那些聖賢道理還是爲人服務,講給人聽的了,以人爲本就是最好的道理了,如果這人都沒了,要那些聖賢道理又有什麼用呢?”

說到這裡,張進語氣頓了頓,沉吟了一瞬,就又是搖頭感嘆道:“志遠,你雖然有着過人的天賦,但也不能只讀書背書了,也該去好好揣摩理解這些書上說的東西了!”

方誌遠不明所以,疑惑問道:“哦?師兄,這話怎麼說?”

張進笑道:“就比如說這儒家的聖賢道理吧,我就覺得要懂這儒家道理,首先就要從它的源頭說起了,比如孔聖亞聖,首先想想他們爲什麼會提出儒家的仁愛了?那是因爲他們生活在春秋時期,那時諸侯並起,征伐不斷,百姓疾苦,見多了其中種種亂象猶如末世,他們就根據這些亂象,提出了他們的仁愛主張!”

一旁的方誌遠和蔣倫聽了這話,不由若有所思。

張進則繼續道:“且不說儒家了,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主張,都受當時各種戰亂的影響了,比如道家的無爲而治,墨家的非攻兼愛,還有農家的以農爲本等等,爲什麼那時的聖賢都提倡這些道理呢?不過是戰亂末世,見過了太多攻伐殺戮,諸位聖賢就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了,不過就是想救世而已!救世也就是救人了,說到底,聖賢道理的源頭就是爲了救人了,以人爲本,纔是聖賢道理最根本的道理了,拋開了這個不談,那就不是什麼聖賢道理,就是曲解,就是歪理邪說而已,你們以爲呢?”

“春秋戰國時期,說到本質上,就是以強國,馭民,爭霸,止戈,息戰,救世爲主的,幾百年來的諸侯爭霸,諸侯國爲了自保不得不強國,要強國就要練兵,於是兵家登場了,其中諸侯國勾心鬥角,縱橫家又隨之登場了,他們耍嘴皮子的功夫可也是厲害的很,無所不用其極了!”

“但是,在百家齊鳴之中,兵家和縱橫家,其實是不受諸位聖賢待見的,甚至是讓聖賢們厭惡的了,因爲諸位聖賢覺得,在這場延綿幾百年的戰亂末世之中,兵家和縱橫家是其中推波助瀾的兇手了,而諸位聖賢卻是想要終結這樣的征伐末世了,他們想的卻是止戈,息戰,仁愛,救世了,這和兵家、縱橫家完全不同了,兵家和縱橫家是世道越亂越活躍,他們帶來的就是戰爭和末世,是挑撥離間,擴大矛盾,無所不用其極了,如此想要救世的諸位聖賢如何會待見兵家和縱橫家了?”

“只可惜,這世事卻是可笑,諸位聖賢提出各種理念,想要救世,平息爭端,不待見兵家和縱橫家,這是可以理解的,卻不想最後還是要靠着兵家來橫掃天下,止戈息戰了!唉!這卻也是世事難料了,原來最後還是要以戰止戰了,果然亂世是隻講刀劍鋒利不鋒利,不講什麼聖賢道理的,那時候聖賢道理卻是救不了人,也救不了世的,還是兵家的矛和盾最厲害,以戰止戰,以戈止戈了,暴烈卻又有效!”

話趕話的,不知不覺間,張進發了好一陣感慨,蔣倫和方誌遠不由聽的面面相覷,若有所思!

第三百三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六章 張進攤牌第二章 又路過農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衛書和韓雲的區別第三百九十一章 稟報消息第二十章 讖語第二十一章 成年人成熟的代價第七十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逢第三百三十五章 相見在今朝第一百四十八章 現實功利的張進第一百八十章 再來拜祭第九十章 先生,去我家坐坐吧?第四章 一路裝逼一路飛奔第二十六章 明年一起下場考鄉試?第九十一章 做客農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少年春心第十九章 歸途第七十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兩百六十九章 兩地情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坦白從寬第四百三十六章 背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知府家的小姐第兩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三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章 野鴛鴦不敢見爹孃第兩百三十五章 冷淡第四十章 農家子不易第兩百七十四章 都是好少年郎!第三十四章 真實的想法和夜話第三百九十章 各自散了第一百零七章 拜祭第三百七十二章 了無痕跡第兩百五十一章 執迷不悟第二十五章 你們欺負人!第九十三章 不知是喜還是悲第一百一十一章 詩詞終是小道第一百三十章 面對面第四章 一路裝逼一路飛奔第兩百零一章 閉門羹第一百八十九章 模範母親第三百八十五章 結果第七十七章 家長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同室同寢第一百三十五章 單獨詢問第三百零一章 自殺自滅第一百六十三章 府試第一場第三百零五章 哪裡來回哪裡去第五十七章 歲月最是無情第五百四十七章 忙碌第一百五十五章 妥當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科舉正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進的道理第兩百一十六章 荷包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次啓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走陸路還是水路?第兩百八十二章 單獨見面第六十一章 榜上皆有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人員到齊第四百三十六章 背後第五百一十二章 許老先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棋藝不精第兩百二十九章 一番心意第一百章 又說親第五百四十章 打掃完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牽掛第一百六十五章 燈火闌珊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當局者迷第三十三章 莫欺少年窮第兩百三十二章 議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燕守巢第四百一十五章 去還是不去?第兩百一十二章 逛南城,長見識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意避開第一百二十六章 堵嘴第一百七十三章 換位思考第九十七章 停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情深意厚第兩百三十一章 夜夜風流第一百六十三章 先後第兩百八十章 留飯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年課程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討論交流第一百九十八章 同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他一塊手帕如何?第三十七章 朱元旦攤牌第三十八章 我想要個溫暖的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考前夜第兩百一十三章 少兒不宜的船戲第九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二十九章 驅邪第兩百九十三章 恢復如常第兩百三十七章 “熟人”第三十九章 出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兩百二十四章 她領會的第一百零九章 少年如夢第三百七十五章 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