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雖然夜盜事件沒給顧家帶來實際傷害,但顧吟海隱隱感覺到太平安穩的日子似乎所剩無幾,學武自衛對於顧家子弟實在是很有必要。思來想去,吩咐清荷去縣城,託付陸照影幫着找了一位武行師傅。

陸照影交遊甚廣,拎着酒壺出去逛了一下午,回來時便帶着個武功上乘收費公允的高手。

陸照影喝的大醉,醉眼朦朧,望着清荷道:“牡丹仙子下凡啦?可有給我帶兩壺玉帝老兒的好酒?”又指着那位跟着來的高手道:“給你引薦一下,此乃託塔李天王李慕,近日也下凡於此。”

那位託塔李天王約莫四十來歲,精壯利索,英氣勃勃,雖一身酒氣,倒未醉酒,抱拳笑道:“姑娘好,李慕粗人一個,只有這身功夫還拿得出手,若不嫌棄,李慕傾囊相授。”

陸照影打了個酒嗝,含混道:“ 李兄說要將武功傳給我兒子,陸某成家不知何年何月,到時候再去尋你兌現諾言,沒準你只剩一堆白骨,白白浪費我如此多的好酒。且把顧家四個孩子當作我兒女盡心傳授吧,別看是教四個孩子,陸某斷定,不出三日,學生就會由四變一。

清荷好笑道:“我們姐弟這就平白矮了先生一輩?”

陸照影笑的好看:“牡丹仙子,是天上的神仙,怎會矮我這凡人一輩?至於忍冬年歲,說他是我子侄輩亦不過分”,又道:“託塔李天王教我的子侄,言過不受學資,只要管飯,再備一罈美酒即可。”

陸照影言笑晏晏,搖搖晃晃,清荷忙扯着嗓子,喚來袁月華幫忙,架了陸照影去書房休息。

袁月華見陸照影不省人事,也自有一番風流瀟灑,不由俏臉一紅,連連糯聲叫着:先生,竟比平時還溫柔幾分。

清荷瞧着心頭頗覺怪異,但具體爲何,卻又說不清道不明,只得搖搖頭回家去了。

李慕一言九鼎,第二日便上了顧家門,擺了拜師宴,受了顧家姐弟四人三拜,而他得了酒友陸照影的囑咐,稱得上是盡心盡力,無所保留。

不過陸照影鐵口直斷,四個徒弟果然很快就變成一個徒弟。

四人之中,清荷年歲已大,練武太遲,只拿來做強身健體之效。新詞新曲一向沒約束慣了,並不上心。只有忍冬起早貪黑,認真習武,一月下來,身手突飛猛進,還比同齡人高出不少,只是膚色不見黑,乍一看還是個貴介的小公子。

自從顧大富來家裡大鬧一場,許謝二人便斷了謀生之道,專心家務,顧家除了忍冬,其餘人的新衣倒是越發精細起來。

謝氏放下手中陣線,望着五更天起來習武的忍冬,身手矯健,全神貫注,偶爾刀光閃進幽深眼中,氣勢威嚴陡增,叫人不敢直視。

謝氏半是憂愁半是淡漠道:“若我孩兒不死,現下也該這麼大了。”

清荷在謝氏身側看書,見她哀傷,合上書安慰道:“母親,小弟泉下有知,也不希望看您總是沉浸在悲傷中。且忍冬對您恭敬有加,定會好好孝順您和父親的。”

謝氏卻自顧自的說道:“我不喜他並非全因你父在外惹來情債”,頓了頓,又道:“忍冬這孩子不知像誰,小小年紀城府極深,倒真是應了他的名字,善忍逆境。我倒是好奇他母親是什麼樣的人。”

以往繼母給忍冬各類□□,清荷總要附和,今日話到嘴邊卻成了:“裴九那小子纔是心機頗深,整日嬉皮笑臉,內裡卻一肚子壞水。”

謝氏孃家以觀人著稱,她從小耳濡目染,也有識人之明:“裴九外粗內細,心有丘壑,若有時機應會成一代梟雄。然忍冬這孩子我卻摸不透,雖說稚子無辜,我心中對他總是親近不起來,甚至有些害怕。咱們顧家從未有過這樣的人,不知是好是壞。”

清荷尚在思量這番話,謝氏想到丈夫的囑託,兀自換了話題,喜道:“遲伯父前幾日來信說三子遲容不日要來茂鄉。我和你父親估摸着就是這幾日遲三郎邊要到了。”

清荷在腦中搜索了一番這個名字,隱隱約約有位小公子的模樣,遲疑道:“遲容,遲容,小時候似乎見過這位公子。”

謝氏笑道:“然也,遲三郎與你一般年歲,你們十歲前也曾見過幾面,你曾贊他‘蕭蕭如松下風’,可還記得?”

清荷恍然道:“母親一提醒,女兒記得更真切了。五歲那年遲公子送過我一方歙硯,十歲那年遲公子還曾給我繪過一副小象。”

謝氏點頭道:“你從小過目成誦,唯獨不善記人,能記得遲三郎這麼多,莫不是因爲他蕭蕭軒軒?”

清荷道:“母親誇我還是打趣我?說得女兒倒像個登徒子。”雖然羞於承認,但清荷確實對遲容的到來生出幾分期盼。

謝氏道:“池家大郎、二郎早夭,你遲伯父膝下唯有三郎一個兒子,自是全力培養。遲三郎亦稟賦極高,五歲成詩,七歲作文,君子六藝無一不精,且不似忍冬那般城府深阻,三郎是個坦坦蕩蕩的好孩子。洛陽城內閨閣女子都以見遲家三郎一面爲期盼,交談幾句爲榮耀。”

清荷笑道:“母親此番形容,這遲三郎倒像是文曲星下世。”

謝氏看着清荷,慈愛道:“見着三郎,你會明白母親所形容不足萬一。”

清荷還沉浸在謝氏這一番驚天動地的描述中,剛被判爲一代梟雄的裴九,拎着個小包袱進了門,“清荷!”

他眉開眼笑,用比以往高數倍的聲音叫道。

奶奶已過頭七,裴九臉上看不出太多悲傷,反而有一種釋懷的輕鬆。

“謝姨早!您這是在縫什麼?嚯!忍冬這小子長高不少!”裴九放下包裹,無比自然的坐在屋檐下,長腿一伸,愜意的和每個人招呼着,彷彿這裡纔是他的家。

謝氏本想讓裴九節哀順變,看裴九這番神態不免吃驚,又不好詢問,只道:“小九還沒吃過早飯吧?姨再去蒸上兩個紅薯,一會一起吃罷。”

謝氏離開後,忍冬也收了陣勢,抹把汗,站在清荷身側。

清荷許久未見裴九,還未寒暄,就被他這極其輕鬆的態度驚到了,問道: “奶奶去了,你怎麼不憂反喜?”

裴九將手背在腦後,無所謂道:“從前,她給我一方草蓆是仁至義盡,如今,我送她最後一程亦是仁至義盡。奶奶一死,我和裴家叔嬸也言明斷決關係,累贅已去,豈不快哉?”

清荷雖不似其父那般講究君臣父子,但到底也是讀着儒家經典長大的,心下不免愕然。

裴九奶奶本被遊方的郎中判定挨不過冬天,也許她老人家對人世間眷戀頗深,硬生生扛過了寒冷冬日。裴九見奶奶似乎逐漸好轉,本要收拾了包袱回顧家,誰知老人家在春日的某一天,飽食一頓,毫無徵兆的去了。

裴九親力操辦了後事,過了頭七,自認已全祖孫名份,心無掛礙的回了顧家。

忍冬提着刀,微微一笑,道:“裴九哥哥我這倒有些佩服你了。”

裴九燦爛一笑,轉向忍冬,嘖嘖道:“忍冬長了一歲,又提着把刀,倒不像個奶娃娃了。你佩服我些什麼?說出來,讓咱們的清荷阿姐學習學習。”

忍冬聽得裴九言語,微不可差的皺了皺眉,方道:“我佩服哥哥不據世俗禮教。”

裴九大笑道:“顧家乃儒學大家,沒想到徒弟兒子都不喜孔老夫子這一套,二叔知道非得活活氣死。忍冬啊,忍冬,我看改日咱們倒可交流下墨法道,早日拋卻儒家那虛僞嘴臉。”

清荷警覺,冷喝道:“裴九慎言!我朝獨尊儒術,你說那些混賬話,置我們於何地?再者父親於你有大恩,怎可輕佻開如此玩笑。”

忍冬眨眨眼也道:“是啊裴哥哥,我只說佩服你,可沒說我要和你一樣,孟子之言,孔子之語,我可是片刻不敢忘。”

裴九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假裝惡狠狠道:“好啊,着了你小子的道,看我不。”說着擼起袖子,摩拳擦掌。

ωwш ✿t tkan ✿c o 忍冬昂首道:“我學武一月有餘,如今怕是你打不過我。”

經忍冬這麼一提醒,裴九想起顧家遭賊一事,收起笑臉,肅然道:“《六韜》如今我已大通,字也基本認全了,我想和二叔商量,稍減學習的時間,好讓我也去縣城尋個差事來做,掙些銀兩。”

清荷好奇道:“你在我家吃穿,還要掙錢做甚?”

裴九望着清荷目光堅定道:“我也想學武,想保護顧家。”

清荷狡黠道:“ 父親沒白疼你,我看改日我和父親說說,把你過繼到顧家名下,你有一個家,我也多個弟弟,你看如何?”

裴九驚道:“萬萬不可,我……”,過繼到你家日後如何娶你。心中這麼想,卻不敢開口,無意間發現清荷眸中深處正閃着戲謔之光,才知道這是調侃之言,轉而笑道:“清荷姐姐這是想和我上一個族譜?莫急莫急,終有那麼一日的,不過不是你家的,而是我裴家族譜。”

自從雪夜一吻,裴九向來把持的很好,言行如常,今日又露出點瘋癲的意思,清荷不欲接茬,便換了個話題:“李師傅本來教我們顧家四人,如今就剩了一個忍冬徒弟,不如我改日與他打個商量,你便跟着忍冬一起習武吧。”

裴九眼睛一亮,興奮道:“清荷表姨當真心疼侄兒!我也要登門拜訪,去謝謝陸先生!”

忍冬看二人互動,驀地搖搖清荷手臂道:“阿姐,我還沒去過縣城,我給先生告一日假,帶我去縣城逛逛好不好?”

忍冬自打被抱回顧家,就極少提要求,更別提是舍學業而求玩樂的要求,清荷詫異的同時,心中也有說不明的滋味:“忍冬爲何想去縣城?”

忍冬垂眼道:“阿姐常提陸先生當今無雙,我也想去看看他是怎樣一位公子。”話一出口,卻不知爲何有點酸。

於是乎,清荷再去春暉書局,身後跟着裴九,手上牽着忍冬,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