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請旨出兵

就在沈鴻駿還有些猶豫的時候,西北再次傳來消息,說是有小股的北元兵,突襲了邊陲的幾個小鎮子。

永徽帝震怒不已,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場戰事,但這背後代表的,是北元的野心。如果不能在苗頭剛剛出線的時候就扼殺,怕是以後就難以收拾了。

永徽帝與朝臣商議的結果,就是即刻增兵西北,加強防禦。但是這領兵之人,還真是一時間定不下來。

朝中不少人都推舉沈鴻駿。關鍵是當年沈鴻駿的名聲的確是威震西北,有他去西北,相信形勢定然對大周有利。

永徽帝一時難以決斷,去年沈鴻駿新婚,就被派到了東南去將近半年。今年這纔剛剛過了年沒多久呢,要是再把沈鴻駿派出去幾年,永徽帝自己心裡都有點兒過意不去了。可是不派沈鴻駿吧,朝中這些武將,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有沈鴻駿的威名呢。

正在猶豫間,沈鴻駿卻是邁步出列,“陛下,臣願意領兵去西北駐守。”都到這時候了,若是沈鴻駿還猶豫,就有負大都督之責了。

“沈卿家一片丹心,朕十分清楚。只是你平定東南歸來,也不過才半年而已。況且卿家的長子剛滿三個月,朕實在是不忍心,命卿家領兵西北。要知道,此一去,怕是最少三五年啊。”永徽帝對於沈鴻駿就像是自己的兒子一般,不能不爲他多考慮一些。

“陛下,臣身爲武將,守土衛國,乃是本分。請陛下無需顧慮,臣願領兵出征。”沈鴻駿朗聲道。

“陛下,沈大都督親自請命出征,乃是忠心爲國。還請陛下成全大都督忠於國事之心,准許沈大都督統兵西北,威懾北元。”旁邊,有大臣立即站出來附議。

接着,又有不少人都出聲附和。

永徽帝面有難色,猶豫的看着沈鴻駿,“沈卿果真要帶兵出征?”

“懇請陛下准許。”沈鴻駿再次行禮道。

“罷了,准奏。不過,出兵之事,無需太過着急,卿家可以在京城多留一段時日。”永徽帝擺擺手,這件事情算是定下來了。

早朝過後,永徽帝將沈鴻駿和雲霖都叫到了御書房去。

這兩人一進去,永徽帝就對沈鴻駿說道,“駿兒,你今日太莽撞了些。那些人根本就是不安好心,他們是想將你趕出朝堂去的。你離京三五年,等到再回來,朝中已經是風雲變幻。唉,你這孩子,你讓姑父說點兒什麼好啊。”

“陛下,侄兒曉得他們的那點兒算計。不過北元虎視眈眈,的確是朝廷大患。侄兒親自前去,好歹的能夠唬得住這些人,也能給朝廷留一些喘息的機會。陛下登基之後,幾場****下來,國力尚未恢復。這個時候,若是再動兵打仗,實在是不宜的。”

沈鴻駿聽見永徽帝自稱姑父,就知道眼前人真的是着急了。他心下一暖,陛下對他,依舊如同往昔一般。“陛下,您待侄兒如同親子。侄兒便是粉身碎骨,也要爲陛下解憂的,更何況只是帶兵出征而已。”

“駿兒,你可想好了,要怎麼跟雲雪說?這一次可不像去年,五六個月便可以回來。這一次,最少也得三年五載,時間太長了啊。”沈鴻駿的話,讓永徽帝心裡很感動,但他還是很擔心。尤其是雲雪,這纔剛生完孩子沒多久呢,小夫妻倆又要分開了。

“正想請陛下允准,許侄兒帶着家眷通赴西北。不光是侄兒,侄兒帶的那些將領,有家眷的,也都一同帶着。西北地廣人稀,此次侄兒前去,也想琢磨着讓西北興旺起來。民富才能國強,若是西北民衆都能過上好日子,人口越來越多,對於防禦上,會更加有利的。”

沈鴻駿向着永徽帝行禮,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按朝廷慣例,手握重兵的將領,一般是不許帶着家眷出行的。就怕萬一領兵之人有謀反之心,帶着家眷離京,便不會受朝廷的牽制了。

永徽帝自然是不會懷疑沈鴻駿的,但是他聽到這個要求時,還是吃了一驚。永徽帝站起來,手扶在桌案上,看着沈鴻駿,“駿兒,西北苦寒之地,生活十分艱苦。你捨得昉兒纔不過剛出生幾個月,就跟着你去西北吃苦麼?”

“是啊,表哥,雲雪姐姐吃了那麼多的苦,好不容易纔來到京城閒下來,若是她跟着你去西北,怕是又要不得閒了。”雲霖也很是驚訝,他之前根本就沒有聽沈鴻駿提起過這件事啊。

沈鴻駿笑笑,“陛下,王爺,這個主意,還是雲雪提出來的呢。她不忍與臣分離,更不忍臣因爲擔心西北戰事而日夜憂心,故而才提出這個法子。只要我們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就是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永徽帝坐下,目光盯着沈鴻駿,看了半天。“駿兒,你何其有幸,遇到了雲雪。罷了,既然你們夫妻已經商量好了,朕還有什麼可說的?只是苦了雲雪和昉兒,要跟着你去吃苦受累了。”永徽帝不由得嘆了口氣。

實在是朝中沒有合適的人選,沈鴻駿的戰績和威名,無人能及。另外,也沒有人,比沈鴻駿更能讓永徽帝放心。“不過,西北形勢,還未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你們也無需太着急離京。依朕之見,不若春暖花開之時,你再領着家人離京趕赴西北即可。”

“朝廷調動兵馬,各項事情都需要準備,一時半刻的,大軍還無法出行。趁着這個時候,朕傳旨西北守軍,給你們修繕一處住宅。也省得雲雪跟着過去,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永徽帝對待沈鴻駿夫妻,就跟雲霖夫妻差不多,所以想的也就多了一些。

沈鴻駿再次躬身施禮,“臣謝陛下隆恩。”能這樣,那是最好了。沈鴻駿心裡,一樣也捨不得雲雪母子去吃苦的。

事情商議妥當,沈鴻駿和雲霖便從御書房出來,一同離宮回府去了。永徽帝在看了一陣子奏章之後,就去了皇后的鳳儀宮。

鳳儀宮中,大公主正陪着沈寧嫣說話呢。大公主回宮過年,年後還沒有出宮,沈寧嫣捨不得女兒,就留她在宮中多住一陣子。五歲的大公主,比之前長高了不少,而且也懂事了很多,把沈寧嫣哄的高興不已。

“清兒,你還是留在宮裡,陪着母后算了。”沈寧嫣故意逗女兒道。

大公主搖頭,“不要,這宮裡沒意思,我不喜歡。我想跟雲霞姐姐一起,習文練武,我們還可以去看大黃和小花,它們可好玩了。”大公主的小腦袋晃得跟撥浪鼓似的,這宮裡太沒意思了,她可不想留下。

沈寧嫣不由得搖頭嘆氣,自家閨女這下可是養的野了,以後可該怎麼辦啊?算了,終歸是皇帝的閨女,堂堂公主,以後總不會嫁不出去就是了。女兒家能夠自由自在的日子不多,就讓清兒隨心所欲的過日子算了。

母女倆正說話間,就聽到外面宮人的聲音,“奴婢恭迎萬歲。”

“清兒,你父皇過來了,快,咱們出去迎一迎。”沈寧嫣聽到外面的聲音之後,高興的牽着女兒的小手,就從屋裡走了出來。

迎面正好遇見了永徽帝,沈寧嫣含笑道,“陛下今日倒是下朝早些。臣妾這裡,正好預備了一些吃食,不如陛下陪着臣妾還有清兒用上一些吧。”

永徽帝的身體也不算很好,當年他們夫妻被圈禁時,身子都熬壞了。如今雖說是成日的用着補品,可是朝政繁忙,永徽帝又十分勤勉,經常忙着忙着就忘了吃東西。

沈寧嫣擔心丈夫的身體,正好丈夫每日下了早朝都會來鳳儀宮,故而鳳儀宮中,便經常備着一些補養身子的吃食。只要永徽帝來了,沈寧嫣都會陪着丈夫吃上一些。

永徽帝自然是明白妻子的用心,於是便微笑着點頭,“好啊,既然你這邊有吃的,那就吃一些。早朝之前,朕也就喝了兩口粥而已,這會兒真的是有些餓了呢。”

於是,宮人立即送上來各樣的吃食,擺了滿滿一桌子。永徽帝一家三口,便在一起隨意吃了些。

“陛下是說,雲雪要跟駿兒一起,去西北真守邊關?”吃過飯之後,永徽帝跟沈寧嫣說起了出兵的事情,沈寧嫣很是驚訝。

“是啊,駿兒說,這還是雲雪的主意呢。”永徽帝嘆氣,

“雲雪這個丫頭,太好強了。她那個不服輸的性子,註定了比別人要多操心受累的。朕也清楚,這丫頭有能耐,一肚子的主意。她若是去了西北,說不定那邊還真的就能變個模樣,只是太苦太累了,朕有些不捨啊。”

“那個丫頭,是個閒不住的,想來是在京城裡住夠了,想要出去走走。陛下,還請您多操心,讓人看着把雲雪母子的住處等安置好。也不能離着邊關太近了,危險,最好有那種大一些的城池,防禦不錯的,給他們選個地方住着。”沈寧嫣也是有些心疼雲雪,故而才這樣對永徽帝說道。

第421章 濃情第156章 原因第319章 爲難第199章 熊肉第595章 添妝第209章 開解第750章 番外 雲震篇(二)第508章 中秋喜訊第92章 秋收第173章 商議第574章 帝后到來(二)第656章 雲氏癱瘓第89章 安慰第149章 堂伯第745章 三年之後(一)第197章 尖酸第122章 倩茹成親第206章 叛亂第658章 沈瑄生病第693章 無怨無悔第94章 逛縣城第149章 堂伯第59章 門檻哨第751章 番外 雲震篇(三)第164章 人禍第370章 見親長第546章 追查(一)第743章 花開並蒂(一)第316章 玉嬋捱打第417章 忙亂第475章 嫁妝風波(一)第776章 番外 沈昕篇(七)第49章 鬧事第518章 心願第805章 番外 星辰閃耀(一)第798章 番外 沈晗篇(三)第471章 吳家的喜事第201章 燒地瓜第260章 打算第310章 生計艱難第148章 夾信子村第356章 保衛糧食(二)第240章 傷重第220章 習慣第114章 沒本事第613章 變故(一)第500章 盈利頗豐第71章 馬市臺第328章 責打第119章 疑惑第402章 大黃示警第138章 雲霖離開第319章 爲難第559章 失望第295章 亮子和玉梨第150章 合葬第452章 師門絕技第242章 帶人進山第38章 相聚番外沈昉篇五第503章 雲霖中毒第90章 毛病第506章 喂藥第504章 秋日忙亂第784章 番外 沈昕篇(十五)第374章 推測形勢第179章 慶賀第624章 踐行第572章 求娶(二)第618章 有毒(一)第526章 如梅留下第745章 三年之後(一)第412章 董老歸來第775章 番外 沈昕篇(六)第262章 別院第810章 番外 星辰閃耀(六)第442章 清理別院第296章 野菜小豆腐第246章 忙年第584章 真切情意第591章 搬家(一)第667章 秀才雲霆第148章 夾信子村第76章 到家了第737章 新政第19章 打獵第659章 勝利第638章 雲霓出嫁(二)第132章 一發第571章 求娶(一)第227章 於氏第202章 保護費第173章 商議第356章 保衛糧食(二)第239章 搶人第23章 安排第720章 走親戚第531章 製衣第625章 進京趕考第171章 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