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廬州【求訂閱】

大軍出行,浩浩蕩蕩,車秣千載,不加遮掩。

青面獸得到益都軍令,當即點檢糧草,聚集兵馬,引軍直奔和州。所部有八千正兵,一萬新編守備軍,外加民夫五千餘。

二萬多人,從揚州到和州,就是遮掩也攔不住西軍的細作。

楊志也無心去遮奢,這一遭碰撞,兩邊憑的都是真實力。若梁山軍不堪一擊,西軍自然能輕鬆如意;而若是西軍自己撞了個滿頭包,和州城裡就是一兵一卒都無,四門大開着,西軍也不敢邁過雷池半步。

“報都督,江面上有南軍窺視。”快馬忽的來報。

楊志聞言白眼翻了一翻,這摩尼教真是丟分。依舊照着常例,視若不見。摩尼教實則亦是乖覺,只遠遠的探看,而並不着人前來催促。一是管楊志不着,二是無話可說。

嫌梁山軍行軍速度慢,梁山軍倒也是想快,可上千輛輜重隨軍,他們快得了嗎?長江沿線上,梁山軍可無水軍設立。當初談判時約定的事宜,這是摩尼教自個提出來的,能怪誰?

如是,梁山軍依江而行,速度不緊不慢。接下的戰事,中心在於廬州,那兒打好了,西軍不敗自退。

話分兩頭,就在楊志引大軍向和州奔來時候,廬州城下,兩軍交鋒也見到了真章。

晁蓋這日巡視城防,廬州城被他打破時候,損毀甚重,即便已經過了修補,現今西軍猛撲來,那也是一次嚴峻考驗。

戰馬直奔上城頭,卻是爲了更便易在危急時刻調兵堵漏,梁山軍特意在廬州城四面築有斜坡。托塔天王剛跳下馬背,在此職守的張俊便上前說道:“招討,卑職看着城外西軍恐要動手了!”

“哦?”晁蓋瞪大眼睛看他一眼,拔腿就往城牆邊而去。

張俊此刻已是晁蓋手下的廬州兵馬副使,跟後頭道:“城外的砲車架得差不離了,各種器具也多打造齊全,招討看了就知。”

晁蓋憑牆遠眺,剛看一眼,就禁不住心裡一驚。“我昨天黃昏時候還巡了城,看宋軍軍備遠沒今日齊整,現下還未到午時,這麼點功夫,城外如何都要車砲成林了?”

當初守濟州的時候,西軍也曾經架砲數十計,但與眼前的架勢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晁蓋對外眺望,都不需要千里鏡,只是目力所及之處,人海之中,砲車如林,就多不勝數。

不過石砲再多,晁蓋也還不怵,他手中也有石砲,佈置於城中空地。廬州城剛歷經兵災,城中百姓逃亡大半,因爲戰爭,拆毀焚燬的房屋甚多。如今都被梁山軍清理了來,或是作爲屯兵營地,或是作爲校場倉庫用,那其中幾塊臨近城池之地,便成爲了石砲陣地。

梁山砲射程遠,佔地卻小,機械發力節省人力場地,佈置在城內依舊能有效遏制宋軍的石砲。

但叫晁蓋心驚的是,宋軍的諸多器械裡,除一輛輛砲車外,還有許多的盾車、屋洞、鵝車、雲梯等。

“招討,這恐是江陵城內儲備的軍械,如今都運來戰場。”

張俊的話晁蓋表示認同。江陵府、鄂州以及襄陽城中都儲備不少軍器,現在也都派上用場了。

晁蓋臉上神色嚴肅,“看來這劉延慶是準備齊全了。打就打,還會怕他不成?”當即就傳出一連串命令來,比如疏散城牆附近的百姓,組織城內青壯,佈置兵馬按街巡哨。還有招呼砲車陣地,只待宋軍的砲羣進到距離之內,就發砲猛轟。

語畢,就順着城頭巡察去。一路上,見那各處敵臺、馬面、敵樓、箭樓上的官兵皆各司其職,沒一人懈怠,甚是滿意。

這淮南軍被摻進來一些人後,再由蕭嘉穗幾經整頓,總算有了一點強軍模樣。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叫晁蓋見了心頭大慰,自覺不枉自己的一番辛苦。

巡城一週,晁蓋再回到南城門時,午時都已經過了。張俊已經叫人準備好了酒肉,晁蓋也不客氣,抓起一張油亮金黃的煎餅,捲起大塊豬肉,沾了蒜汁,就大口撕咬起來。

有人說,宋朝人不食豬肉,因爲蘇東坡的那一首詩麼: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很多人就以爲宋朝豬肉真就沒人吃呢。卻不想一想,這豬肉若真沒人吃了,怎的還會有人去養豬?實則是,宋朝人吃豬肉不要太多。

那東京城中,南薰門外,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羣萬數,止十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當然,那些有錢人家不食豬肉,也是宋朝時的社會實情。可原因真的是中國自古鄙視豬肉麼?那是胡扯。或者說是後世網上穆吹們的論調。

實則呢,自西晉滅亡以後,大量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經過300多年的戰亂先一統於隋,又一統於唐。建立隋唐的楊氏李氏家族雖然是漢人,但早已嚴重胡化。胡人自然更愛吃羊肉,皇族如此,吃得起肉的貴族、官僚們也是如此。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如此在蘇軾出生前的數百年間,豬肉逐漸沒落。

後世就有學者指出,在魏晉——隋唐時代的華北地區,豬的飼養仍較爲普遍,但數量與兩漢時期相比已明顯下降,不成規模,與黃土高原畜牧地帶的大規模養羊無法同日而語。《齊民要術》與《四時纂要》兩部農書對養羊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養豬。

但此一時彼一時。

對比趙宋喜食羔羊,陸謙卻鼓勵百姓們大肆養豬。

農耕社會,狗能看家護院防盜,雞能下蛋換鹽油醬醋,牛馬用來耕田種地運輸,魚鴨需水域,羊的食物種類單一、單隻產肉又少,能給大多數人提供肉類蛋白質脂肪的,只要雜食性強不挑食、性情溫順不亂跑、單隻產肉量大的豬。

在梁山軍逐漸擴大的過程中,豬肉始終是梁山軍的肉食主要供給源之一。即便是現今海洋捕撈業逐漸發達的現下。

今日的午餐,守城將士飯菜自然有的葷腥。與晁蓋所食一樣,也是豬肉。區別盡是普通將士所食的豬肉是醃肉,而晁蓋吃食的豬肉是鮮肉。

第七百四十章 和紳跌倒,嘉慶吃飽第三百一十九章 寶馬贈英雄【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構東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封官進爵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造‘英雄’第九十一章 真好漢第二章 豹子頭第七百四十章 和紳跌倒,嘉慶吃飽第八百一十六章 剛建國就開無雙!【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般的好運氣【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姓自是我陸謙的子民,山河自是我陸謙的疆土【求訂閱】第八百二十四章 官宦沉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百二十五章 曹知縣妙筆生花第一百四十章 一舉而竟全功【第四更,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一章 娘啊,這是個後爹!第六百八十一章 燕雲(四)第十三章 熊山君【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六十三章 華夷之辨【寫的頭疼】第五百六十八章 宋夏Vs陸齊第四百一十四章 女真,禽獸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柴家的命中之劫【求訂】第二百零三章 一場驚喜無限的反轉大劇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京太尉點兵,江州好漢聚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道上殺出個程咬金【1/3,求訂】第七百二十六章 陸皇帝的許諾第二百二十六章 陸謙在此恭候太尉多時也(求訂閱)第一千零三章 中國人的傲慢將殺死他自己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邦故技,約法三章【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章 舉人、秀才第八百二十四章 官宦沉浮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非同路第四百零五章 自古後宮不和諧,陸謙再次難宋江第二百零四章 囚犯秦明的心路自白第三百三十八章 閉門自焚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刨趙皇帝的根兒第八百五十八章 亡國餘孽,賊心不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舍南就北是薛紹,身犯牢籠玉麒麟【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人歡樂有人愁第九百零九章 失望與收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出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黑陸謙挖坑埋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人生【求訂閱】第八百零二章 橫屍遍野【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五章 “要臉”皇帝【求訂閱】第九百零九章 失望與收穫第九百八十一章 不爲人知的秘密第七百零五章 燕雲戰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陸謙在釣魚!第六百八十九章 燕雲(十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長期飯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州海事【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着紅旗反紅旗第二百六十二章論 “造假”之妙用【求訂】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官到來第八百四十九章 大藝術家的替罪羔羊第四百五十五章 十蕩十決【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萬人坑上鎮鐵塔第八百七十二章 征服第二百五十三章 肉食者鄙,肉食者真的鄙麼?第三百八十三章 “國教版”的威力第五十一章 梁山好漢【求收藏】第七百零八章 嶺南都護府第六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六百三十三章 登基稱帝,大封羣臣第十四章 天下有數的奢遮人物【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河岸畔仁義留名【求訂】第七百七十四章 阿也,那是甚個?第四百七十六章 命比草賤的百姓第一百五十六章 北地販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二章 效犬馬之勞,生死無悔第九百四十九章 皇子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鬥將【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陸虞候君臨天下,衆兄弟似錦前程第九百七十二章 要相信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出師東進【大年初一,大吉大利】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紋龍夜襲破王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亂鬥第三百三十章 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第三百九十章 ‘滔天罪孽’【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九章 對南,對北第三百九十章 ‘滔天罪孽’【求訂閱】第九百五十八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州海事【求訂閱】第一千零一章 一切都要靠自己啊!第八百一十章 化夷爲夏,煌煌正道【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五章 鳴鼓出師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姓自是我陸謙的子民,山河自是我陸謙的疆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學無術陸大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留隱患第二百一十六章 急先鋒英雄孟州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遛狗第六百六十一章 戲精上身第五百三十九章 對南,對北第六百七十四章 封官進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的戰爭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風捲起的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