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只謀一時,不謀一世【第二更,求訂閱】

……

欒廷玉吃軟不吃硬啊,自己剛受了人好處,陸謙對自己甚是尊敬寬容,要他張口就說強硬拒絕的話來,是很作難。可他也不會‘糊塗’鬆口的。

“陽谷縣距離梁山泊只咫尺之遙,欒某早聽得貴寨義氣,仗義行仁,扶危濟困。那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之名,江湖百姓盡皆傳揚。”

“現今小人兵敗被捉,得大頭領以禮相待,便是那祝家人物也不肯壞了屍身去,始知曉大頭領果然義氣。倘蒙存留微命,本當以捐軀保奏。”

“可我欒廷玉當年落魄江湖,空有一身本領,卻投保無門,累得妻兒隨着受苦。若不是得祝東家看重,哪裡能有這多年的安樂?現今祝家行錯了道路,遭遇大難,某不立跟着殉死已然不義氣,安有顏面上山入夥。”

“大頭領厚愛,欒廷玉今生無以爲報,來世若有緣分,自當效力。”這話說罷,欒廷玉就再次閉上了眼睛。

陸謙能感覺得出他閉上眼睛的意思,魯智深也能感覺得出來。這不僅是一種拒絕,還是一種任憑處置的無奈。他家小也在那祝家莊的。對比李應和扈成,眼前的欒廷玉真強多了。

那水滸原著上的欒廷玉,形象甚是單薄,陸謙都還笑話過,這傢伙綽號鐵棒教師,拿的卻是一杆鐵槍,打人的又是流星錘,跟鐵棒有個屁瓜葛。但現在再看,真真就是一根鐵打的棒槌啊,骨頭夠硬啊。

“教師且聽陸謙一言。某等兄弟在這混沌世道里無處容身,始暫佔水泊,權時避難。雖落草爲寇,卻不敢多造惡半分,仗義而行,除暴安良,昂俯不愧於天地,這道義上是絕不肯虧欠半分的。教師亦是好漢,我梁山斷然不殺的。教師如不願意入夥,本放了就是。可教師知曉五里口陷落之內情,那李應、扈成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我,助我梁山輕取五里口,陸謙也必然是要爲那二人保守秘密的!”

陸謙話說到‘斷然不殺的’這五個字的時候,欒廷玉就一下睜大了眼睛,螞蟻尚且貪生,沒人能在可以活的時候去尋死。

“教師如不願入夥兒,陸謙自然不勉強。但就敢請教師且在山寨住上三兩年,稍後只會把教師家小送上。待日後風波平息了,某必奉路錢,恭送教師全家下山。”

這就是陸謙想到的法子了。羈絆住欒廷玉,卻又與山寨總頭領區別開來身份,日久天長,只做潛移默化。有利而無弊也。

欒廷玉還能說什麼呢?只能應允。

陸謙當日就將欒廷玉使人送上大寨,交與林沖相見,留在寨裡安頓。待來日破了獨龍崗,取他家小,再送上山去。下午再出一軍直取陽谷縣獨龍崗,這裡自一面犒賞三軍並衆頭領,計議軍情。

大軍行到這兒,在眼下的濟州府西北地區,已經是無有威脅了。下一步只是要去祝家莊抄家,砍了祝朝奉後,把祝家的儲備盡數抄掠來就是。

但那祝家莊的積蓄究竟有多少呢?

便是在祝家莊當教師多年的欒廷玉也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祝家莊甚是豪富,那莊內的儲糧之地,糧倉修建的不僅高大,更兼數目不少。那具體的數字他也說不出來。

倒是扈成說了個數目,祝家莊日常儲糧就不會低於五萬石的,如今夏糧剛剛入庫,那祝家莊裡的糧食,多的不敢說,十萬石還是有的。

這個數字對比一個村坊大戶來說,顯然過於巨大了。即便是那個村坊甚大,比晁蓋的基本盤還要大。但對比陸謙記憶裡的五十萬石來,就又是個小數目了。

陸謙面上半點顏色不顯,心裡卻直到晚上歇息時都在反覆想着此事。

施老爺子地理不過關,數學不及格是很值得肯定的事兒,據說那水滸裡,最早版本中的三打祝家莊,還有取糧五千萬石的戲碼。這數字,真牛掰了。但是這區區十萬石,對比之前的五十萬石,着實太叫陸謙傷心了。

他來到這個時空已經有段日子了,對這個時空更加的瞭解。區區一個祝家莊就能取出五十萬石糧食,如果不差的話,那年大宋朝必然有什麼地方遭了大災荒。而祝家莊保不準是參與到了屯糧這檔子事兒上,要囤積大批的糧食,也的確是再沒祝家莊這樣的地方更合適了。

地理位置相對‘偏僻’,武力充足,安全有保障,還臨近黃河,水運方便。

如此一說,那祝家莊的防備爲什麼比現下森嚴,如今的祝家莊雖然防備也挺森嚴的,梁山細作根本打探不出什麼具體的消息,但也不至於進都進不去,或者進去了出不來。那也就有道理了。

而且陸謙記得,那原著上祝家莊還要防備梁山來借糧的,爲什麼梁山向他這兒借糧呢?只說祝家莊屯糧的話,似乎也能說得通。就算是祝家莊爲甚膽敢挑釁梁山,都有譜了,人家背後定是有大靠山了。敢屯糧奇貨可居,必然是要在官面上有依靠的。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陸謙的猜測。

今年纔是晁蓋智劫生辰綱的年份,距離原著上宋江三打祝家莊還有的兩三年。陸謙腦子裡對水滸的記憶真的不怎麼明確,那究竟是兩年還是三年,他真是記不清了。

事實上就連蔡京的生辰是那一日他都不知道,陸謙只記得是夏天。不過現在他知曉了,蔡京的生辰是六月十五。這事兒但凡在東京城裡居住過的人,都要知曉。每年這時候都不知道會有多少官人、貴僕趕着來於蔡京送禮。陸謙可是官府體系的人,怎可能不知道那蔡京的壽辰呢?雖然他的級別就算要去送禮,都不夠級。

所以啊,這拿下了祝家莊後,陸謙也要着手這生辰綱的事宜了。

街老鼠張三早就返回了東京,卻離開了大相國寺一代,而多在匠營盤旋。由着梁山上那些工匠師傅們的關係,不停地向山上輸送新鮮血液。青草蛇李四隻在諜報司當頭探員卻是有些屈才了。

魯智深在東京大相國寺收的這倆小徒弟,人確實青皮無賴了一些,但腦子靈活,且常年混跡街頭,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那張三已經有了用處,李四【不是李四郎】卻也要有個去處,就往大名府趕去。

那魯智深上山之後,他在東京城裡的幾個徒弟兒也都被接到了山寨。蓋因爲黨世英劫殺林沖的那一回兒,魯智深露了行跡,被逃竄的幾個殘兵告了官,吃了開封官府的通緝,他那幾個徒弟也都吃了累贅。正過的艱難,被梁山泊來人一勸,正好上山入夥。

現如今還不到五月,尚有些時日。

只是那樑中書作爲一個高級官員,只老丈人過個生日就掏出十萬貫來,他麼,陸謙看着眼紅的同時,想想也覺得不對。有這麼搞得滿城風雨,路人皆知的事兒嗎?

十萬貫可不是個小數字。以現今時空的物價來看這十萬貫,那就至少是後世的一個億。【是,只看實物價格,比如糧食,一貫錢絕對不止1000塊。可是北宋的全年財政收入才幾個錢?十萬貫,至少一千分之一了。兔子每年財政的一千分之一又是多少呢?】

老丈人過個生日,又非整壽,樑中書就如此大出血,這顯然不合情理。年年如此的話,那樑中書搜刮民脂民膏的擔子絕對不輕。

每一年,除去公款開支雜項費用,僅私下的老丈人一人的“生日禮物”這一項,就要上交“一個億”!兩年、三年如此交下去,樑中書他受得了麼?

而且樑中書給老丈人送壽禮,楊志還是悄悄出發的,那消息怎的散播出去的?散播的還如此之廣泛?那公孫勝去尋晁蓋的時候,距離壽禮路過黃泥崗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這散播的也太快了。所以後世有不少人認爲楊志押運的生辰綱只是個虛頭,那真真的生辰綱早就另有人送去東京太師府上了。當然,那楊志從大名府趕去東京,要經過齊魯,這施老爺子的地理也叫人歎服。

可不管怎麼說吧,陸謙是很好奇沒了楊志,今年的樑中書又怎麼送壽禮。要知道,他這個女婿的壽禮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一回,至今未獲啊。

如果可以,陸謙也希望劫他一回。這這北京生辰綱不管多少皆爲不義之財,取之無礙。

只是現在說這些還爲時尚早,陸謙的當務之急是拿下祝家莊。而對於那清河縣來說,這兩日過的卻是戰戰兢兢,知縣相公連着幾日夜都無法安睡。

大批的錢糧物質被送到了城外的梁山軍中。天叫可憐,那清河縣城雖然不大,兩萬人口還是有的,把青壯聚集一下,只憑城外的一營梁山軍如何能奈何的他們?且城中正牌的鄉勇也有五百人。但滿城官民卻只願意花錢消災,寥寥幾個叫嚷着聚集民丁以抗草寇的人,反紛紛被痛斥。

便是知縣本人也喝斥他們爲匹夫之勇,只謀一時,不謀一世。說那清河縣就在水泊邊上,梁山賊隨時都能來,這次打不動,下次玩偷襲,還能於你時間籌集民丁嗎?

武松的心裡頭亂糟糟的。

兩邊不用交手,這叫他高興;可城中一干鳥人的說噪,叫他氣怒的不可抑制。

那知縣的話說似乎有些道理,武松卻自覺的是在養虎爲患,抱薪救火。知縣罵別人只謀一時,不謀一世,他自己又豈是謀了一世?都如他這般,只會叫梁山泊越發勢強。

如果自從清河縣都頭的立場看,這法子是大禍害。可他武二郎卻就要在這等人手下唯唯諾諾。

第三百二十一章 稱孤道寡的滋味【求訂閱】第一千零八章 救世主第八章 好漢子【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一章 梁山威風何在?【四千大章,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章 兵鋒所向第四百四十章 舉人、秀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萬王之王,世界之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所圖甚大【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梁山泊的‘科考’第四百六十三章 華夷之辨【寫的頭疼】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萬王之王,世界之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征伐淮南第四十二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陸皖也不知道啊第五百七十七章 譁了狗第七十三章 黃安首級在此!【求收藏】第五百三十章 好主意,真智多星也第八百七十一章 進步第六百二十九章 賢君仁主第五百三十一章 希望與破滅第三百三十八章 閉門自焚後記 8第九百零六章 你們,你們……第三百五十六章 必勝!第三百二十章 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第七十二章 在劫難逃!【求收藏】第六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的西巡第八百七十九章 中國行第七百七十九章 平遼寨第一百九十八章 亂軍當中走呼延第一千零四十章 陸謙的願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帝國的底蘊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人歡樂有人愁第七百一十章 君有龍虎之姿,實貴不可言也(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展渾身本領,盡施胸中抱負第八百一十八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求訂閱】第九百九十三章 挑剔的陸皖第六百一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六百八十一章 燕雲(四)第九百二十四章 明白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中國新篇章第三百零九章 唐斌離心【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 遼軍入寇!!!第二百二十三章 梁山精銳無人敵(求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青面獸獻美陸寨主,宋公明被譽今劇孟第二百零四章 囚犯秦明的心路自白第八百二十二章 給我徹查!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廈已傾,李師師的最後一次露面第七百八十二章 交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結盟第八百七十九章 中國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陸謙在此恭候太尉多時也(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京畿近地,怎有如此巨寇?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平不平第九百七十三章 無敵當世第八十六章 把它掰回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賊在此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戰獨龍崗(二)【第六更,繼續求訂閱】第一千零八章 救世主第六百六十章 簡在帝心秦檜,不殺不痛快!第九百一十三章 奔襲第六百六十六章 良紳善士,棄暗投明第五百零九章 胡說!第三十七章 虞侯好魄力【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三章 俱是好漢第一百五十九章 敢來阻擋,殺了就是【求訂】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出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得道多助第七百八十五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此言不虛【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東溪村上遇舊人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封國之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至此多事也【求訂】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人生【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急先鋒夜襲李天王,蔣門神倒反孟州城第一千零一章 一切都要靠自己啊!第二零六章 梁山泊英雄定職事第九百五十一章 龍生九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英雄玉麒麟第二十六章 哪來的晦氣婦人?【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九十四章 堅固的堡壘往往從……第二百七十四章 身雖百死而無怨,具懷忠義笑問天第九百七十五章 吃鉤容易,脫鉤卻難第四百四十章 舉人、秀才第九百四十三章 中國人已經來了第九百零七章 大局已定也!第一百零五章 宋家莊第五百一十四章 拋磚引玉第七百七十二章 宰相必起於州郡,正堂必發於鄉間第四百零六章 海東之國,允是不允?第九百一十四章 血流成河第八百五十章 牀上政治第九百五十二章 各有不同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洞庭瀟瀟【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四章 死高俅,活存保【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八章 陸謙驚喜【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塊流着密的寶地……第九百六十一章 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