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沂蒙有變

餘額不足

共和八十八年六月,山東臨沂。

清晨一陣小雨之後,太陽又籠罩在大路上,反而有幾分陰涼的感覺,藉機驅散了暑氣,似乎預示着今天出行會一路平安。

對於魯南能這麼快恢復元氣,這完全出乎於柳鏡曉的意料之外,他的政策是“不興土木”,說白了就是學一學文景之治,積蓄實力紮好根基,現在魯南卻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工地,堤壩、道路……甚至有人提出要大修佛廟道觀,以謝上天之德,結果柳鏡曉當即發作,冷冷地回了一句:“我沒錢!”

現在大家都埋怨柳鏡曉的膽子太小,捂着錢袋就怕風險不敢投下去,現在這些工程款,只有民間自行籌資,再加上官方略作補助。

只是大家都不清楚,沈纖巧事先的預計是完全破產,她說一個年下來,赤字頂多十幾萬,現在花錢如流水,有時候一個月賬本上就有了近十萬的赤字,讓柳鏡曉好生心痛。

至於張克留下的亂攤子,沈纖巧玩了一手很巧妙的棋,這百來萬的債務,沈纖巧先行進行整理,所謂“整理”,實際就是部分賴賬,首先利息不能太高,不論高低年利一律三釐半,而且這三釐半利息要追溯到以往,如果年數太久,沈纖巧還要扣去幾成,其次一切債務要削債兩成,而且憑據不過硬的,或者是柳鏡曉入魯之後臨時借的款子,她一律不予承認。

張克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很多借款都缺乏合法手續,這樣一“整理”,這赤字就從一百萬出頭變成了六十萬不到,不過對於這整理下來的債務,沈纖巧也是打定賴賬的主意。

他學得是共和初年海上沈家的辦法,從柳鏡曉要來二十萬公款成立了一個魯南銀行,然後把這負債全部轉變爲魯南銀行的股份,即“所謂債轉股”是也,每年只需要付出紅利,即無須還本,又無需付息,當真是個好辦法。

但是債主也表示滿意,沒錯,張克是許了很高的利息從自己這借了大筆款子,但是那借法是用荷槍實彈的大隊士兵來借的,自己也不求利息,只求還個老本,象城南鐵鋪的鄧掌櫃,先後被借走了六千多大洋,連同利息算起是有一萬出頭了,可是人家張克張會辦從來是有借有還的,只是這日子就稍稍有些拖,向他要債務,張我帥從來是一句話:“下個月再說……”

每當被逼急了,他就說:“明年吧……手頭太緊,明年一定還你!”再逼急了,人家就動起武了,抓人、抄家,還也逼債的話,張克只有用狠招了,那就拉出去槍斃,以便耳根清淨。

後來看到張克跑了,大夥兒對這個錢就根本沒指望了,按中國的老規矩,新官上任之後,對前任留下來的大小零碎,那是一概要打翻重來的,沒想到柳師長居然把這些債務轉成了股份,雖然一時半會拿不回來,可總算是有個指望了,而且每年至少還有一筆紅利入賬。

魯南銀行實際和財政科關係很親切,財政方面的拔款解款全都是交給魯南銀行來操辦,加上其官方*,這個銀行很快打開了局面,在魯南各縣分設分理機構,不過沈纖巧不願這個銀行沾染太多官方色彩,全行官股只有三十萬,只相當商股的半數。

既然有自己的股份,債主對這銀行也特別關心,股東會開會次次是一個不拉,董事會對於職員更是要求極嚴,另一方面業務推廣也很順利,沈纖巧甚至有發行紙幣的打算。

但是這歌舞昇平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這十幾年創傷的消失可不是一天兩天就完成,柳鏡曉站在馬上,隨着瞄着一眼,就看到地面上散落不少槍彈,隨處可見衣衫破爛的路人,正想着對面的丁重笑道:“鏡曉,就此別過吧!”

柳鏡曉倒是十分客氣:“重帥……讓我再送你一程吧……”

丁重答道:“鏡曉,你已經都送過地頭了!不必遠送,心意到了就行了!”

柳鏡曉則仍是說客套話:“哪裡……一想到這麼快就和重帥分開,真是遺憾啊!”

丁重還是那句話:“鏡曉還是回去吧……只是到省之後,還得請鏡曉多多相助啊!”

柳鏡曉這才說道:“請重帥一切放心,我們魯南是全力支持重帥把這個省長幹好的!”

他嘴裡直呼“我們魯南”,那是以山東人自居,既然做不成鄂西王,現在做個魯南王豈不更好,既然要紮根在這裡,柳鏡曉就千方百計地巴結地方人士,和張克的手法完全不同。

既然是丁省長上任,而且是柳師長親自帶大小官員相送,不用任何動員,連貪官都要準備幾把萬民傘,再來個“數萬民衆夾道相送”,再來個“還我×公”的說法,何況丁重在魯南聲望極高,這一套今天也演上一出,不過多了幾分真情實意而已,最後柳鏡曉又親自送出很遠。

按道理說,共和以來省長都是個苦差事,所謂“督軍是婆婆,省長是媳婦”,但現在不同,丁重既有柳鏡曉在幕後支持,這腰桿自然會硬起來,在王自齊眼裡,這丁重是來搶他的印把子分他的大權,先前是說歡迎“丁省長即日到任”,那是想在魯南內部搞分裂,沒想到柳鏡曉不上當,還一定要把丁重推到省長的位置。

在他的眼中,柳鏡曉和張克都是一路貨色,再讓丁重當了省長,這還了得,他自己不好出面,只說派人一會兒說“本省人不宜出任省長”,一會兒說“省長應由魯北人出任”,以“民意”阻擊丁重,打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口水官司,只是這省長是段總理首肯的,他正想樹立一下自己的威信,最後王自齊還是在段總理的壓力軟了下來。

所以丁重的上任才拖到今天,雙方又客套了許久,丁重最後說了句真話:“鏡曉,此去赴任,我只有一事放心不下……”

說着,他隨手一指,柳鏡曉順着他的目光看去,正是天使一般的丁靜由丁寧扶着,失去了平時的活潑可愛,只是癡癡地望着自己的父親,眼裡盡是眷戀之意,淚水隨時都可能迸發出來。

丁重此次赴任,只帶了四名離任的縣太爺,把丁靜留在老家,丁靜自小就跟着這個父親,昨天出發之前就已經偷偷哭了,今天卻很懂事,沒落一顆眼淚。

柳鏡曉對這小姑娘很是喜歡,他也很乾脆,他找來一付馬鞭,高舉着馬鞭發誓道:“皇天厚土,我柳鏡曉蒙丁重帥看重,在軍伍中脫穎而出,今日丁帥赴任,將丁小姐託付給我!”

緩了緩,他說道:“從今以後,只要我柳鏡曉有口湯喝,保管讓丁小姐有肉吃!重帥是我的老長官老上司,從此以後,丁小姐也是我的上司……今日所言,句句發自內心,請大夥兒作個見證!”

柳鏡曉是個很有魄力的人,這番話就讓丁重極度感動,只能在馬上做一鞠躬,以示謝意,接下去,柳鏡曉又送了一程,這纔打道回府。

郭俊卿騎着馬回司令部處理積壓的公文去了,柳鏡曉對她非常信任,很多時候只是客串一下簽字機器而已,柳鏡曉自己則不騎馬,反而是和完顏玉琢她們一起坐在一輛馬車上,他坐在馬車正中間,左擁右抱,正想上下其手的時候,只聽一陣輕脆的馬蹄聲,來得甚急。

柳鏡曉是軍人出身,立即反應過來,揭開車簾一看,原來是軍馬統計科長熊曦,他一見到柳鏡曉,立即跳下馬來,快步跑了過來,大聲報告:“師長……”

熊科長的軍馬統計科在這次剿功中有苦勞而沒有功勞,因此柳鏡曉對他頗有微言,熊科長只能加緊蒐集情報,這次是大有收穫,只是這話不好當面講。

柳鏡曉見他欲言又止,也跳下車來,熊曦就貼着柳鏡曉的耳朵輕聲說道:“師長,魯中的保安團隊有譁變的危險!”

柳鏡曉聽了這情報,面色如常,心裡卻盤算開了。

所謂魯中,指的是沂蒙山區,這裡原來是張克的地盤,歷史問題很多,現在王自齊的控制之下,不過王自齊的手法和張克沒有本質性的區別,不但縣長換個精光,就連縣裡的辦事員也是直接由省裡派出的,至於搜刮也是張克的那套辦法,和柳鏡曉休養生息的用意完全是兩回事。

對於這個沂蒙山區,柳鏡曉覺得是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在軍事上相當重要,但是沒有多大油水,不過如果王自齊想要進攻魯南,偏偏這個沂蒙又和魯南接壤,不能不作防備。

因此想了不少,可是沒有想出個結果來,他又輕聲問道:“有多少人?情報可靠?”

熊曦附耳說道:“估計有幾個連隊……王自齊接收之後,準備把軍官全換掉一遍,加上既不發軍餉,又不許他們下鄉劫掠,他們享福慣了,過不了這種苦日子……想要開個縣城然後上山去!這是我們派過去打入他們內部的人打探來的,聽說他現在磨刀霍霍,隨時準備動手!”

幾個連長?規模太小了,至少要幾個營纔有搞頭啊!否則幾個連一反水,立即被鎮壓下來,這對於柳鏡曉想把手伸到沂蒙山去,是個很不利的因素。

他也知道熊曦所指的意思,所謂魯南地方部隊,實際是指張克撤出沂蒙之後所留下來的一些保安部隊,王自齊接手以後改編爲兩個保安團和幾個獨立連,大約有兩三千來人,這些部隊本身就是官匪一家,不過據魯南的土匪說,他們更爲兇悍一些,也能打些不大不小的仗,因爲是“官軍”,平時的態度是驕慢得不得了,一副天之驕子的模樣,現在到了王自齊掌握了部隊首先也來了一個整理,部隊里人心惶惶,來個譁變是大有可能的。

王自齊倒黴,柳鏡曉自然高興,但是他又擔心這事情鬧得太大了,萬一控制不住,大批土匪衝進自己的地盤,那損失就大了,不是每個土匪頭子都是老洋人這樣的指揮藝術。

因爲他當即下了決心,先是點點頭,輕聲說道:“你繼續去派人打探,對了,去找丁團長,讓她派些部隊去那一帶巡視,防備有土匪藉機入境。”

丁寧原來只有兩個連的編制,連同團部總共不過一百五十人,因爲在這次剿匪表現很好,柳鏡曉大筆一揮,一下擴充到六個騎兵連和一個騎炮連的規模,連同團部總共五百人,只是編制好覈定,但是軍馬、裝備都難以解決,兵員的問題也不少,從其它部隊抽調了一批老兵骨幹進行上馬訓練,而且是成建制的連隊調出,讓其它部隊很不滿意,大叫:“爲什麼又從我們這裡抽血!”

可騎兵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忙亂了丁寧和方初明,現在總算是有個樣子,所以柳鏡曉就想讓這支新擴充的部隊出去拉練拉練。

一交代後完畢,熊曦趕緊去找丁寧,柳鏡曉則重新跳上馬車,這次他更大膽,直接坐在徐如冰的身上,然後又是左擁右抱,更可惡的是,他連小尼姑都沒放過。

完顏玉琢當即嗔道:“大白天的……老沒正經!”

說着說着卻變成了一聲嬌啼,柳鏡曉的一隻手已滑進了完顏玉琢的衣服胡亂摸索着,嘴裡卻說:“好玉琢……我不是故意的,手滑了而已……”

手滑?還伸進人家衣服裡作怪,沈纖巧被他氣壞了,輕輕在他的手下擰了一把,只是疼愛夫君,原本有三分勁,真正下手就變成了一分。

柳鏡曉這可找到理了,他帶着得意的笑聲說道:“纖巧,今晚大被同眠,我第一個把你……”

第36章 共和萬稅第35章 有花解語第三十章 1兩線第31章 丁省長第12章 惡戰初始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7章 援鄂起因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38章 平亂第19章 死戰第4章 血之地第五章第35章 逃督軍第30章 棟樑第3章 鬆散聯盟第20章 魚龍混雜第3章 討伐令第29章 林西苦戰(五)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10章 瓊音(三)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39章 上第43章 海上(下)第16章 使者往來第5章 惡戰將至第37章 敗戰第12章 惡戰第43章 海上(下)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26章 復興第28章 轉折第20章 突圍第29章 詭變第16章 天山要塞第1章 雨中鐵軍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7章 南方(二)第41章 含韻(中)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33章 伶人傳第22章 賄選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25章 起程赴魯第14章 舊時恩怨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0章 熊秘書第20章 告急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13章 席間談兵第23章 夫人路線第40章 大破匪軍第29章 北進第32章 川軍出場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26章 京奉鐵路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23章 妒意第7章 雙星初會第31章 轉進宜昌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37章 川鄂戰爭(二)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30章 以水代兵第32章 淮海省第六 卷結束座談會第40章 下第1章 沂蒙有變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13章 小氣督軍第19章 神槍無敵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34章 長者之風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3章 巨炮第7章 臥虎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16章 餘波第9章 雲夢第43章 海上(下)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32章 總統選舉第21章 驚天變第18章 不速之客第12章 湖南問題(中)第1章 漠北騎營第28章 轉折第1章 烈風(下)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22章 俊卿第9章 電文大戰第32章 全勝第16章 天山要塞第37章 風雪漏汁湖第13章 血肉廝殺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