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東問題

餘額不足

可是別人對馮黎的攻擊卻是一刻也沒有消停,關山河不是頓兵於浦口,而江蘇又是誰的地盤?這幕後的主使一看便知,以四省撫匪會辦張我帥爲首通電:“援湘爲當務之急……非援湘不能救國……現有國家罪人策動關旅停兵……無恥之極……人人皆可殺之……”

平時口口聲聲“我帥所言,實獲我心”的督軍們也是使了兩面派的手法,一封電文是附和張克,另一封則是向大總統告罪,大家都得掂量掂量馮大總統的肚量。

要知道這電文雖然沒點白宮主人的名字,可“人人皆可殺之”這話,馮就是一尊泥人也會發火了,何況現在他是總統之尊,直系的首腦,哪能受得了這種氣啊!

好!好你個張克!你不是口口聲聲說:“願率全師掃平南方!”那就讓你帶兵南征,馮大總統當即擬好電文,張克張會辦升任南征北路軍總司令,即日起程率部南征。

這電文倒是深獲段總理之心,府院之間的關係竟因馮黎的這個意氣之舉和緩了不少。

他不是四省剿匪會辦,自已整天打電報說:“甲日斃匪三千……乙日滅匪一萬……丙日擊潰匪軍三四萬餘……”根據段鐵民估計一下,這幾年下來,張克在魯南一帶擊斃的土匪已經不下二三百萬人,當真人才難得!人才難得!

湘西本來就多土匪,一直是個不定安的因素,就他去湘西那個窮山惡水剿匪,至於他是剿匪還是撫匪,段總理就管不着了。

這個張克本身是小土匪出身,後來被招安,以後到段鐵民的手下逐級晉升,後來又調出做了團長,也算是鄂系中人,可是他在鄂系衆將中,是最服從段總理的一個,也是最不服從段總理的一個人。

如果給了甜頭,那真是活生生的哈巴狗,整天搖頭擺尾,聽話不能再聽話了,如果分不到狗骨頭,那人家就立即換了一副可怕的臉孔,現在更好,他以督軍團首領自居,在直鄂兩系之外又形成自己的一副勢力。

這督軍團的復起確有段鐵民默許的意思在內,可是段鐵民也控制不住這個羣魔亂舞的團體,現在張克就連馮總統和段總理也不放眼裡了,段鐵民早就想懲辦一番。原本的程序是國務院內閣會議討論通過再交總統蓋印,現在馮黎從身上拿出一封電文交給段鐵民,段鐵民接了過去,不由竊喜一番,當即同意發表出去。

當然了,張克走後這個地盤也不能便宜了山東督軍王自齊,總統總理兩個人各有打算,江蘇雖然是直系的地盤,但海州一帶卻是鄂軍的地盤,爲了打擊淮鹽走私,鄂軍在海州駐有李定遠旅,這算是歷史問題了,一直以來馮就想收回海州地盤,現在確實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的意思是李定遠旅調魯南,而海州地盤由江蘇收回。

可是對於段總理來說,這個主意是萬萬不能的,這樣一來豈不是擴張直系的勢力了,李定遠旅可以調魯南,但是也不能把海州地盤給交出去,可讓王自齊不費吹灰之力就接收了這樣一塊肥肉,這也是萬萬不能的,要知道王自齊雖然是鄂系的一員干將,可是有實力的人肯定不服從自己,段鐵民就嘗過幾次冷臉的味道,等接收這魯南的地盤,他的腰桿豈不是更硬了。

而最苦的就是那個口口聲聲叫着要“願爲先驅領兵援湘,雖百般艱辛亦萬死不辭”的張克張我帥,這等壯懷激烈的美事落到自己身上,一下了就呆了,不過他反應甚快,仍是那套老套路,要開拔費,要補充武器彈藥,最後還要求多招募十營兵才能南征。

這時候總統總理一齊來了個訓斥“援湘爲當務之急……唯援湘不能救命……克部拖延不進,怠誤軍機……着該部立時開調”,然後又許了甜頭:“一切補給軍餉抵湘之後即可解決!”

不過這可不光是紙上威脅,王自齊早就苦於自己轄區之內有這樣一個第二政府,現在魯南魯中的稅款,他拿不到一分錢,用人行政,省府絲毫不能干涉,而且張克還一直有進濟南摘帽子的想法,因此能趕走那是最好不過,當即令所部沿津浦南下。

再說張克是“暫居”,可是這暫居也實在太久了,他張老兄已經在魯中賴了太久了,足足七年啊!他王自齊能在這些地盤上撈多少銀子啊!非去張克不可謝夫人!

除了王自齊之後,海州的李定遠也有同樣不利於張克所部的舉動,一時間就嚇得這位威風八面的張克一面辯白:“即日開調……”另一方面又賴着不走,到處託關係要求免調。

暫且不說張克這邊雞飛狗跳的故事,再來說柳鏡曉鄂西故事。

就在二月底,柳鏡曉在宜昌又迎來一幫客人,爲首的算是老熟人了,段總理的私人代表,前任的公府秘書長丁權洤,另一個也是柳鏡曉的老朋友了,公債擔保使徐震徐小胖子。

柳鏡曉對丁權洤非常客氣,設了私宴爲他們接風洗塵,他知道丁在段面前是一個要角,地位頗重,這次前來必有要務。

丁一口就勸說柳鏡曉:“柳師長,說實話吧,段總理要南征,這事情我也非常不贊成……可是站在我這個位置,我也不能不相勸幾句……現在還是鄂系的天下,這點你可要清楚……總理是希望你儘早做個選擇!”

徐震也說道:“都是自己人,我也說實話吧!這次你是非動不動不可,段總理是打着一手徵湘一手徵川的主意,段總理就是同意你留在鄂西,可是你在鄂西就攔了人家入川的道兒,即使你同意借道……人家還得擔心前腳剛剛入川,你後面就來個攔腰一擊……非得動一動不可!”

看得出來,小胖子徐震又肥了不多,現在他說一下字,這臉上的肉就動一動了。

柳鏡曉也同樣有苦衷,現在吳新光卡住了長江,湘米來源斷絕,只能依賴於川米,但是川米的價格實在不便宜,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何況現在又是一個坐吃山空的局面,柳鏡曉的旗號在長江上不好使了,吳新光在湖北成立了一個稽查處,然後在海軍第一艦隊的幫助下整天就是查走私,說白了就是四川出口的各種土貨大賺一筆,關健是吳新光在實力對比上很佔了些上風,他現在手裡有三四萬部隊,而鄂南的直軍態度始終遊移不定,動起手自己肯定吃虧,因爲他審時度勢,覺得還是需要一個萬全之策。

丁權洤的話很軟,柳鏡曉聽得覺得十分在理,他說道:“莫叫我柳師長,丁老哥,我說實話,就在二年前,我也不過是窮學生罷了,不要說是什麼功名富貴,那時候的我是連五塊大洋都掏不出來……我一切都是空手起家的!現在就是敗個乾乾淨淨,也不過是從頭再來一次,不象段總理那樣步步算計,唯恐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他這話說硬不硬,說軟不軟,丁權洤只能問道:“柳師長的意思是?”

柳鏡曉這才把底牌給打出來了,他說道:“南征沒有好下場……這樣說吧,只要不入川不入鄂,我是很願意幫段總理的忙!”

徐震當即幫腔道:“我明白……鏡曉這是不以願以中國人打中國人……果然深富愛國之熱情!”

當然幫忙也不能白幫,丁權洤知道柳鏡曉的話裡還有一層意思,他既然放棄了這鄂西的地盤,就請段總理給他一個地盤給予補償,他想了一會,試探性地問道:“魯中一帶土匪甚多,柳師長既然不願以中國人打中國人,可否率部前去剿匪……”

歷史經驗證明,這土匪如果用宣撫的辦法,那隻會是越來越多,最後變成官匪一家的局面,張克的基本地盤在魯南一帶,但是魯中山區亦算是他的轄區,在魯中沂蒙山區他的撫匪效果奇佳,現在冒出一個劉黑七,統率上千流寇無惡不作,所作所爲實在令人髮指,就連黑虎軍也都看不下去了,發電報大聲痛罵劉黑七。

現在劉克的部隊即將南調,這張克的地盤就空缺下來,魯南是塊肥肉,不能落其它人肚裡,魯中就遜色許多,盡是些山頭,雖然不象鄂西那樣窮山惡水,也是塊雞肋,沒什麼啃頭。

可柳鏡曉的腦子就轉得飛快,這魯中山區雖然沒有什麼肥肉,可畢竟比鄂西強,何況現下處於前線,實在是兇險萬分,倒不如調到魯中再說,當即就說道:“久聞劉匪爲害山東,鏡曉早有爲民除害之意,多謝總理成全!”

丁權洤當即把柳鏡曉的回覆發給了段鐵民,段鐵民很快回電:“柳師長少年英雄,此去平賊必能一戰而勝……”這部隊調魯中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但是柳鏡曉的部隊也不能立馬開調,這萬把人一齊放個屁都響徹半邊天,何況是這種換防的大事,柳鏡曉也只能找幾個團長營長暗地裡交流一下。

再說了,還有一堆麻煩事,首先就是開拔費的問題,柳鏡曉本來想自己掏腰包補上,可是小胖子徐震卻來了假公濟私,他兼着公債擔保使,有權力調動做爲公債擔保的各項收入,當即他自己從這筆錢調了一筆款子,以治安費用的名義發給柳鏡曉的部隊。

士兵每人草鞋費兩元,軍官每人贈程儀十元,各團團長還另發安家費若干,柳鏡曉的部隊總共發去三萬元不到。

當然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柳鏡曉是事無不可對夫人言,他在牀上透露了部隊準備調山東的計劃,第二天完顏玉琢和沈纖巧就把一些多餘的家當給賣了。

完顏玉琢倒無所謂,徐如冰也是一條心嫁夫隨夫了,小尼姑定音聽說柳鏡曉要帶他到山東弘揚法事,也是樂滋滋地,只有沈纖巧有些傷感,她長於川中,喝的是這長江水,家裡的產業也是在這川中,還真有些放不下,可是自己丈夫要遠調山東,自己又能如何。

各位團長的嘴巴也不是嚴嚴實實地,部隊準備調動防區的風言風語在部隊裡已傳開了。

段鐵民原計劃是讓柳鏡曉坐船到武漢,然後沿京漢路北上,然後到河南轉乘隴海路,最後再沿津浦路抵達山東,可是柳鏡曉覺得這條路太危險了,這萬把人經過這麼多人的地盤,難保有個意外,萬一別人給自己來個強行繳械,那時候吃後悔藥就來不及了。

再說車皮的安排也是個大問題,當初定邊軍南下,雖然輜重不多,可是一列火車也塞不下,還有一部分人要坐船南下,現在部隊大,輜重更多,恐怕沒二三十列列車是塞不下了,而現在的平漢路每車通車能力不過數列而已,這樣一來部隊就要變成了一字長蛇陣,要從武漢一路拉到山東,人家解決自己還不是方便極了。

再說了鐵路上也同樣不安全,黑虎軍屢次在鐵路附近進行襲擾,萬一交手,柳鏡曉雖有全勝的把握,但這種意外還是不要發生爲好。

最後想起了老朋友蕭迪吉,當即打了一個電報給蕭迪吉,詳細說明這邊的情況,請蕭迪吉派個船隊來接送自己的部隊,最好能一次性運光,至於船資,他是如數付給。

此時的蕭迪吉是“縱橫閩南無敵手”,當真是威風八面,帶了兩個以四川兵編成的福建保安旅橫掃民軍,戰事順利,那些四川兵,也真的“此間樂,不思蜀”,一心想着在福建出人頭地,以後衣錦還鄉,有人已經在寫信回家,吹噓自己在福建是多麼威風八面,全然忘了自己是被當作豬仔賣到臺灣的,其中有一位鄧肯列兵,由於表現突出,現在已經正式晉升爲下士了。

當然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如果不是柳鏡曉把鄧肯這些四川兵以五塊大洋的高價賣給柳鏡曉,蕭迪喜也不會如此威風,他當即回電:以成本價運送貴部,附軍艦四艘護航。

第8章 決斷第1章 初遇蘇雪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8章 天堂地獄第34章 暗流第30章 搶地盤第3章 鐵路故事第14章 慕容蘭珠第3章 奪權之會第7章 就地休整第5章 川鄂和談第1章 烈風(下)第24章 策馬第5章 故人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40章 淪陷第17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兩種命運第29章 禁衛之軍第13章 血肉廝殺第5章 惡戰將至第25章 軍議第18章 威海之役第18章 兩種命運第13章 巨炮第44章 直鄂冷戰第1章 雨中鐵軍第33章 橫刀奪愛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10章 超級雜牌第30章 以水代兵第三十章 1兩線第17章 膠東登陸第29章 禁衛之軍第1章 情債第12章 臨別處置第3章 鐵路故事第32章 扯皮第29章 權威報道第43章 四月八日第39章 有美來訪第15章 雨夜情懷第9章 宣戰(一)第15章 小勝湘軍第44章 出兵第16章 苦戰前夕第9章 變亂突起第20章 告急第26章 復興第21章 南北亂戰第13章 血肉廝殺第13章 美男計第12章 巧芷第7章 援鄂起因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40章 下第6章 破碎(一)第5章 秘情第15章 小勝湘軍第11章 總攻第25章 起程赴魯第14章 初挫強敵第4章 風雲多變第17章 膠東第38章 丁寧出戰第14章 慕容蘭珠第33章 橫刀奪愛第18章 天下分封第7章 南方四(下)第33章 劉黑七第24章 山東問題第16章 彈雨第2章 四照堂定邊軍部隊沿革第10章 熊秘書第14章 初挫強敵第三章第32章 淮海省第7章 祠中論舊第25章 軍議第41章 入關第43章 四月八日第42章 東南(二)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33章 優勢第13章 席間談兵第3章 極密第39章 馮大總統第4章 血之地第2章 棋局第11章 借將(上)第2章 新鮮血液第31章 丁省長第16章 夫妻口角第44章 出兵第10章 海上沈家第2章 棋局第六章第36章 共和萬稅第40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