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

東洋馬關,春帆樓。

下午3點。

清日雙方開始第三次談判。

因爲李鴻章在接引寺養病,清方代表有李經方,伍廷芳,羅豐祿,馬建忠四人出席。

日方代表有陸奧宗光,伊東已代冶、井上勝之助、中田敬義、陸奧廣吉、楢原陳政幾人。

在談判中,陸奧宗光提出進行逐條進行議商的辦法,也就是前一條假如不能達成共識,下一條就不能進行談判。

東洋妄想用這種方法,取得談判中的絕對主動權,逼迫大清逐一滿足其欲壑。

對於東洋這種不要臉的提議,李經方四人頓時愕然,竟而憤怒。

李經方強壓着火氣,和陸奧宗光辯說道:“締結和約,茲事體大。除非閱讀全部條款,不足窺其全貌,從而難有分別討論細目之便。誠如歐幾里得所云:凡事物均由部分組成,若不就其整體而思,亦無從決定其部分。和款各條相互牽連,今不閱讀全部條款,如何能逐條表明意見?”

陸奧宗光被李經方駁得語塞,這事兒也就是東洋拿着無恥當個性,欺負李經方稚嫩,想訛詐一下李經方。

在李鴻章中槍以後,東洋通過主動停戰,好不容易取得了西洋列強的讚許,此時陸奧宗光倒也不敢撒潑,以免傳出去被西洋列強恥笑。

陸奧宗光只好同意出示全部合約底稿,然後卻又強硬的提出,在出示全部合約底稿以後,中方須在三日或四日內答覆。

‘或將約內各款全行承允,或將某款更行商酌。’

無奈下,李經方只好屈服同意。

心中大喜的陸奧宗光,隨即命令井上勝之助和中田歌義,將和約底稿送致李鴻章處。

不久,這份由東洋起草的合約底稿送達接引寺李鴻章牀前。

東洋提出的和約底稿,其主要內容是:

一、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爲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

二、中國將盛京省南部地方、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東洋國;

三、中國賠償東洋軍費庫平銀三萬萬兩;

四、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之外,更開順天府、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七處爲通商口岸,東洋國臣民運進中國各口貨物減稅,免除厘金,並得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

李鴻章在接閱到日方提出的和約底稿以後,忍着眼痛仔細看去,不禁‘爲之愕然。’

雖然之前他早就預料到東洋‘所欲甚奢’,但還未料到苛酷到如此程度。

這份底稿和山海關未陷落前,從英國那裡傳出的條件大同小異,不過更加苛刻而已。

之前只是要遼東半島,現在整個遼寧奉天以南,東洋居然都想吃進去。

還有新的‘東洋國臣民運進中國各口貨物減稅,免除厘金,並得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則是更加過分!

看得心驚的李鴻章,急忙邀請科士達相商,科士達看了以後,也覺得東洋簡直是在開玩笑。

隨機建議李鴻章電告燕京,請於英、俄、法三公使,共同商議對策。

18號傍晚,李鴻章分兩次將日方約稿條款,以密電的形式電告通州,轉呈總理衙門。

在電報裡,李鴻章把科士達的意見相告:“東洋所索兵費過奢,無論中國萬不能從,縱使一時勉行應允,必至公私交困,所有擬辦善後事宜,勢必無力籌辦。且奉天爲滿洲腹地,中國萬不能讓。東洋如不將擬索兵費大加刪減,並將擬索奉天南邊各地一律刪去,和局必不能成,兩國惟有苦戰到底。以上情節,並祈密告知三國公使。至東洋所擬通商新約詳細節目,一時務乞勿庸告知各國,恐見其有利可沾,彼將協而謀我。

當夜,慈禧急召樞臣商議,在議事之前,慈禧就定下基調,要‘需速成,早解燕京之困。’

在朝堂上面,翁同龢力言臺灣不可棄,與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因爲條約事宜,發生齟齬對辯。

慈禧聽得心煩,就懿旨命令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和幾軍機連夜去恭親王,詢問意見。

隨後,心裡基本有定數的慈禧,下令退朝。

當夜,世鐸,奕劻,翁同龢,孫毓汶,徐用儀,李鴻藻,剛毅,榮祿,一羣大清皇族大佬在病榻前問計也不知是真病還是假病了的奕訢。

其間,孫毓汶力爭須和,並言:“‘戰’字不能再提。”

翁同龢和剛毅聲言,東洋條件過苛,斷然不能答應簽約。

世鐸,奕劻,兩位王爺一聽就‘毛炸’了,罵罵咧咧的說道:“倭夷就在城外,不簽約你用嘴去打?”

隨即,兩派雞雞鴨鴨的吵沸了天。

而奕訢‘病甚重’,只是躺在牀上‘咿咿呀呀’的就是不發表意見。

最後被世鐸,奕劻兩人逼急了,才拉着孫毓汶的手說“是。”

然後就恰到好處的‘病得’昏了過去,終是議無所決。

只是可憐李鴻章,在馬關巴望着‘望穿秋水’。

其實,無論李鴻章,還是慈禧,光緒,奕訢,翁同龢,孫毓汶,這些人心裡都明鏡着。

這個‘和’算是議定了,唯一的區別就是看能不能讓東洋的殺豬刀,對大清仁慈一點,少割下來幾塊肉而已。

西洋歷3月19號,東洋的議和底稿,在津京,乃至大清上海,武漢,煙臺,廣州,香港,各地瘋傳。

聞與者無不羣情激奮,暴怒大罵東洋‘妄想蛇吞象’,朝廷應該發大兵和東洋死戰到底。

而臺灣府,則是被驚駭得一時失語!

西洋各國也被東洋的‘獅子口’,震驚得結舌,倒是倫敦東洋債卷,那是一會兒一個高價的攀升。

在這一天,津門旅路過唐山,和駐守灤州的劉坤一部沒有任何交集的匆匆駛過。

遼東旅7團1營,輕鬆全殲蓋州日軍一個小分隊。

遼東旅和鴨綠江騎兵團,在營口完成城池交接,隨即遼東旅九千餘軍力啓程拔營。

奔赴蓋州。

而7團1營和旅屬騎兵營,六百餘部隊作爲先遣隊,離開蓋州,沿着復州大道,朝着普蘭店方向,率先進軍。

騎兵團1營,除了在營口留下一排騎兵駐守,其餘部隊則是進發遼陽,去和騎兵團主力會師,竟而解決遼東最後一支日軍部隊。

從九連城出發的中朝長白山抗倭團,已經行軍到日軍第2軍登陸點莊河花園口,看到清軍前來,莊河鎮的百姓們一片歡呼聲。

也就是在這一天的上午8點,抗倭軍旅順軍區第一次全體軍官大會,正式開幕。

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定遠艦管帶劉步蟾,攜心腹右翼中營遊擊李鼎新,靖遠艦原管帶葉祖圭,來遠艦原管帶邱寶仁,平遠艦原管帶李和,濟遠艦原管帶林國祥,大步進入會場。

衆皆矚目。

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山海一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一百零五章 師生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老島爭奪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戰前夕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殲第3旅團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雪,唐山,九門口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五百零九章 獠牙第二百八十九章 嗨,這麼巧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百六十七章 伏擊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唐山炮火二第三百章 火把長龍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六百五十章 克山海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四百九十八章 守城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三百八十五章 古井幽深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新加速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忽悠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止步山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擊二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一百八十六章 平壤戰役三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奧山義章斃命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壤戰役八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陣子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八十二章 同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壤戰役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蠶食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別無奢求第七百二十二章 總攻,絞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三百八十章 破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廣島來電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出梟雄第六百七十五章 驚聞,變局一第五百零四章 反攻奉天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子溫潤如玉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