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

“司令,請您下命令吧!”

一羣日軍將佐聽得興奮,紛紛大嚷着請求山縣有朋下達作戰命令。

“此時還不是最佳的時機,帝國對這支清軍只是單純的仇恨,而大清皇室對他們的心態,恐怕就要遠遠比這複雜的多;”

山縣有朋的眼睛裡面露出含着狡詐,鄙夷不屑的神色:“大清皇室借刀殺人,結果北洋被帝國輕鬆斬落,進而大刀又砍到他們這羣窩囊廢的頭上,而且居然打出了一批比北洋更加可怖的少壯軍人勢力。”

山縣有朋見見作戰室內,衆人一片茫然,不禁沉聲說道:“作爲一個優秀的將領,假如想當指揮着千軍萬馬的大將,不僅要懂軍事,也要明政治!很多的東西,在去年何長纓名聲剛剛鵲起時,寫的那本《吶喊》裡面,就能找到這個答案。”

聽到《吶喊》這個名字,幾乎所有的日軍都露出一臉的吃驚。

不是他們沒有聽過這本書,而是因爲這本書是中國人,而且是殺了無數東洋軍人的何長纓寫的,所以都是對之天然排斥,根本不會去看。

哪裡想到司令會提到這本書?

而且山縣大將既然這麼說,顯然說明他看過這本書。

“書是書,人是人,不要讓愚蠢的偏見遮住了你們短淺的眼睛!”

山縣有朋隨手掏出他軍用皮包裡的一本日文書籍,翻了兩下,讀了起來:“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讀了幾句,山縣有朋擡頭望了一眼身邊的將佐參謀們說道:“假如你們覺得這還說的含糊,那麼這幾句就已經說到明明白白: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造世界,造世界’?哼,好大的口氣!”

山縣有朋真想一把將書丟進火盆裡,發泄着心裡的怒氣;不過他終於還是強忍住,把這本書好好的放進皮包裡面。

第1軍司令部參謀附官載仁親王,手裡也有一本《吶喊》,不過因爲仰慕中國文化,載仁也算是熟讀中文,所以手裡的一本是沈家書局的中文原本。

“司令,這裡面還有幾句話,更能體現何長纓的狼子野心,甚至在去年寫這本書的時候,這廝可能都在已經預謀!”

此時,在聽到山縣有朋的讀誦,載仁也忍不住拿出他皮包中的《吶喊》中文本,開口說道:“瑪志尼者,意大利三傑之魁也。乃創立一會,名曰“少年意大利”。舉國志士,雲涌霧集以應之。卒乃光復舊物,使意大利爲歐洲之一雄邦。——堂堂四百餘州之國土,凜凜四百餘兆之國民,豈遂無一瑪志尼其人者?”

在東洋第1軍的作戰室內,日軍衆將佐聽得無不凜然。

這段不俗的文字,假如在去年夏秋讀來,只會讓人振奮,然而也僅此而已。

這段不俗的文字,假如換了一個作者,也會讓人振奮,然而也僅僅是僅此而已。

可是此時讀來,這個清軍新軍統帥的這段文字,卻讓作戰室裡面的衆人有種毛骨悚然的驚悚。

在半年之前,在悶熱的津門夏季,當時還是無名之輩的何長纓,寫下了這些東西。

轉眼半年過去,整個東北亞物是人非,翻天覆地。

對比着他今日的成就,名震天下,手握重兵。

是提前妖僧一般的預言,還是超常絕倫的算計?

那麼,他下一步會怎麼走?

是‘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要當華夏的‘瑪志尼’,還是怎麼辦?

看到作戰室內一片寂靜,山縣有朋緩緩的說道:“現在,你們明白了吧;——只是你我這些外人看着就是悚然而驚,那麼光緒和慈禧呢?之前我並不敢肯定,然而大清皇室不讓這支新軍自由選擇駐營,也不讓他們退回津門,而是放在距離通州不足百里的廊坊城;諸君,難道還不明白麼?”

“司令,您是說大清皇室想借着帝國軍隊的力量,消滅何長纓和他的軍隊?”

第3師團參謀長井上少將,感覺極爲不可思議。

“並不是所有的軍隊,只要是死了何長纓,還有他的鐵桿嫡系;呵呵,大清皇室自己沒能力,用借刀殺人真是用慣了!”

山縣有朋大笑着說道:“也幸虧是這樣的朝廷,這樣的清國,不然在這片東亞天空下,哪裡有帝國崛起的機會?”

“司令,那麼現在我們該怎麼做?”

第5旅團長大迫尚敏少將,一臉振奮的徵求指令。

“大清皇室想要‘借刀’,帝國可以借給他們,不過這次不能像上次打北洋那樣再白借了,他們總得掏出一點佣金;諸君不要着急,只需耐心的等待。”

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山縣有朋的目光不禁朝着東南方向望去。

七十餘里以外,就是廊坊城。

兩千五百餘里外,就是東洋帝國的馬關港。

想要帝國軍隊進攻廊坊,大清國就必須在馬關做出更多的退步。

“神尾,你來抄寫一份漢文的《少年中國說》,讓小村進京送給大清的皇太后;讓她也知道大清手下的將軍能文能武,實乃天下百年一遇的奇才。”

山縣有朋笑着說道,眼睛裡面全是得意洋洋的狡詐。

燕京。

昨天李鴻章發來的電報,頓時一掃京城內的多日陰雲。

在得知清日兩國交換敕書成功,開始了真正的和談以後,整個京城的百姓,財主,官宦王公大臣,還有十幾萬鬥雞遛鳥的廢物兵,心裡面的大石頭,都安生了。

於是紛紛走上街頭酒肆,大罵朝廷被漢奸李鴻章迷了心竅,我泱泱四億大清,怎麼能對小小的彈丸之國倭夷低頭?

真是氣死個人!

都是李鴻章這個倭狗,一家都拿了東洋的好處,所以要去議和!

更有無數‘心懷天下的正義之士’,在街巷大哭,大罵,發誓要和李鴻章沒完,朝廷應該看清李鴻章的嘴臉,絕不和倭夷議和。

而整整一上午,京師的清流們,都是一副鐵肩擔道義,視死如歸的逼樣子,給皇帝上摺子,言說‘大清能打’,‘大清不降’,‘血戰到底!’

個個刷名望刷得不亦樂乎,對燕京城外的日軍卻是視而不見,沒有一個帶種的敢出城去和日軍‘血戰’。

而在中華的大清南北,更是一片囂然。

電報,摺子,雪片一般飛向燕京城。

然而在這個時候,在陽光明媚的春初下午,慈禧皇太后卻正在紫禁城暢音閣戲臺,聽大戲。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師不是地老鼠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第四百七十五章 萬死孤城未肯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七百七十一章 突圍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江河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決戰山海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師不是地老鼠第二百三十七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五十三章 事成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發兵平壤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四百四十六章 殲滅第九十五章 歌唱祖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三十章 一起吶喊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七百章 大沽口海戰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別無奢求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殲第3旅團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二百七十四章 別無奢求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奧山義章斃命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五百六十三章 紙糊的城牆(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雪,唐山,九門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四百五十章 過關斬將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七百五十二章 回家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六百零八章 破關戰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洞仙嶺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六百七十一章 北塘炮臺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舍人關阻擊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動進攻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八十六章 我不如你多矣第七百一十九章 絞殺犁割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四百零三章 大連灣海防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落日,殘陽如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四百五十章 過關斬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將爲兵膽,爲何而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驚聞,變局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葉志超和何長纓的淵源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