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

伊東亨佑得到了東洋情報人員的報告,大清從德國最新進口了兩尊280mm口徑的克虜伯管退式速射火炮,正在廈門島的胡裡山安裝。

根據東洋駐德國使節發來的數據,這兩尊火炮花了大清近20萬兩白銀購買,有效射程可達16000米(最遠射程19760米),每分鐘可發射1-2發炮彈,被譽爲克虜伯的‘炮王’。

毫無疑問,這兩尊大炮一旦順利的落成,帝國軍隊如果再想進入漳州灣,將會極爲困難。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伊東亨佑就想打一打廈門島和福州港,再欺負欺負大清。

樺山資紀大將今日來電,同意打垮胡裡山炮臺,不過不允許聯合艦隊對廈門,福州,等大陸海港,城市進行炮擊,怕惹惱了洋人,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雖然略有遺憾,不過想到聯合艦隊的炮聲繼中國明朝年間,在東洋浪人的船炮轟擊中華東南沿海大陸以後的三百年後,東洋帝國的炮火再次降臨大清東南沿海。

伊東亨佑就忍不住發自內心的高興。

大清,大沽口。

在東洋已經是夕陽落海的時候,大清的大沽口還是陽光正好的下午。

李鴻章在大沽炮臺總兵府下了馬車,熊凱玉的副官柳剛毅作爲羅家的代表,在總督府門前迎接李鴻章的到訪。

在日軍炮擊大沽口,炸塌了半個總兵府以後,羅榮光的妻子很硬氣的沒有回遷到津門,而是依然住在這殘破的總兵府內。

遠在唐山的羅華飛,在對喬山鎮進行了數遍搜尋以後,依然是毫無所獲。

當日日軍炮擊引發的大火,引燃了大量的茅草屋,還有堆在鎮子裡面的大量儲備過冬的乾柴。

燒燬了太多的東西。

悲憤不已的羅華飛,已經帶着他那一哨炮兵和一挺格林炮,在奔赴廊坊的途中。

得到消息的柳氏母女,又是一場大哭,也算是絕了念頭,準備建一個衣冠冢作爲紀念。

在李鴻章進入總兵府的時候,其餘的使團成員則是分散到塘沽的各個客棧。

卞長勝則是率領着他的一營人馬,在變薄的冰面上放着一張張寬大的木板,謹慎的渡過海河,到南岸去接收南炮羣,以及兩營的駐守清軍。

而李經方則是進入了大沽兵站,那裡面也有一間屬於他的房子,而且很幸運的沒有被炮火央及。

大沽兵站在新兵北上,津門旅2團,炮營奔赴津門後,頓時就空曠下來。

除了傷兵和近百名兵站職員,只留下了一個步兵連守護。

熊凱玉考慮兵力不足,就把其餘的小炮臺交給留守的一哨大沽炮兵把守。

而曹義濤在北上津門的時候,直接拉走了所有小炮臺上面的75克虜伯行營炮,此時那些炮臺上面除了一尊尊的青銅老炮,基本都沒有什麼別的東西。

得知李經方來了,熊凱玉連忙去見面,雖然兩人不是很熟,不過從去年去朝鮮開始就混個臉熟,此時見面不禁唏噓不已。

當晚,李鴻章在總兵府吃了一頓素飯,沒有到給他準備的客棧歇息,而是出了總兵府的大門,就走進了大沽兵站。

此時,夕陽漸下,天色微黑。

熊凱玉,李經方,柳剛毅,三人先陪同李鴻章去了兵站的醫院。

此時超過有800抗倭軍,宏字軍,江南兵,魯東軍,蘆勇,霆軍,士兵和軍官在此養傷治療。

兵站的軍隊醫院建造在北山的後面。

當日東洋艦隊炮擊大沽口的時候,雖然所有的傷員都及時的安全轉移,然而因爲處於山後死角,只有一顆炮彈打進來,擊倒了半間磚瓦屋子。

熊凱玉這些天在高價聘請大量泥瓦匠,和士兵們一起修整兵站,炮臺的時候,獨獨留下了這間屋子不管,打算作爲激勵的見證。

“嘟嘟嘟——”

三人陪着李鴻章走到軍隊醫院的時候,天色已經暗淡,兵站發電房裡突然響起一陣機器發動的聲音,然後北甲,北乙,兵站,總兵府,都有了燈光亮起。

“你這發電機功率這麼大?”

李鴻章一臉的好奇。

“是三臺串聯在一起工作,具體的我也不懂,是科技處的技術人員弄得;以後——”

熊凱玉臉上帶着驕傲的神情說道:“總有一天我們要用上咱們自己製造的發電機,蒸汽引擎,把電力傳遞到全國的千家萬戶!”

李鴻章微微詫異的望了熊凱玉那略帶稚嫩的臉龐一眼,看到熊凱玉身穿西式的軍服,只知道他是大沽兵站的負責人,並不知道他是什麼官位。

他原本以爲何長纓把這個人留在這裡,不過就是有一些小能力而已。

現在只是聽一聽這話語裡面帶着的那份不容置疑的驕傲和肯定,還有面對自己時不卑不亢的從容,就讓李鴻章不禁微微動容的另眼看待。

一個有激情,有理想,有學識,又有着強大自信的年輕人,在大清這個地上,並不是太容易見到的。

在李鴻章的印象裡,但凡見到他的年輕人,不是分外拘束,就是爲了引起他的注意,掩起心裡的忐忑,故爲大言,或者更是有意的放浪不羈。

一個不出名的年輕人,此時能這麼從容不迫的面對着他,本身就是一種不俗的能力。

李鴻章不禁想起了也就是去年夏天,有兩個有意思的年輕人拜見了他。

一個叫孫德明。

一個叫何長纓。

孫德明是招商局幫辦鄭觀應推薦的,一見面就是滿口大話‘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這道理李鴻章能不懂?而且只會比他懂得更加的深刻!

何長纓這小子是自己的大兒子李經方從吳育仁的刀下拉回來的,第一次見面這小子插科打諢之中,卻是可以隱見不俗的鐵骨。

事實證明這小子何止是不俗,簡直就是要逆天啊!

心裡冒出‘逆天’兩字,李鴻章的心裡不禁輕輕一抖,再一想到剛纔這小子說得是‘全國的千家萬戶’,而不是‘大清的千家萬戶’。

李鴻章的心裡就有些微微的不喜。

然後心裡暗自一嘆。

朝廷也想要年輕的俊傑,然而但凡放眼看世界的俊傑,還有幾人願意被大清驅使當奴隸?

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大清在二十三年前開始官派留學,從1872年到1875年,先後派出4批10歲到15歲的少年共120名官費留學生。

結果只派了4批,就停止繼續派遣。

到了1881年,更是直接強行停止學業,命令回國。

這裡面不還是皇族發現這些學童在迅速的‘西化’,怕動搖大清的愚民統治?

詹天佑,樑敦彥,唐紹儀,蔡紹基,歐陽庚,吳仰曾,樑如浩,方伯樑——

這些半途而回的學童們,現在都在各個位置嶄露頭角。

假如這個留學能夠一直堅持下去?

有這二十三年的時間的儲蓄底蘊,想來大清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不堪一擊!

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第四百九十四章 迷惑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田治六的直覺第七十二章 總督府衙照打沙俄男爵第七百七十一章 突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洋之花の第五百六十四章 廣島來電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五百八十八章 背黑鍋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戰二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一百二十八章 葉志超要重兵安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七章 窮途第五十八章 租房和招募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攻防普蘭店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五十章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河口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五百六十八章 炮火臨城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虎山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河口之戰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第七百八十章 蠻子山的炮聲和軍號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六百六十一章 轉機(三更二)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二第八十五章 沙子迷了俏眼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五分鐘的距離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五百八十三章 想要戰,那就戰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九章 你怎麼沒有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臨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二百七十四章 別無奢求第三十五章 夜難寐第五百三十五章 寂靜關外冷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廣島來電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