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

“皇上,三思啊!”

孫毓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着撲了出來,重重的跪了下去:“衛汝貴着實可惡,然而捉拿了衛汝貴,六千盛軍完全潰亂成了一羣亂兵;現在正值用兵之時,不可妄動大將啊!”

光緒聽了孫毓汶的話,真想把這個老糊塗一腳踹死。

現在正說着李老匹夫的事兒,眼看就要一舉把這個老東西攆滾蛋,甚至下大獄,你tm個老東西沒事找打的說那些盛軍幹什麼?

然而滿朝堂的大臣們,卻立即聽懂了孫毓汶話裡的含義,不禁懷着各種神情望着他。

這是帝黨和北洋間的鬥法,摻和進去,擦着挨着就是非死即傷。

還是呆在一旁老實的欣賞,纔是正途。

翁同龢和李鴻藻悄悄對視一眼,均是一臉的冷笑。

這個‘節骨’還是張騫發現的,看來還是北洋才最瞭解北洋啊!

然而論對皇上的瞭解,他李鴻章就是拍馬也追不上自己這個‘帝師’。

這一戰,他李老匹夫註定身敗名裂!

“六千對六百,焚燬軍械,棄城而逃,這樣的兵,這樣的大將,除了當擾民的土匪,還有一丁點的用處!”

光緒怒吼着孫毓汶:“朕不殺他們以震軍法,還留着幹什麼?”

孫毓汶聽得無言以對,只好連連磕頭。

沒法子,誰讓大清朝現在的皇帝腦子裡面缺根弦兒,沒有彎子啊。

“啓奏皇上,李鴻章現在正在主持遼東防務,這遼南眼看又要大戰將起,不宜臨陣換將。”

徐用儀看到光緒聽不懂孫毓汶的暗喻,只好挑明。

光緒小白臉一沉,許久無聲。

現在遼東的毅軍,武毅軍,銘軍,盛軍,包括要去大連的仁字軍,援朝軍,還有大連,旅順的上萬大軍,都是北洋的部隊。

一旦此時撤了李鴻章,這個老東西萬一使性子,鬧起了幺蛾子,那可怎麼辦?

光緒皇帝打了一個驚顫,不敢再想下去。

“徐軍機此言謬矣!”

翁同龢在這幾十年大仇得報的時機,豈容徐用儀來攪局,他一臉正氣的站起來,上前兩部,又重新跪在堂前。

光緒的目光一亮,高興的說道:“翁尚書,快講。”

“盛軍之所以潰爛,乃是其本身自衛汝貴起都已經爛透;這宋慶,聶士成,馬金敘都是忠君之將,豈能相提並論?且何參將,江翼長,此次直言盛軍焚營棄城,豈不是對皇上忠耿?”

“好,翁尚書此言有理。”

光緒聽了眼前頓時一片豁然開朗。

宋慶的投靠,在之前就顯露出來;聶士成是有名的武將忠臣,自是沒有問題,而馬金敘和銘軍劉盛休的齷齪,朝堂裡面有幾個不知曉?

而江自康被吳育仁壓了十幾年,就是升不了總兵,他對李鴻章豈會沒有怨言?

何長纓之前跟左寶貴聯軍,和倭恆額聯軍,包括這次彈劾李鴻章的心頭肉盛軍,不都早已把立場表露無遺?

“李中堂也知下獄了衛汝貴,盛軍士兵就焚營棄城這件事兒的重大,所以很罕見直接一字不改的把江翼長,何參將的電報發了過來。”

翁同龢在這個時候,隔着百里的距離,終於朝着李鴻章的胸膛,射出了致命一箭。

聽了翁同龢隱喻的誅心之言,滿殿悚然無聲。

“好,好,好他個李鴻章,居然敢拿盛軍潰營這事例來威脅朕!”

光緒皇帝到這個時候,腦袋纔算轉過彎兒來,不禁怒急而笑,在朝堂上大吼。

“皇上——”

翁同龢連忙出聲提醒,心裡面卻全是滔天的大喜。

——李老匹夫,看這次你還不死!

“傳旨:何長纓,江自康,吳威揚,忠心報國殺敵有功;何長纓擡旗鑲黃旗,賜姓何佳氏,擢爲旅順城副都統,江自康晉總兵,授河南鎮,吳威揚升副將。”

滿朝駭然,皇帝這不但是要讓何長纓倒戈,而且還讓他直接去接管李鴻章的北洋巢穴啊!

10月28日,援朝軍全軍渡過大洋河,直接途經大孤山,朝着太平嶺而去。

而六千盛軍則是尷尬的尾隨在援朝軍身後,跟着前行。

當天中午,日軍第一軍大迫旅團進駐安東縣城,隨即設立民政廳,以原駐華臨時公使小村壽太郎爲安東民政長官,在城內貼滿告諭:

——我軍所敵清國軍隊而已,至爾農商民無辜,毫不加害,卻撫卹之如慈母視子。今本司令官觀察地方情況,憫兵力餘害,民人塗炭,茲垂非常仁惠,命我所管轄地方吏,令勿納今年租稅。——

大言不慚的要把安東土地置於東洋的彀中。

並且又在九連城,浪頭鎮,安東縣城各地,貼滿《告十八行省豪傑書》:

——滿清氏原塞外之一蠻族,既有非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乘朱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僞定一時,機變百出,巧操天下。當時豪傑武力不敵,吞恨抱憤以至今日,蓋所謂人衆勝天者矣。今也天定勝人之時至焉。滿清氏之命運已盡,而天人與棄之固也。我東洋應天從人,大兵長驅,以問罪於北京朝廷,——

消息不久傳遍東洋,大清,南洋,乃至世界各地。

舉世譁然!

在同一天,得到丁汝昌電述何長纓劣跡的李鴻章,給威海衛回電,‘酌帶數船,馳往遊巡,探明賊蹤,以壯陸軍聲援。’同意北洋水師返師遼南。

10月29日,日軍西進孤山鎮,沿大孤山,大洋河一線,建立據西防線。

山縣有朋在得到了援朝軍,奉軍,盛軍,仁字軍逃跑的消息,去電東京,同意放出俘虜4000銘軍,活捉銘軍提督劉盛休的消息。

消息隨即傳到大清各地,天下震驚。

當天下午,匆匆抵達京師的李鴻章被光緒帝問罪,光緒帝努不可皆的厲聲質問李鴻章,‘國家數十年來費銀億萬,卻怎養出如此多不知廉恥的廢物?’。

李鴻章唯唯諾諾,無言以對。

而在津門海關道,之前就得到李鴻章示意的盛懷宣,回電連順,徐邦道,趙懷業三人的聯名求兵電報:‘各路吃緊,無人可調,如自己添募,又無槍械。’

直接把金州發麪求兵,求槍的路子完全堵死。

29日下午,日軍前鋒佐倉步兵第二聯隊的一個大隊到達貔子窩,榮安的兩哨騎兵看敵勢大,不戰而退。

10月30日,宋慶,聶士成,馬金敘,張錫鑾各部陸續到達鳳凰城,其後日軍立見部孤軍緊追而來,直逼鳳凰城。

而剛剛回到津門,帶着一肚子火氣的李鴻章,看了趙懷業的聯名具電,回電斥責趙懷業,‘汝等只各守營盤,來路多設地雷埋伏,並無守城之責。旅頗兵單,同一吃緊,豈能分撥過灣?可謂胡塗膽小!’

至此,北洋諸軍算是對金州完全閉門不管。

10月31日,立見尚文部抵達鳳凰城外鳳凰山下,如此天險,清軍卻無一卒把守,使得日軍輕鬆過山,到達鳳凰城外的二道河。

清軍隨即棄城而逃,城內火光滔天,日軍進駐鳳凰城,開始滅火。

在東線的戰事稍歇的時候,西線的大戰,則正是猛然來臨。

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三百二十九章 數字密碼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七十四章 清晨第五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一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炮火臨城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六百零一章 雞冠山步騎戰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攻第九十八章 小兒女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七百零六章 津門旅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七百一十五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洋之花の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三百七十五章 對持肖家溝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五十二章 你刷存在我就踩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五百零六章第九十六章 整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族的脊樑四百八十四章 人不死完,城不陷第七百八十一章 禮炮爲誰而鳴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水師能咱也能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七百零六章 津門旅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直隸最後一戰六第六百五十章 克山海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一百四十章 洞仙嶺阻擊戰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三百八十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五分鐘的距離第一百零六章 你知道我明白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擊沉的第一艘魚雷艇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汪有文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一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仙嶺伏擊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嗨,這麼巧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姜子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畔激戰一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四十六章 仰望美女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六十七章 中國領土,誰給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