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們在遼東

發給總督衙門的電報,何長纓除了註明四點去遼南的理由之外,又簡要的電報了一遍安東城昨夜發生的情況。

而且在戰功裡,何長纓把仁字軍,安東知縣宋禧也帶了進去。

並把擅自離城,逃命到浪頭鎮躲藏的宋禧,寫成了見微知著,冒着巨大的危險,勇敢的穿過日軍和山匪的封鎖,來到浪頭鎮求救兵的有勇有謀的忠臣。

江自康性子淡泊,不喜鑽營,要不然也不會在歷史上一生到死也沒撈到總兵的名頭。

因此他看了以後,只是淡然一笑,沒有說些什麼。

倒是在一邊站着的三十出頭的安東縣令宋禧,喜歡得滿臉紅光,對何長纓的提攜感激的那是無與倫比。

可以想見,這封電報不久就會通過直隸總督衙門送到京師,自己一個小小的邊塞縣令的名字,說不定也會被‘聖聽’。

這是何等巨大的榮耀啊!

在給威海衛軍港的電報中,何長纓是以全體遼東戰線上的清軍的名義,面對整個北洋水師上下的官兵發的。

電報就一句話:我們正在遼東,我們正在戰鬥!

何長纓所不知道的是,這七封電報,成爲他以後通過有線,包括數年後的無線網,繞開京門朝堂的上層權柄,直接干預指揮大清各地各路權臣大吏軍隊的開端。

在華夏上千萬平方的陸路領土,和上千萬平方的無盡海域內,通過這些無形的電波,跟援朝軍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完全的架空了紫禁城的權利,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權樞階層。

在直隸總督衙門,電報來時,李鴻章正和英國駐津門總領事寶士德,進行着親切友好的詳談。

因爲前一天的虎山大捷,讓英國對大清的戰力,又有了一些重新的評估。

自從10月20日,沙俄皇帝亞歷山大三世逝世,因爲弄不清楚即將登基的沙俄新皇帝的性格,是好戰擴張,還是溫和保守。

所以英,美,法,德,幾國的國內中樞,都對本國駐大清的總領事,表達了出手干預,結束清日戰爭的意向。

尤其是英國今年剛上任的首相,出身自由黨的羅斯貝利伯爵,更向總領事歐格訥明言,此時遠東應該以保持現狀爲上策。

而不要因爲東洋染指朝鮮和大清的東北,引起沙俄的軍事反彈,從而引發大規模的帝國間的遠東戰爭。

不過因爲之前日軍打得太順,列強各國大使,包括歐格訥,寶士德都不好意思出手干預。

而且因爲一路大勝,使得東洋債卷在倫敦,巴黎,一天高漲一個價碼,得到大好處的大使領事們,更不願意自己動手減值自己的資產。

在知道昨天日軍渡江戰役失敗,得到歐格訥示意的寶士德,終於在今天露面來到總督衙門。

寶士德很‘誠懇’的和李鴻章進行了一番暢談,並且很委婉的表示了願意爲大清‘奔走’,調停戰事。

之後,兩人又友好的談論了天下大勢,大清風物,一直談到中午,李鴻章設宴款待。

這樣一直墨跡到下午一點,李鴻章送走了喝了兩杯大清茅臺,被整得暈暈乎乎的寶士德離開。

正準備去午睡休息一會兒的時候,李鴻章就被老管家稟告,姑爺正在二堂簽押房陪着一羣中午就匆匆趕來的大人們,等待着李鴻章。

李鴻章心裡一咯噔,心想着又鬧了什麼‘幺蛾子’,就連忙來到簽押房,一進屋就看到屋子黑壓壓的坐了一屋子的北洋官將。

津海關道盛懷宣,水師營務幫辦道員羅豐祿,司法幕僚伍廷芳,盛軍調駐仁字軍副營分統鄭才盛,仁字軍統領吳育仁,大沽炮臺總兵羅榮光,——

而且有幾個還正在‘呼嚕嚕’的大口吃着麪條。

“怎麼回事?”

李鴻章的酒意當時就去了一大半。

“中堂,九連城宋慶那裡防線全線奔潰;下游奉軍撤向鳳凰城,盛軍潰營焚燒軍械,不戰而逃。”

張佩綸拿着一張寫滿了的電文,遞向李鴻章。

“哐當!”

李鴻章一聽就勃然大怒,中午喝的酒兒頓時都涌上了老臉:“只是一天,一天呀一天!昨天他宋慶不還報大捷麼,——”

衆將默然,等着中堂發泄完畢。

咆哮了一陣,李鴻章拿起電報,耐着性子看下去。

“何長纓和江自康要回大連?好,他的理由也算說得過去;杏蓀,你給他們去電,說我許了,還有他們要什麼,有什麼要求,都儘量滿足他們。”

說到這裡,李鴻章幽幽的嘆息說道:“真是時窮節乃見啊,何長纓和江自康,老夫總算沒有看錯他們;還有何長纓,昨天真是冤枉他了,呵呵——,這小子真是一個只沾便宜不吃虧,精明通透的傢伙啊!”

“他們回遼南這事兒不跟朝廷說一聲麼?畢竟這是牽扯到兩個防區間的調兵,而且是五千精兵。”

盛懷宣忍不住出聲提醒老中堂。

可以想象的見,這個鴨綠江防線崩潰的事兒一旦傳開,會引起怎樣的朝野震動,北洋和老中堂將會面臨何等險惡的羣起而攻擊。

這時候回電同意何長纓,江自康去大連的請求,豈不是又在老中堂頭上加了一個‘保存實力,不顧大局’的罪名?

“說,當然說!不過是在調令下達以後,只是讓他們知道一下結果而已!”

對於這件事兒,李鴻章突然顯露出這些天以來罕有的強硬:“現在回看,今夏北洋諸部大軍進入朝鮮就是一個大錯誤;老翁他們是藉着東洋,來損耗咱們北洋,而東洋則是借朝鮮來減損咱們大清的機動兵力。”

李鴻章說到這裡,又氣又喘,望了一眼自己的女婿,示意他把話兒接下去。

之前張佩綸和老岳父的多次商談,還有上次何長纓回津門時,又和何長纓進行過詳細的分析。

到了現在,張佩綸纔算是基本理清了裡面的‘道道’。

他強壓着內心的驚慌,給簽押房裡的衆將解釋:“倭夷重兵壓迫鴨綠江沿岸,朝廷就一次次的把咱們北洋的兵力抽往鴨綠江防線,形成了大連,旅順軍港的兵力空虛;現在鴨綠江防線失守,毅軍,銘軍,盛軍,武毅軍,奉軍各部只有退往鳳凰城一帶集結設防;那麼——”

張佩綸幽幽的說道:“倭夷也不是傻子,既然他們在鴨綠江邊的軍隊都已經足夠用了,那麼在花園口登陸的數萬軍隊,何須再畫蛇添足?——旅順危噫!”

屋內,衆人皆驚,很多都已經變得臉色蒼白。

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山海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三百零二 遙望虎山第六百章 雞冠山步騎戰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渡江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十章 女追男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誰匹敵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變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九十二章 完殲奉天日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二百五十章 回津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馬關港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沈兆合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七百八十六章 慈禧對李鴻章的小算計第七百八十章 蠻子山的炮聲和軍號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痛快的血戰一場第五百七十二章 戰三城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場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殲滅第四百九十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五百六十一章 楚恩遲的聲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立決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二百八十三章 依克唐阿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四百二十五章 2號高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戰雞冠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