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浪頭鎮

可能是因爲靠着大海,在沙河子段江面上的霧氣遠遠沒有上游那麼濃厚,只如淡淡的青煙,在江面河岸邊盈盈浮動。

奧山義章站在江邊,臉色嚴肅的看着在晨曦中靜悄悄的安東縣城,滿嘴的苦澀。

關於對岸盛軍的戰力,在平壤船橋重堡的數次爭奪戰中,整個第九旅團包括他奧山義章,都是有着刻骨銘心的慘痛體會。

現在面對着對岸盛軍六七千的雄兵,指着自己這千餘兵力,用這八艘大小不一的小漁船,分次強行渡江。

在奧山義章看來,這簡直就跟送死沒什麼區別。

然而爲了配合上遊主力的行動,山縣司令已經下達了不惜一切犧牲,渡江攻擊的死令,爲了大局,奧山義章也只得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帝國的勇士們,你們的事蹟會在國內被廣爲流傳,你們的家人會爲你們而感到驕傲;一切爲了帝國!”

站在江邊,奧山義章朝着一百一十五個頭纏着用雞血寫着‘必勝’的白布,自願渡江赴死的‘勇士’們,做最後的鼓勁。

“一切爲了帝國!”

打了雞血一樣的一百一十五個東洋士兵,高高舉起右手,然後爭先恐後的衝上漁船。

隨即,這八艘大小不一的漁船,在日軍的祈禱中,在滾滾的江水裡面,奮力的朝着江右劃去。

然而一直到這八艘漁船劃到江右岸,離岸兩裡遠近的沙河子都是靜悄悄的城門緊閉,城牆上連一個人頭都沒有露面。

更別提出兵攻擊。

這一百一十五個大難不死的日軍,一個個跟夢遊一般的上岸,趴在江堤的枯草裡面,驚喜中帶着迷惑,不敢發出一點聲音的望着城門緊閉的安東縣城。

然後,十八個日軍划船回對岸,其餘九十七個日軍都保持着絕對的靜默,在嘩嘩的江水聲裡,老老實實的趴在江邊,不敢妄動。

“大隊長,這是怎麼回事,盛軍六七千人居然看着咱們渡江,而不攻擊?”

21聯隊3大隊11中隊中隊長井上政繼大尉,望着江對岸詭異的情況,一臉的迷惘。

“他們是在等,”奧山義章滿臉的猙獰扭曲,“盛軍好大的胃口!”

“大隊長,你是說這些清軍是在故意放帝國軍隊過江?這些清豬簡直太自大狂妄!”

第12中隊中隊長衫山大尉,一臉的震驚。

“不然該如何解釋對岸六七千清軍按兵不動,眼睜睜的看着這一百餘名帝國勇士安然渡江?他們是要等咱們全部渡江,然後關門打狗;”

奧山義章堅毅而苦澀的沉聲說道:“一切爲了帝國!”

鴨綠江沙河子段,江面寬闊,八艘小船一去一回就得兩個來小時,而且每一次來回,都把划船的士兵累得幾乎脫力。

在一整天裡,天空晴朗,陽光高照,整個大江兩岸除了集結渡江的日軍,再沒有任何一個人影。

這種詭異之極的氣氛也影響了每一個日軍,即使安然渡江,衆人的眼裡也沒有一絲的興奮,反而隱隱有着一種落入獸穴的恐懼。

到了太陽落山,星星爬上天空,日軍朝着江右也不過勉強運送過來三個中隊,600餘兵力。

奧山義章隨着最後一批渡船過江,在抵達鴨綠江右岸以後,他略微遲疑,就下令今夜停止運兵。

並且命令漁船無需返航,就地停泊在江岸,等候明日天明再回江左運兵。

而且渡江士兵必須荷槍實彈,整夜呆在阻擊陣線上面警戒,以防萬一。

安東縣北九里,浪頭鎮。

江自康,潘金山,何長纓,吳威揚,林雲瑜,安東縣知縣榮禧,一羣人站在江邊夜色之中,遠眺着下游那黑黝黝的安東縣城。

“報——”

這時候一騎快馬疾奔而來,馬上兵弁跳下戰馬跪着稟告:“報將軍,倭夷已經暫停渡江,漁船也停在右岸沒有回去,過江倭夷在渡口建立防禦陣地。”

“盛軍諸部有何動靜?”

Wшw▲ttкan▲¢o

江自康沉聲發問。

“安東縣城三門緊閉,不許進出,城頭空無一人。”

“這個呂本元,孫顯寅,他們想幹什麼?”

江自康怒聲說道:“6000大軍,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讓幾百倭夷整整渡了一天的大江!”

旁邊衆人皆沉默。

原因很簡單,大夥兒人人知道,只是沒人願意說破而已。

“江軍門,現在既然您是安東縣的分統幫辦,這事兒你可得拿個主意,不能讓倭夷再跋扈了。”

安東縣知縣安東縣知縣榮禧榮禧,眼巴巴的望着江自康。

“怎麼辦?”

聽了安東縣知縣榮禧的話,江自康扭頭望着何長纓發問。

自從昨天宋慶的命令傳下來,江自康就氣得直罵娘。

這花園口的數萬倭夷大兵,眼看就要打過來了,宋慶這個老東西明顯不是讓他來頂崗麼?

奉軍連聶桂林都使喚不動,盛軍在安東城內派別林立一盤散沙,他仁字軍就三百來老兵,其餘全是新卒。

就是援朝軍犀利,可現在援朝軍的主力還在上游九連城,這裡就一個連隊,而且這兩天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拿什麼來抵擋倭夷的數萬大軍?

江自康長吁短嘆的鬱悶到了今早,就驚懼的聽到下游倭夷放炮轟城。

然後沒過多久,安東縣知縣榮禧就帶了一羣衙役官員跑過來求兵,說是江上有倭夷運兵,可是城內盛軍各營頭內訌,推諉着都不願出兵。

呂本元和孫顯寅,也不知道躲哪裡去了。

江自康聽到渡江只有八條小漁船,就咬牙準備率着2000士兵,到江邊放槍堵截。

結果援朝軍的先頭部隊突然到來,讓江自康頓時大喜,把這事兒全權踢給何長纓。

之後,援朝軍,仁字軍,就靜靜的集結在浪頭鎮休息待命。

下午三點左右,援朝軍運送犧牲,受傷士兵的隊伍抵達浪頭鎮,同時一起過來的還有聶桂林的一隊親兵。

聶桂林的親兵帶來的消息是上游戰鬥已經結束,毅軍,銘軍,武毅軍,各軍皆不知蹤影,虎山,靉河口,九連城上面,全是倭夷的軍旗。

爲了防止被倭夷圍殲,奉軍將直接退往鳳凰城。

聽完聶桂林親兵的稟告,江自康又驚又怒,當即就氣的直咆哮。

聶桂林這分明是怕被留在安東境內抵禦倭夷,所以來了個先斬後奏釜底抽薪,直接溜之大吉。

旁邊的潘金山聽了這個噩耗,當即就一臉卡白,連聲勸說江自康也立即退兵鳳凰城,並說如果稍有遲疑,說不定就會處於花園口,九連城,對岸永川,數萬大軍的三面合擊的險境。

方寸大亂的江自康,只好找找來何長纓問計,被何長纓安撫下來,一直等到現在的夜晚時分。

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畔激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六百六十章 津門商計(三更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三十三章 口哨就是讚歎第五百六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山岩的抱怨第五百六十一章 楚恩遲的聲明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六十七章 中國領土,誰給你的權利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七十五章 小姐心意我已知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五十二章 你刷存在我就踩第九十七章 大采買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六百五十二章 克山海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姜子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葉志超要重兵安州第七百零一章 大沽口海戰五第三十三章 口哨就是讚歎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三百六十一章 爾來十萬軍馬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魈溝的殘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兵中和第二百七十八章 鳳凰城第三百零二 遙望虎山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五百五十六章 都不是事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三十五章 亂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山海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決戰山海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九十四章 海外遺民,多的沒有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六百零二章 河谷伏擊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動進攻第二百三十九章 變陣第五百四十二章 摧枯拉朽大孤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鴿飛旅順,戰將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