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

山縣有朋直接破格調任了岡外史,然後問道:“那你認爲現在應該怎麼做?”

對於死了5oo餘帝**隊,山縣有朋並不在意,十數萬大軍的國戰,打仗哪能不死人。

只要能勝利,達到戰略目的,就是死傷幾千幾萬,在山縣有朋看來也沒有什麼。

要知道帝國可有着4ooo萬的百姓。

現在山縣有朋唯一關心的,就是怎麼快的渡江,打垮對岸的清軍。

此時對帝國來說,最缺的不是士兵,而是銀子和時間。

徵清第一軍,必須在大雪封山時,至少完全佔據整個鴨綠江北岸的所有城池,並且對岫巖,鳳凰,寬甸一線,實行部分的軍事控制。

這麼才能保證在此後的寒冬臘月裡,依託着九連城,安東縣,這些城池,一步步的打到遼陽,奉天。

“我提議,在安平河口增添一箇中隊的兵力,今天下午開始進攻虎山側翼,同時對撲石河口佯動用兵,麻痹清軍。”

岡外史目光裡閃爍着變幻莫測的光芒,堅毅的大聲說道:“工兵第3,第5大隊,立即編制渡橋,今夜渡江。”

“在哪裡渡江?”

副參謀長田村怡與造中佐,皺眉說道:“如果選擇九連城渡江,那麼相當於帝**隊同時開闢了兩個戰場,而且這兩個戰場都處於地形戰略上的劣勢。”

岡外史一臉的冷笑:“既然援朝軍這麼喜歡猜測,那麼今晚就編制三條渡橋,從虎山,靉河口,九連城三個方向同時渡江;每一處都是實攻,看他們今晚去堵哪一個渡口!”

“喲西!明晨,安平河口的帝**隊,繼續攻擊虎山側翼,而虎山渡口部隊一旦渡江,立即全力攻擊虎山正面;”

山縣有朋一聽就大喜,大聲的對身邊的參謀們布命令:“靉河口分出兩個大隊,堵住榆樹溝,其餘兵力配合九連城渡口軍隊,全力攻佔九連城;我要讓他們處處開花!”

第一軍參謀長小川又次少將,開口補充着提議道:“既然炮兵已經完全打垮了虎山清軍的三個炮兵陣地,明日清晨,集中全部火炮轟擊九連城,爭取一鼓作氣拿下城池。”

副參謀長田村怡與造也出生補充:“在下游的奧山義章部,可以按原計劃渡江作戰,繼續牽制下游的清軍。”

“喲西,諸君敗而不餒,大大地好!”

看到周圍將佐的的神情漸漸都變得興奮起來,並且躍躍欲試的參與討論,山縣有朋滿意的大聲說道:“這場徵清之戰,帝國必勝!”

“必勝,必勝!”

鴨綠江畔,所有的日軍均是齊聲大吼。

“團屬文職各部門陣亡3人,警衛隊陣亡7人,重傷1人,輕傷11人,偵察排陣亡1人,輕傷1人,工兵中隊陣亡16人,失蹤5人,重傷3人,輕傷8人,隊長李園少尉犧牲;”

在靉河右岸口的援朝軍臨時營地,參謀於澤清少尉正在彙報彙總過來的損失。

“步兵一營陣亡6人,重傷4人,輕傷21人;步兵二營陣亡4人,重傷2人,輕傷15人;步兵三營陣亡41人,重傷23人,輕傷35人;全軍共陣亡78人,失蹤5人,重傷33人,輕傷91人。”

一羣援朝軍的軍官坐在靉河邊,之前沉重的氣氛,隨着於澤清報出來的一串串冰冷的數字,變得沉重起來。

“馬金敘部和武藝軍呢?”

吳威揚望着於澤清問道。

“中江戰役中,馬部陣亡18人,重傷9人,聶部陣亡21人,重傷6人;不過日軍對虎山的炮擊,兩部損失慘重,聶部陣亡1o7人,重傷3o人,馬部陣亡93人,重傷38人。”

於澤清報完數字,吳威揚咧嘴說道:“馬金敘部和聶士成部的炮營,算是廢了。”

何長纓默默的點燃一支菸。

只是一場戰役,援朝軍就受到了這麼大的損失。

步兵三營的兩個連隊,陣亡負傷率接近了三分之一。

團屬工兵中隊,只有3人完好,幾乎被成建制的消滅。

何長纓怎麼會不心疼。

“咱們援朝軍士兵的作戰勇氣是足夠,不過單兵技能還需要很大的提升;”

林雲瑜在一旁補充道:“剛纔和日軍的面對面格鬥中,被日軍的刺刀扎中了不死就是重傷;而咱們士兵在這麼近的距離開槍射擊,不但貫穿的子彈很容易誤傷自己人,而且在子彈貫穿之後,日軍往往能繼續戰鬥。”

“還有就是在近距離格鬥中,配合也十分差勁——”

等到林雲瑜說完,步兵二營副營長馬德草開口說道:“日軍在格鬥中,往往兩人結成一個戰鬥小組,咱們的士兵完全是各自爲戰;這樣在一個局部點,咱們的士兵往往是以一敵二,很吃虧。”

“而且他們往往時刻保持着一個小隊,到一箇中隊的區域集中;所以日軍一旦布新的命令,他們就能迅的集中隊伍,統一行動。”

吳威揚也補充了一句。

一時間,援朝軍的軍官們紛紛開口說心得。

何長纓聽完衆人的心得,抽完煙以後,開始下達命令:“全軍早飯後立即休息,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一點全軍啓程沿江西進,去安東。”

“所有犧牲的戰友,也全部帶走,然後送過津門;部隊分兩部,團屬各部,包括野戰醫院,警衛隊,和步兵三營隨傷員在後,一營,二營,毋需在明日清晨抵達安東縣城。”

吳威揚有些擔憂的問道:“宋慶那邊怎麼解釋,他們會放咱們走?”

何長纓堅決的說道:“不需要解釋,只要知會一聲說咱們援朝軍回師下游劃分的防區,並且防止日軍在安東渡江就行了;別的不用管!”

這時候靉河上游傳來一片馬蹄,攪得沿途塵土飛揚。

何長纓等人都站起來望去,只見宋慶的戈什哈頭子宋得學,正快馬趕來。

“何參將,吳參將,軍門急招,說有緊急軍情。”

宋得學跳下馬,匆忙的對着何長纓行了一個禮,一邊說道:“我還要去榆樹溝通知馬分統,去虎山,栗子園通知馬分統,聶將軍。”

“什麼事?”

何長纓心裡一驚,緊張的問道。

“剛剛九連城得了電報,倭夷在遼南花園口登陸了,足足有好幾萬兵馬。”

宋得學一臉的驚懼,現在只是爲了對付對岸的幾萬倭夷,就抽光了直隸熱河東三省的兵力,此時倭夷突然登陸遼南,哪裡還有軍力去阻止他們?

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五百零九章 獠牙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六百五十三章 克山海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五百一十章 永垂不朽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門口長城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五十一章 順杆子上架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洋水師可算逮到你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津野道貫的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一百零五章 師生對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六百五十六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一第五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三章 攻防普蘭店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三十八章 哥不習慣下跪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七百一十六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榮成灣第一百四十章 洞仙嶺阻擊戰四第六百零一章 雞冠山步騎戰二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場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章 火把長龍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二百零七章 平壤夜潰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七百二十二章 總攻,絞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大隊出現第六百六十章 津門商計(三更一)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四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七百二十六章 東營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寂靜關外冷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戰役七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戰松樹溝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兵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孤山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擊,反炮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兵中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