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

“你身邊是什麼人,怎麼低着腦袋不敢見人麼?”

站在宋慶身邊的張錫鑾,警覺的望着站在葉志身邊,勾着腦袋不做聲的那個士兵問道。

“臥槽!”

黎元洪無可奈何的擡起頭,對着城牆上拱了一圈手,滿臉苦笑的說道:“諸位哥哥們好啊,真是緣分啊,沒料到這麼遠還能見面兒。”

“臥槽,瞧瞧這是誰呀?黎元洪,黎老弟!”

“黎元洪,黎老弟你怎麼也跑援朝軍裡面去了?”

“黎老弟,前兒大夥兒打牌喝酒,還說以後少了一個鐵桿,都以爲兄弟你喂海魚了。”

城牆上頓時一片譁然,顯然黎元洪和宋慶手下的毅軍不是一般的熟。

當夜,奉天東邊道道臺宜麟,設宴款待宋慶,宋得勝,何長纓,張錫鑾四人。

過來作陪的有鳳凰廳同知章樾,鳳凰城城守尉佑善兩人。

席上就屬四川提督宋慶的職位最高,年紀也最大,當仁不讓的坐在位。

這老頭兒已經七十五歲有餘,卻依然老當益壯,大口吃肉大碗飲酒,說話如擂鼓,放屁如崩雷,聲威煞是驚人。

餘下張錫鑾,宋得勝,宜麟,佑善,章樾五人,都是五十上下。

宜麟,張錫鑾,章樾三人是文官,宜麟是正四品,鳳凰廳後補道張錫鑾是從四品,鳳凰廳同知章樾是正五品。

宋得勝是武官正二品的總兵。

佑善是鑲藍旗的正三品,位同副都統。

而何長纓是剛剛經過兩連跳,由一個從五品的協辦守備,跳到正三品的參將。

可以說無論年紀還是資歷,何長纓都應該是自覺的保持低調,所以上去就一屁股坐在末位。

何長纓這麼一座,頓時就讓席上作陪的章樾站不住了,一個勁的拉何長纓起來,而何長纓任憑章樾怎麼拉,都腆着臉死活不起來。

於是衆人都對何長纓這個比自己兒子還小的吊毛孩子的印象,頓時變得大好起來。

這小子懂事兒啊,不拿大,居功自傲!

一看就是個有前途的聰明人。

然而,就算何長纓再如何的低調,對比着清軍諸軍在牙山,中和,平壤,豐島,大東溝這一系列海6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何長纓的成績也確實太耀眼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迄今爲止,大清對日作戰所有的勝仗,都是何長纓和他的援朝軍打出來的。

假如沒有這幾場大捷撐臉子,大清朝還不知道會被洋人們埋汰奚落成什麼樣子了。

這一切不由得衆人不矚目。

剛剛酒過三巡,衆人都開始藉着微微的酒意,詢問朝鮮的事宜。

何長纓寥寥數語談了一下朝鮮的戰局,就直接的下結論說道:“這仗別的防區先不提,只論咱們的遼東防區,我的觀點就是想守住鴨綠江沿岸,把戰火控制在朝鮮境內,根本就不可能。”

“怎麼說?”

宋慶聽了何長纓的斷語,作爲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心肝還是不免的重重的一抖。

把戰火控制在鴨綠江沿岸,這是可皇上的諭旨,可現在何長纓直接一口把他否定掉,怎能不讓宋慶心驚。

今天下午,宋慶收到了李中堂轉來的素有‘知兵’之稱的臺灣布政使唐景崧的電報。

——現惟堅守鳳凰城一帶險要,掘地立營,憑山置炮。敵倘未攻,我惟堅伏不動,槍炮不及不,切勿輕出交鋒;能忍一二次,軍心自定。備足軍費,再圖進取。

中堂在後面批註到‘頗有可採’‘斟酌’。

這說明中堂傾向於完全讓出鴨綠江防線的無險地帶,在遼東的羣山險隘之中層層設防,阻擊倭夷。

這種構想,則是完全和皇上的‘拒敵於外’相背馳,也是宋慶內心所不願接受的。

既然接了這個‘幫辦北洋軍務’的職銜,宋慶當然希望能打出威風。

他現年已經七十四有餘,不用考慮都能知道,這將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的戎馬。

他可不想到最後,反而落了一個膽小鬼窩囊廢的名頭。

“現在明面上講朝廷在遼東集結了近三萬的兵力,可是真正可戰精銳不過是軍門的4ooo餘毅軍,盛軍6ooo餘人,奉軍25oo餘人,蘆榆防軍2ooo餘人,其餘不是新兵就是一窩兵痞子,不足爲道。”

何長纓讓了一圈煙,繼續說道:“堯山將軍的4ooo鎮邊軍也可一戰,不過不屬北洋調遣,只能獨軍把守;那麼咱們只有15ooo人的可調軍力,相比於日軍的三萬餘人,只是在數量上就少了一倍。”

一旁的張錫鑾笑着說道:“哈哈,何參將可沒有把你的援朝軍給算上,加上這次帶過來的一營,總兵力也有小3ooo了吧?”

“就算算上援朝軍,也不過是18ooo人;而且咱們是沿岸分兵防守,日軍是全力進攻於一處,那麼在局部戰場,日軍的軍力完全可以是咱們兵力的數倍。”

說完了這些,何長纓不再吱聲,讓宋慶細想。

“這場仗不好打,——”

宋慶幽幽的說道:“可是皇上,朝廷,中堂,還有全國的百姓,都在望着咱們;鴨綠江沿岸一定要守,真的不濟,咱們大不了再退到鳳凰城繼續守,這也不礙什麼事兒。”

“既然這樣,我建議把鳳凰城作爲各軍的軍需庫,槍彈糧草全部集中到這裡,沿江各軍只配備足量的軍火和一週的軍糧,進行持續供應。”

何長纓實在不願意看到在鴨綠江防線潰退之後,大量的軍火和糧食落入日軍手裡,成爲以戰養戰的憑藉。

沉聲提出了這個折中方案。

“何參將還是太年輕了,哈哈;”

宋得勝笑着說道:“鳳凰城到鴨綠江沿岸最近的九連城,都有百里路途,期間山路崎嶇難行,一旦暴雪來臨,別說運送輜重,就是人都寸步難行;難不成斷了糧讓兄弟們餓死,這個罪名誰擔當的起?”

何長纓看着宋慶,希望他能表態。

“老夫只管用兵備戰,這軍火糧草都是周馥直接調撥配送;況且送進各軍的軍火,想讓他們再吐出來,說是怕城池失守軍火資敵,這話兒老夫可沒臉去說。”

宋慶直接拒絕了何長纓的建議,然後笑着對何長纓說道:“對於怎麼守江,朝廷的旨意還是各分防區,還請何參將率精兵助陣,如朝鮮洞仙嶺那樣,殺得倭夷膽顫心寒。”

何長纓有些失望的點頭表態:“卑職盡隨軍門調遣。”

心裡面卻不禁嘆息着,想點事兒,怎麼就這麼難?

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一百零四章 紫禁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擊南關嶺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七百四十九章 澎湖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兵第五十八章 租房和招募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爾來十萬軍馬第七章 窮途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六百五十二章 克山海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壤戰役第十二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七百九十章 消停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壤戰役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驚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亂戰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六百零二章 河谷伏擊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五百五十九章 訂閱慘淡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三十七章 當了總理再當縣長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三百八十章 破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二百九十九章 盛軍第一百六十章 心情理解,方式不對第二百零二章 平壤戰役之落幕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防禦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炮火臨城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二一,三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九十六章 整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一百八十三章 今夕是何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訂閱慘淡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突圍中的絞殺戰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壤戰役十一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擊南關嶺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數字密碼第七百零二章 大沽口海戰六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五百零六章第五十二章 你刷存在我就踩第五百八十一章 風往西吹第五百五十二章 奧山義章斃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津門獻俘第二百六十章 將令一聲震山川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六百七十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九十八章 小兒女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