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

津門,直隸總督行臺衙門。

幕僚姑爺張佩綸,司法幕僚伍廷芳,津海關道道臺盛懷宣,朝鮮總理大臣袁世凱,漢城領事唐紹儀,水師營務處總辦羅豐祿,大沽炮臺守將羅榮光,北塘防區統領吳育仁,津門知府汪守正,津門知縣陳文琪,——

北洋系津門官員濟濟一堂,正在商議明日的獻俘事宜,結果紫竹林租界的美國領事李德,卻不請自來。

還沒坐下,李德張口就說已經得到長崎電報,七千清軍在中和被日軍半個中隊突襲,丟盔棄甲狼狽而逃,俘虜擊斃4oo餘人,護軍統領豐升阿當場戰死。

李德的話一出口,大堂內衆人無不變色,這個消息到底沒能瞞住,終究還是在‘獻俘’之前,傳過來了!

接着李德就直言要求取消這次‘獻俘’儀式,威脅說這種帶着羞辱性質的行爲,會徹底激怒東洋政府,美國將不會再插手調和事宜。

送走了美國領事李德,李鴻章的臉陰沉的如同堂外滿天的黑雲,偌大的大堂裡面一片寂靜。

“中堂,這個‘獻俘’勢在必行;現在整個津門的百姓都在翹以待,京城那邊也一切就緒,皇帝和滿朝大臣將會親自參加。”

張佩綸沒有再說下去,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

“可是李德說已經把中和失利的消息送往京師美國總領事館,包括英法西洋各國也應該如是;估計到下午總理衙門就會得到消息,電過來詢問。”

伍廷芳多年以來一直和東洋官員保持着良好的消息,作爲一個西方法專家,他認爲這種‘獻俘’除了面子好看,其實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而且中和戰敗的消息一旦在津門,京師傳開,明日的‘獻俘’將會很難看。”

袁世凱提議道:“能不能不用‘獻俘’這種敏感的字眼,讓俘虜沿着津門街巷走一圈,憤怒的‘百姓’一定會丟石頭砸傷一些俘虜;再給京師去電俘虜被百姓打傷,請求暫緩去京師‘獻俘’?”

一屋子的人頓時都高看了袁世凱一眼,這似乎是最妥帖合理,又不傷面子的方法。

袁世凱在津門躲了這麼多天,一得到日軍合圍平壤的消息,就立即和唐紹儀一起‘出山’,前來總督衙門拜見。

因爲在袁世凱看來,指着葉志那幫人,平壤頂天能守個十天半月。

而自己就算是此時領了差事,左右一番磨蹭,估計不等走到安東縣,平壤就陷落了。

“你們都錯了!”

李鴻章怒聲說道:“我一個七八十要進棺材的死老頭子,還要什麼臉子!是中和大敗,七千人被日軍半個中隊一百號人攆得狼狽逃竄,而不是葉志滿篇假話的兩三萬日軍圍攻!”

李鴻章忍不住拍着桌子怒道:“是別的營頭都沒有損失,而偏偏正紅旗步隊、正藍旗步隊兩隊旗兵5oo餘人傷亡大半,豐升阿居然也被擊斃;皇帝還有滿朝的旗人,會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咔嚓!”

總督衙門上空猛然響起一道雷霆,震得大堂內的衆人都是內心一顫。

“嘩啦啦——”

隨即一陣瓢潑的大雨從天而落,‘噼噼啪啪’的濺在門外的青石地上,如同打在衆人紛雜五味的心裡。

北洋和朝廷之間,猜忌由來以久。

朝廷這些年在北洋體系之外,一直大力的扶持旗人將領,就是想逐步取北洋而代之。

而北洋衆將也爲旗人練軍分走大量的軍餉資源,而牢騷不斷,並且時有各種小動作羈勒。

這消息傳進紫禁城,宮裡的那兩位會不會認爲這是北洋諸部,故意給旗軍設的一個陷阱,坑殺了豐升阿?

陰死了一個正二品的旗人統領,兩隊3oo多旗兵,皇帝會何等的震怒!

“所以中堂一直壓着這事兒,想等平壤能打一個捷報,再一起交上去,這樣就算朝廷內心如何的震怒,天下幽幽衆口,清流百姓的眼睛都盯着,朝廷也不好下旨降罪;可是現在——”

張佩綸給屋內衆人解釋了兩句,話還沒說完,就詫異的望向堂外。

衆人的目光都扭了過去。

只見在大堂的珠簾之外,一柄繡着青山遠黛的油紙傘,悠然出現在衆人的視線。

娉娉婷婷間,李經溥穿着一襲仕女長裙走了過來。

“經溥,有什麼事?”

李鴻章壓着心頭的鬱火,微笑的問道。

“沒什麼大事兒,就是大嫂託我問爹爹,大哥估摸是明兒何時回來,是不是直接去京師面聖?一路上風塵僕僕,家裡好做安排。”

李經溥沒防到大堂裡面居然有這麼多的人,俏臉不禁微紅,靈動的秀眼也不禁有些躲閃。

自從明瞭李鴻章的打算,這些天李經溥的嫂子,大姐總拿那個人跟她打趣,讓李經溥又羞又氣的下不了臺。

那日荷花池畔,雙手無意間的觸碰,激起的那種讓靈魂顫慄的感覺,時時不經意的走進李經溥的夢中。

一枚長熟了的,裡面全是蜜汁兒的水蜜桃,只等良人的採擷哚吸。

這連續幾個晚上,李經溥都是在兩股間一種玄妙之極的抽搐中驚醒,褻褲如同水洗一般的泛濫,裡面淌滿了清液。

這種從來沒有過的羞事兒,自然臊得李經溥羞不可抑,心肝兒猶如小鹿亂撞。

然而那種令人心跳加的小期待,小欣喜和小眩暈,還有那種多年以來浮萍無依般的惶然感,頓時蕩然無存,內心充滿了充實的掛念。

這種感覺是如此的新奇而美妙,卻也讓李經溥多年古井無波的心兒充滿了焦躁,時時都想得到那個‘混蛋’的消息。

所以一聽姐姐說姐夫和父親在大堂商議朝鮮的事兒,李經溥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腿兒,內心一路躊躇着,走了過來。

屋內衆人除了張佩綸和李鴻章兩人,其餘都不明白這裡面的小九九,都心嘆中堂的子女們真是兄妹情深。

面聖?

李鴻章聽了直咧嘴。

“怎麼了爹爹?”

看到父親的神情,李經溥心裡一咯噔,難道平壤那邊又有什麼大事兒生!

“朝鮮前兩天出了一些事情,——”

張佩綸給李經溥簡略的說了一下,沒敢說何長纓領軍出平壤迎敵這件事兒。

李經溥心中不禁默然,大哥真的去面聖,皇帝得拿着怎麼樣的一張臉來對待這事兒?

“啓稟中堂,電報房來了安州的信兒。”

門外,總督衙門電報房委員秦躍峰大聲的稟告。

“安州!”

李鴻章驚呼一聲:“安州來什麼信兒?”

屋內衆人心裡都是一緊,難不成這一眨眼的功夫,平壤就失陷了,所以從安州報急?

不然安州城最高的將領不過是盛軍的分統呂本元,無事他怎麼可能越過平壤諸將,給津門來電!

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六百一十章 出關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仁川,山縣小曼第五百零六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九十章 別了,七彩祥雲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求兵第六百零五章 東風拂面如刀第八十九章 李鴻章的淚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聞,變局二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四百九十三章 將爲兵膽,爲何而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設計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攻防普蘭店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九章 九門口一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五百零九章 獠牙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四百零三章 大連灣海防戰六第五百六十八章 炮火臨城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陣子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七十一章 總督衙門第五十一章 順杆子上架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十章 女追男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七十四章 清晨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七十章 站直了,別趴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津門雷霆二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二十七章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手縛長龍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四百九十九章 守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二百四十六章 擴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五百零六章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六百三十一章 唐山炮火一第三百八十章 破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情之請第三百四十五章 請令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十一章 韓大嘎子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等待,進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基地第五百一十章 永垂不朽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四百零二章 大連灣海防戰五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合兵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五章 死神擦肩而過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五百四十六章 旅順亡,水師亡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三百零四章 和珅倒,嘉慶飽第六百五十九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四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五百九十三章 九門口長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