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師生對

“朕可以不相信朝野間那些撲空捉影的閒言碎語,可是他李鴻章一手掌握着大清最精銳的練軍,水師,卻一味的避戰求和,這總是天下人都看到的事實!”

光緒眼睛裡冒着怒火:“現在六路大軍集結平壤,讓他反攻漢城,卻推脫說兩萬只可守城,只有三萬才能反攻,這不是笑話?”

“小東洋在朝鮮不過一萬餘軍隊,而且在牙山被葉志和聶士成聯手打得丟盔棄甲,朝鮮又是咱大清的藩國,歷來民心所向;他李鴻章佔着天時地利人和,居然不願兵,怎麼能不讓朝野疑惑?”

翁同龢聽了沉默無語,其實在他的心裡何嘗不是有這個想法。

現在整個大清的明眼人,算都是看出來了:大清的軍隊揍東洋小國簡直就是易如反掌,關鍵的是他李鴻章不願意去打!

究根結底,還不是他李鴻章想保存實力,怕他的淮軍和水師傷筋動骨?

“牙山戰役葉志既然打垮了東洋大島義昌的步兵第9旅團,爲什麼不乘勝追擊,反而要一路倉惶北撤五百里;現在六路大軍集結平壤,爲什麼不能跨過大同江,朝南進軍一步?還不是想保存實力!”

光緒越說越惱,也不管‘慎言不慎言’,一股腦把憋了多日的牢騷朝着自己的老師了出來:

“他李鴻章口口聲聲要調劉銘傳去朝鮮,要調南洋水師北上聯軍;可是豐島海戰,‘濟遠’艦打了就跑,絲毫不顧友艦‘廣乙’的死活,害得‘廣乙’只好擱淺焚燬;‘廣乙’還是廣東水師他大哥所轄的軍艦,他們都敢做得這麼明目張膽,張之洞又怎麼敢讓南洋水師北上?”

翁同龢在一邊插話說道:“關鍵的是,對付小小的東洋艦隊,北洋水師就已經是綽綽有餘,李中堂的這種做法,難免不讓兩江疑心。現在不是能不能打贏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去打的問題。”

“朕惱怒的就是他李鴻章的這一點!”

光緒怒氣衝衝的說道:“軍機處禮親王不問世事,整個一團軟泥;額勒和布木納寡言,三棍子打不出一個——響兒;張之萬忙着給‘親爸爸’修園子,孫毓汶和李鴻章穿一條褲子,徐用儀也是一味的主和,朕的軍機處居然找不到一個明事理兒,能說話的明白人!”

翁同龢沉默不語,這些人都是園子裡那位老佛爺精挑細選的人,皇帝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沒處泄。

Wшw▪t t k a n▪co

只求着等園子修好了,老佛爺就能高興的住進去頤養天年,再別對皇帝的事兒指手畫腳了。

等那時候,我總該能進軍機處吧?

光緒泄了一通,心情好了很多,就拿起桌上的那本《吶喊》,舊事重提:“老師看沒有看過這本奇書?”

翁同龢點頭說道:“啓稟陛下,這本書拿到手之後,我裡外已經看了三遍,尤其裡面關於普魯士德意志皇族掌軍,啓用俾斯麥這等鐵腕人物,把德意志帝國的6軍打造成歐洲第一等的強兵;真是深受啓啊!”

光緒聽了眼睛一亮,現在大清最大的問題在他看來並不是外患這個問題,而在於軍權旁落,尤其是北洋這頭猛虎酣臥在帝都榻側。

有時只是想想,就讓光緒心寒!

“這個何長纓,朕要見一見。”

光緒望着翁同龢堅決的說道。

“不可!”

翁同龢立即失口驚叫,看到皇帝不解的眼神,翁同龢低聲的說道:“陛下,我已經打聽過了,這個何長纓,原是北塘練軍仁字軍副三營江自康手下的一個哨官。”

“那豈不是更好!如此的人才,他們居然讓他當一個芝麻大的武夫營千總,想來一定是被排擠的厲害,憋着一肚子的氣兒,要不怎能憋出如此大火氣的奇文?”

光緒一聽,頓時就更加的神采飛揚起來:“老師,咱們把他擡舉出來,與他,還不感恩戴德的拼死爲朝廷效力?與朝野,也能爲天下士子也做一個對比的榜樣!”

翁同龢聽了連連苦笑:“陛下,已經晚了!”

光緒笑容一愣,問道:“怎麼說?”

“這個何長纓在沒寫這本《吶喊》之前,寫了一篇《英靈祭》的祭文,轟動津門;李經方和張士珩立刻就請他去喝花酒,和他成了‘莫逆之交’,這次石川伍一的日間案,津海關道報上來說是何長纓審出的案子,要給何長纓請功——”

翁同龢扭曲着老臉,心裡也是在腹誹着李鴻章的無恥,——一個寫文章的會審間諜?——:“給了一個協辦守備的缺,讓他帶着北洋武備學堂和水師學堂的學員兵去平壤歷練。”

然後翁同龢意味深長的對光緒說道:“這些學員兵可是李鴻章的心頭肉,是未來北洋練軍和水師的基礎;何長纓這一去一回,平壤又安如泰山,少不得要博一個‘爲國戍邊’的美譽,而且據聞他是和李經方一起去平壤。”

光緒的目光猛然一凝,臉色就冷了下來:“老師是說,李鴻章是在爲未來鋪路?”

“這次李經方一去一回,葉志他們再配合着應景兒的打幾場漂亮的硬仗,戰後少不得要保舉一個按察使,用不了幾年就是一方封疆大吏!”

翁同龢神色凝重的點點頭:“李經方爲主心骨,盛懷宣管錢財,張士珩管軍械,袁世凱管外事,何長纓主練軍,這下一代北洋的架子算是搭起來了。”

光緒聽得心驚肉跳,臉色白,然而他隨即疑惑的問道:“老師,這個練軍是北洋的根基,李鴻章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的放心給他,只憑着喝了幾頓花酒?”

翁同龢無奈的說道:“他是肥西人,據聞家裡的長者和肥西李家素有交往。”

“可恨,可恨!”

光緒氣的一把將手裡的那本《吶喊》重重的丟在地上。

“陛下,不可因人廢事,這個人雖然咱們不能用,可是書卻是本好書;尤其關於德意志的皇族收權,成就歐洲強國,希望陛下空閒能好好的揣摩揣摩。”

翁同龢撿起地上的那本書放在桌子上:“而且陛下請看這句話兒,‘國家養士兩百五十年,爲國捐軀,正在今時’,能說出此等正氣話兒的,未嘗不是一個忠君報國之人。”

聽了翁同龢的話,光緒不禁目光一亮,連忙拿起那本《吶喊》的封面細看,之前他只顧看裡面的內容,這封面還真的沒有留心。

“是呀,老師!”

光緒頓時又高興的叫了起來:“他李鴻章簡直太小看天下士子了,以爲都會爲那區區五斗米折腰,而且他能給的,我也能給,還要比他給的更多!”

這一時間,光緒的目光雪亮,閃爍出一種聖潔英勇無畏的光芒。

“不急,陛下,聽其言關其行,很快我們就會知道他何長纓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翁同龢滿意的看着自己的好學生,老臉露出高興的笑容。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戰前夕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臘月二十二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攻防普蘭店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關嶺防禦戰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壤戰役八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山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五百零九章 獠牙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順子家裡缺糧食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大雪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五百六十章 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七百二十六章 東營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三十章 一起吶喊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三百四十三章 山縣和長纓,先手後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七百六十四章 直隸最後一戰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決戰山海三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旅順戰役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七百二十六章 東營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炮火臨城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五百五十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一第五十八章 租房和招募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五百五十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一第二百七十章 定策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殲第3旅團三第七百六十章 直隸最後一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水豐失陷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永平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洞仙嶺伏擊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二百七十八章 鳳凰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七百零六章 津門旅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講道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軍師出場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解詩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七十八章 站出來,去戰鬥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二百九十九章 盛軍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