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城外有轎至

陳長生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聽着。

唐老太爺父子之間的對話,也沒有瞞着他的意朚。

於是他聽到了很多秘辛,不是唐家實質上的秘辛,而是這對父子內心深處的秘辛。

尤其是聽到最後這段話,他有些吃驚,但這並不代表他對這件事情完全一無所知。

事實上,令唐家二爺嫉恨難安的那人之所以三天前會出現在老宅,本就是應他的請求。

“你既然知道他也來了,那你還有什麼機會呢?”唐老太爺說道。

唐家二爺恢復了平靜,淡然說道:“他不肯改姓,便沒有資格管我唐家的事,”

唐老太爺面無表情看着他說道:“如果是我讓他來管呢?”

唐家二爺沉默片刻後說道:“我請人把他拖在了外面,他來不了。”

唐老太爺說道:“即便如此,你還能做什麼?”

唐家二爺平靜說道:“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至少還可以把我那位好侄兒殺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太過平靜,彷彿在講述一件很尋常的事,所以無論是陳長生還是唐老太爺都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如果棠哥兒死了,父親你除了我,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這一次唐老太爺和陳長生聽清楚了他的話,然後同時想起了道藏裡的一個故事。

那個故事太過久遠,沒有實據,更像是傳說,或者神話。

相傳在遠古時代,曾經有一個異常強大的帝國,某天皇帝在巡視前線的時候忽然病亡,隨行的皇后與太子被一場天降的暴雨滯留在了荒原上,而留在京都的那位皇子在他的姐姐以及大臣們的支持下僞造遺詔,搶先登基,帝國陷入內亂之中。

便在那時,世間所有的國家向着那個帝國發起了戰爭,局勢非常危險。

數十日後,皇后娘娘與太子在一位顧命大臣的保護下回到了京都。

支持新帝的公主殿下以及朝中大臣表示願意爲此事付出足夠的代價,希望雙方能夠拋棄前嫌,團結所有力量,對抗外部的侵略勢力,當時新帝的勢力依然強大,爲了大局,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那位顧命大臣並不這樣想。

就在那天清晨的大朝會上,那位顧命大臣直接一刀砍掉了新君的頭顱。

然後他對那位公主殿下以及忠於新君的大臣們說,現在帝國只有一位皇帝了。

你們不知道應該替帝國選擇怎樣的未來?那我就幫你們排除一個待選項,這樣你們就不需要焦慮痛苦煎熬了。

因爲唯一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注:這個故事來自一部很牛逼的小說將夜。但請明鑑,這並不意味着將夜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之前的,我可以明確地說,並不是那樣,我就是最近又在重看將夜,忍不住想寫着好玩,這人手賤啊……)

……

……

此刻唐家二爺說的話以及他將要做的事情,與道藏裡提到過的那個神話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

如果唐三十六死了,唐老太爺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當然,首先他要做到自己說的話。

“你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嗎?”唐老太爺盯着唐家二爺的眼睛說道。

唐家二爺想着先前收到的那些情報,那座糧倉裡發生的畫面,河畔的五樣人,略有些失神。

“是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瞭解我自己所在的家族。”

他看着父親說道:“唐家就像您一樣,依然還是一口深不見底的老井,但我畢竟是唐家的人,我很清楚祠堂那邊沒有任何佈置,只要我的人過去,便一定能夠殺死他。”

然後他望向陳長生說道:“當然也要感謝教宗陛下的到來,汶水城已經緊張了兩天,今日大亂更是陛下您的手筆,不過越是混亂不堪,我越容易趁亂安排一些事情。”

陳長生沒有說話,直接站起身來。

唐老太爺看着唐家二爺說道:“你覺得自己還能調得動人?”

今天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了,唐家依然是唐老太爺的唐家,不管唐家二爺暗中經營了多少年,只要唐老太爺發話,那些平日裡對唐家二爺忠心耿耿的部屬,依然不敢隨便動一步,甚至就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如果是唐家的人,我自然調不動。”

唐家二爺平靜說道:“好在商院長送給了我一批很好的刺客。”

大陸最好的刺客屬於哪方勢力?以前的天機閣。

現在的天機閣,大部分的產業已經歸了唐家所有,但那些暗夜裡的力量卻是歸了朝廷。

更準確地說,那些暗夜裡的可怕力量現在由洛陽長春觀負責處理。

這些當然是秘密,但不可能瞞過唐老太爺和陳長生。

所以他們知道唐家二爺沒有撒謊,也不是在虛張聲勢。

如果天機閣的刺客趁着混亂潛入了汶水城,這時候已經進了祠堂……

陳長生向屋外走去。

唐家二爺看着他說道:“來不及了。”

陳長生停下了腳步。

老宅一片安靜,近乎死寂。

誰都沒有想到,唐家二爺,直接動用瞭如此雷霆手段。

現在回想起來,先前他的沉默,甚至無能的表現,自然都是讓唐家老宅和國教方面放鬆警惕的僞裝。

唐老太爺的眼睛異常幽深,可能是因爲他知道,這一次他的孫子真的會死了。

唐家老供奉還在祠堂。

但唐家二爺提都沒提。

這意味着什麼,唐老太爺非常清楚。

唐家二爺看着陳長生的背影說道:“教宗陛下你今天可能也要死了,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唐三十六死了,陳長生一定會想辦法殺死唐家二爺。

已經沒有別的選擇的唐老太爺,只能站在自己的兒子這邊。

國教與唐家之間必然會發生戰爭。

那麼唐老太爺會怎麼做?

答案不問而知。

……

……

王破在汶水城外的雞鳴山上站了三天時間。

風雪至,他是故人。

不是因爲近而情怯,故不敢入。

三天前他進過城,去過老宅,與唐老太爺長談了一次,但沒能說服對方。

沒能說服對方,還能如何?難道真的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

唐老太爺冷眼看世界已經數百年,哪怕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極冷酷,唯獨對他極好,無可挑剔。

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向唐老太爺出手,當然,就算他出手也不見得對唐老太爺的對手。

即便是他,到現在也不知道老宅那口井到底有多深。

但他站在城外,便是對陳長生的支持,如同押陣一般。

不過此時感應着老宅處的動靜,看着祠堂方面隱隱發生的騷動,他還是沒有下山。

因爲有兩座轎子來到了雞鳴山上。

第三十七章 三劍破神甲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經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來自西方的神秘強者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畔數人無人問第一百二十五章 亂起於兩個女子(上)第八十四章 活着不過是一場扮家家酒(上)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九十四章 簡單少年第七十三章 意難平第一百二十章天上掉下來的軍功第一百零一章 天要落雨,不準嫁人第九十八章 聽一位娘娘第四十七章 寂靜的春天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二百一十八章 白帝城中雲出門(上)第六十九章 敢問劍在何方?第八十九章 霧重時,殺人無聲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只是當時已惘然第五十四章 金翅大鵬現世第八十六章 囂張之槍以及心碎之箭第一百一十七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十一章 遺失的石碑,無力的少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十章何日上青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去死吧,像活着一樣第一百零四章 萬劍大河見秋山第六十五章 一座山,觀一人第六十八章 我要看看你的臉第四十九章 教棍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別只在一信間第二十一章 我以祠堂做牌場第二十四章 刑房第六十四章 問世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一百一十五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一百九十八章 閒雜人等,願把五百年盡付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宴第三十一章 不能要的女人,無恥的男人第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王爺出第二十四章 談談第十九章 拙於劍者第一百三十七章 星垂平野闊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二百五十章 兩地醫(上)第一章 我改主意了第二十三章 我是來接人的第一百二十章 兄弟第十四章 什麼都要管的陳院長(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是誰?第一百八十章 別樣紅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浴血、拔劍、縱雲、落須第二十七章 風有信第五十八章 獨闖龍潭第二十三章 告有人第二百七十五章鳳鳴第二十二章 傾傘如故否?第一百零五章 何以解憂?第六十六章 兩位君王的相遇第十七章 斬不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四十七章 剪影與青桔第一百零二章 甘露臺撫今第八十三章 黑袍的殺局第八十二章 離山的山門(下)第九十六章 飲食男女神聖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場漫長的戰鬥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十五章 老宅古井,鹹菜清粥第八十八章 他的星空一直在那裡第五十四章 金翅大鵬現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裡挑燈看碑(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歸來的陳留王以及他第二百四十五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四十七章 剪影與青桔第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王爺出第五十三章 劍行草原,彷彿離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雨至,所以撐傘第九十九章 小酒館裡見故人第二十七章 檐角片瓦第十二章 錦鯉,沉塘,鐵刀的光芒第十一章 這兩個傢伙第一百二十九章 還是那座秋山(下)今天無更相關的幾句閒話第五十七章 別樣紅的態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第二百五十六章 比湖水更綠的綠第六十五章 雲遊者第一百零三章 戀上你的牀第十五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掀開新的篇章?第六十六章 兩位君王的相遇第一百二十五章 亂起於兩個女子(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沒有命運這回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相從來不止一個第二百零六章 試劍(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去死吧,像活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