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活路

真人,是很不一般的稱讚。

陳長生安靜了會兒,問道:“還有一個?”

先前薛夫人說,他是薛醒川認爲的兩個真人之一。

薛夫人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換了一種方式:“您不愧是聖後孃孃的兒子。”

陳長生明白了,說道:“遺憾的是,我並不是她的兒子。”

薛夫人說道:“我很欣慰能夠聽到您說遺憾。”

陳長生說道:“是的,我並不以爲有這樣一位母親是羞恥,雖然她不是好人,但是很了不起的人。”

薛夫人感慨說道:“是啊,不然先夫他們又怎會願意追隨娘娘,至死不渝。”

陳長生忽然問道:“你恨嗎?”

要說恨,薛夫人的太多恨的道理,要說悔,也有悔的理由。

那些恨與悔,並不都是對新朝的,對那位刑部主事,對徐世績的,也應該有對過去那段歲月的。

薛夫人很平靜,說道:“不,我只恨周通不死。”

陳長生靜靜看着她的眼睛,沒有說話,沒有安慰。

薛夫人聰慧至極,明白了,有些吃驚,很是感動,想要勸說什麼,卻無法開口,因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陳長生什麼話都沒有說,她又如何勸?

二人告別,在國教學院門前,陳長生對薛夫人說道:“請您不要離開。”

按照教樞處送來的消息,薛府已經人去府空,後門處有幾箱準備好的行李,看起來,薛夫人可能會在近日返鄉。

陳長生卻請她不要離開。

薛夫人懂他的意思,因爲他懂她的意思。

她沉默了很長時間,有些艱難地露出一絲微笑,說道:“好,我會親眼看着。”

陳長生說道:“您會看到的。”

……

……

抄家後,薛府盡散家僕,無論長房還是二房,只要暫時沒受到牽連的人,都已經被送回了家鄉,現在府中,只剩下了薛夫人,還有一位僕婦和老管家,顯得格外冷清,若依薛夫人的意思,便是這名僕婦和管家也應該離開,只是卻沒辦法說服他們。

那位僕婦說道:“既然要設祭,哪怕再如何簡單,也要去置辦些東西,我們總能替夫人分擔些。”

薛夫人搖頭說道:“人都已經下葬了,還設什麼祭。”

管家說道:“朝廷既然沒有說話,那便是默認了,想必此後數日,總會有些大人或是舊時同僚前來拜祭,我們總得迎着。”

他是按照舊時想法說的,卻引動了薛夫人的難過,淡然說道:“你以爲有人敢來嗎?”

管家心想老爺一世英雄,在京中交遊廣闊,只要朝廷不發明旨,總會有人來的。

薛夫人說道:“既然我們要設祭,又從哪裡去找銀錢?”

管家想了想後說道:“在京郊置辦的祭田,暫時無法脫手,西直街的鋪子……”

如今的薛府哪裡還拿得出來銀兩,如果想要擺出象樣的祭堂,便只能變賣沒有被抄沒的那些族中產業,還必須是最好的那些纔好出手。

西直街是京都最繁華的地方,街上的鋪子真可謂日進斗金,從來沒有人捨得賣掉。

管家看着薛夫人猶豫的神情,以爲她是不捨,勸說道:“回鄉後,鋪子沒有人看,遲早也保不住,既然不會再回來了,何必留着。”

薛夫人沉默了會兒,說道:“鋪子不要賣。”

管家有些吃驚,繼續勸說:“夫人,請您……”

薛夫人搖了搖頭,說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麼,只是我已經改了主意,不離京了。”

聽着這話,管家更加吃驚,然而他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便聽見夫人繼續說道:“過些天,你回鄉去把謹哥接回來。”

謹哥全名薛業謹,是薛河的獨生子。管家已經知道消息,二老爺薛河正在押送回京的途中,只怕也難逃一死。謹哥是薛府現在的獨苗,前天確認朝廷的旨意後,被夫人連夜送回了老家,爲何夫人現在又決定讓他回京都,要知道,這要冒極大的風險,誰知道朝廷裡新當勢的那些大人物們會不會改了主意。

他顫着聲音說道:“就算謹哥回來,又如何看得住那些鋪子。”

“謹哥是我薛家唯一的血脈,豈能把時間耗在這些庶務上。”薛夫人看着他認真說道:“他回京,是要讀書的。”

管家暗暗叫苦,心想現在的京都有哪家學院敢收薛家的子弟?不要說青藤六院,就算是最普通的坊塾,只怕也會把謹哥拒之門外。

薛夫人沒有把自己後續的安排說出來,對管家說道:“你先去忙設祭的事,至於銀錢,先用這些應着,不夠再說。”

說着話,她從髮髻裡取下一枝赤金釵遞了過去。

管家只得受命,拿着那枝赤金釵出了門。

那名僕婦端上一碗茶,說道:“您先潤潤嗓子。”

薛夫人端起茶碗飲了口,看着茶湯裡倒映出來的自己的蒼白的臉,忽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與前些天不同,她今天的笑容雖然依然疲憊,但終是多了幾絲明亮。

然後她覺得茶水有些甜。

嗓子裡如果有血,應該也是甜的。

這是薛醒川與她聊過的話。

那時候他們剛成親,她主持中饋的第二天,便發現家裡的帳目有很多問題,有很多銀錢流向不對。

剛好那時候府裡有很多傳言。

她有些難過,晚飯的時候沒有喝湯。

薛醒川無法,才告訴了她實情,她才知道,原來自家夫君是被抱養的,他還有一個親兄弟,那個人叫周通。

爲了安慰她,薛醒川和她說了很多閒事和趣事,還有戰場上的事,比如,嗓子裡如果有血,那會是甜的。

如果那枝金釵刺進咽喉,也應該是甜的。

薛夫人想着。

從一開始,她就沒有準備離開京都。

她準備替薛醒川收殮之後,便自盡,隨他而去。

直到昨日,事情發生了改變。

她不準備死了。

她準備繼續在京都裡活下去,因爲她要親眼看着周通去死。

她還要把薛家的獨苗養在京都,因爲她要讓他去國教學院上學。

庭外有哭聲傳來。

那名僕婦領着一個兩眼紅腫的貴婦走了進來。

那名貴婦入了房間,直接撲到了薛夫人的懷裡,哭喊着說道:“母親,這叫我們還怎麼活?”

薛夫人看着嫁給禮部侍郎的大女兒,神情平靜說道:“你被休了?”

那名貴婦被嚇了一跳,然後怒道:“我又沒錯,魏家哪裡敢休我!”

薛夫人說道:“既然沒有被休,爲何要哭?”

那名貴婦眼睛再次紅了起來,說道:“他們對我不好。”

薛夫人說道:“如果你夫家不肯容你,回來便是。”

貴婦有些尷尬說道:“這幾天公公和婆婆的臉色不好看,他……倒還算和氣。”

薛夫人平靜說道:“和氣嗎?如果他繼續和氣下去,就與他和離。”

貴婦有些猶豫,說道:“那孩子怎麼辦?再說,他對我算是不錯,將來事情平息後,謹哥的前程……”

薛夫人說道:“謹哥將來從軍也好,入朝也罷,你經營鋪子也好,再嫁也罷,哪裡還能找不到一條活路呢?”

貴婦想了想,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母親這話有道理,我就原話對他說去。”

……

……

(今天這章我自己非常滿意,新一卷到現在,我最喜歡這章。)

第二章 如山!如海!如旗!第十九章 活路第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四)第十五章 吃喝嫖賭,生老病死第七十八章 那個人定下的規矩第二百四十六章 小小蘇第一百八十章 晚霞,卻是初升第三十六章 以老欺小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去和現在的命運(上)第五十九章 一名少年在黑色巨龍第三章 這是個俗氣的名字,但,是我的名字第二十七章 被抓住了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五十八章 看見中年書生,天便黑了第六十一章 舉世皆驚第二十章 劍如其人(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經的三個人(上)第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王爺出第九十章 慧劍(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握手第一百零二章 落魄者第三十三章 柳殘陽第三十四章 拜師(下)第七十三章 等一個人章第三十八章 盲棋第二十六章 一切都是從白帝城開始的第二十章 頭髮亂了第二十九章 來都來了的世家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溪畔的僧侶,雨中的道人第一百零六章 蘇離的劍道第一百三十章 此間少年無人知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戚及他人的悲與歌第四十二章 徐有容的問題第十章 國教學院的棍子第六章 我懷念的第一百零三章 老少年們的離山行第六章開卷有喜第一百零二章 語鋒何如龍吟第一百零四章 何以度餘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就是燈塔第三十四章 神功出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今夜第七十四章 離宮解鈴第九章 一次感受第一百零八章 一輛車,一幅畫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息殺人第五十三章 煮石大會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種解碑法(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來有病第一百六十一章 閉眼不見,百劍生第八十二章 全職教育(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飯之恩第八十三章 黑袍的殺局第二十五章 刀有道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六十七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第一百零七章 舌戰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一百八十章 別樣紅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天要落雨,不準嫁人第一百二十章 最後的晚餐以及談話第八十七章 白晝裡的一顆星第三十三章 你幫我把傘還給他第七十六章 諸君看吧第九十一章 院門與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曉第二十九章 一言驚風雨第一百零七章 我們活着的意思(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秘的黑石,完美的星空第一百四十五章 治病救……的都不是人第四十二章雀躍的第二劍第一百一十九章 啞謎第五章 夜色第八十七章 東西之間第七十章 有一個少年第十五章 老宅古井,鹹菜清粥第六十七章 白鶴爲憑(下)第八十五章 神聖之間第一章 生死之間回京都第十章 斬手(下)第二百零二章 近在眼前,隔着數百萬光年第六十章 周園的真跡第五十二章 劍從口出(一)第二十三章 我是來接人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地悠悠,所以不捨晝夜第三十八章 太陽落山之前以及之後第五十九章 白鶴搬救兵第六十五章 風雪裡走來的黑衣少女第三十一章 再次重逢的世界第八十八章 生死之間第二百六十九章 過去和現在的命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那座秋山(上)第三十三章 聞道有先後第八十一章 觀藥第九十二章 門房,對話,牀上的人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九十三章 數千野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