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所思

數十座民宅被盡數碾平,只有那座茶樓還留存着,煙塵初斂的百花深處,迎來了數輛馬車。

國教學院門前沒有人,很安靜,實際上在暗處有無數雙目光一直注視着這裡。

陳留王從車上走了下來。

這位大周皇族最年輕的郡王,依然像以前那般神情溫和,給人如沐春風般的感覺,只是身上散發出來的貴氣要濃郁了很多,或者那是因爲他比以往更加從容,眉眼間的神采更加明亮,面容也彷彿清晰了起來。

十四位陳姓王爺入京,相王爲首。大朝會上已有提案,相王將會兼任國相。他是相王的兒子,也是這十餘年裡陳氏留在京都的唯一血脈——這讓他被很多王爺以至兄弟忌憚,但也代表着功勞,如果沒有他,陳家的王爺們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穩定住京都的局面。

陳留王走到國教學院門前。

沒有人來迎他,也沒有人阻止他,只有數道凌厲而清淡的劍意,從院牆裡面探出來,彷彿寒梅一般。

數位眼神深遠、明顯境界非凡的修道高手,來到他的身後。

陳留王擺手,示意這些王府高手不要擅動,留在原地,自己一個人走了進去。

哪怕走進了國教學院,依然沒有人來迎他,或者阻止他,只有秋光水色還有湖畔那棵青青的大榕樹。

陳留王向藏書樓走去,這兩年,他與陳長生閒敘,不是在澄湖樓,就是在這裡。

數十名少女在湖畔的草地上,或坐或立,輕聲說着什麼。

看着這畫面,陳留王神情微異,心想聖女已經南歸,這些南溪齋的弟子們爲何還要留在這裡?

藏書樓四周,國教學院的師生在清理,蘇墨虞在安排重修事宜,直到被身旁的一名教士提醒,才發現了他的身影。

他知道陳留王的來意,直接說道:“院長不在。”

陳留王心想,如果換作是自己,大概也不想見陳氏皇族的任何人。

“那我等等。”他對蘇墨虞說道。

蘇墨虞說道:“現在朝堂大事,多有倚重王爺之處,王爺有事,留言便是,何必把時間耗在這裡。”

陳留王聽出蘇墨虞這句話裡隱藏的意味,有些苦澀地笑了笑,說道:“就當是爲我自己求個心安。”

……

……

陳留王性情高潔,一諾千金,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他說等那便是真等,拿着一杯清茶,坐在湖畔樹下,以微笑迴應南溪齋少女們好奇的目光,直到暮色降臨,終於等到陳長生回來。

南溪齋少女們和國教學院師生知道二人肯定有話要說,很自覺地離開。

陳留王端着茶杯,看着腳下的草地與那些落葉,沉默了很長時間後說道:“我能不能去娘娘墓前祭拜一下?”

陳長生沒有想到他的第一句話會是這個,有些吃驚。

“不理那些恩怨是非,娘娘對我不錯。”陳留王擡起頭來,說道:“我被她養到十幾歲纔出宮。”

陳長生想了想,說道:“那十幾年時間,你過的很苦吧?”

陳留王微微一怔,然後苦笑起來。

不愧是陳長生,不需要刻意地做什麼,只需要往最真實的深處去看,便能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揭露所有的真相。

“不錯……那些年,娘娘對我很不錯,宮裡的人對我也很尊敬,但我確實過的很苦。”

陳留王躬身把茶杯擱到草地上,繼續說道:“因爲我姓陳。”

陳長生看着他的眼睛說道:“所以無論她怎麼對你,你還是想她死?”

陳留王很認真地思考了一段時間,然後回答道:“可能是因爲我一直都不理解,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很畏懼她。”

陳長生想了想,對此表示贊同:“我也不理解她。”

陳留王看着他認真說道:“但到了現在,你卻站在了她的那邊……你知道,我說的是精神層面。”

陳長生沒有解釋,問道:“王爺你來尋我做什麼?”

陳留王說道:“我想拜祭一下她。”

陳長生用沉默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不會告訴任何人,他把天海聖後葬在了哪裡。

哪怕陳留王是被聖後養大的。

“平國被接回天海家了。”陳留王忽然說道。

這是陳長生不關心的事情,但他知道陳留王既然提及此事,必然有後話。

“除了皇位,整個世界並沒有太多改變,有醜陋的一面,但也有溫情脈脈的那一面。”

陳留王看着他說道:“或者這個世界對不起你,但我不希望,你就此對這個世界失去所有希望。”

不久前,教宗陛下在藏書樓裡表達過類似的意思。

陳長生說道:“王爺究竟想說什麼?”

陳留王說道:“你還記得梅里砂大主教臨死前對我們說過的那句話嗎?”

陳長生的思緒回到了那個擺滿了梅花的房間裡,想起了那個滿臉皺紋的老人,沉默了很長時間。

“大主教對我說,要我記住你付出了些什麼。”

陳留王說道:“當時我們都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而現在,我們知道了。”

成熟,果子,犧牲,很多以前梅里砂提過的晦澀難懂的話,天書陵之變後都已經有了答案。爲了推翻天海聖後的統治,人們利用了陳長生,他爲之付出了很多東西,一些言語難以描述的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一定要用文字進行解釋,大概便是:信任、希望、存在感、情感。

“我不知道商院長怎麼想,父親怎麼想,叔父們、兄弟怎麼想,但陳家欠你的,我會替他們還給你。”

陳留王看着他的眼睛,認真說道:“我會窮盡一切,保證你的安全和利益。”

陳長生說道:“謝謝。”

他很平靜,甚至有些木訥,但身體裡終究還是生出了一絲暖意。

陳留王接着說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希望你能夠儘快振作起來。今日教宗陛下給了你如此大的支持,如果你放棄,或者離開,讓教宗陛下如何以對千萬信徒?國教學院裡的這些師生,他們又該怎麼辦?陛下又該怎麼辦?”

陳長生想着白天的時候林老公公說過的那些話,覺得有些疲憊,說道:“我以爲這不是我需要思考的問題。”

陳留王說道:“如果傳言確實,你與陛下真的情同兄弟,那麼這就是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又一拳第五十四章 劍從口出(三)第五十五章 南溪齋的師叔祖?第二百四十章 雜物間的大老鼠第六十九章 白帝爲姓(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教的執杖人第七十四章 悲傷的理由第一百六十一章 閉眼不見,百劍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戰第八十三章 花重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西洲使團第三十九章鐵刀的渴望(下)第九十章 慧劍(下)序 下山第十八章 尋常的小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皇城前的夜色被撕開了第二十一章 清風問道第六十七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第一百零二章 甘露臺撫今第一百一十九章 離開以後第八十章 奇貨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偏偏不第一百二十三章 母子(上)第六十四章 選擇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三章 庭院人心深幾許第五十八章 順流行舟第五十八章 順流行舟第七十一章 楓林閣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涼好個王破(下)第九十三章 禮讚第一百九十章 歷史裡的那抹光亮第十章 鋒芒必露第三十四章 走出祠堂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同道者第十七章 斬不斷第九十一章 夜色難散第一百七十九章 銅鏡裡的臉第二章 塵滿面,鬢如霜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五十五章 血色長街( 中)第六十六章 六六六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春風綠兩岸第六十九章 風雨落山崖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舉世反天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向死而生(上)第七十八章 過往纔是時光第六十四章 品劍第十八章 尋常的小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足的少年,堅決的少女第五十章 銅針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四十四章 兩隻紙鳶(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清烈的龍吟第一百五十二章 獨在異鄉爲異客第九十四章 何以降魔?第四十一章 茶香滿山城第五章 書架上的竹蜻蜓第九十六章 飲食男女神聖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名少年的連勝第一百二十三章 歸來的陳留王以及他第二百七十七章 劍喚第四十三章 冬天裡狂野的鐵槍與茶第五十三章 我們打架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輕的魔君,霧後的真相第十章 國教學院的棍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聖諭如雷般降臨第四十七章 招生風波(一)第八十七章 白晝裡的一顆星第四十七章 招生風波(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真白癡兩碗湯第十七章 斬不斷第三十六章 一座城與一把刀的故事(中)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曉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二百四十章 雜物間的大老鼠第二十八章 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第三十二章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情第一百零六章 過神道第九十七章我要去雪老城第四十二章 笑聲第一百章 滿山野花盛開的年代第五十四章 人間最怕見天真第一百三十五章 臨兵鬥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教的執杖人第五十章 沉入江水深處的秘密第九十八章 眼前盡夜色第七十章 有一個少年第一百零七章 闖劍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聲音更快的刀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輕的魔君,霧後的真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燎原第一百四十二章 焚心以火(上)第六十三章 落難的山雞第一百二十五章 亂起於兩個女子(上)第二十九章 再臨絕境,兩個小朋友第四十七章 做彼此只能遠觀的風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梨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