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書陵

在京都城南有條河,河北是一條直道,站在道畔向南望去,能夠看到鬱鬱蔥蔥一大片園林,在園林深處隱隱有座青丘,那座青丘便是傳說中的天書陵——車隊在道上停下,考生們掀起窗簾,望向那座青丘,臉上流露出嚮往的神色

陳長生來到京都後的最開始那些天,一直就住在天書陵外的李子園客棧,現在在客棧裡還留着一個房間,曾經很多次遠觀過天書陵,所以沒有像那些考生、尤其是南方來的同齡人一樣那般激動。

離宮的青藤、奈何橋、天書陵都是京都名勝,天書陵更是所有遊客都想來的地方。與離宮一樣,這裡也很熱鬧,河畔的官道兩旁到處都是商鋪,攤販不停地呦喝着,雖然還是清晨,卻已經人流如織,在稍北些的正街上,還能看到很多朝廷的官衙,以及很多各學院宗派的駐事所。

車隊沒有在官道上停留太長時間,便在官員教士們的帶領下,通過河上那道寬闊的木橋,來到天書陵外的青園,在這裡也未作停留,而是直接穿過蒼翠古柏之間的神道,在一百零八座前賢雕像的注視下,向着那座青丘繼續駛去。

天書陵的外園裡已經有很多遊客,還有很多遛鳥散步的京都民衆,此時看着這列車隊直接向天書陵而去,人們很快便猜到了車隊裡那些人的身份,知道肯定是今年大朝試名列三甲的考生,臉上不由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古樹成蔭,遮着朝陽,顯得非常清幽,愈往深處去,越是安靜,只能聽見車輪碾壓神道青石的聲音,考生們透過車窗,看着兩側的風景,望着遠處明明越來近、卻依然無法看清真容的那座青丘,心情變得越來越緊張。

幽暗的神道盡頭是一道石門,車隊在石門前停了下來,負責今年天書陵觀碑具體事宜的官員與教士,拿着相關的文書走到門前,與天書陵的禁衛官兵進入交接,考生們紛紛從車裡下來,排隊等待進入。

沒有過多長時間,那道石門緩緩開啓,考生們覺察到地面傳來的微微顫抖,不由很是震驚,心想這道看似不起眼的石門究竟有多沉重,居然能夠讓地面爲之震動,如此沉重的石門又是用什麼陣法才能開啓隨意?

伴着一聲低沉的響聲,沉重的石門停止移動,那座青丘完整地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裡。

天書陵,就這樣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陵,一般指的就是墓,皇帝或者那些聖人的墓,纔有資格被稱爲陵。

天書陵真的很像一座墓,陵基無比方正,只是陵上生着無數棵青樹,所以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青山。因爲那些青樹的遮掩,考生們看不到傳說中的那些石碑,不知道天書藏在何處,但他們知道,天書便在其間,一時間,神道上變得異常安靜,所有人的臉上都流露出虔誠的情緒。

陳長生現在的心境有些問題,思緒雜亂難寧,自然不可能像初入京都,在客棧裡第一次遠眺到這座青丘時那般激動,但真正來到天書陵前,依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敬畏情緒,看着天書陵上的那些青樹,非常安靜。

京都,一直都是大陸的中心。

無論朝代更迭,戰火連綿還是太平盛世,這裡都是中心,南方那些宗派世家也這樣認爲,即便是白帝城裡的妖族甚至是遠在大西州的人類,都承認這一點。因爲國教總壇離宮就在這裡,而離宮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爲天書陵在這裡

無數萬年前,無數流火自域外而來,天書降世,那是上蒼賜給這片大陸的福祉,從那一天開始,人類的智慧被天書開啓,學會了用火,學會了製作和使用工具,學會了結繩記事,發明了文字,然後纔有了文明,直至人們開始探尋自然的秘密,開始追問自身與天地之間的關係,開始仰望星空,開始引星光洗髓,正式踏上了修行的道路,所有的一切的源頭,都是這座青丘。

什麼是天書陵?這裡的陵不是陵墓的意思,而是平的意思。

天書出,四方平。有天書的地方便是天書陵。天書陵在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人類王朝必須在京都建國,才能稱得上正統,南方教派與北人相爭多年,實際上自行其政,但依然要奉大周爲主,也是因爲這個道理。

等待的過程裡,清幽的園林漸漸變得嘈雜起來,很多遊客和京都民衆跟着車隊來到了這裡,如果是平日,他們根本無法靠近天書陵便會被軍士攔住,今天情況特殊,他們纔有機會靠近天書陵的正門,看着那些準備進陵的年輕人,他們的臉上滿是羨慕與嚮往。

遊客以及京都民衆可以自由進出天書陵的外園,但卻沒有辦法進入天書陵裡面。

據說無數年前,天書陵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天書陵參觀、在那些石碑前駐足,每日裡天書陵都是人滿爲患,青山被人海覆蓋,根本難承其荷。數千年前曾經有位皇帝陛下,想通過進出天書陵的資格發放而令天下,頒佈詔書,只有服從他的人才能進入天書陵。此舉得罪了大陸所有宗派學院,那位皇帝陛下很快便被天下人的怒火所推翻。就此,大陸達成了一個共識,天書乃是天人的共物,誰都不能獨佔。

雖然沒有聽說過天書石碑損壞,但基於某些方面的考慮,大陸上的強者們決定,爲天書陵的進出設置一些規矩,在前朝時期,只有經過特別允許的修行者纔能有機會進入天書陵,只是條件非常含糊。大周立國之後,入天書陵的規則得到了簡化,也可以說得到了強化,只有能過大朝試的考生以及有功勳在身的人,才能被允許進入,而隨着與白帝城結盟對抗魔族,妖族以及大西州的人們也獲得了相同的資格——所謂規矩,其實也就是妥協,當然,因爲天書陵就在大周京都,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自然會佔些便宜,南方那些宗派世家,每每提起此事,總會有很多怨言。

教士和官員把年輕的考生們送到石門外,便留在了原地,因爲他們也沒有資格進入天書陵。禁衛官兵檢查完考生的身份後,讓考生們依次進入,地面再次傳來清晰的震動聲,有人回首望去,只見石門緩緩合攏。

一聲沉悶的輕響,天書陵與外面的世界再次隔絕開來。

四十餘名年輕學子看着眼前的天書陵,神情各異,有的很緊張,有的很期待,有的很沉默,有的人躍躍欲試,所有人的眼睛都睜的極大——此時他們到了天書陵前,卻依然無法看清天書陵的真容,因爲青樹實在太多,這道風景遮住了太多風景。

便在這時,數名身着白袍的男子出現在他們的身前,這數人神情淡然,眉眼之間看不到太多情緒,說話的聲音也很平靜,語速很是緩慢,就像平時缺少說話的機會一樣,看着他們,陳長生很自然地想起了那個叫折袖的狼族少年。

唐三十六說道:“這些人就是傳說中的碑侍。”

陳長生問道:“碑侍?”

唐三十六說道:“就像南方聖女峰的那幾名解碑者一樣,一輩子都在試圖破解天書的秘密,而且他們發過血誓,終生不出天書陵一步。”

陳長生有些吃驚,心想就在天書陵裡度過自己漫長的一生,這未免也太孤寂清苦了些,再望向那些白袍男子的目光裡,自然多了些憐憫。

唐三十六看着他臉上的神情,微微嘲諷說道:“他們心甘情願把生命奉獻給天書陵,哪裡需要你的同情?再說了,世間不知多少修道者恨不得像他們一樣能夠有機會隨時看到天書,羨慕都來不及。”

陳長生依然無法理解,他很喜歡讀書,很喜歡探究道典真義,但生命難道不應該是自由而喜悅的嗎?怎麼能盡數放在這片青山中?

那數名碑侍,或者是因爲常年在天書陵裡研究學問的緣故,不怎麼擅長和人交流,留下寥寥數句交待,給年輕學子們講明天書陵四周的一些設施,便準備轉身離去,一名碑侍想起一件事情,說道:“周園一個月後開啓,不要忘記

說完這句話,數名碑侍便飄然離去。

場間一片安靜,年輕的考生們對視無語,都覺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這樣就完了?接下來該做些什麼?

“一個月後周園開啓,不要忘了這件事情就行。”

關飛白對南方那些宗派弟子們面無表情說道,然後加快腳步,跟着苟寒食向青山裡走去。

離山劍宗的四名弟子最先離開,以他們爲榜樣,考生們漸漸散去,在人前的時候,這些考生的腳步還算沉穩,偶爾有些人腳步匆匆,也屬正常,但當他們進入山林之後,頓時有無數破空聲響起,竟是動用起了身法。

聽着青山裡響起的這些聲音,陳長生不解,問道:“爲何大家都這麼着急?”

“沒聽見關飛白剛纔說的?周園一個月後開啓,如果想要去周園,便要破境通幽,一步慢則步步慢,晚一刻看到石碑,便有可能在未來的修行路上比同行者慢上數十年,自然人人奮勇爭先。”

唐三十六看着他說道:“奇怪的反而是你,你怎麼這麼不着急?”

(這兩天和擇天記的遊戲在對接,實在是有些忙不過來,真是不好意思,今天發現擇天記的總人氣排到第一了,作爲一個開書數月時間,更新一如既往地這樣……這都是大家的功勞,非常感謝大家,今年的最後兩個月我是絕對不會出門了,會在家裡面好好地寫故事給大家看,希望能夠給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愉悅,明天會有兩章,後天是一章。)

今天沒有更新第一百三十九章 宿於柳間,不得安眠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之患第四十章 這纔是他給世界留下的信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一百二十七章 豔陽天第七十七章 四九城裡說故事第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王爺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真白癡兩碗湯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能受傷的石印章第十五章 光海的陛下第十章 封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周(第一季之中)第三十一章 來到京都的老道姑第七十二章 第四個人第十二章 錦鯉,沉塘,鐵刀的光芒第十六章 一間學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妝第六十一章 請讓我對你說一個字第十二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朋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聽見你的聲音今天沒有更新第六十九章 白帝爲姓(下)第十六章 一間學院第六十一章 舉世皆驚第四十四章 鐵打的棒棒兒第三十六章 謝謝第四十一章 她可以,我也可以第三十八章 撣雪交心第八章摘星第二章爲什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崖畔第九十五章 隨心所安情而已第五十一章 招生風波(五)第十四章 魔鬼的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青春少年的奇遇萬劍第八章 命運的羅盤第十四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八)第二十七章 我以我血薦姑娘第六十八章 你是怎麼逃出來的?第六十五章 大典開始第六章 雪山宗的玄霜氣以及耳光與血毒第一百二十八章 腰纏十萬貫(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運的盒子第六十章 偉大的遺產第八十五章 神聖之間第四十九章 招生風波(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人破雲,伴天光而落第二隻松鼠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百零三章 踏雪荀梅第十九章 活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向死而生(上)第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五十一章 招生風波(五)第九十三章 數千野火章第三十八章 盲棋第一百二十章 北新橋第九十三章 劍入舞衣,耳垂墜血珠第一百零四章 閒聽落花送把劍第三十一章 城外有轎至第七十七章 丹藥的意味第四章 一道旨意第二十四章 刑房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垢第一百二十三章 魔族來的年輕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像礁石一樣第二十三章 好一對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輕的魔君,霧後的真相第二十三章 告有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同道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斷羽第一百二十九章 魔族的來歷第六十九章 風雨落山崖第二百四十七章 逆流而……(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梧桐第八十六章 蘇離的眼光(下)第二章爲什麼第二十四章 思無邪第十二章 教宗來看望長房的人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是誰?第四十二章 冰雪向來不聰明第二章 如山!如海!如旗!第九十章 慧劍(下)第二十六章 秋有雨第四十章 有虹起於草原第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第八章 汶水底的水草第六十六章 兩位君王的相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鐵刀驚風雨(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遇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白人第一百一十章 潮水裡的不老山第一百五十章 天空第一百三十章 此間少年無人知第二十九章 來都來了的世家主第十七章 國教學院的新生(上)第九十一章 院門與人心第四十八章 我於同境全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