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潯陽

薛河如此激動,不是因爲陳長生讓自己離了苦獄以及起復之事,而是感激在此之前他爲兄長收殮屍身、參加祭奠,對他寡嫂和侄兒侄女照顧有加,還保全了蔥州城上下——數年時間過去,蔥州軍府已經回覆了當年薛醒川在時的榮光,與擁藍關、擁雪關同列爲大周最重要的軍府,便是因爲他有那些舊部下屬幫助。

陳長生說道:“不必多禮,起來吧。”

薛河知道他的性情,起身示意夫人帶着孩子離開。

離開前,小薛夫人有些緊張地看了他一眼,心想難道不用準備飯席?二位聖人會不會不高興?

薛河沒注意到夫人的神情,注意力全部在陳長生牽着的火雲麟上。

“有人讓我把它帶給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能騎着它殺進雪老城。”

陳長生說道:“那一天,我想薛醒川神將會非常高興。”

薛河接過繮繩,說道:“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料它。”

火雲麟極有靈性,已經認出來了他是誰,低頭輕觸他的臉頰。

薛河有些感動,想着火雲麟應該是陛下請教宗大人帶過來的,又有些不安。

他對陳長生認真說道:“我只知道它是您賜給我的。”

這句話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耿耿忠心。

他讓家人現身專門給陳長生磕個頭,也是這個意思。

雖然是皇帝陛下起用他出任蔥州軍府神將,但他非常清楚誰才薛家真正的恩人。

薛家,是陳長生的追隨者。

無論是蔥州這個薛家,還是京都太平道上的那個薛家。

只要薛家還存在,只要他還活着,蔥州軍府便只會唯離宮馬首是瞻。

哪怕將來朝廷與國教再起紛爭,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帶着數萬大軍站在陳長生的身後。

雖然眼下看起來,陛下與教宗情深意重,師兄弟勝似親兄弟,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太祖皇帝帶兵出天涼郡的時候,那幾位年輕的王爺難道能想到幾十年後百草園裡會流那麼多的血?

陳長生知道薛河弄錯了,說道:“這應該是洛陽那邊的意思。”

聽完這句話,薛河沉默了很長時間。

東都洛陽這些年來一直沉寂,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但還是有很多視線一直注視着那裡。

爲什麼?當然是因爲那裡有座長春觀。

現在世人提到洛陽,如果不加別的說明,那指的就是長春觀,指的就是長春觀裡那位年老的道人。

如果火雲麟真是洛陽長春觀送過來的,意思自然非常清楚。

“末將不敢有任何怨懟之心。”

說這句話的時候,薛河的語速很慢,但語氣非常認真。

既然下定了決心,他就不想教宗大人認爲自己還有保留。

雖然說出這句話,讓他非常的不痛快,或者說不甘心。

“想什麼是無法控制的事情,愛憎皆是,而且你有道理恨,那麼誰有資格讓你不去恨?”

陳長生說道:“但在攻下雪老城之前,我們可能需要暫時忘記那些。”

這一次的戰爭,薛河帶領的蔥州軍府,當然會是絕對主力。

洛陽那位把火雲麟還給薛河,未有隻言片語,卻自有深意。

就是陳長生說的這個意思。

……

……

暮色漸濃,陳長生與徐有容沒有留在神將府用飯,選擇了直接離開。

現在他們兩個人必須共乘一鶴。

以前這樣的情形已經發生過很多次,白鶴也早就已經習慣,但它敏感地察覺到今天情形有異。

暮色蒼茫,原野無垠。

徐有容神情專注地看着風景,陳長生與她說話,四五句她纔會回一句,顯得有些冷淡。

白鶴想起了肖張說的那句話,心想難道這兩個人之間真的有什麼問題?

陳長生再如何遲鈍,也早就感受到了徐有容的冷淡,知道真的出了問題。

問題在於,他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問題從何而來,想問她都不知道從何問起。

寒冷的風撲打在臉上,沒能讓他更加清醒,反而讓他更加糊塗。

白鶴向着西南飛去,沒用多久便進了天涼郡。

看着地面那些熟悉的荒原景色,和前方那座熟悉的城市,陳長生想起當年與蘇離萬里逃亡的畫面,不禁有些懷念。

按照他的指令,白鶴落在城外的一片樹林裡。從天空下降的過程裡,陳長生注意到城中最大的那座府邸空無一人,大門緊閉,不禁有些納悶,心想難道樑王孫離開了?爲何王府裡一個人都沒有?

白鶴飛入暮色,陳長生與徐有容從官道旁的密林裡走出。

潯陽城乃是一座古城,南面的這座城門看着卻有些新,至少沒有什麼古意。

“當年你老師轟開的就是這座城門,觀星客和朱洛被打的很慘。”

陳長生想着當年的事情,依然有些激動,又有些慚愧於自己不會講故事,心想如果換作唐三十六來講肯定會精彩的多。

潯陽城一夜風雨的故事早已傳遍整個大陸,徐有容早就知道所有的細節,根本不需要陳長生講解。

看着城門,想着老師,她的脣角現出一絲微笑。

陳長生有些欣慰,心想這個安排果然沒有錯。

走進潯陽城,他們直接去了樑王府。

樑王府大門緊閉。

他們用神識一掃,確認裡面確實沒有人。

陳長生與徐有容對視一眼,有些不解,心想究竟發生了何事,樑王孫竟然把府中下人盡數遣散了。

進入王府裡,看到那座著名的大輦,二人找到了樑王孫留下來的信。

樑王孫對北方的修道界以及百姓擁有很強的影響力。宮裡幾次下旨想要請他入朝都被他拒絕。

做爲前朝皇族的後人,他對陳氏皇族恨之入骨,怎麼會願意出手相助。

他們來潯陽城是想要說服他,當初樑王孫進京幫天海聖後主持皇輿圖,應該對徐有容的觀感不錯。

誰想到樑王孫收到京都傳來的消息後,直接帶着王府的老老少少離開了潯陽城,竟是連見面都不肯。

不過樑王孫在信裡說得很清楚——幫朝廷做事不可能,真需要他時,他自然會出現。

有這樣一句話就夠了,更何況信紙上還有一個人名。

陳長生與徐有容離了王府,來到街上。

很多軍士行色匆匆走過,臉上的神情有些茫然。

各州郡的廂軍正在調防,同時也在拉練。

按道理來說,他們不會出現在戰場上,但誰都不知道,這一次究竟要死多少人。

負責駐守皇宮的羽林軍都在時刻準備北進,更不要說他們。

在戰場上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前仆後繼會是經常出現的詞語。

шшш ★t t k a n ★c o

陳長生明白這是必然,還是覺得有些惘然。

爲了他的想法,成千上萬的人將會死去。

有時候他會想幸虧自己是教宗,不是皇帝,不然那些旨意與徵兵令都要通過自己的手。

接着,他又會覺得這樣想很對不起師兄。

他知道師兄會把這些事情做的非常好,但和他一樣,師兄也非常不喜歡做這些事情。

樑王府後的那條街叫做四季青,是潯陽城西城最直的一條街,兩側沒有店鋪,是一水兒的青石牆。

長街安靜,不知何處庭院裡飄出樂聲,聽着似乎有人在唱戲。

陳長生與徐有容循聲而去,穿過一道橫巷,來到一座府門前,看着兩列紅燈籠。

那燈籠用的紙極紅,顏色極重,彷彿帶着溼意,被裡面的牛燭照透,看着竟像是血一般,有些刺眼。

徐有容看了那燈籠一眼,秀眉微蹙,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

曲聲從府裡傳來,陳長生與徐有容走了進去,卻是無人攔阻。

進府便是一片極大的石坪,大塊青石鋪就,未經琢磨,並不精緻,加上四周燃燒的火把,頗有幾分荒原戰場的意思。

前方是一座戲臺,臺上燃着兒臂粗的牛燭,火焰照着白紙糊好的背牆,熾白一片,彷彿白晝。

一位男子正在唱戲,身着紅裙,妝容極豔。

他沒有用高領的衣服刻意遮住咽喉,也沒有刻意壓扁聲線,咿咿呀呀的唱着,微顯沙啞又極細膩,頗爲動人。

毫無徵兆,曲聲戛然而止。

那男人望向後方的陳長生說道:“您覺得我的戲如何?”

今夜前來聽戲的人不多,只有十餘位,在戲臺前散淡地坐着,看打扮氣質,應該都是潯陽城裡的頭面人物。這時候聽着戲臺上那位男人發話,衆人轉身望去,纔看到陳長生與徐有容,不禁有些吃驚。

樑紅妝今天在府裡唱戲自娛,請的還是蘭陵城最好的戲班子,唱的還是那出著名的春夜曲,演的是那個嬌媚可人的新娘子,正唱得興起,眉飛眼柔之際,忽瞧着那對年輕男女從府外走了進來,心想終是到了。

“我沒怎麼聽過戲,但覺得很不錯。”

陳長生想了想,又補充說道:“與京都的戲似乎有些不同。”

“我小時候去廬陵府學過戲,他們的唱腔有些怪,但好聽。”

樑紅妝說道:“聽說是大西洲那邊傳過來的唱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場都是潯陽城裡的頭面人物,看着陳長生與徐有容的模樣,尤其是後者,很快便猜到了他們的身份。

茶几倒地,椅子翻掉。

在潯陽城守與大主教的帶領下,衆人認真行禮。

陳長生擺手示意他們起身,卻沒有與他們說話的意思,於是衆人只好敬立在旁,不敢出聲。

“也就是十幾年前的事情,樑府死人無數,父親也死了,大兄離家出走,那段日子我過的很苦,朝廷不喜歡我們家,自然就沒人喜歡,現在沒有長輩護着,誰還會對我客氣?最苦的時候,飯都沒得吃,心想得找個法子養活自己,父親喜歡聽戲,我也喜歡聽,對這行當熟,所以就走上這條路,當時不走也不行,你們剛纔去過王府?那時候連王府被人佔了……”

聽着樑紅妝的話,那些潯陽城的大人物們臉色微變,心想難道今夜要出事?

接下來樑紅妝卻沉默了很長時間。

他本來還有很多話想要說。

當時出事的時候,奪了樑王府權勢與財富的人就在眼前,就是這些潯陽城裡的頭面人物。

如果不是樑王孫天賦出衆,年紀輕輕便成爲逍遙榜上的強者,又與宮裡搭上了關係,這些人豈會低頭認輸?即便如此,這些人還仗着與朝廷對樑王府的警惕以及天海家的權勢,壓着樑王府沒法報復。

真正佔了樑王府的不是這些人,對大人物們來說那樣吃相會顯得太難看。

想着三年後回去時府裡凌亂的景象,樑紅妝嘆了口氣。

他從袖子裡取出一個匣子扔給了陳長生。

匣子裡是樑王府的一半家產,可以做軍費。

“我要喝酒。”

樑紅妝忽然說道。

片刻後,一個婦人端着碗酒走上戲臺,腳步匆匆。

樑紅妝接過碗一飲而盡,把酒碗擲到地上,啪的一聲,摔成粉碎。

他斜斜望了眼天,說不出的輕蔑與悲愴,走下戲臺,踢掉雲靴,扔了頭巾,便往夜色裡走去。

那婦人着急喊道:“三少爺你要去哪裡?”

……

……

(向大家道歉,給大家添麻煩了,給大家添堵了,我認錯,我認慫,我認打,只是煩請大家移步微博批評教育,畢竟書評區是討論書的地方,麻煩了,謝謝您。樑紅妝與那個婦人之間是有故事的大概類似於範閒與冬兒,只不過前者是悲劇,然後這章裡很多描寫樑紅妝的詞語是我從他第一次出場的時候照搬過來的,很喜歡那一章裡的描寫。)

第四十九章 招生風波(三)第六十五章 雲遊者第五十五章 人品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碑(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濁賢愚憑誰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風雪裡被圍住的院落第六十三章 規則之上的力量第十章 封城第七十四章 戰鬥的意義第二百四十一章 同行第八十九章 慧劍(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溪畔的僧侶,雨中的道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摘劍第九章 一次感受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劍(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宗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十五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零四章 何以度餘生?第六十一章 請讓我對你說一個字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種解碑法(下)第七十九章 一起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個人的南溪齋劍陣第七十八章 合劍術第一百零六章 簡單的殺光第九章 一次感受第五十九章 苦修教士,少年宗師第九十八章 燃燒吧,我的劍(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鐵刀驚風雨(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於鬢間的小白花,殺機漸發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十二章 所思第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王爺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少年院長第六十一章 請讓我對你說一個字第八十章 全職教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蒼老的少年第二十四章 思無邪第一篇章第八十五章 吾的箭第一百章 滿山野花盛開的年代第三十二章 來到萬柳園的一封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聖歸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陵第一百一十七章 指間的星光(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相從來不止一個第二百零三章 聖光照亮黑色的海洋第六十五章 她是我的未婚妻第六十章 天機何意?第九十八章 聽一位娘娘第五十七章 桐宮之囚第十一章 共商何事第八十五章 吾的箭第十九章 亂彈琴第九十八章 鳥山明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來到我的城市第九十九章 修行,高於生死第十五章 一隻黑羊第七十七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九十八章 燃燒吧,我的劍(上)第十六章 把那梅花看好多年第四十六章 一把很重的劍第一百二十四章 星空可以殺人,誰來救人?第七十三章 昨日重現徐府第七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四十三章 世間最貴重的禮物第二十一章 請假舉個手今天沒有更新第一百四十七章 來自西方的神秘強者第二十六章 五樣絕世手段第二百三十八章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青煙傳警訊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名少年的連勝第二百四十三章 周園外有風雨來(中)第七十一章 被放逐的教宗第二十八章 停車開車,言錢道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山真如畫第七章 重回國教學院第一百四十五章 論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宣告第二十六章 一切都是從白帝城開始的第二百七十章 草屑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捲樹影成黑袍一角第四十六章 茅秋雨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世界中心呼喚第七十章 逐日者的悲傷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裡挑燈看碑(下)第十四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八)第九十五章 再見,疾駛的車輦第一百二十六章 驀然回首,伊人在燈火闌珊處第六十四章 峰頂見故人第八十一章 離山的山門(上)第一百二十章天上掉下來的軍功第二百四十八章 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上)第八十九章 慧劍(上)第九十六章 戰一座京都(下)第二十二章 海棠花殘如血第二百零五章 去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