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驚聞(一)

第387章 驚聞(一)

“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燕軍就快到京城了。”

“那個領兵的燕將叫燕拓,太子殿下就是傷在他手中。他現在領着燕兵精銳來攻打京城了。現在我們該怎麼辦?是不是收拾東西趕快跑?”

“跑個屁!腦袋掉了就是碗大個疤,老子哪兒都不去。”

“說的倒是硬氣!有本事腿別抖說話別結巴!”

沒什麼比燕軍將兵臨京城的消息更令人恐慌的了!

從兩日前,這一消息不知從何而來,如瘟疫一般傳至街頭巷尾。京城百姓們人心惶惶,見面便湊在一起低聲議論。越說越驚恐,越說越不安。

這麼多年,外面四處打仗不太平。可這座城池從未受過戰火,在李氏的庇護下安然無事。百姓們習慣了天子領兵打勝仗,偶爾吃了敗仗也傷不到京城半分。

現在,燕軍竟然直撲京城而來!

再高再厚的城牆,也擋不住人心的浮動!

就連朝中文武百官,亦人心惶惶。

能征善戰的武將都隨着天子出征了,留下來的多是年邁或受過傷的武將。京城兵力不足五萬,真正能領兵守城的,只有禁衛統領樑大將軍。

一衆文臣們聚在文華殿裡,請了樑大將軍前來商議對策。

五皇子李昌和吳駙馬也都來了。衆臣議事,年少的李昌根本插不上嘴。吳駙馬也是文臣,不懂軍事,只有豎耳聆聽的份。

喬閣老眉頭緊皺,聲音沉凝:“燕軍一路急行軍,不出兩日,就會兵臨城下。如今守衛京城的重任,就要託付給樑大將軍了。”

樑大將軍話語不多,簡潔有力:“末將定當竭盡全力。”

戶部高尚書沉聲說道:“京城存糧充足,足夠半年。”

半年存糧,足夠支撐到各地駐軍來支援了。

兵部的楊尚書捋了捋鬍鬚道:“兵部裡的弓箭堆滿了幾個庫房,足以支應打幾場仗。不過,城中戰馬不足。”

絕大部分的戰馬都被永嘉帝帶走了。如今現留在京城裡的戰馬不足萬匹。不過,守城的一方,無需太多戰馬。

吏部尚書說道:“從今日起,關閉城門,不準任何人進出。”

樑大將軍點點頭:“從燕軍來的方向,十之八九會直奔正德門。我會親自領兵守在正德門。”

京城共有四處城門,最大最熱鬧的城門是正陽門。正德門是四個城門裡最小的一個,直面燕國的方向。燕拓領兵奔襲京城,攻打正德門最便利。

……

這一議事,就是大半日。

樑大將軍身負重任,議事結束後匆匆離去。

餓了半日肚子的李昌,邁着沉重的步伐去椒房殿。吳駙馬擰着眉頭和李昌同行。

慧安公主和李昌疏遠淡漠,平日很少來往。吳駙馬和李昌也不算熟絡,各自心思重重,一路同行,連話也沒說幾句。

進了椒房殿,卻未見到喬皇后。

喬皇后自聽聞太子受傷一事後,一直病倒未起。眼看着有些好轉了,燕軍奔襲京城的消息又傳進耳中。喬皇后既驚又懼,病又重了起來。

慧安公主寸步不離地守着喬皇后。如今在椒房殿裡主事的,是太子妃陸明玉。

從陸明玉的臉上,看不出半分焦灼不安。

她就如平日一般冷靜鎮定,每天待在椒房殿裡執掌宮務,像一支定海神針,穩住了宮中人心。

“見過二嫂。”李昌被收拾過幾回,在陸明玉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出,老老實實地拱手見禮。

吳駙馬也拱手:“見過太子妃。”

陸明玉無心寒暄,略一點頭,直截了當地問道:“今日文華殿裡議事,是個什麼章程?”

李昌不算聰明,記性倒是不錯,迅速將今日的議事結果告訴陸明玉:“……守衛京城的事,由樑大將軍負起重責。四處城門都關了,有重兵把守。不管哪一處城門遇襲,都會燃煙示警。”

“樑大將軍親自領兵去了正德門。”

陸明玉略一點頭。

吳駙馬補充了幾句:“城中存糧足夠半年,兵器也不缺,戰馬少了一些。大概還有萬匹戰馬,也足夠來回支應了。”

在不主動出城的情形下,一萬匹的戰馬確實夠了。

陸明玉卻皺了眉頭:“不妥!戰馬太少了!”

李昌忍不住道:“反正又不派兵出城,戰馬少就少一些……”

“凡事總有個萬一。”陸明玉神色冷然地打斷李昌:“打仗的事,誰也說不準會怎麼樣。現在做好萬全的準備,總比臨陣缺馬強得多。”

李昌訕訕住嘴。

吳駙馬倒是頗有見識:“太子妃說的話頗有道理。真到了要緊的時候缺戰馬,可是要命的事,多防備些總沒錯。只是,眼下到哪兒去尋戰馬?”

戰馬也是訓出來的。普通馬匹,根本不能上陣。如今時間緊急,要訓戰馬根本來不及。

陸明玉既然想到了這一點,自然也想到了解決之策:“先徵召各府上的戰馬,以備不時之需。用不到最好,如果派上用場了,等徹底擊垮燕軍了,再還戰馬。”

大魏尚武風氣濃厚。富裕些的百姓都愛養馬,更別說文武官員了。尤其是武將們府中,馬廄裡有個幾十匹戰馬不稀奇。

聚少成多,再湊出幾千匹戰馬不成問題。

吳駙馬立刻道:“這是個好主意。不過,眼下樑大將軍忙着排兵佈陣,沒時間去借馬。此事就交給我吧!”

“借馬”這等差使,既瑣碎又易得罪人。必須要一個身份夠高脾氣又夠好的人出面才行。吳駙馬確實是不二的人選。

陸明玉也沒和吳駙馬客氣:“那就有勞駙馬了。”

李昌下意識地張口:“我也和駙馬一同去吧!”整日待在宮裡,實在氣悶。不如出宮“借馬”,順便散散心。

陸明玉瞥了李昌一眼:“朝中離不得人,你還像平日一樣,每日聽政就行了。”

憑什麼都聽你的?

也太霸道了!

李昌心中憤憤不平,擡頭看向陸明玉,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陸明玉冷冷瞪了回來。窩窩囊囊地應道:“我聽二嫂的。”

(本章完)

第164章 難纏(二)第120章 大戲(一)第634章 對陣第145章 添妝(二)第46章 退讓第156章 前塵(一)第466章 規矩(二)第339章 成長第642章 意外(二)第191章 告狀第460章 出手第24章 婆媳第9章 好友第532章 久別(二)第360章 敗仗(一)第671章 殺之第201章 餘波(一)第296章 盤算第287章 情意第44章 事成第621章 鶴唳(一)第176章 婆媳(二)第352章 受傷第110章 折騰第486章 拒婚(二)第159章 敬茶(二)第122章 良人(一)第348章 嫌棄第239章 紛亂第279章 爭寵(一)第129章 小產第255章 傷痛第641章 意外(一)第643章 湊巧第693章 番外之皇后(二)第684章 忠臣(二)第542章 新婦(一)第502章 提議第101章 聘禮第462章 夫妻(二)第685章 借兵第628章 問審(一)第343章 口角第451章 冷落(二)第276章 洗三第412章 喜訊(一)第586章 後續(二)第119章 端寧第352章 受傷第592章 勾連(二)第59章 紛亂(二)第448章 醒來(二)第496章 風波(四)第637章 雲涌(一)第653章 瘋癲(三)第536章 父子(二)第256章 教導第437章 歸京(一)第316章 反目(二)第718章 番外之遠行(二)第26章 父子第46章 退讓第644章 衝突第500章 結親第608章 動手第315章 反目(一)第326章 處置第630章 香消(一)第594章 大軍(二)第631章 香消(二)第600章 認罪(二)第117章 觀禮(一)第59章 紛亂(二)第233章 決裂(一)第28章 求娶(二)第680章 尋死第227章 以退第111章 教訓(一)第503章 大雪(一)第189章 爭鋒(二)第43章 殷勤第137章 新年第431章 離宮(二)第194章 神威(二)第121章 大戲(二)第189章 爭鋒(二)第487章 有喜(一)第620章 盛怒(二)第5章 姐妹第37章 春獵(一)第685章 借兵第150章 出嫁(一)第48章 心動第620章 盛怒(二)第721章 番外之李珝(一)第356章 鬧劇第721章 番外之李珝(一)第367章 相思第224章 遇險(二)第538章 口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