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軍權

第366章 軍權

大皇子將太子來信撕了個粉碎,連看都沒看,自然也沒回信。

太子親兵歇了一夜,沒等來回信,只得啓程回軍營。一路奔波辛苦,不必細述。半個月後,總算回到了熟悉的軍營裡。

送信的親兵先去見太子親兵統領:“左統領,太子殿下在何處?”

左統領低聲道:“近來惡戰頻頻,太子殿下正和滎陽王濮陽侯等人在軍帳裡議事。這都已經小半日了,還沒商量妥當。”

“你先別急,回營帳裡休息片刻。等太子得了空閒,自會召見你。”

如果拿過大燕地圖來細看,大魏已經攻下五座城池。第六座城,是大燕的軍機重地,大燕的精銳都被派來增援,將大魏的軍隊擋在了城牆外。

滎陽軍和趙家軍也不分兵了,一同在城外五十里處安營紮寨。

濮陽侯領兵吃了一場敗仗。

濮陽侯受了些輕傷,胳膊被以結實的白棉布捆得緊緊的,吊在脖子上。他灰頭土臉的,沒了往日的從容冷靜,咬牙怒道:“這些燕蠻,像吃了炮仗似的,在戰場以命換命。這樣的仗怎麼打!”

滎陽王神色也很凝重,倒還算冷靜:“兔子急了還咬人。大魏攻破大燕五座城,將人家的地盤吞了三分之一,大燕焉能不急。這是將所有精兵都派了出來。要一鼓作氣將大魏軍隊擊潰,以命換命也不稀奇。”

其餘武將,也各自擰起眉頭。

打仗打的就是一個氣勢。之前大魏勢如破竹,連連打勝仗,軍中士氣高漲。如今連敗了幾場,死傷的士兵着實不少,軍中的士氣也低落了不少。

長此下去,絕不是好事。

眼下急需一場大勝仗,來振奮士氣鼓舞軍心。

濮陽侯打仗的本事不高,眼光卻很精準,張口便道:“反正,不能再敗了。趙家軍是不成了,我這個主將也受了傷。接下來,還是滎陽軍打頭陣,將燕軍的氣勢先壓下去。”

道理沒錯,不過,從濮陽侯的口中說出來,難免讓人心裡有那麼一點不舒坦。

趙家軍有死傷,濮陽侯心疼得像被割了肉。滎陽軍就活該衝鋒陷陣不成?

鄭重心中不忿,忍不住張口說了一句:“滎陽軍一直打前鋒,死傷比趙家軍更重。”

濮陽侯關鍵時候從來不要臉,將自己受傷的胳膊送到衆人眼前:“趙家軍連主將都受了傷。”

鄭重:“……”

和濮陽侯比不要臉,從來沒贏過!

鄭重抽了抽嘴角,敗下陣來。

太子殿下也略略沉了臉。

軍帳裡皆是四品以上的武將。在這樣的場合,虧得濮陽侯有臉退縮。這已經影響了衆武將的士氣!

只是,濮陽侯是趙家軍的主將,李景心中不痛快,也不能當着那麼多武將的面落濮陽侯的臉面。

陸非沉聲道:“以末將看來,一味硬打不行。還是先讓將士們休整,再暗中抽調精兵出擊。末將願主動請纓,請太子殿下恩准!”

關鍵時候,還是舅兄靠得住。

太子神色一緩,正要點頭。三皇子李昊張口道:“濮陽侯受了傷,不宜上陣。我願親自領兵,請太子殿下首肯。”

李景看向李昊,兄弟兩個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一個神色沉凝,一個目露銳氣。便如針尖和麥芒,生生刺到了一起。

之前幾個月,滎陽軍和趙家軍相隔數十里。兄弟兩個也沒什麼碰面的機會。如今兩軍合攏,見面的機會多了起來。少不得彼此爭鋒較勁。

李昊身爲督軍,一直未能親自領兵,心裡十分鬱悶。趁着今日的機會張口請戰,李景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景也沒打算拒絕。

眼下最重要的是一統中原,兄弟不和可以放在一旁。李昊驍勇善戰,棄之不用太過可惜。

“三弟主動請纓,我豈有不應之理。”李景沉聲道:“濮陽侯既受了傷,就好好養傷。領兵之權暫且交給三弟。”

不論如何,太子這份胸襟氣魄,已令人歎服。

李昊暗暗舒出一口氣,拱手謝恩:“多謝太子殿下。”

濮陽侯卻不樂意了。

他不願衝鋒陷陣是一回事,將手中的兵權交給別人又是另一回事。

李昊領兵打仗,死的還不是他的麾下士兵?到時候死的是他的人,功勞是李昊的。怎麼想都不划算!

濮陽侯咳嗽一聲說道:“三皇子殿下以前沒領過兵,做個督軍也就罷了。領兵上陣,何等兇險。大皇子殿下的教訓在前,三皇子殿下還是別親自上陣了。”

“萬一有個閃失,臣如何向皇上交代?到時候,太子也會落個不姑息手足的惡名。”

一衆武將聽得心驚肉跳,紛紛看向濮陽侯。

濮陽侯你可真敢說啊!

你怎麼不直接說三皇子要爭軍權太子殿下想借刀殺人啊你!

濮陽侯當然敢說。

他是太后侄兒,是天子表弟,是皇子們的表叔。有什麼話是他不敢說的?

濮陽侯在一衆異樣的目光中挺直腰桿,恬不知恥地說了下去:“話說回來,三皇子殿下如此情急,也是想打勝仗。不如這樣,三皇子殿下出謀劃策,臣派其他武將出徵。這樣,既能保證三皇子殿下安危,又不耽誤戰事。”

就是又要讓三皇子出力,又不願將主將的位置功勞讓出去唄!

武將們再粗豪,也不會分辨不出這其中的區別,各自在心裡翻了個白眼。

滎陽王神色未動,略一點頭:“濮陽侯所言,也有道理。臨陣換將,容易動搖軍心。三皇子殿下要領兵,倒也無妨。主將之位,還是由濮陽侯領着吧!”

趙家軍的兵權,最好還是由濮陽侯領着。也免得李昊在軍中發展勢力,日後成心腹之患。

滎陽王半點都不心虛地爲女婿着想。

以滎陽王的身份地位,說出這樣的話來,李昊想拿走兵權一事頓時成了泡影。

李景領了岳父的好意,點點頭道:“就依滎陽王所言。”又對李昊說道:“三弟,如此安排,你可願意?”

李昊心裡再不願意,口中也得願意:“一切聽太子殿下安排。”

(本章完)

第94章 謝恩第189章 爭鋒(二)第96章 家宴第208章 安胎第163章 難纏(一)第672章 重傷(一)第399章 歹毒(三)第637章 雲涌(一)第146章 情敵(一)第421章 歸來(二)第614章 狠辣第60章 紛亂(三)第432章 離宮(三)第1章 前塵第474章 母女(二)第456章 忠心(一)第650章 酒瘋第415章 雪恨(一)第433章 爭寵第52章 孽債(一)第547章 三年(一)第454章 親兵(一)第25章 兄弟第381章 養傷(一)第263章 民亂第402章 斬首第649章 浮動(二)第107章 過招第577章 驚變(二)第519章 親兵第546章 差事(二)第366章 軍權第637章 雲涌(一)第426章 相聚(四)第691章 番外之登基第339章 成長第210章 刁難第226章 震怒(二)第417章 波瀾(一)第138章 上元(一)第136章 新婚第538章 口舌(二)第480章 心思(二)第479章 心思(一)第378章 穩住(二)第485章 拒婚(一)第13章 驚人第321章 離別(三)第675章 生死(二)第479章 心思(一)第496章 風波(四)第49章 相見第85章 不滿第187章 有喜第244章 醒來(二)第612章 憐憫(二)第269章 新寵(一)第165章 月下第651章 瘋癲(一)第208章 安胎第664章 瞞天(三)第473章 母女(一)第154章 夫妻(一)第63章 偶遇(一)第107章 過招第371章 春日第153章 拜堂第619章 盛怒(一)第51章 隱秘(二)第370章 病重第312章 撫平第241章 香消(一)第698章 番外之李昊(二)第150章 出嫁(一)第504章 大雪(二)第182章 升位第351章 歸京第77章 決絕第180章 蘇妃(三)第390章 思念第38章 春獵(二)第344章 交心第328章 風起第682章 守靈第149章 教導第228章 爲進第526章 有孕(二)第523章 出手(三)第165章 月下第608章 動手第16章 好戲第493章 風波(一)第340章 厚顏(一)第9章 好友第136章 新婚第137章 新年第612章 憐憫(二)第399章 歹毒(三)第586章 後續(二)第276章 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