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兵至大石橋

肖天健步行讓手下親衛牽着他的那匹愛馬,和衆軍一起步行前進,而隨行部曲之中的兵將有馬的也皆下馬步行,以此節省馬力,戰馬這東西要愛惜才行,平時假如總是騎在馬背上,一旦戰時戰馬可能就已經沒了力氣。

所以刑天軍有嚴格的規定,非戰之時以及行軍途中,非不得已,任何人都要下馬步行,以此省下馬力,在臨戰之際,才許上馬,即便是作爲刑天軍的主帥,肖天健也一樣身體力行,和諸軍一起步行前進。

而且他還披掛着一身三四十斤的鱗甲,這徒步行軍消耗的力氣便更大一些,這讓軍中上下人等無不欽佩,所以更沒人會犯這個忌諱,偷懶騎在馬上前進。

只有派出的斥候來來往往將前方的消息報回軍中,基本上賀人龍部的情況都在肖天健的掌握之中。

不過肖天健也留了個心眼,着令隊尾之人留意他們的背後,果不其然,他們離開大營不過才一會兒時間,便從隊尾傳來消息,說看到幾個李自成的探馬鬼鬼祟祟的綴在他們隊伍後面,壓陣殿後的李栓柱派人趕上來問肖天健如何處置,要不要教訓教訓他們。

“告訴李栓柱,不要理他們,他們愛跟過來看看,就讓他們跟過來長長見識好了!哼哼!”肖天健摘下頭盔,微微拭了一下額頭的細汗,把他那半長不短的頭髮微微理了一下,又扣上了頭盔,扭頭朝着來路上望了一眼,冷笑了一聲對李栓柱派過來的護衛答道。

當今天肖天健去向李自成辭行,告訴他自己要率部南下去阻擊賀人龍所部的時候,雖然並未指望李自成派出大批人馬配合他,但是李自成的態度也讓他徹底失望了,他並非是對李自成就有什麼好感,之所以選擇和李自成一起行動,只不過是因爲李自成畢竟歷史上名氣大了一點罷了!

而且接觸之中,李自成也沒有高迎祥那樣的傲氣,顯得比較親善,所以肖天健對李自成還是多少有些好感的。

而今天當李過搶話慫恿他率部出戰,顧君恩又在一旁對李自成使眼色,李自成便沒有勸他不要出戰,也未表示要配合他行動,他便明白了李自成和顧君恩的心意。

李自成到底還是目光短淺之輩,眼下他們處處和官府朝廷作對,本來對他們最佳的辦法,就是聯合諸多同道中人一起行動,才能抱成團對抗官軍,而現在他們卻並無這種覺悟,動輒便勾心鬥角,想保存自己的實力,還想看他肖天健倒黴,然後趁機撈便宜。

李過和顧君恩的表現,已經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肖天健不是傻子,自然猜得出他們打的是什麼如意算盤,不過肖天健也真就沒有寄希望於李自成身上,他之所以要來獨立對抗賀人龍,就是要讓李自成和高迎祥之輩,看看他刑天軍的真實實力,省的他們以後爲了自己這支兵馬,動輒便想做小動作,地位和名聲這東西,靠的是自己打拼出來的,不是擺架子靠人吹就能獲取的,既然他們都認爲他刑天軍是塊肥肉,那麼他就要讓他們看看,他刑天軍不是什麼肥肉,而是一個渾身長滿毒刺的刺蝟。

“弟兄們,加快速度,早一會兒趕到,咱們的勝算就大一分!”肖天健對從他面前走過的部下們大聲叫道,說罷擡起腿,跟着隊伍又一次大踏步的踏上了征途。

鐵頭扛着猩紅的刑天軍大旗,立即便緊跟着肖天健朝前走去,刑天大旗隨着風,獵獵招展,行軍鼓的鼓點聲再一次加快了節奏。

十幾里路,對於刑天軍來說,也就是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便能趕到,這綁腿的好處現在他們都已經知道了,長途行軍確實讓他們小腿肚舒坦了許多,走起路也輕鬆了不少。

當日近杆頭的時候,肖天健終於看到了前方出現了一條小河,於是將手朝上一舉,拳頭握起。

身後立即響起了一片停止前進的口令聲,始終在隊伍中敲響的行軍鼓的鼓聲也立即戛然而止,肖天健只聽到身後嘩啦嘩啦一陣立定的腳步聲。

石冉大步走到肖天健身邊,對肖天健說道:“這裡便是灣子河,本來河水以前據說有六七丈寬,但是因爲連年大旱,現在只剩下兩三丈寬了,要不是前段時間下了一場雨的話,恐怕只剩下丈餘寬,騎兵縱馬便能跳過來了!”

肖天健打量了一下這條河,確實稱不上是條大河,水流也很平緩,因爲這時代沒有什麼污染,水質很清澈,甚至可以透過水體看到河底的水草,兩岸都是一些慢坡,只有前面一條石板橋架在河上,將兩岸溝通。

“也算是老天幫忙了吧!此處確實是個阻擊的好地方!賀人龍所部現在離這裡還有多遠?”肖天健對石冉問道。

正說話間從河對面便馳來數騎快馬,在他們背後還綴着幾十個追兵,對他們緊追不捨,而一個人綴在頭裡這幾騎後面,不時的轉身在馬背上開弓,朝着追擊他們的那些騎兵放上一箭,始終讓那些追擊他們的官軍的騎兵無法靠近他們,只能在他們背後破口大罵着,喊打喊殺。

刑天軍部衆當即便緊張了起來,微微的騷動了一下,馬上便在各自軍官的喝令下重新又穩定了下來。

“列陣,封鎖石橋!”肖天健立即傳令下去。

本來處於行軍隊形的刑天軍部衆,在得到了他的命令之後,隨即便聚攏起來,以飛快的速度在河西岸集結了起來,並且佔據了河西岸的一個高坡。

而那幾匹快馬也迅速的衝過了石橋,只有最後那個人在石橋東邊拉住了馬繮,接連發了數箭,將兩個追的最靠前的官兵的騎兵射翻到了馬下,這才撥馬轉身哈哈大笑了一番,快速的衝過了石橋。

“是李凌風回來了!”石冉對肖天健說道。

“好傢伙,這廝真是夠囂張的!我喜歡!呵呵!讓輜兵站在前面,別弄得太整齊了!動作快點!”肖天健翻身上馬,立於兵陣前面威風凜凜的說道,隨即一隊輜兵亂哄哄的便被帶到了隊伍前面,將整齊的戰兵隊擋在了背後。

而那幾十個官軍的騎兵當追到河邊之後,一眼便看到了聚集在石橋另一端的這支刑天軍,頓時嚇了一跳,趕緊紛紛拉住了馬繮,圈住了戰馬,驚疑不定的朝着這邊望來,再也不敢冒然朝前追擊了,只是緊張的在河對岸朝着河西岸打量。

“啓稟將軍,標下回來了!賀人龍所部離此僅有不足五里的距離了!賀人龍所部共有兩千五百以上步兵,騎兵不過三百人,隨行有輜重車輛五十餘輛,隨行徵調民壯一千二百人左右,隨軍備有將軍炮四門,弗朗機炮六門,虎蹲炮數量不詳!這些人是他麾下先頭探路的騎兵,剛纔發現了標下,便一直追了過來!”李凌風過河之後,跳下戰馬,將累的渾身是汗的戰馬交給了他的手下,大踏步的朝着肖天健走了過來,一到近前便撫胸敬禮,對肖天健說道。

“乾的不錯,凌風你這一次又搶足了風頭!立功不小!呵呵!怎麼樣?你們損失如何?”肖天健帶着欣賞的笑意,對李凌風說道,李凌風確實是天生斥候的料子,從編入斥候隊一來,便立下了數次功勞,這一次更是將賀人龍所部的。

“不算大,折損了兩個兄弟,但是標下也幹掉了他們四五個人,不算是吃虧!”

“好!記下那兩個弟兄的名字,報到羅穎傑那裡備查,此戰之後祭奠他們的英靈!對於有功之士,另作獎賞!你和你手下弟兄速速下去休息!”肖天健滿意的點點頭,對於損失兩個斥候來說,他們這一次遭遇多於他們數倍的官軍騎兵,只損失兩人,並且突圍出來報信,已經算是不小的奇蹟了,所以肖天健很是滿意。

李凌風立即撫胸敬禮,快步退下,帶着他的幾個手下牽馬走到了陣後。

這一次肖天健率軍趕來的很是及時,如果再晚上一個時辰的話,估摸着這石橋便會被賀人龍奪佔,那樣的話,他就不得不在平原上攔截賀人龍的兵馬了,估摸着想再佔便宜,就沒這麼容易了。

斥候的作用歷來被肖天健所重視,如果不是斥候事先將這一帶的地形查探清楚的話,這一次他也不會選這裡作爲阻擊賀人龍所部的地點,而賀人龍這一次顯然是小心過頭了點,如果他先派出一支兵馬輕師前進,提前佔領這處要隘的話,這一次肖天健想要率部搶得優勢地形,恐怕沒有一場激戰,估計是不可能了!

肖天健也懶得去管對岸的那幾十個騎兵,他眼下手頭的騎兵數量太少,昨天又派出三組斥候去了周邊各地打探消息,以至於他現在手頭上的斥候騎兵數量只剩下了不足五十人,不可能派出去讓他們去和對岸的這幾十個官軍的騎兵火併,於是乾脆就不搭理他們,直接無視了他們,反正這幾十個敵軍騎兵也不敢冒然衝過石橋來攻擊他們,如果那樣的話,就正好便宜了刑天軍了。

那幾十個官軍的騎兵驚詫的望着對面的這支奇怪的隊伍,爲首的一個軍官止住了手下要衝過石橋的衝動,駐馬仔細的朝着對岸望去。

只見對岸這股亂軍之中豎起着一杆奇怪的旗幟,他定睛觀瞧了一番之後,立即想起了一個傳言:“刑天旗!對岸乃是汧陽的刑天軍!該死!他們怎麼也跑到隴州來了?”

身邊的一個官兵拉着馬繮,對他說道:“估摸着是他們是投靠了高闖賊了!卑職聽說高闖賊率部去過汧陽幾天時間,以刑天軍那路杆子,投靠高闖賊估計也不奇怪!這刑天軍應該是跟着李賊一同來的隴州城!”

那個軍官點點頭道:“很有可能!不過怎麼沒見到李賊的旗號呢?爲何只有這刑天軍一路賊軍到了這裡?難不成他們就憑這點兵力,就像堵住咱們不成?”

又有一個軍官提馬走了過來,對他說道:“這倒也不是不可能!像這樣新入夥的杆子,賊軍是不會可惜他們的,估摸着是李自成那個賊首想派他們來擋一陣咱們,爲他們爭取一些時間攻城吧!”

這個軍官看了一陣之後,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什麼狗屁刑天軍!不過還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就他們這些亂民,也想擋住咱們大軍!真是螳臂當車,不知死活的東西!別理他們了!先讓他們威風一會兒,回去報知賀將軍得知,一會兒過來再收拾他們!咱們走!”

說罷之後,這個軍官一撥馬頭,率領着手下這幾十個騎兵,帶上了中箭受傷跌下馬的兩個同僚,一揚馬鞭便絕塵而去,朝着賀人龍所部來的方向馳去。

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63章 禍水東引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93章 潰逃第91章 殺奴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205章 絞肉機第33章 兵臨城下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8章 流浪洋人第26章 贈美第209章 險象環生第143章 僥倖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36章 鎩羽第31章 舌頭第65章 兩害相遇第40章 內丘之戰1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47章 蛇鼠一窩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22章 息兵罷戰第77章 戰雲密佈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26章 贈美第78章 李過之惑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81章 得勝還師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97章 破寨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90章 兵抵漢水第26章 贈美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10章 賭約第198章 鑄幣第127章 膠着酣戰第81章 殊途同歸第8章 出迎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43章 挽留第55章 僥倖第106章 鎮反第110章 紫禁城第11章 宿命第135章 取士第199章 履約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26章 好言相勸第40章 收心第54章 逆攻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章 困頓督臣第171章 死士第44章 頭疼之事第94章 以漢制漢第91章 實證第17章 覬覦第64章 進展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29章 填壕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12章 毒計第72章 野蜂破陣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07章 秉筆太監第87章 請辭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8章 行賞第63章 城門2第110章 紫禁城第27章 合作第5章 口水戰第230章 失望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35章 賞罰第232章 制服控第221章 定淮門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68章 兵還洛陽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4章 油盡燈枯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83章 無奈就範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