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巧匠

(昨天半夜跑回來了,累壞了,今天先保證兩更,喘喘氣再說!這周表現不好呀!紅票太少了!頂起頂起!)

雖說明知在滅了李家莊之後,肯定會招致官府的報復,但是肖天健卻還是決定暫時先再在天龍寨留一段時間再走。

之所以讓肖天健下定這樣決心的原因不過有二,一是在他們攻陷李家莊之後,刑天軍繳獲的物資不少,而且新招了不少新丁,刑天軍眼下大部分都是新收的人手,戰兵數量不足四成,如果現在就立即撤離的話,戰兵倒是問題不大,但是一旦在路上遭到官軍或者鄉兵的追擊阻截的話,他敢保證只要稍有不利,這幫新兵馬上便會潰不成軍。

所以他寧可冒險再多留一些時日,讓新兵先接受一段時間基礎的訓練,使之擁有一定的戰鬥力和服從的意識之後再走,順便也消化消化這次他們李家莊一戰的所獲,將他們的戰鬥力再提升一個臺階。

二一個就是他們有幾十個傷員,傷勢尚未恢復,此時上路的話,帶着他們會很不方便,如果換作其他人的話,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傷員的問題,直接丟下他們就是了,但是肖天健卻絕對不會這麼做,他絕不會冷了手下人的心,所以他寧可冒險多留一些時日,甚至拿出大量的銀子,冒險讓靳夫子他們去一趟鳳翔府搞回來一批藥材,爲他們治傷,也不肯輕易便丟棄他們不管。

當聽說掌盤子派人爲他們這些傷員冒險去採辦藥材的消息之後,這些傷員們無不對肖天健感激涕零,爲肖天健的仁義大爲欽佩,這對肖天健效死的心思便更加堅定了許多。

人就是這樣的動物,加上這些兵卒們本來就是淳樸的農民出身,雖然他們膽子小,但是他們卻懂得知恩圖報,你對他好,他們便能把命都賣給你,這也正是肖天健想要的東西,這年頭什麼最值錢?在他眼中,黃金白銀都是身外之物,留着不花出去,就是一堆廢物,所以他對爲手下花錢,是根本不在乎成本的,也省的留着成爲以後的累贅!而最值錢的東西在他看來,還是手下人的忠誠,他最大的資本就是現在手下的這些人的忠誠,離開了這些人的話,那麼他什麼都不是。

靳夫子帶回來的消息對肖天健來說很重要,壞消息他們打下李家莊本來就已經預料到了官府方面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現在從靳夫子在鳳翔府帶回來的消息來看,事情不出他們的所料,官府果真急了眼,要來找他們拼命了。

但是好消息是短時間之內,鳳翔府卻無法派出足夠的兵力來對刑天軍進行圍剿,而官府方面現在注意力還在商洛地區,據可靠的消息說,大批變民軍確確實實已經被圍困在了車廂峽之中,這便讓刑天軍還有相對比較充足的時間來進行休整。

而且據濟生堂的張掌櫃說,官府即便是真的派兵來剿,也不會有太多兵力,組織起來的還是以鄉勇爲主的兵馬,對刑天軍的威脅並不算大,所以說肖天健自己心裡面很清楚,他們刑天軍在汧陽的短期內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藉助了像高迎祥他們那些大股的變民軍給他們製造出的當地官軍力量空虛的空間,這一點肖天健還真要感謝高迎祥他們的配合。

得知了這些以前他們無法掌握的消息之後,肖天健這才徹底放棄了儘快離開此地的念頭,更是抓緊時間對新老兵將進行操練起來,同時讓虎子再一次返回鳳翔府,就留在濟生堂之中,負責暫時打探有關鳳翔府官軍的動向,一有動靜便立即速速回報過來,情報的重要性現在已經凸顯了出來,既然掛上這麼一個關係,肖天健豈有不用之理呢?

這一次李家莊之戰最大的所得,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那些金銀財寶和糧食,但是在肖天健眼中,這一次他最大的所獲卻是人才。

在他們打下李家莊之後,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李家莊了許多流民,肖天健命閻重喜從中不但招募了數百身體強健的新丁,同時還招募到了幾十個工匠,其中不乏一些從邊鎮逃入內地的匠戶。

其他的且不說,單單是鐵匠便招到了三十幾個,這一下便使得刑天軍的鐵匠數量達到了近五十人之多,使得原來缺乏的人手變得充裕了起來,而且他們還從李家莊裡面獲取了不少的銅鐵,這些都爲他們自行打造武器提供了人力和物質保障。

本來天龍寨裡面便已經建起了一座鐵匠鋪,在這次肖天健率軍回來之後,鐵匠鋪便立即又擴大了兩倍,幾十個鐵匠一回到天龍寨之中,便立即投入到了打造兵器的工作之中,因爲爐子和各種工具有限,這些鐵匠們被分做兩班,日夜不停的開工打造各種刑天軍所需的兵器,效率頓時翻了兩倍還多。

原本打造不易的三棱刺,在這批鐵匠到了之後,每天出產的數量達到了幾十把,而且因爲補充了各種鐵料之後,原來肖天健還不敢大量鍛造的刀,現在也開始讓鐵匠打製,一些殘破的武器也被回爐重造,以期使得刑天軍在下次大戰之前,裝備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肖天健在回來之後,除了安排其它各種事情之外,同時也對鐵匠這邊也投注了很大的精力,他對這次招募來的鐵匠每一個人都進行了親自的詢問,問及他們以前都主要是做什麼的。

果不其然,在這些鐵匠之中,他還真就找到了幾個從邊鎮逃入內地的鐵匠,這些鐵匠在邊鎮都是匠戶,這些匠戶都是終身爲匠籍,永世不得脫籍,在衛所之中服役,爲軍方修造武器,但是匠戶可以獲得的報酬卻十分低廉,很多人根本沒有土地可供耕作,世代都只能憑着手藝吃飯,這些年來,官府越發腐敗,連官兵都拿不到糧餉,就跟不用說他們這些匠戶人家了,許多工匠眼看活不下去,於是便帶了家人脫籍逃入內地找尋活路,但是內地此時也是流民遍地,他們這些人便更是沒法生活,只能成爲流民中的一員,四處靠着行乞爲生。

被逼到這種田地的工匠們,此時已經什麼都顧不得了,什麼人只要管他們口飯,他們是不惜出賣自己的技藝和勞力的。

當聽聞刑天軍徵募工匠之後,流民中的這些工匠們根本就不用多想,立即便揭榜應募,到了刑天軍之中求口飯吃。

肖天健在回來之後,便親自接待了他們,並且告訴他們,在刑天軍之中做事,刑天軍爲他們每日提供三頓飯,同時供養他們的妻兒老小,而從做工方面,刑天軍之中將會實行計件工制度,按照每個人打造的東西的數量幾件,按照打造物品的難易程度計費,一個月給他們結算一次工錢,但是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個人在打造物品的時候,都要在物品上留下他們的記號,以備以後查證,一旦發現有人打造的器具屬於殘次產品的話,將會追溯打造者的責任。

聽罷了肖天健的話之後,這些工匠們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其實肖天健這種做法並不新鮮,以前官府之中也是這麼規定的,就連最早秦朝的時候,秦朝對工匠也是這麼要求的,所以秦軍的兵器質量遠遠超出了其他幾國的武器質量,最終令秦朝奪得了天下,但是到了大明朝這些年之後,這種制度已經成了一紙空文了,因爲掌管匠作的官員,往往會從原料上貪弊,以至於讓工匠們獲得不了足夠的精良原料,以至於他們大家都糊弄着幹,以至於朝廷定下的制度成了一紙空文,所打造的器甲根本就質量不過關,這也已經成了一種頑疾,積重難返了!

但是刑天軍這裡可是實打實的要執行制度的,工匠們自然也願意接受這種管理辦法,而且計件工資很公平,乾的多多拿,乾的少少拿,不幹不拿,大家都沒話可說,更何況了,刑天軍對他們算是相當不錯了,一天管三頓飯不說,還管飽,待遇直追刑天軍的戰兵的伙食待遇了,連他們的妻兒老小也跟着一天管兩頓飯,這讓他們已經很滿足了,所以這些人一到天龍寨,便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乾的是熱火朝天了起來。

通過對每一個工匠的詢問之後,肖天健總算是找到了會打造鳥銃的工匠了,在這次他們招募來的鐵匠之中,一共有四個人會幹這個,而其中一個叫楊昌壽的鐵匠卻受到了肖天健的高度重視。

此人乃是從薊鎮一帶逃回來的工匠,當時韃子入寇,官軍大敗而逃,他們這些工匠不是被韃子擄去,便是四散逃入內地,但是因爲他們本身是賤籍,到哪兒都很不受待見,以至於他們即便是逃回來之後,也到處都很受歧視,根本找不到一個穩定的生計,加上他們本身是脫籍的匠戶,官府對他們也不會客氣,抓到他們往往都會關押起來,甚至會將他們貶爲奴隸,賣給一些大戶人家爲奴。

所以楊昌壽便只得一路南下,後來居然從山西跑到了陝西,但是他帶着的家人卻全部都在路上餓死了,只剩下他一個人掙扎着活了下來,如果這一次不是遇上肖天健在李家莊招人的話,估計楊昌壽也活不了幾天時間了,基本上可以說是刑天軍給了楊昌壽又一次活下去的機會,楊昌壽在被肖天健點出單獨詢問的時候,一五一十的將他的身世說了出來,當肖天健問及他可會打造鳥銃的時候,楊昌壽當即便拍着胸脯說道:“將軍請放心!我們老楊家當初在薊鎮的時候,就專門給官軍打造這個的,不是小的吹噓,當時在我們哪兒,還真就沒人敢說比我打造這東西更好的!只要將軍給足小的鐵料,小的便能給將軍打造出精良的鳥銃!

別說是這個了,即便是大炮,小的也曾經給官軍鑄造過,這種事難不到小的什麼!只是打造鳥銃十分耗費鐵料,一杆鳥銃要用六斤精鐵,十斤粗鐵反覆捶打可得一斤精鐵,一杆鳥銃就要用去六十斤粗鐵,要是給的鐵不夠用的話,小的即便是神仙,也打造不出精良的鳥銃!所以小的要先給將軍說明白這一條,省的以後出了麻煩!小的怕是即便是再多幾個腦袋也不夠將軍砍的!”

第137章 司法第97章 緊鑼密鼓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30章 各懷心思第21章 佈置第78章 噩耗第83章 參謀部第206章 奇兵2第170章 背叛第14章 舌戰老粗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57章 重修寨牆第7章 潛入第32章 打上門來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143章 挽留第63章 禍水東引第210章 大霧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70章 背水一戰第9章 事敗第40章 告慰苦主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174章 好消息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23章 震懾第177章 五五制整編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40章 騎戰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235章 大閱兵2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21章 內訌第165章 完勝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79章 土工作業第42章 關寧鐵騎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70章 遮斷第113章 烏龍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39章 總結第36章 跟蹤第42章 極其無恥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26章 激將第44章 頭疼之事第216章 暗戰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205章 永曆的解決第45章 山西範家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33章 朝議2第35章 等第46章 火中取栗第51章 中路軍第60章 韃子避戰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34章 騎兵逆襲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52章 漸改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182章 示之以弱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192章 講武堂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115章 山外之亂第107章 屠城第108章 輪式火炮第66章 有詐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85章 善後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9章 怒屠潰兵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165章 完勝第206章 奇兵2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9章 綁票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32章 醋意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42章 直搗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