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班底

肖天健在領兵打下了南京城之後,也不再繼續領兵對南直隸其它地方進行攻擊了,他轉而留在了南京城之中,開始將精力投注在了新的事情上。

到了這會兒,刑天軍已經將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基本上控制在了羽翼之下,問鼎天下的時機可以說已經是徹底成熟了,刑天軍文武諸臣到了這會兒,也紛紛開始進言,請肖天健立國,勸肖天健登基稱皇。

而肖天健自己也並不反對,他親親苦苦的從一個人開始,拉起隊伍起兵造反,爲的是什麼呢?不就是爲了這一天嗎?現如今他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還多,在政治上也已經很有必要建國,名正言順的和大明朝廷分庭抗禮,然後揮師取下這個天下。

雖然他起兵造反,是爲了這個爲了這個風雨搖曳之中的民族,可是登基稱皇確實也是必須的道路,以他目前的聲譽,除了他之外,誰還能坐這個天下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文武諸臣跟着他起兵造反,爲的不就是有朝一日他立國之後,每個人都能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出身,誰能一直揹着這個賊名呀!

而且刑天軍這個稱號也不可能一直沿用下去,畢竟刑天二字本身就代表着叛逆,雖然也代表了不屈的精神,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如果他肖天健想要取代大明朝廷的話,再用刑天這二字顯然就已經不合適了。

這也是肖天健當初在準備推出貨幣的時候,沒有取名刑天幣,也沒有使用刑天圖案,而改用了中國人的圖騰龍的名字和圖案來推出中華龍幣的原因,龍纔是真正中國人認同的圖騰,只有正統才能使用龍的圖案,這一點上下幾千年在中國人心目之中都是無法改變的,這也代表了肖天健今後要立國棄用刑天二字的心理,一切其實都已經在暗中鋪墊了。

所以南京城拿下來之後,這個眼下大明的另一箇中樞也就已經落在了肖天健手中,各種立國的條件可以說都已經成熟了。

而刑天軍許多文武其實在請肖天健立國稱皇這件事上,也都很迫切,在很早之前,肖天健剛剛控制河南全境的時候,便已經有人提出了這件事,後來肖天健以條件不成熟爲由,將這個提議擱置了起來,後來在打下武昌府的時候,又有不少人再一次提出了立國的動議,可是肖天健還是婉拒了這個提議。

但是現在肖天健在打下南京城之後,卻沒有任何理由再拒絕這種提議了,因爲他是他這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他手下有太多人都期待着這一天,他不能一直就這麼無限期的拖下去,而且下一步他要繼續進討大明,要奪取整個國家,那麼接下來也卻是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來將大明取而代之。

於是在拿下了南京城之後,以李進德、牛金星等文官便立即上書肖天健,陳請肖天健在南京立國登基,肖天健這一次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

但是立國稱皇這件事不是一個小事,即便是肖天健想要簡單的辦了這件事,手下的人也不會答應,雖說肖天健認爲這個時候鋪張奢華的搞這件事不必要,但是出於政治方面的需要,這件事也不能就這麼草草了之,所以肖天健只得將這件事交給了牛金星和李進德等人共同操辦。

另外肖天健還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年初返回洛陽的時候,肖天健在家留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之中,一直沒有懷上身孕的範雨桐和蝶兒兩個人,也在這一次肖天健返家的時候懷上了身孕,到了十月間的時候,兩個人也都快要生產了,這就讓肖天健很可能會得一個兒子,如此一來,對於他這個利益集團來說,也就有了更好的根基。

所以肖天健在打下南京城之後,心情是非常之好的,於是一方面他繼續坐鎮南京城之中,調動指揮各部對南直隸一帶攻伐,一邊留在南京城之中處理準備立國登基之事。

既然立國,那麼就要正兒八經的組建起一個班子才行,肖天健雖然身爲後世之人,也瞭解各種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但是這個時候,在中國推行後世乃至是西方的那種政治制度,很顯然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推行那樣的制度,簡直就是在找死。

建立一個全新的政治制度,對於肖天健來說,那只是以後的理想,卻絕不是現在他的需要,民主雖然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眼下卻並不是需要民主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制度,來完成他的統一大業以及今後解決建奴的事情,所以只能暫時按照原有的制度,對他的班底進行組建。

而且六部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國延續數千年之久,是有着它的合理性的,六部各司一職,很顯然也是職能的有效劃分,所以現在肖天健是不能打翻它的,於是六部肯定是要組建起來。

但是肖天健在六部的設立上,卻又有新的想法,在諸臣和他商議組建六部的時候,他提出來,在原有的刑部下面,設置法院、檢察官、緝捕、司獄四個部門,初步的建立完善其類似後世的公檢法司系統,將原來官員手中的有關刑獄之事單獨劃分出來,一旦地方出現犯罪之事,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地方官員濫用職權草菅人命的權力,這套辦法運行的時候,跟後世類似,一旦地方有犯案之事的時候,先有設置在縣一級的緝捕處偵辦,不管是偵查還是緝捕罪犯的事情,先由緝捕來完成,然後交給州府檢察官來審覈,最終起訴到法院來進行審判,到時候該殺的殺,該判罪流放的便交給司獄來負責發配到各地監獄勞作,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地方官一是不懂行亂來,另外一個就防止了地方官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大興冤獄,其實說白了就是初步來建立起一個類似後世的司法系統,爲以後可能的改革做好準備。

另外就是撤銷原來大明設置的都察院,設置一個監察院,這個監察院除了還具備原來都察院的職責之外,下面再加設一個審計院,專司負責審計地方官員對於地方財政支出的事情,另外在監察院下面設置一個廉政公署,在各地抽調一批年輕有爲而且精明強幹的人員進入廉政公署之中,專司負責查訪各地官吏的違規行爲,而且監察院不隸屬於六部,先直接歸屬他一人掌管,當然肖天健不會在監察院基礎上再弄出一個類似大明東廠西廠的變態特務機關,即便是監察院也要通過正常的司法程序來進行,而不能私設公堂對官吏進行治罪。

如此一來,有了這麼一個獨立於地方官吏系統的監察院之後,地方官吏就不得不小心一點了,想要再胡作非爲,就很有必要考慮一下,在他們頭上懸着的這把監察院的利劍了,很大程度上會遏制地方官吏腐敗的事情。

至於戶部下面,除了負責原來的事情之外,單獨列出一箇中華銀行,來負責全國的貨幣發行之事,國家儲備的金銀,全部進入中華銀行,戶部收取的財政收入,也都在中華銀行開戶進行統一管理,然後統一通過中華銀行劃撥到地方去,地方也可以通過中華銀行將地方收取的財政交給上面,其實就是通過中華銀行,來對財政進行管理,省的亂七八糟的胡搞,既耗費時間也耗費人力,中間環節還容易造成虧空,什麼火耗之類的事情,就都可以避免了,老百姓也可以受惠。

對於這件事,諸臣也都沒有可說的,畢竟中華銀行這個時候已經在範雨桐的控制之下已經逐步的在組建起來,眼下諸府之中已經都逐步的在設立這樣的銀行,而且確實也便捷許多,貨幣的發行交給他們做,是理所當然的,這麼做好處很多,於是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至於工部方面,名稱予以保留,但是工部下面對於暫時先將工業、農業、商業、水利、交通、船舶五個部分以署的名義分設出來,各司一職先管理起各方面的事情。

工業署主管全國的工業以及武器的製造,和軍隊的總後勤部相結合,來負責給軍隊提供裝備,同時負責管理今後全國的工礦業。

農業署則負責屯田和林業方面的事務,很主要的一件工作就是要想辦法,招募一批人,在全國各地進行糧食的選種,從現有的種植資源之中,選取高產的作物專門培育、擴繁、推廣之事,逐步的改變以前那種小農之間自行留種進行播種,如此一來,今後一旦全面推廣良種的話,各地的糧食的畝產量便會大幅度的提升,這方面肖天健可是直到,後世二十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優良的種子,使得小麥的畝產量達到了千斤以上,稻穀的產量也突破了一千五百斤,如此一來,可以利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口,中國人的發展速度太快,所以糧食方面就要給予極大的重視。

要知道老百姓只要有飯吃,很少會有人冒着掉腦袋的危險抄傢伙造反的,所以重視農業,其實是國之根本,爲中華以後的長治久安打下基礎。

(昨晚突然斷網,到現在也沒有恢復,於是更新晚了一些,還是跑到網吧更新的,一會兒就去找聯通公司去!今日鳴謝白雲過隙、花開不偉、不喝西北風、海邊藍煙極爲弟兄的打賞!)

第130章 遇阻第50章 勸降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91章 單挑第36章 鎩羽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66章 試槍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14章 違紀第12章 火牛衝陣第49章 滿門盡屠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11章 殺俘第84章 城破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98章 夜襲1第172章 破局第61章 決勝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85章 力戰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202章 最後堡壘第66章 試槍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116章 襲擊者第1章 困頓督臣第5章 夾生飯第86章 武裝遊行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34章 朝議3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53章 初戰失利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12章 夜襲2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15章 以身爲質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80章 李信第81章 殊途同歸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66章 吳三桂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150章 雙雄會第78章 噩耗第25章 赴宴第1章 困頓督臣第7章 反中其計第137章 司法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00章 逆襲2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99章 履約第41章 內丘之戰2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29章 轉變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章 命如草芥第83章 無奈就範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7章 長槍直刺第86章 意義重大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76章 休整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42章 繳獲甚巨第58章 可悲可喜第2章 全面歇兵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91章 出關第62章 總結第36章 去留自便第20章 調兵遣將第7章 潛入第97章 絕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