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

曹文耀率兵於四月八日抵達了官道口,就在官道口兵堡北面三裡處再一次停紮了下來,他一邊命令於福祥繼續指揮紮營,一邊帶了麾下的諸將前出來到了兵堡外面開始駐足打量起了眼前的這座臨時構建起來的土堡。

當打量過這座不算大的土堡之後,曹文耀不由得有點對這裡的這座兵堡有些嗤之以鼻,他早年跟着兄長曹文耀在關外當兵的時候,大明最拿手的就是在關外建堡,而他所見過的屯堡可以說不計其數,像刑天軍在官道口這裡建起的這座堡,他還真就不怎麼放在眼裡。

“可笑!賊兵居然想僅以此一個小土堡便想擋住我等大軍,實在是可笑之至!諸位也都看過了,可敢代本官將此堡拿下嗎?”曹文耀用馬鞭指着眼前這座高高飄揚着一面刑天軍大旗的土堡對手下諸將說道。

話音一落,幾個千總便紛紛抱拳出列叫道:“卑職願意請戰!”

看到幾個部將都出來請戰,曹文耀的心情好了不少,他擔心的就是手下這幫軍將因爲偷營一戰被嚇住了,現在看來好歹這幫人還敢請戰,說明這一仗還是可以打的。

曹文耀也不廢話,點了兩個千總,令其立即準備器具做好攻打官道口刑天軍兵堡的準備,他自己則集結兵力在後面爲其觀敵料陣。

劉耀本也根本沒有指望官軍這次來會跟他們好言好語的商量,對面官軍一做好攻擊準備,他便立即下令開火。

兩軍之間都卯着一口氣,一開戰便打了個熱火朝天,曹文耀這次領兵前來攻打盧氏縣,是做好了攻堅的準備的,同時於福祥在出陝州匯合曹文耀的時候,同樣也做好了準備,所以這一次曹於二人隨軍帶來的各式火炮便有近百門之多,其中既有弗朗機式的連珠炮,也有前裝的將軍炮,更有輕便容易攜帶的虎蹲炮,甚至還拉來了兩門大口徑的將軍炮,專門用來攻城之用。

所以一經開火,官軍的火力便立即壓住了劉耀本這邊的火炮,不過刑天軍這邊也不白給,他們最大的優勢不是火炮質量要超出對方多少,而是刑天軍的炮手們幾乎都經過基礎性的系統的操炮訓練,所以開火的時候精度要高於官軍炮手不少,兩輪炮火打出去之後,刑天軍這邊的火炮便開始變得精準了許多,再打出的炮彈便開始落在了官軍的炮陣之中,很快便掀翻了幾門官軍的大炮。

總之兩軍炮戰一開始,便打的十分激烈,兩方也都各有損失,沒有能分出一個高下,進而官軍方面開始派出兵將,結陣朝着兵堡發動了進攻。

這樣的進攻沒有什麼好描述的,總之在刑天軍的火銃手集火射擊面前,官軍方面根本就討不了多大的便宜,很快一天下來,便打退了官軍三次進攻,令第一天曹文耀發動的攻勢只能草草收兵。

這一天下來之後,曹文耀纔不得不再一次收起了對眼前這座看上去並不怎麼堅固的土堡的輕視之心,同樣也不得不收起了對刑天軍的輕視之心,堡中鎮守的這批刑天軍部衆們,打的十分頑強,而且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他們訓練的相當充分,完全不像以前曹文耀遇上的那些賊軍一般,亂哄哄的不成樣子,而是自始至終都表現的十分有序,對於命令的服從更是遠超過了曹文耀麾下的官軍。

刑天軍這樣的表現讓曹文耀有點大跌眼鏡,他這才相信了於福祥對於這支刑天軍的評價,知道這一次他啃上了一塊硬骨頭了。

於是接下來的三天時間,曹文耀不斷的派出手下的官兵輪番對這座土堡發動進攻,可是每一次都無一例外的在這座土堡前面撞得是頭破血流的敗下陣來,氣的曹文耀爲此還親自陣斬了兩個不服軍令的把總,這才逼迫着麾下官兵繼續朝土堡發動進攻。

不過雖然幾天下來,劉耀本都成功的指揮兵將擊退了官軍的進攻,可是對於他來說也並不輕鬆,官軍畢竟實力要強過他許多,特別是火炮的數量遠超過他手頭上的火炮不少,始終掌握着戰場的主動權,這幾天下來,堡中的火炮有多門被官軍的炮火所毀,更大的問題是他們手頭上彈藥有限,而這樣大量的消耗,是他們無法承受的,更因爲官軍堵在這裡,使他們無法得到彈藥物資的補充,使得堡中的存貨經過幾天消耗之後,也開始有點支撐不住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手中的火銃銃管壽命有限,幾天下來,每個火銃手打出的彈藥都不下二三百發之多,使得有限的銃管壽命被迅速的消耗,到了第四天頭上,一些火銃手手中的自生火銃已經無法再進行發射了,而他們手頭上又沒有新火銃可以更換,使得他們火力漸漸的開始弱了下去。

雖說在他和部下軍官們的調動下,刑天軍兵卒們發揮了很強的戰鬥力,也表現出了悍不畏死的作風,但是幾天下來,雖然他們殺傷了大量的官兵,同時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

官軍那邊兵力衆多,可是劉耀本的兵力卻很是有限,官軍可以一輪一輪的輪着發動進攻,堡中的兵將們卻無法經常輪換,只能堅守在隘牆上,幾天下來也傷亡不小不說,人人也都相當疲憊了。

這也是最讓劉耀本憂心的事情了,官軍如此輪番進攻下去,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手下這些兵將們撐不住一個個累垮掉,可是援軍到來之前,他也根本得不到任何補充,只能死死的堅守在這裡。

這些天在官軍的炮火之下,本來不怎麼堅固的隘牆已經是被轟得千瘡百孔了,一些地方甚至已經坍塌,露出了內側夯入的原木,這也逼迫着劉耀本不斷的要利用戰鬥的間隙,派人對這些受損的隘牆進行搶修,如此一來,便更加重了刑天軍兵將們的負擔。

當第四天結束的時候,劉耀本也負傷了,因爲他這一天下來,每每都出現在攻勢最猛烈的地方,以至於成了官軍都瞄着的目標,一天下來,劉耀本身中了不下七八箭之多,好在是他披有一件鐵甲,替他擋住了不少的箭支,即便是如此,一支箭還是從甲縫之中穿入,射穿了他的腰側,如果這支箭再朝內偏一點的話,便可能會傷及到劉耀本的腸子,要了他的命。

兵將們看到劉耀本受傷,紛紛請劉耀本退下去休息一下,可是卻被劉耀本給拒絕了,他就坐在隘牆上,一邊觀看指揮着作戰,一邊解開甲冑,讓醫護兵就在隘牆上幫他起出了腰間的這支箭,簡單包紮一下之後,便又一次披甲登牆大呼酣戰了起來。

看到劉耀本年紀輕輕便如此悍勇,他麾下的部衆們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個個也都奮起餘勇,接二連三的把一批已經攻上堡牆的官兵給殺退了下去。

ωωω ¤тт kan ¤C〇

黃昏之後,天空中開始烏雲密佈了起來,再看官道口兵堡,此時已經殘破不堪,堡牆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炮彈打出的彈坑,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潰塌的情況,東北西三面堡牆上都沾滿了血跡,在隘牆下面的壕溝中,還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官兵的屍體,折斷的兵器和破損的兵器丟的是到處都是,隘牆上面更是像開了蘆葦花一般,密密麻麻的佈滿了官軍射出的羽箭,在風中微微的隨風搖晃着。

劉耀本臉色微微有些蒼白,手扶着隘牆,朝着外面望去,官軍緩緩的再次退下,他將目光投向了永寧縣的方向,心道‘大帥,你什麼時候才能到呀!耀本已經盡力了!但不知能不能撐到你回師這裡了!’

看着劉耀本的背影,許多刑天軍的兵將們都對他投以了欽佩的目光,許多人都知道劉耀本和肖天健的關係很不一般,可是劉耀本卻沒有因爲肖天健對他的寵愛,而作出讓人不齒的事情,相反的劉耀本在軍中處處對自己要求都十分嚴格,並且每逢大戰,他總是身先士卒站在前面,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人無法輕視於他了,眼看着劉耀本累的站在那裡有點發飄,近衛趕緊上前,將劉耀本硬給架到了隘牆下面,大聲招呼醫護兵過來,爲劉耀本換藥。

當醫護兵解開劉耀本的衣甲的時候,發現他的傷口已經因爲來回奔走,再次裂開,流出的血已經將他的衣服都浸透了,於是趕緊含着淚給他傷藥止血,囑咐他不要再這樣奔走了,否則的話這箭傷怎麼都不會癒合的,而劉耀本卻咬着牙笑道:“無妨!這傷算得了什麼,小菜一碟罷了!幫我裹好就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個時候幾個軍將都走到了劉耀本身邊,猶豫着看了看天,又掃視了一下週邊的兵卒,劉耀本看出來這幾個手下有話要說,於是揮手讓閒雜人等散開,這纔對他們問道:“你們有事嗎?但說無妨!”

“長官!這麼下去不成呀!今日營中火銃有三成已經沒法用了,火藥也剩下不多了,看樣子天似乎要下雨了,一下雨的話,咱們即便是用的自生火銃,恐怕也會影響很大!如果援軍再不來的話,明天不知道能不成撐下去了!”

“是呀劉大哥,今日堡北的隘牆又被官軍轟塌了一處,險一些官軍就攻進來了,今晚即便是搶修恐怕也不一定能修好,一旦再下雨的話,就更是沒法辦了!”

“……”

劉耀本靜靜的聽着幾個手下的部將都把問題說完,這才披衣站起來道:“我也不是瞎子,你們說的我也都看到了,但是你們要給我記住,不管怎麼樣,咱們都要在這兒堅持下去,一直堅持到援兵到來,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劉叔應該已經派出他的援兵了,大帥肯定也已經收到了消息,應該會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別說堡牆崩塌了一兩處,即便是全部崩塌了又能如何?即便是拿命填,也要把這夥官軍拖在這裡,使之不能進入盧氏縣!這是大帥給咱們的任務,即便是死,也要完成!

傳令下去,夯土修牆就不必了,儘可能的準備土包,用土包填,一旦哪兒出現崩塌的話,就直接填上土包,草袋不夠,就用衣褲裝土,總之我們只有兩個字,就是堅持,直到堅持到大帥回援這裡!

今天我在這裡要說一件事,如果我死了的話,蕭小二接替我繼續指揮,小二死了,趙祥接替,趙祥死,李虎接替,如此下去,咱們都死了,就讓隊將接替,反正我就一個心思,哪怕是拼光了咱們,也不能讓出這裡!你們都記住了嗎?”

當聽到劉耀本把話說的如此決絕的時候,他的幾個部下也都徹底放棄了所有的心思,一個個立即挺胸大聲答道:“遵命!死戰不退!”

“好了,下去休息吧!順帶都去看看傷員,告訴醫護兵,要儘可能的救治他們,讓他們吃的好點!……”劉耀本身體微微晃了一下之後,揮揮手讓他們散下去,然後緩緩的坐在了一堆土上,用力的按住了腰間的傷口,額頭出現了大滴的汗珠。

第218章 美洲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130章 初戰第81章 得勝還師第9章 綁票第14章 切磋第163章 平亂第126章 激將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73章 複雜心情第216章 暗戰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8章 定策第74章 誘惑第53章 兩強之戰(9)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31章 暫時失利第74章 投名狀第20章 火力輸出第158章 撞破情愫2第93章 援軍分至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31章 攻關受挫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41章 新兵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46章 冊封朝鮮王第29章 守財奴第110章 降將第16章 糾結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88章 遷都之議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52章 危局第47章 盧象升的判斷第24章 言而有信第81章 得勝還師第51章 中路軍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44章 少年營第62章 總結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26章 激將第227章 大中國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18章 出發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89章 三棱刺第18章 老調重彈第70章 中套第68章 佈置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40章 紅石山2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9章 戰略失誤第64章 進展完本感言第166章 示弱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58章 衝突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00章 四面楚歌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71章 拋車第59章 決勝4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29章 轉變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61章 轉怒爲喜第208章 酣戰第33章 英魂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235章 大閱兵2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60章 鍊鐵爐頭第60章 韃子避戰第9章 震撼第66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