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優勢在彼

第961章 優勢在彼

wωw⊙t tkan⊙C〇

李鄴之所以在擊敗李璘軍主力後沒有立刻追趕,便是他已得到消息,王汝孝的水軍船隊已進入巴蜀,水面有戰船攔截,陸路有騎兵追殺,除非李璘能飛上天,否則他無路可逃。

王汝孝年約五十歲,身材不算高,但異常壯實,他有三個兒子,個個都是水軍驍勇之將。

和季廣琛不同的是,王汝孝爲人比較踏實,沒有腳踏兩隻船,他當年認定了李鄴,便一直效忠至今,只是他比較低調,很少顯山露水,但只要李鄴需要,他就會立刻站出來,從送車船到隴右,從出兵支援洛陽等等,都表現出了他的認真、忠心的一面。

他的忠心自然有收穫,李鄴第一次授予的十名縣公,他就是其中之一。

王汝孝帶了兩百艘戰船,一萬兩千人,看起來兵力和李璘軍相差無幾,甚至船隻還少了一百艘,但王汝孝的軍隊是真正的水軍,個個都能跳入水中掀翻對方船隻那種,而李璘軍隊只是普通步兵,很多士兵甚至不懂水性,兩者有云泥之別。

剛剛開戰沒有多久,李璘的船隊便紛紛失去了控制,原因是船伕都跳水逃命去了,沒有了船伕,李璘軍船隊只能在江面上打轉,很快便被荊州水軍戰船拖去岸邊。

王汝孝的三千石戰船盯住了李璘的船隻,兩艘大船靠近,王汝孝率領百名荊州水軍士兵跳上了對方大船,李璘的數十名親衛出來迎戰,但船隻搖晃得厲害,侍衛們站立不穩,被水軍士兵一一砍翻落水。

王汝孝手執盾牌短矛衝進了船艙,只見船艙內燈火通明,坐滿了人,男女老少都有,爲首是一名四十餘歲的王爺,冷冷地看着自己。

王汝孝一眼認出了對方,正是李璘,王汝孝當年就是李璘的手下,被雷萬春騙到洞庭君山剿匪被俘虜,由此投降李鄴。

王汝孝放下盾牌,抱拳道:“卑職參見王爺!”

李璘半晌冷冷道:“我說是誰,原來是王將軍,你是奉命來取我性命嗎?”

“卑職不敢,奉齊王殿下之令,護送王爺一家回成都。”

李璘聽說齊王李鄴不殺自己,一顆心放下了,他點點頭,“我和家人會呆在船艙內,希望你的士兵不要來打擾!”

王汝孝退了出去,命令船隊靠岸停泊。

一艘艘大船靠岸後,士兵們紛紛跳上岸逃命,但兩萬騎兵已經佈下天羅地網,士兵們根本逃不出去,面對殺氣騰騰的騎兵,士兵只得紛紛跪地投降。

天漸漸亮了,戰鬥也已結束,除了少量負隅頑抗士兵被消滅外,其餘九千士兵全部投降,所有財富物資全部被繳獲,包括李璘裝滿了三艘船的財富。

王汝孝將李璘一家三十餘口人轉移荊州水軍三千石的大船上,船隊開始出發,返回了成都,九千戰俘也是坐船返回。

李鄴已經在成都碼頭上等候多時,大船靠岸,王汝孝帶着兒子上前來見禮,李鄴重重地安撫他們一番,讓他們休息幾天後再返回荊州。

這時,李璘被帶了下來,李鄴微微抱拳笑道:“宣州一別,已有五載,王爺可別來無恙?”

李璘冷冷道:“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我沒什麼好說得了,你要殺就殺吧!”

李鄴淡淡笑道:“王爺不用擔心,我會禮遇王爺和家人,會把你們送回長安。”

說完,他命令士兵將李璘全家帶去軍營軟禁起來。

這時,白孝德走上前,將一隻大木盒子遞給李鄴,“這是在李璘的隨身行李中搜到!”

李鄴打開,果然是六枚玉璽,除了受命寶以外的五隻玉璽都在,李鄴點點頭,有了它們,就可以和李亨談判了。 當得知李鄴已經事先率軍殺進巴蜀,李亨足足呆坐了一炷香時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還以爲自己接受李光弼的勸說,總算能夠搶在李鄴之前佔領巴蜀,沒想到還是晚了一步,好像還不止一步,太上皇駕崩消息傳來,對方就下手了。

這下子,李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發呆了半天,他纔派人去把韋見素宣召前來。

他總覺得既然韋見素是他和李鄴之前的橋樑,那麼韋見素應該清楚自己該怎麼辦?

不多時,韋見素匆匆來到御書房,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李亨冷冷道:“李鄴率領十幾萬大軍搶在朝廷的前面殺進了巴蜀去了,韋愛卿知道嗎?”

韋見素搖搖頭,“回稟陛下,微臣不知!”

“但你也能猜得,對不對?”

沉默片刻,韋見素點點頭,“這很符合李鄴的風格,微臣確實不奇怪。”

“他是什麼風格?”

“陛下一直在盯着李璘,其實李鄴也是一樣,所以太上皇駕崩消息傳來,他就立刻出兵了,這是他的優勢,陛下輸給他一着也很正常。”

“優勢?朕不懂你的意思!”

韋見素嘆口氣道:“太上皇駕崩,陛下首先想到的絕不是出兵,而是悲痛、爲太上皇祈福,爲太上皇守靈,這是爲人子、爲人君的必然,爲太上皇安靈七八天後,然後陛下才考慮巴蜀,但又不能馬上出兵,因爲出師無名,陛下要下旨廢除皇太弟,要追究十四郎不孝之罪,有充足的理由後,陛下才能正式出兵,這時候距離太上皇駕崩已經半個月過去了。

但李鄴不需要這些繁瑣的過程,更不需要考慮太上皇,他只要得到太上皇駕崩的消息,他就立刻出兵了,甚至已經早早屯重兵在興州,陛下,這就是他的優勢,他沒有朝綱倫理的負擔。”

李亨嘆息一聲,“韋愛卿說得對,他確實比朕有優勢,但問題是,現在朕該怎麼辦?”

韋見素躬身道:“陛下,微臣昨天得到一個消息,劉晏已經從隴右出發前來京城,或許就是來和朝廷協商巴蜀的後續處理方案。”

李亨一時沉默不語,韋見素又勸道:“陛下,李鄴出兵剿滅十四王爺,其實對朝廷未必是壞事,如果朝廷出兵,至少要動用二十萬大軍,還有巨大的財力物力,朝廷本來就財政緊張,這麼大的負擔,朝廷恐怕也難以承受,既然李鄴願爲朝廷分憂,陛下何樂而不爲?”

李亨很無奈道:“他願出兵爲朕分憂,當然是好事,可朕就擔心代價太大。”

“這就要雙方協商談判,等劉晏到來後,再和他好好談一談吧!”

李亨很無奈,他下午和郭子儀談了片刻,郭子儀也認爲這個時候再出兵不現實了,除非是河隴軍在巴蜀全軍覆滅,位子空出來,朝廷纔有出兵的機會,可問題是,如果連河隴軍都全軍覆滅,那朝廷軍隊還能有多少勝算?

“那朕就再耐心等一等!”

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70章 約法三章第479章 終成良緣(上)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401章 重返碎葉第489章 陷入絕境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558章 過境漢中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244章 兩國大戰(一)第521章 初探橋陵第60章 坊門意外第1159章 棋子命運第822章 發現臥底第84章 欺人太甚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577章 關城淪陷第218章 夜襲敵營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1092章 視察流求(下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116章 魚死網破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221章 狹路相逢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398章 再別長安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73章 入籍歸宗第97章 一線希望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370章 再次相約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1134章 大鐘問世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60章 坊門意外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591章 故人西來第52章 臨陣換帥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625章 集思廣益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1265章 兩個弱點第1263章 發現中計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393章 人約黃昏(一)第163章 穿越賀蘭第1250章 釜底抽薪第94章 押寶祖父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917章 使者到來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558章 過境漢中第551章 一觸即發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136章 最後一場第1269章 北上報信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042章 陰差陽錯第870章 小試牛刀第197章 簡單粗暴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913章 馮家後路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75章 程家後人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92章 重要棋子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1045章 切實威脅第883章 突襲洛陽第1078章 案情分析第28章 自作多情第920章 單獨召見第1241章 萬中挑一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637章 糧草機會第866章 白蓮山莊第1252章 梟雄謝幕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764章 奇怪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