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石堡之城(下)

唐軍士兵紛紛在山道邊緣蹲下,用盾牌抵擋巨石和滾木的衝擊之力。

“砰!”一名士兵被一塊反彈的巨石砸中盾牌,盾牌被砸裂,士兵悶哼一聲,按住胳膊倒在地上,臉色蒼白,他的手臂被砸斷了。

待這一輪滾木巨石稍稍平息,餘長陽命令兩名士兵將受傷士兵迅速送下山,他擺個手勢,讓所有士兵蹲下,保持安靜。

他盯着上方的動靜,還有一百多步就到頂了,他取出千里眼細看,可以清晰看見,有十幾名吐蕃士兵也在向下張望。

餘長陽眼珠一轉,他對副將王俊林吩咐幾句,便帶着二十名士兵趴在山道上,慢慢向上爬去。

王俊林做個取弩的手勢,衆人紛紛取下弩箭,一起拉開弩弦,放上箭矢,舉起弩箭瞄準了山坡頂端。

他們的翻譯叫做曹路,是從張掖縣衙調來的,那邊有不少文吏都會吐蕃語,而這個曹路不光會說吐蕃語,還會說一口流利的羌語。

“跟我走!”

王俊林急聲大喊道:“射箭!”

曹路翻譯給周致,周致點點頭道:“你告訴他,我們的軍規就是不允許屠殺平民,但我們需要帶走三百隻羊和三百袋奶酒,作爲補給!”

李鄴急問道:“傷亡多少弟兄?”

夜裡,周致匍匐在一座高地上,取出千里眼眺望遠處的燈火通明的吐蕃大營,他們駐營地距離鹽湖不到一里,可以看見遠處銀光閃閃的湖面。

不多時,李鄴來到了磨盤谷上方,這裡是半山腰了,餘長陽連忙上前參見,“卑職參見殿下!”

曹路翻譯過去,老族長一顆心落下,點點頭道:“羊酒儘管拿,不動人就行,我知道你們在找什麼?你們在找吐蕃軍對吧!”

周致想不通吐蕃軍爲什麼會在這裡駐營?曹路笑着提醒他道:“這裡就是天寶十三年的唐蕃分界線,我們白天看見了軍營遺址應該是從前唐軍駐紮之地,所以吐蕃也需要駐紮一支軍隊在邊界,所以他們選擇這裡駐營,只是沒有搬走而已,附近應該還有幾個吐蕃部落,供養這支軍隊。”

他沉默片刻,對曹路道:“我願意告訴他們想知道的消息,只懇求放過我們,不要殺人,不要侮辱我們的女人。”

在族長的大帳內,皮膚黝黑的老族長對唐軍十分害怕,他很清楚一支騎兵軍隊到來,對他們這個小部落意味着什麼。

一支百人組成的唐軍斥候騎兵在廣袤的草原上疾奔,爲首是斥候校尉周致,他從一名斥候小兵用了五年的時間做到了校尉,不僅戰功累累,經驗也十分豐富。

吐蕃士兵紛紛舉起滾木巨石,準備發動新一輪滾木攻勢。

李鄴又留下一千名士兵掩護工匠,他帶着其他士兵下山去了。

吐蕃軍士兵正圍着篝火吃飯,點燃了數十堆篝火。

製作繩網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岩石上打足夠多的眼,再打入木樁,就像鋪設巖壁棧道一樣,但需要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至少要十天時間才能鋪設完成。

周致微微笑道:“你說得對,我感覺空氣是溼潤的,那邊必然有河流!”

赤嶺是農牧分界線,赤嶺以東是農業區,赤嶺以西則是牧業區,到處是大片大片高山的草原。當然,吐蕃人也有農業區,主要分佈在高原,種植青稞等農作物,在黃河九曲地區也大片農業區,種植小麥,被擄去吐蕃的漢人奴隸也大部分集中在那一帶,專門替吐蕃種糧食。

周致點點頭,“族長有消息嗎?”

下一步就不容易了,攻打通天道,其實沒有通道,要從超過九十度的懸崖峭壁上爬上去。

吐蕃士兵此時再拋下滾木礌石已經來不及,他們大喊着拔劍迎戰,餘長陽一矛刺翻了一名吐蕃士兵,長矛被對方骨頭卡住,沒有抽出來,他索性扔掉短矛,拔出戰刀和敵軍激戰,二十名手下也衝上來,和敵軍激戰在一起。

餘長陽抓住了這個機會,一躍而起,向山頂衝去,後面的二十名手下一起爬起衝鋒。

“按理我不該說,但吐蕃軍做得太過分,我們年輕青壯全部被吐蕃人強徵帶走,一個都沒有回來,他們無情,我也不義了,我告訴你們,在南面兩百里外鹽湖旁邊有一支吐蕃軍駐紮。”

兩百八十支弩箭‘嗖!嗖!’向山頂射去,箭力十分強勁,山頂上的吐蕃士兵措手不及,紛紛被箭矢射中,慘叫聲一片。

他當即走出大帳令道:“每人帶三隻宰好的羊,再帶三袋羊奶酒,立刻向南出發!”

“殺上去!”王俊林一聲大吼,率先衝出去。

李鄴點點頭,這個戰果他非常滿意,說明他的精兵戰術完全成功,當然,磨盤谷也比較容易攻下。

他身後後的兩百八十名唐軍也跟着大喊衝了上去,磨盤谷的吐蕃軍士兵只有四十餘人,他們哪裡敵得過如狼似虎的唐軍,被殺得節節敗退,漸漸被唐軍吞沒了,一個不剩,全部被唐軍士兵殺死。

他知道怎麼樣才能查到所需的情報,簡單說,就是找地頭蛇,而且不能找一家,要找好幾家。

一刻鐘後,餘長陽帶着二十名手下越爬越近,距離山頂只有三十步了。

曹路指着遠處一座低緩的山脊道:“越過那道山脊,或許會有發現!”

騎兵們加快馬速跟隨主將向山脊方向奔去,奔上山脊,只見遠處一條河流如玉帶般流淌在廣袤的草原上,河邊有點點帳篷。

李鄴親自率領兩萬士兵攻打石堡城,但辛雲京和李抱真各率三萬騎兵分兵兩路殺進了赤嶺以南,李抱真去對付吐谷渾人,辛雲京則率領大軍和兩萬頭駱駝向大非川進軍。

李鄴一聲令下,一百五十名工匠開始行動了,這些工匠都是鋪設棧道的熟練工,在巖壁上打洞鋪樁是他們的長項。

忽然一名吐蕃士兵大喊起來,他發現了趴在山道上的唐軍士兵。

王俊林隨即向山下射出了三支火藥箭,赤亮的火藥箭在空中劃過,李鄴一聲令下,他親自率領三千士兵和百餘名工匠上山了。

李鄴想到的辦法就是鋪設繩網,鋪設一條寬十丈的繩網,每隔五十步鋪一張繩網,只要鋪設六張繩網就到頂了,這樣,士兵在繩網上也同樣能使用弩箭。

“回稟殿下,一共陣亡八名弟兄,傷三人,我們殺死吐蕃士兵四十二人。”

騎兵們歡呼一聲,縱馬向遠處的河流帳篷奔去

斥候騎兵們遇到部落是一個吐谷渾小部落,青壯基本上沒有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婦孺。

周致大喜,一千頂帳篷,那至少有四五千士兵。

周致聽完翻譯,急問道:“吐蕃軍有多少人?”

老族長緩緩道:“有多少人我不清楚,但有大概一千頂帳篷,而且我告訴你們,那支吐蕃軍在那裡駐紮已經有半年,我們一直在監視他們,一旦他們派軍隊過來,我們就會立刻撤離。”

周致點點頭,應該是這個原因,他當即兵分兩路,他派一名旅帥率領十名手下趕回大非川向唐軍主力彙報。

他則率領其他騎兵又返回了兩百里外的那個吐火渾小部落,在那邊駐紮下來,繼續監視吐蕃軍的動向。

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1159章 棋子命運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537章 以勢勝術第38章 入會終試(五)第1246章 毒煙箭筒第951章 智取劍門(中)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676章 狡兔三窟第614章 危機再來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280章 怛城決戰(一)第185章 利益交換第640章 巡視漢陽(中)第469章 以牙還牙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190章 精準狙擊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1024章 嫁禍淮西第1119章 八仙過海第29章 初試意外第1171章 江淮來人第811章 拖字之策第595章 家族撤退第1033章 兩軍遭遇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819章 草原變局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1220章 釣魚掌櫃第23章 討要說法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188章 留有餘地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53章 龍爭虎鬥(上)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470章 四王議事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632章 特使李白第1058章 巡視安西第470章 四王議事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561章 棄權談判第249章 再出奇兵第61章 爾虞我詐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355章 喬遷新居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340章 分家之初第1230章 交釋兵權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720章 賊首之死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964章 盜賊事件第1040章 取捨之間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235章 波斯騎兵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397章 人約黃昏(五)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1044章 不戰屈人第385章 家主之憂第388章 謀士高人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3章 融合超越第667章 攻心爲上第1035章 重大改革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158章 奇兵行動(下)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701章 南城決戰(五)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1253章 河間巷戰第669章 兩軍對峙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916章 搶先下手第230章 勇奪險堡(下)第667章 攻心爲上第903章 青城上皇